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分析摘要:从统筹城乡关系到新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实施,中国在转变城乡关系之间做出了一系列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讨论对策,为我国社会未来发展格局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城乡关系战略转型城乡一体化规划新时期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城市和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强调了多元主体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城乡一体化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所提出的,意在平衡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差异以及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一、我国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
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主要指的是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乡工业化进程的要求,城乡之间需要以一种和谐、平稳的关系进行融合、沟通,从而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城乡一体化主要包括:城乡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两类。这不仅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城市,不重视农村”的错误观念,更纠正了过去“只重视经济,不重视社会发展”的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融合。②社会公共资源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流通和配置。③城市和乡村资源的相互利用。④生产资料和生
产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优化配置。
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内涵,我们从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两方面进行分析。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城市和乡村的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趋于平衡,幸福指数相一致,并且城镇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和机会,城市和乡村得到共同发展。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的主要途径有:不断加快城市和乡村的建设水平和建设速度;不断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均衡发展;不断平衡城市和乡村的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协调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处于一致,技术、资源、劳动力、市场、组织等多方面的经济要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达到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途径有:不断完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结构;不断发展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优化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沟通;不断建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布局。
2.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
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我国对于城乡关系的发展战略也在不断规划和改善。首先,我国对于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由最初的“城市和乡村分别治理”到“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转变为“以工带农,以城促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另外,我国在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和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众多努力,如:免征农业税、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实施农村免费的义务教育等。除了经济方
面的建设,我国还在民主权利、政府体制以及基础事权等方面对农村实行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减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优越感。
二、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分析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范围
确定城乡一体化规划区域的范围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要问题,主要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①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范围应最先考虑经济发展最密集、潜力最大、经济基础好且活跃的地区。②规划范围应做到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和配合,最大程度地利用先天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③规划范围最好做好与城市的行政区域相吻合,以方便上级政策的传达和下级政策的执行和反馈,增加对农村区域的关注和重视。④规划范围时,要注意建设与保护并存。在建设新城区的同时不要忽略旧城区的保护,真正实现新旧之间的合理交替和相互转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实施,许多大型基础建设逐渐发展起来。例如:高铁、城际铁路的建设、飞机场的建设、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工作难的问题,更缓解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代沟,达到了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基础设施在建设时,要注意选址、整体架构、利用率等方面的考虑,以免出现打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幌子,谋取巨额利益,实现私利的现象发生。
2.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的空间结构
如何推断和预见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城市未来结构的发展变化是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大难题。传统的做法一般为:依据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目前的发展速度,运用数学结构模型以及经济发展周期,推算出未来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但是,依照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来看,这种传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国针对北海以及珠海西区就利用了这种传统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规划。事实证明,未来几年北海以及珠海西区的发展并没有预期设想的美好,不仅浪费了国家大量资源和财力,还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制约了城市原本的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空间结构,我们要做到以点观面,从面观势。即从规模的建设转化为对结构的建设,使规模作为参考的指标,利用空间结构的弹性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我们在传统观念中认为经济发展决定城市规模,城市规模影响规划建设。但是,我们忽略了影响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因素多种多样,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等。这些都是我们利用传统规律所无法预料的,更何况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可能。所以,城市规划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目前的经济水平以及可能出现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其他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进行弹性空间结构设计,以符合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三、城乡一体化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提供了新
的思路和视野。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其相应的农村和乡镇也会带来良性循环,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自身就不稳定,且没有统一、明确的发展目标,相应的乡村就会遭到连累,影响乡村的本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会加剧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
北京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就可为我们做参照。北京的城市发展方向本应该向南,和直辖市天津连成一体,形成京津超级大城市。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直接导致了北京向北的发展趋势,如:建设了中关村、亚运村、奥运村等基础设施建设,由集中式转换为外溢式,直接影响了天津与北京两个直辖市之间的优势互补,造成“北京发达、天津困苦”的局面。由此以往,直接影响了天津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时期,我们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城市和乡村各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要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结束语
从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其重中之重是针对城乡关系做好优化措施,以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减少城乡之间的贫富差异,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群毅. 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