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与其危害及控制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与其危害及控制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与其危害及控制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与其危害及控制

摘要:用于涂抹、烘焙、煎炸的食品专用油脂,主要以部分氢化油为原料,其中含有多量的反式脂肪酸(TFA)。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摄入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膳食对心血管系统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方面有不良影响。本文将对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来源、危害机理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反式脂肪酸;食品;危害;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造脂肪来自植物油,不会像动物脂肪那样导致肥胖,多吃无害。1990年,Mensink和Katan发表了一篇关于反式脂肪酸引发高血脂关系的论文,一举挑落了反式脂肪酸的“健康”面纱【1】,近年来的研究却让人们逐渐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其中的隐患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努力。

一、反式脂肪酸定义与其食物来源

反式脂肪酸是食品行业以植物油为原料通过部分“氢化”处理所制造出来的人工油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乃至全球食品工业开始大规模使用反式脂肪酸取代饱和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一般是指不饱和脂肪酸的一个或多个双键呈反式构型,即双键上两个相邻的氢原子处于不同侧面的脂肪酸。但它们之间隔有一个或多个亚甲基(即非共轭)的脂肪酸。而共轭多不饱和脂肪酸,如大家所熟悉的共轭亚油酸,非但是无害的TFA,恰恰是宝贵的特色功能脂肪酸【2】。

反式脂肪酸有三大来源:

1.1反刍动物(如牛、羊) 的脂肪和乳与乳制品

自然界存在反式脂肪酸,当不饱和脂肪酸被反刍动物(如牛)消化时,脂肪酸在动物瘤胃中被细菌部分氢化。牛奶、乳制品、牛肉和羊肉的脂肪中都能发现反式脂肪酸,占2%~9%。鸡和猪也通过饲料吸收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因此进入猪肉和家禽产品中。

1.2食用油的氢化产品

很多西式糕点中的人造奶油、起酥油,最早基本上是猪油、黄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由于饱和脂肪酸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关系的密切,从40年前开始,食品加工中减少了猪油甚至黄油的应用。液态植物油因其涂抹性差、保质期相对较短等特点,在食品加工中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对植物油的氢化处理,可增加油脂的可塑性,升高其熔点,为食品加工业提供较为理想的固态脂肪。目前,植物性人造奶油、酥脆食品、沙拉酱、炸薯条等食品的加工过程中都使用了氢化油脂。西式饮食摄入反式脂肪酸有80%~90%来源于氢化油,烹调油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糊状品、面圈、煎炸鸡、煎炸土豆、快餐模拟奶酪、日常用品和肉类品含35%~38%反式脂肪酸。此外,许多油脂为了延长货架期和增加热稳定性,采用全部或部分氢化油,也增加了反式脂肪酸含量。

1.3经高温加热处理的植物油

高温也是产生反式脂肪酸的主要原因。油脂在高温情况下,空间结构发生变

化,顺式脂肪酸变成反式脂肪酸。在250℃,2 h的条件下,油脂的反式脂肪酸可能增加6%以上。

反式脂肪酸的产生不但增加了人体对有害成分的摄入,而且,由于这部分顺式脂肪酸变成了反式脂肪酸,降低了油脂有益成分的利用,浪费了资源。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存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食品营养与健康、医学等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世界各研究机构纷纷对其进行研究【3】。

二、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

多年以来有关反式脂肪酸潜在危害的研究表明,增加反式脂肪酸的摄人量,不仅使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上升,也会降低血清中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使致动脉硬化的d一脂蛋白浓度升高,明显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美国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仅仅增加2%,就会导致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5%。

科学研究结果把反式脂肪酸的消费与冠心病、肥胖症、肝功能失调,甚或出生率(fenility)联系在一起。有资料报道,反式脂肪酸导致冠心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倍。有种假设说是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可能抑制20碳及22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因此影响婴儿生长。最近的人体研究证实,反式脂肪酸能经胎盘转运给胎儿,如果母亲大量摄入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使他们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4】。

美国最新研究证实:烘烤及油炸食物中常见的反式脂肪酸不仅与患心脏疾病有关,而且还是导致妇女患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5】。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Frank Hu博士在为期14年的研究中分析了84 000多例妇女的资料,在此期间共有2 507例被诊断为II型糖尿病。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相比,她们摄人的脂肪总量、饱和脂肪或单不饱和脂肪均和患糖尿病无关,但摄入的反式脂肪含量却显著增加了患糖尿病的危险【6】,TFA会导致血糖不平衡,减少红血球对胰岛素的灵敏性【7】。氢化后的植物油可能要比饱和的动物脂肪更为危险,因为其中反式脂肪含量增加。

三、如何减少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

3.1油脂脱臭过程控制

精炼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高于毛油,精炼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与精炼时间和温度有关。反式异构体增加的原因与蒸汽激烈的混合,局部过热有关。油脂异构化在220℃开始,在280℃后多达10%脂肪酸转为反式异构体。在正常脱臭中,形成3%~6%反式脂肪酸。大豆油顺反异构化反应主要发生在脱臭工序,脱臭温度控制在260℃,操作压力400 Pa,直接蒸汽喷人量450 kg/h,脱臭45~60 min,不会明显产生反式脂肪酸【8】。目前使用的脱臭塔结构有两种,一是塔板式,一是填料软塔。脱臭温度低和滞留时间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反应,把反式脂肪酸含量降到最低并保证油品质量。

3.2氢化过程控制

氢化过程中,双键能出现或“顺”或“反”构型,部分氢化也产生位置异构。在氢化工艺中改变温度、压力、催化剂、反应时间和油品,可以生产不同特性的油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氢化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反式脂肪酸含量低的氢化油。

丹麦是第一个对食品工业生产反式脂肪酸设立法规进行限制的国家,从2003年6月l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部被禁止;而从2003

年12月31日起,这个规定更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新规定对丹麦本国和外国生产的产品都有效。随后,美国、巴西以及我国台湾等都对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含量进行了限制。

3.3开发健康油脂替代品

目前国际上用于健康油脂的替代品主要有两类,一是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二是棕榈仁油的分提产物。各国都在新技术的在开发与应用中。

由于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油脂还是以液态为主,而氢化油、黄油等较少,反式脂肪酸的负面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我们食用的各种的食品的机会大大增加,2007年11月,我国通过了《反式脂肪酸的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意味着我国

即将对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制定强制性标准。当然,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对反式脂肪酸的宣传,让大众对其危害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选购食品时对其标示,尽可能减少反式脂肪酸对消费者的身体损害。

参考文献

【1】封颖.食品安全的又一隐忧:反式脂肪酸【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24(11)

【2】张根旺.有关反式脂肪酸的几个问题【J】中国油脂2008.33(9)

【3】杜宣利.反式脂肪酸与人体健康【J】中国油脂2004.29(7)

【4】宋伟,杨慧萍,沈崇钰.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及其危害【J】食品科学2005.26(8)

【5】沈建福,张志英.反式脂肪酸的安全问题及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05.20(4)

【6】杜宣利.反式脂肪酸与人体健康【J】中国油脂2004.29(7)

【7】章萍萍,赵培城,张建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2010.35(4)

【8】左青.如何限制油脂反式脂肪酸含量和摄入量【J】中国油脂.2004.29(7)

食品危害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培训材料)

食品危害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培训材料食品中的危害 生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 化学的—— 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内部添加的化学物—食品添加剂 外来或偶然添加的化学物质 物理的——玻璃金属等 A 生物学的危害 一、细菌 1、影响其生长繁殖的基本因素: (1)营养成分:碳、氮、硫、磷等。 (2)水分:0.85的水活度是病原微生物生长的安全界限。 水活度(AW):为食品中的蒸汽压(P)和在同一温度下与纯水的蒸汽压(P0)的比值。用热力学形式来表示水的自由度。表示微生物能利用的自由水的多少。 (3)温度: 嗜冷菌:0℃-30℃适宜20℃以下 嗜温菌:10℃-43℃适宜36.5℃ 嗜热菌:43℃-90℃适宜55℃ (4)时间/温度:细菌在可生长温度下的停留时间。4℃以下

或60℃以上较安全。 (5)PH值:PH值4.6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 酸性食品:PH4.6以下。 低酸性食品:PH4.6以上。 生长范围: 革兰氏阳性菌:4.0-8.5 革兰氏阴性菌:4.5-9.0 霉菌:1.5-9.0 酵母菌:2.0-8.5 (6)氧气: 需(嗜)氧菌:只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 厌氧菌: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兼性厌氧菌:不论在无氧和有氧环境中都能生长。大多数食源性病原菌均属于此类。 微嗜氧菌:只能在低氧环境中生长。 2、细菌污染的途径: (1)原料本身带来:自原性和非自原性 (2)加工过程中污染:人、水、设施、设备、工器具、空气、生熟或前后工序交叉污染等 3、各种常见的致病菌: (1)肉毒梭菌:

1)特点: 厌氧芽胞菌,能产生毒素,耐热,高死亡率。 宿主:土壤,淡水和海水沉淀物,鱼,哺乳动物。 涉及的食品:罐装食品、酸化食品,熏制的鱼,肉制品,熟制品。 2)预防控制措施: A、充分加热:如罐头工艺中的杀菌公式(低酸罐头) B、控制产品中的PH值,可参考part.114酸性食品法规 C、改变水活度值(AW 0.85以下),但不能保证完全控制 D、控制温度(冷藏)以及时间(巴氏消毒后冷藏3.3或10℃) E、食品中增加盐或亚硝酸盐 (2)弧菌属 主要包括霍乱弧菌(V.cholerae)、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vulnificus)等, 1)特点:大多数弧菌源于海洋,兼性厌氧,为嗜盐菌,高致病性,不耐热。 宿主:港湾的水域 涉及的食品:贝类、鱼类。 2)预防控制: A、彻底烹调或预煮,并防止二次污染 B、生吃的产品主要控制原料收购 C、产品的冷藏适宜

反式脂肪酸定义及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定义及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定义为若脂肪酸中含有不饱和双键,且这些双键是独立的(非共轭),则此类脂肪酸为反式脂肪酸. 氢原子在碳链的两侧,碳链以直链形式构成空间结构,其空间构象成线性,与饱和脂肪酸相似反式的脂肪酸的油脂多为固态或半固态,熔点较高。反式脂肪酸表现的一些特性是介于饱和脂肪酸和顺式脂肪酸之间的. 膳食中的TFA 90%左右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只有一小部分为双烯和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危害: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多时可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增加罹患冠心病的危险。过量的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1 影响生长发育 反式脂肪酸能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会因母亲摄入人造黄油使 婴幼儿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而受膳食和母体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母乳中 反式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1%~18%。反式脂肪酸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 使胎儿和新生儿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的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对中枢神 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干扰婴儿的生长发育。 2 导致血栓形成 反式脂肪酸有增加血液粘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有实验证明,摄食占热量6%反 式脂肪酸的人群的全血凝集程度比摄食占热能2%的反式脂肪酸人群增加,因而 使人容易产生血栓。 3 促进动脉硬化 研究人员发现:在降低血胆固醇方面,反式脂肪酸没有顺式脂肪酸有效;含有丰 富反式脂肪酸的脂肪表现出能促进动脉硬化。具体表现在反式脂肪酸在提高LDL 水平的程度与饱和脂肪酸相似;此外,反式脂肪酸会降低HDL水平,这说明反 式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有害。 4 诱发妇女患Ⅱ型糖尿病 Frank Hu博士在为期14年的研究中分析了84000多例妇女的资料[6],结果表明,虽然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相比,她们摄入的脂肪总量、饱和脂肪或单不饱和脂肪均和患糖尿病无关,但摄入的反式脂肪含量却显著增加了患糖尿病的危险。硬化处理过的植物油可能要比饱和的动物脂肪更为危险,因为这种处理会增加其中的反式脂肪含量。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其年龄、种族及性别差异如何,他们患心脏梗塞或中风的危险性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3倍以上,这也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疾病的危险实际上和那些心脏病患者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耐受性不仅会提高血糖水平,而且还会通过对脂肪代谢的不利影响而升高对心脏有害的LDL含量。 5造成大脑功能的衰退

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危害及控制措施

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危害及控制措施 反式脂肪酸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trans)双键的非共扼不饱和脂肪酸。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多为顺式(cis),氢原子位于碳链的同侧,反式双键的两个氢原子位于碳链的两侧。反式双键的键角小于顺式异构体,其锯齿形结构空间上为直线型的刚性结构,这些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具有比顺式脂肪酸更高的熔点和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性质更接近饱和脂肪酸。 一、反式脂肪酸的产生 1.天然的反式脂肪酸 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的肉和乳制品,但含量很低,主要是由饲料中的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经反刍动物瘤胃中微生物的生物氢化作用生成的。主要途径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在瘤胃微生物特别是丁酸弧菌属菌群作用下氢化成终产物硬脂酸(Stearic Acid)。在瘤胃内,中间产物可能会逃过微生物的进一步生物氢化而经血液循环进入乳腺和肌肉脂肪组织中,Vaccenic Acid(反式-异油酸)是这两个路径的最主要的中间产物,在乳脂和肌肉脂肪组织中大概占总TFA的60% ~70%。以牛为例,牛脂中TFA的含量为2.5%~4% ,其乳脂中的含量为5%~9.7%。乳制品中TFAs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以11tC18:1为主。随季节、地区、饲料组成、动物品种的不同,乳制品中TFAs的含量和组成也会产生较大差异,例如羊奶中的TFAs含量低于牛奶。研究还发现,TFA的异构体也有一部分经由油酸异构化而来。 2.油脂的氢化和精炼 油脂的氢化就是将氢加成到脂肪酸链的双键上。传统是在镍的催化下进行的,由于反式脂肪酸具有比顺式脂肪酸更稳定的结构,因此在高温(140~225℃)、高压(表压413.69kPa)的催化条件下能够大量生成。在此氢化过程中一部分双键被饱和,另一部分双键发生位置异构或转变为反式构型(这部分产物即为反式脂肪酸)。氢化工艺使植物油饱和度增加,由液态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具有很好的塑性和口感,可适应特殊用途,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其次,油的氧化稳定性提高,可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由于氢化条件、氢化深度和原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以transC18:1为主。配方中含氢化油的食品,如各种糕点、冰淇淋、炸鸡、薯条等食品中存在含量不等的反式脂肪酸。 精炼过程中,反式脂肪酸主要产生在脱臭阶段。天然植物油均由顺式不饱和脂肪酸所构成,而基本不含TFAs或含量很低。但在进行脱臭处理时,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暴露在空气和高温环境中,其中的二烯酸酯、三烯酸酯发生热聚合反应,更易发生异构化,使TFA含量增加,通常会形成3%~6%的反式异构体。形成反式异构体的量和加热温度、温度保持时间以及植物油的种类有关,脱臭温度越高、高温状态保持时间越长,TFAs形成量也就越多。研究表明,高温脱臭后的油脂TFA含量增加了1%~4%。 3.食品加工

反式脂肪酸的现状及控制

与媒体沟通资料 反式脂肪酸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原因(来源) 1.天然来源——反刍动物(牛、羊)肉、脂肪、乳及乳制品 牛奶、羊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3%~5%。 2.植物油氢化加工——氢化植物油、起酥油 用氢化过程植物油变成固体或半固态油脂,反脂肪酸就在上述工艺中产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担心存在于荤油中的胆固醇可能会对心脏带来威胁,植物油又有高温不稳定及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 优点: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口感好,易储存 3.植物油精炼和烹调过程 植物油在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热聚合反应,造成脂肪酸的异构化,产生部分反式脂肪酸。有研究表明,高温脱臭后的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可增加l%—4%; 另外,在不当的烹调习惯中,过度加热或反复煎炸也可导致反式脂肪酸的产生。 二、氢化油脂 ?特点:熔点高、氧化稳定性好、货架期长、口感好,易储存。 ?应用范围: ?主要应用于烘焙和糖果行业,也可应用在饮料、冰激凌、煎炸等其他一些食品领域,通常出现在面包、饼干、蛋糕、代可可脂巧克力及派等食品

的夹心、涂层或面饼中。 采用部分氢化工艺的植物油脂会含有反式脂肪酸,但不同氢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因加工工艺不同差异很大。完全氢化的植物油脂不含反式脂肪酸。 三、食用专用油脂中降低反式脂肪酸的方法 ?酶法或化学酯交换 通过酶或化学催化剂的作用,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式脂肪酸含量极低。是取代氢化工艺生产低反式脂肪酸含量产品的理想技术。 ?产品配方的调整 通过加入一些有特殊性能的油脂(例:棕榈油或高油酸/低亚麻酸油),代替氢化油脂,在保持甚至提高油脂应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反式酸的含量。 ?改进氢化工艺技术 采用新型贵金属铂(Pt)或钯(Pd)替代传统的镍(Ni)为催化剂,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氢化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地降低反式不饱和脂肪酸。 ?分提技术 以棕榈油为例,通过分提技术获得不同性能的产品,分提过程不产生反式脂肪酸。 四、反式脂肪酸的健康危害 1、提高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及三甘油脂(TG),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CVD或CHD)的危险,危险性与饱和脂肪酸相似。 2、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影响健康。 3、抑制胰岛素(insulin),导致血糖值上升。

食品中的危害分析

食品中的危害 食品存在的危害是指可以引起食物不安全消费的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的因素,也就是指食品中能够引起人的疾病或伤害的情况。 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食品本身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河豚鱼含有剧毒的河豚毒素;鲭科鱼分解产生组胺;花生黄曲霉毒素等。 (2)饮食习惯造成膳食不平衡,如高脂、高盐、高糖膳食等,与机体代谢失调等综合因素的作用,这一类主要是一些与食品营养有关的慢性病,如某些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3)食品在生产、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受到外界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这是最常见的食品的危害。 造成食品污染问题的原因首先是环境保护意识差,生存环境质量不高,对食品安全构成的危险因素多。例如水源污染导致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海域的污染直接影响海产品的卫生质量,二恶英污染事件起源于垃圾焚烧等,均显示环境的生存条件与食品安全有着密切关系。 其次是农畜业种植、养殖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兽药的滥用,造成食物中农兽药残留问题突出。 第三是受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制约。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超标使用,污染物、重金属超标现象经常发生。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少数不法生产经营者为牟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的安危,在食品生产经营中掺杂使假现象屡有发生。 据了解,目前食品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滥用农药、催熟剂、饲料添加剂等。 (2)不适当的添加香味剂、防腐剂、保脆剂、发色剂、护色剂等,造成对食品污染。 (3)非食品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对食品的污染。 (4)食品流通体系造成的微生物污染等。 除此之外,经济欺骗的制假,如用病死家禽做熟食、废油制食品、污水做豆腐等也属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需被法律制裁。 有害和不洁食品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在消费者心理上造成压力,人们由于不能保证买到的食品都是安全可靠的,从而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第一节生物的危害 食品存在的危害有80-90%是属于生物性的危害。 一、生物性危害的分类及特性 生物性危害主要包括细菌病原体、病毒和寄生虫三种。 这些生物体通常随着人或原料产品进入食品企业。许多这类病原在有食物生产的环境中自然发生,通过充分加热可以杀死病原或使大多数病原失活。在分发和贮存时通过充分冷冻可以使其数量保持在最低水平。 肠道病毒可能源于食品、水或从人及动物传播而来,不同于细菌的是病毒在生活细胞之外不能繁殖。甲型肝炎病毒及诺沃克病毒是与即食食品相关的病毒危害的例子。 寄生虫大多常以动物为专性寄生,在其生命循环中也可能包括人。寄生虫感染大多与未加热的肉产品或即食制品的交叉污染有关。对于那些生

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危害及控制措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危害及控制措施 反式脂肪酸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trans)双键的非共扼不饱和脂肪酸。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多为顺式(cis),氢原子位于碳链的同侧,反式双键的两个氢原子位于碳链的两侧。反式双键的键角小于顺式异构体,其锯齿形结构空间上为直线型的刚性结构,这些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具有比顺式脂肪酸更高的熔点和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性质更接近饱和脂肪酸。 一、反式脂肪酸的产生 1.天然的反式脂肪酸 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的肉和乳制品,但含量很低,主要是由饲料中的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经反刍动物瘤胃中微生物的生物氢化作用生成的。主要途径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在瘤胃微生物特别是丁酸弧菌属菌群作用下氢化成终产物硬脂酸(Stearic Acid)。在瘤胃内,中间产物可能会逃过微生物的进一步生物氢化而经血液循环进入乳腺和肌肉脂肪组织中,Vaccenic Acid(反式-异油酸)是这两个路径的最主要的中间产物,在乳脂和肌肉脂肪组织中大概占总TFA的60% ~70%。以牛为例,牛脂中TFA的含量为2.5%~4% ,其乳脂中的含量为5%~9.7%。乳制品中TFAs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以11tC18:1为主。随季节、地区、饲料组成、动物品种的不同,乳制品中TFAs的含量和组成也会产生较大差异,例如羊奶中的TFAs含量低于牛奶。研究还发现,TFA的异构体也有一部分经由油酸异构化而来。 2.油脂的氢化和精炼 油脂的氢化就是将氢加成到脂肪酸链的双键上。传统是在镍的催化下进行的,由于反式脂肪酸具有比顺式脂肪酸更稳定的结构,因此在高温(140~225℃)、高压(表压413.69kPa)的催化条件下能够大量生成。在此氢化过程中一部分双键被饱和,另一部分双键发生位置异构或转变为反式构型(这部分产物即为反式脂肪酸)。氢化工艺使植物油饱和度增加,由液态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具有很好的塑性和口感,可适应特殊用途,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其次,油的氧化稳定性提高,可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由于氢化条件、氢化深度和原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以transC18:1为主。配方中含氢化油的食品,如各种糕点、冰淇淋、炸鸡、薯条等食品中存在含量不等的反式脂肪酸。 精炼过程中,反式脂肪酸主要产生在脱臭阶段。天然植物油均由顺式不饱和脂肪酸所构成,而基本不含TFAs或含量很低。但在进行脱臭处理时,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暴露在空气和高温环境中,其中的二烯酸酯、三烯酸酯发生热聚合反应,更易发生异构化,使TFA含量增加,通常会形成3%~6%的反式异构体。形成反式异构体的量和加热温度、温度保持时间以及植物油的种类有关,脱臭温度越高、高温状态保持时间越长,TFAs形成量也就越多。研究表明,高温脱臭后的油脂TFA含量增加了1%~4%。 3.食品加工

浅谈反式脂肪酸

浅谈反式脂肪酸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反式脂肪酸开始被我们使用。而近期,有关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不利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我根据相关科学知识浅谈一下反式脂肪酸的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 一、反式脂肪酸的性质、构成及特点。 反式脂肪酸又称为逆态脂肪酸,属不饱和脂肪酸指至少含有一个反式构型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一般是由4到24个碳原子组成的线形链,双键2个碳原子上结合的2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在室温下呈现固态。反式双键的存在使脂肪酸的空间构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反式脂肪酸分子呈刚性结构,性质接近饱和脂肪酸。空间结构的改变使反式脂肪酸的理化性质也产生了极大改变,最显著的是熔点,一般反式脂肪酸的熔点远高于顺式脂肪酸,如油酸的熔点是13.5℃,室温下呈液体、油状,反式油酸的熔点为46.5℃,室温下呈固态、脂状。 二、反式脂肪酸的来源 反式脂肪酸普遍存在于多种天然食物中,如牛羊肉、乳及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等。虽然普遍存在,但是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大部分是由人工合成的。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1)反刍动物(如牛、羊)的脂肪组织和乳及乳制品,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反刍动物肠腔中的丁酸弧菌属菌群的酶促生物氢化作用,形成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异构体,这些脂肪酸能结合于机体组织或分泌入乳中。(2)食用油脂的氢化加工商品为了防止食用油脂的酸败、延长保存期、减少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气味及味道,20世纪60年代初期兴起了油脂氢化加工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油脂的氢化加工,可形成多种双键位置和空间构型不同的脂肪酸异构体。通常情况下液体植物性脂肪含反式脂肪酸较少,固化油脂含反式脂肪酸较多,平均占总脂肪的30%左右,如豆油、色拉油和人造黄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一般在5%~45%之间,最高可达65%。(3)温度过高的油,精炼油及烹调油加热温度过高时,部分顺式脂肪酸会转变为反式脂肪酸。因此,烹调时应尽量避免油温过高。膳食反式脂肪酸的其它来源还包括蔬菜(卷心菜、菠菜、豌豆)、禽肉、猪肉、鱼和蛋等,由于其含量有限,在膳食中所占的比例甚微。 三、食用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及饮食控制 食工081 2008031050 姜欢笑 摘要油脂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氢或长时间高温等引起脂肪酸结构变化,顺式脂肪酸转变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长时间高温脱臭后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将增加4%~6%,最高达8%~9%。我们应从改进油脂生产的脱臭工艺与设备方面,更应从日常生活中控制油炸食品、饼干、快餐食品摄入等入手,控制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关键词:反式脂肪酸;来源;危害;饮食控制 一般民众对饮食中油脂的健康概念,通常仅限于“不要摄取过量的油脂”,或许有些人会注意不要摄取过多的动物性脂肪,但说到油脂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相信有很多人会感到陌生。那么反式脂肪酸是否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单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自2006年1月1日起,规定食品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含量,我们就可以知道反式脂肪酸危害人体健康是肯定的。 1 何谓反式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所构成,这些脂肪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相互连接。链中碳原子以双键连接,当一个双键形成时,这个链存在两种形式:顺式和反式。一般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多以顺式的结构存在。所谓顺式即双键两旁的氢原子在碳键的同一边,而反式则是双键两旁的氢原子位于碳键的两侧。反式脂肪酸又称为反式脂肪、逆态脂肪酸或转脂肪酸。 2 反式脂肪酸来源 反式脂肪酸分为天然反式脂肪酸和非天然反式脂肪酸两种。 2.1 天然反式脂肪酸 天然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牛、羊)脂肪中,通过牛羊脂肪组织、乳及其乳制品等膳食消费进入人体[1]。例如,牛脂中含2.5%~4%反式脂肪酸,乳脂中含5%~9.7%反式脂肪酸[2]。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由反刍动物肠腔内丁酸弧菌属酶作用氢化形成了一种单烯键不饱和脂肪酸既反式脂肪酸。这类反式脂肪酸是瘤胃微生物将多不饱和脂肪酸氢化的产物。 2.2 非天然反式脂肪酸

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看法

成绩论文题目: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看法 课程名称:生活中的有机化学 授课教师:张治广 院系:国际艺术学院 年级:2014级 姓名:卢雪 学号:140200505

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看法 一、认识反式脂肪酸 脂肪酸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所构成。我们常提到的脂肪,就是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这些脂肪酸分子可以是饱和的,即所有碳原子相互连接,饱和的分子室温下是固态。当链中碳原子以双键连接时,脂肪酸分子可以是不饱和的. 中国GB/Z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反式脂肪酸是油脂加工中产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 总和,通过氢化过程使植物油变成固态或半固态油脂,反式脂肪酸就在上述工艺中产生。 这是反式脂肪酸的科学定义,听上去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是实际上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我要从生活的角度介绍它。 反式脂肪酸是通过反式键形成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加氢可将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室温下更稳定的固态反式脂肪酸人类使用的反式脂肪主要来 自经过部分氢化的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与普通植物油相比更加稳定,成固体状态,可以使食品外观更好看,口感松软;与动物油相比价格更低廉,而且在20世纪早期,人们认为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健康,用便宜而且“健康”的氢化植物油代替动物油脂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进步,因而大量氢化油被运用到了食品加工里。 可以说,所有添加了氢化油的食物里都有反式脂肪酸的存在,如薄脆饼干、焙烤食品、谷类食品、面包、快餐如炸薯条、炸鱼、洋葱圈、人造黄油特别是粘性人造黄油,牛奶、羊奶,糖果类。有研究人员证明,品牌食品百分之百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又称反式脂肪、反式酸、逆态脂肪酸和转脂肪酸等. 二、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常见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有:一、各色高脂肪零食,如泡芙、薄脆饼、油酥饼、蛋黄派或者草莓派等;二、各色蛋糕,如生日蛋糕、奶油夹心饼等;三、各色薄脆饼干、曲奇、威化饼干等;四、脂肪含量高的面包,如起酥面包、丹麦面包等;五、各种以“植物末”或“奶精”命名的,如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等;六、休闲零食,

《走近反式脂肪酸》阅读答案

《走近反式脂肪酸》阅读答案 《走近反式脂肪酸》阅读答案 走近反式脂肪酸 ①路过西点屋,诱人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人们很难抵挡这样的诱惑力——吃一块奶油蛋糕吧。正在此时,你的脑袋也许会飘过一丝疑虑:公众近期关注的反式脂肪酸问题是不是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身体?诱人的奶油蛋糕,还能吃吗?吃了之后,会生病吗? ②反式脂肪酸也称反式脂肪,它可分两类:一类是天然的,一类是人工制造的。前者是牛羊肉和牛羊奶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不高,经过研究证明对人体没有危害;后者是在油脂加工和烹调过程中产生的,过量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③人工制造的反式脂肪分为“有意生产”和“无意生产”。“有意生产”始于1910年的氢化技术,它可以让植物油具备动物油脂的功能,就是氢化油,后经研究证实,氢化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无意生产”的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加工或烹调过程中产生的,只要是液态油脂,都富含各种“不饱和脂肪酸”,用180℃以上高温长时间加热,比如油炸、油煎等,都会产生反式脂肪。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就越多。因此,长期、过量食用反式脂肪酸,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④植物油氢化后常温下呈固态,氧化稳定性好,口感佳,可塑性好。含氢化油的植脂奶油在烘焙行业用得十分广泛,它容易打发、能很好地保持蛋糕的形状,吃起来有奶香味。烘焙点心用的起酥油多为氢化

植物油。因此,在奶油蛋糕、奶油面包、曲奇、炸薯条、薄脆饼、油酥饼、麻花、沙拉酱,尤其是奶油蛋糕、奶油夹心饼干、泡芙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香香滑滑的奶茶、咖啡伴侣、冰淇凌、人造奶油巧克力中也不例外。 ⑤一般来说,厂家不会直接在食品标签中标注含有反式脂肪酸,而是羞羞答答地进行遮掩。因此,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需要多加辨别。如果在食物标签中看到含有氢化油、植物奶油、植脂末、奶精、人造奶油等,就要小心里面是否会含有反式脂肪酸。特别是所谓的“奶精”,其实一点牛奶都不含,是氢化植物油和糊精、香精、乳化剂等成分的混合物,其中脂肪含量达20-75。植脂末的本质也是奶精。在咖啡伴侣、奶茶中奶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巧克力配方中所标注的代可可脂、类可可脂,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造的氢化植物油,也含有反式脂肪酸。 ⑥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之一,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比动物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还要糟糕。反式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还会减少可预防心脏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易导致血栓形成。美国研究人员认为,大量摄取反式脂肪酸会加快认知功能衰退,引发老年痴呆。我国一项涉及20个城市的调查也表明,如果以每天摄入0.5克反式脂肪酸为基础,每增加0.1克反式脂肪酸,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会增加1倍。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诱发肿瘤、哮喘、Ⅱ型糖尿病、过敏等病症。反式脂肪酸对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食物中毒预防-精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食物中毒预防-精不安全的食品之所以危害人体健康,是因为其中含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危害因系。在餐饮食品中,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生物性危害: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等各种微生物。 2、化学性危害:包括食品中本身含有和受到污染 —食品本身含有毒物质,如河豚鱼、高组胺鱼、四季豆、生豆浆和部分野蘑菇等。 —食品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如违禁或超量使用的农药、兽药(如瘦肉精)、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残留及贝类毒素、雪卡毒素等。 3、物理性危害:主要为各种异物,如玻璃、碎石、铁丝、头发等。 危害因素之一:生物性危害 一、关键概念 1、食品的感官没有变化不等于没有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2、致病微生物是食品中毒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餐饮业应重点控制的危害。 3、冷冻、冷藏可使大多数细菌休眠,但不能杀死它们,所以记住冰箱可不是绝对保险的! 4、高温烧煮一定时间会杀死绝大部分细菌,所以烧熟煮透才是防止细菌繁殖的最好方法!

5、时间和温度是影响食品中细菌生长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大部分餐饮食品中能够最经常运用的控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措施。 生物性危害由各类致病微生物(或称病原微生物)导致,这类危害是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最为主要的原因。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二、细菌 (一)细菌和病原菌 1、细菌可以在食品中存活和繁殖。 2、致病性细菌通常称之为病原菌或致病菌,是导致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目前餐饮业食物中毒中的80%以上是由它们引起。 3、有些细菌会使食品腐败变质,但很少使人得病;而大部分的致病菌并不会引起食品的感官变化。 4、直接入口的食品中带有病原菌,可能是由于加工时未彻底去除,但更多的是由于受到污染所致,污染通常可来自于生的食物、操作环境、人和动物等。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以下各种条件: 1、营养 细菌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畜禽肉、水产品、禽蛋、奶类、米饭、豆类等都是细菌易于生长繁殖的食物。 2、温度 大多数的细菌在5-60℃能够很好地生长繁殖,因此这个温度范围被称为“危险温度带”。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也叫反式脂肪,又称为“逆态脂肪酸”。而且被戏称之现代饮食的“美味杀手”。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这一点,民众还未有充分重视。“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人工制造的脂肪酸,能让食物变得香味浓郁,口感柔滑。但真相永远是残酷的,反式脂肪酸不仅不利于健康,还容易诱发一系列疾病。反式脂肪酸到底有什么危害它存在于哪些食品中 管反式脂肪酸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但食物含多少反式脂肪酸才在安全范围以内,人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在多少范围内才能保证健康,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部门对这些都没有相应的标准!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脂肪酸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所构成。我们常提到的脂肪,就是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这些脂肪酸分子可以是饱和的,即所有碳原子相互连接,饱和的分子室温下是固态。当链中碳原子以双键连接时,脂肪酸分子可以是不饱和的。当一个双键形成时,这个链存在两种形式:顺式和反式。如右图,顺式(cis)键看起来象U型,反式(trans)键看起来象线形。顺式键形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是液态如植物油,反式键形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是固态。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摄入过量很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反式脂肪酸在自然食物中的含量很少,主要来源是含人造奶油的食品,包括各类西式糕点、巧克力派、咖啡伴侣、速食食品等。85%的糕点里添加有反式脂肪酸。目前我国还没有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标准,人们对反式脂肪酸也了解很少。因此,营养学家提醒,为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最好少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反式脂肪酸的多种名称人造脂肪、人工黄油、人造奶油、人造植物黄油、食用氢化油、起酥油、植物脂末等。如果您在食品的包装上看到以上名称,请注意此类食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应该注意摄入量。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造脂肪来自植物油,不会像动物脂肪那样导致肥胖,多吃无害。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却让人们逐渐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安全脂肪”居然会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 反式脂肪酸以两种形式影响我们:一种是扰乱我们所吃的食品,一种是改变我们身体正常代谢途径。

浅谈对于反式脂肪酸的认识

浅谈对于反式脂肪酸的认识反式脂肪酸,是一类羧酸化合物,属于脂肪酸的一类。说到脂肪酸,在生物界里真是无处不在。众所周知,作为储存能量的物质,脂肪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每种动物体内都会贮有很多脂肪,不仅储存了能量,还起到了维持体温、防御伤害、保护脏器等功能。 在分子的层面上,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的酯类化合物,叫做三酰甘油酯。每个三酰甘油酯上,都有三个脂肪酸分子与甘油以脱羧方式形成的结构,叫做酯键。组成甘油酯的脂肪酸有两种,一种是顺式,另一种为反式。两者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果放大足够的倍数,我们可以看到顺式脂肪酸的结构近似于“U”形,而反式脂肪酸更像是一条直线。 我们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作用。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在化学性质上也有一定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两者在生物作用上的大相径庭。比如大量存在于红花油、玉米油、棉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着降低胆固醇浓度的作用;然而当这些酸加氢变为反式之后,却能使胆固醇含量升高。另外,顺式脂肪酸大多表现为不饱和酸的特点,而反式脂肪酸多表现为饱和酸的特点,如稳定、易保存等等。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反式脂肪酸的应用非常广泛。自从1902年,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的氢化工艺获得专利以来,反式脂肪酸就一直被大量用于食品工业。 在使用的时候,氢化后的反式脂肪酸比普通的顺式脂肪酸有着一定的优点,比如保存方便,不易变质。而且氢化的植物油往往成固体,比流质更加易于运输、贮藏。于是,为了增加货架期和提高产品稳定性,商家开始不加节制地使用氢化

技术,是反式脂肪酸更多地由食物被摄入人体。久而久之,人们发现了这类物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于以前常用的普通生物脂肪相比,经过氢化的反式脂肪酸制品更容易使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疾病。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会让血液中有害胆固醇的成分增大,同时还会刺激人体细胞癌变。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很有损害的。 随着反式脂肪酸的负面问题被人们渐渐关注,一系列措施也渐渐出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出版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中提出,“为了增进心血管健康,应该尽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各国也相应出台了控制反式脂肪酸应用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其实,万物都会有其利弊。在我看来,反式脂肪酸在其表现为稳定性良好的同时,就已经为其对人体的危害留下了隐患。据我了解,反式脂肪酸之所以能够比顺式保持更长时间的稳定,其关键在于反式的双键上。我们知道,双键碳的顺式没有反式稳定,因为原子间作用力不对称。反式的脂肪酸双键稳定受力,这种性质使其在受到生物体自由基攻击时不易瓦解,人们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其广泛应用于食物生产中。但是,生物自由基的自由活动,是生物界不可逆转,也是不可违背的过程。人们如果刻意改变生物界的规则,试图将这种物质的保存期变长,其代价就是用以替代的反式脂肪酸在体内更易聚集对人体有害、且具有同类稳定性的固醇类物质,并最终引发各种疾病。也就是说,反式脂肪酸所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贪图小利的咎由自取。 大自然本身有着一套用以循环往复,繁衍不息的规律和法则。从生物链的循

食品安全危害种类

食品安全危害种类 美国食品微生物标准国家顾问委员会(NACMCF)将食品安全危害(Food Safety Hazard)或危害(Hazard)定义为任何能导致消费者健康问题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 第一节生物性危害 一、细菌危害 细菌危害能导致食品感染或食品中毒。食品感染通常指消费者因摄取了一定数量的致病性微生物,它们在机体中增殖或其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发展而导致疾病。食品中毒措消费者因摄取了某些细菌在食品中增殖时所产生和分泌的毒素而导致疾病。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 二、病毒危害 目前,已经发现150多种病毒,这种呈非生命体的致病因子可以说无处不在。病毒自身不能繁殖,个体小,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病毒外膜为蛋白质,内部为核酸。 病毒感染剂量低,在环境中易存活,与表征性细菌的相关性不明显。虽然多数病毒不耐热,但也存在一些非常耐热、不易被破坏的病毒。病毒只对特定动物的特定细胞产生感染作用,因此,食品安全控制过程中只需考虑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病毒。主要有甲型肝炎病毒、诺沃克病毒、疯牛病病毒、口蹄疫病毒。 三、寄生虫危害 寄生虫是需要有寄主才能存活的生物,生活在寄主体表或其体内。世界上存在几千种寄生虫,只有约20%的寄生虫能在食物或水中生存,目前所知的通过食品感染人类的寄生虫不到100种。 (一)畜肉中常见寄生虫 囊尾蚴、旋毛虫、肝片形吸虫、弓形体 (二)鱼贝类中常见寄生虫 华枝睾吸虫、阔节裂头线虫、猫后睾吸虫 (三)其他食品的寄生虫污染 1. 蔬菜瓜果导致的蛔虫病 2. 水生植物(菱角、茭白、荸荠)表面的姜片虫 第二节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一千多万种的化学物质,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大约有几十万种,其中绝大多数化学物质对人体有潜在毒性,尤其是对人体的长期毒性作用我们并没有完全了解。 化学污染可能发生在食物链——食品原料生产(种植或养殖)、加工、贮藏、运输、消费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 根据食品中化学危害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

食品安全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第2章食品安全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食品安全危害是指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 食品安全危害可以分为三类,即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危害。 生物性危害:指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食品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指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化学性危害:指食用后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积累性伤害的化学物质。包括天然毒素类(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污染物(如农药残留等)。 物理性危害:指食用后可能导致物理性伤害的异物,如玻璃、金属碎片、石块等。 需注意的是,危害仅仅指食品中能够引起人类致病或伤害的因素。食品中出现昆虫、头发、污物或发生腐败,存在经济欺诈行为或违反食品标准等情况,虽然不符合要求,但是只要这些缺陷没有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一般不将其纳入HACCP计划。 2.1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是指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食品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指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食物中的生物性危害有可能来源于原料,也有可能来自于食品的加工过程。 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主要指微生物危害)按生物的种类,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细菌性危害:包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及其毒素造成的危害。 (2)病毒性危害:包括甲型肝炎病毒、诺瓦克病毒等病毒引起的危害。 (3)寄生虫危害:包括原生动物(如鞭毛虫等)和绦虫(如牛猪绦虫和某些吸虫、线虫等)造成的危害。 (4)真菌性(霉菌、酵母)危害:包括真菌及其毒素和有毒蘑菇造成的危害。 一般而言,霉菌和酵母不会引起食品中的生物危害(某些霉菌、藻类能产生有害毒素,但通常将这类毒素纳入化学危害的范畴),所以本节只讨论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食品生物危害以及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按引起疾病的严重性,将生物性危害分为三类: (1)严重危害: 肉毒杆菌A、B、E、F; 痢疾志贺氏菌; 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型; 副伤寒沙门氏菌; 流产布鲁氏菌; 猪布氏杆菌; 创伤弧菌; 猪绦虫; 旋毛虫。 (2)中等危害,但是具有广泛传播性,且对某些敏感性体质的人或患并发症的病人具有严重危害: 沙氏门菌; 单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饮食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及其安全性认识

饮食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及其安全性认识 1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 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约有90%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为双烯不饱和脂肪酸和其它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1 烹调时油温过高 不良的烹饪习惯也是导致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在烹饪时习惯将油加热到冒烟,由于油的温度较高,油脂发生异构化产生反式脂肪酸较多,而且一些经过反复煎炸的油,其中更会积累较多的反式脂肪酸,而且还会产生其他醛酮类化合物,严重影响了油脂的品质。 1—2天然来源——反刍动物(牛、羊)肉、脂肪、乳及乳制品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的重要场所是瘤胃,它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脂解、氢化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合成微生物脂肪三个方面。研究认为,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瘤胃微生物对饲料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生物氢化作用产生了反式脂肪酸及其异构体,并使其分布在动物各个部位。 1—3植物油的改性加工——氢化植物油 天然存在的动植物油脂中一般都含有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且在常温条件下为液体,

为了克服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带来的这些缺点,我们常将动植物油脂进行氢化,其原理就是:在金属催化剂(例如,镍,铜等)作用下,是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双键加氢使其饱和化。目前氢化是应用最广的油脂改性方法,这一改良提高了油脂的饱和度及熔点,增加了油脂中固体脂肪含量,提高油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延长油脂保存期,还可通过控制氢化工艺条件和氢化程度来生产不同用途的专用油脂基料油,以增加油脂的用途。但是,氢化过程中由于催化剂的作用产生了副产物—反式脂肪酸,增加了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1—4植物油的精炼脱臭过程 植物油传统压榨法或浸出法制取的毛油含有游离脂肪酸、胶质、色素等杂质,需通过精炼过程去除不可接受的物质,使油脂适合人类的营养需要。然而在精炼的过程中,油脂要经受高温、碱和金属设备, 这无疑会对油脂的化学组成会产生影响。脱臭过程是在高温条件下完成,在高温条件下极少部分的脂肪酸会经过异构化作用转化成反式脂肪酸。 2 反式脂肪酸的正确认识 如今,反式脂肪酸问题已经成为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反式脂肪酸所带来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反式脂肪酸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但

食品安全危害

I. 生物危害 多数食品的生产中存在一种或几种生物危害的风险,它可能来自原料,也可能由于恶劣的仓储条件或者生产中的后污染。HACCP计划的目的是控制这些危害。生物危害可以划分为“宏观生物危害”-人们可以看到的生物,或者“微生物危害”-人们看不到的生物。 宏观生物——人们在食用被感染动物(如牛,山羊,猪,野味和鱼)肉的时候,寄生虫(parasitic worm)的蚴,包括扁形虫(flatworm)(例如,弧状绦虫(Taenia saginate)-牛肉绦虫(beef tapeworm)),绦虫(tapeworm)(例如,粒样包虫(Echinococcos granulosus)-包虫(hydatids)),和吸虫(flukes)(例如,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山羊肝吸虫(sheep liver fluke))可以传染人体。被污染的水和人类的粪便也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一经入侵到人体内,这些寄生虫可以生存数年。 微生物危害是看不见的危害。这些食品病原微生物可以导致人类严重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疾病。这些疾病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生物体侵入人体组织,也可能是由于人体吸收了生物体产生的毒素。 生物危害可以再细分为五类: ?细菌 例如,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产气荚膜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肉毒素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李斯特氏单核细胞增生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枯草杆菌(Bacillus cereus) ?病毒 例如,甲肝病毒(Hepatitus A),轮状病毒(Rotavirus) ?真菌 例如,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镰胞霉(Fusarium sp.) ?寄生虫 例如,原生生物(Protozoa)(蓝氏甲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藻类 例如,腰鞭毛虫(Dinoflagellate),绿蓝藻(blue-green algae),金褐藻(golden-brown algae) 本章中,要区分“食物源性传染”(foodborne infection)和“食物源性中毒”(foodborne intoxication)的概念,以及“孢子形成菌”(sporeformer)和“植物性病原微生物”(vegetativ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影响生物危害发生的因素: 细菌的种类很多。“好”细菌用于干酪,酸奶,啤酒和葡萄酒的生产。然而,当其他的一些细菌的数目很多或者它们有产生毒素的能力时,则会产生危害。有危害的细菌会导致一些疾病,如破伤风(tetanus),肺炎(pneumonia),扁桃体炎(tonsillitis),脑膜炎(meningitis)和疖(boil)等。 多数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繁殖。少量的细菌能够通过产生孢子繁殖,这些孢子可以在其他细菌细胞不适合的环境中生存。当孢子遇到适合的环境,就会成长为一个正常的细胞,并且开始裂殖。 下面列出影响微生物危害产生的主要因素。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控制措施的结合就可以控制生物危害。 内部因素: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及其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及其危害 脂肪酸按其空间结构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天然油脂多为顺式脂肪酸,人工制造的氢化植物油中含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来源 1、氢化植物油这种植物油一般用于生产糕点、调味品和油炸食品,它常用来抹面包,炸薯条、炸鸡块、炸鱼,做蛋糕、饼干、面包、沙拉酱,制成植脂末添加在冰淇淋和咖啡伴侣中,做奶油糖、奶茶、奶昔和热巧克力等,我们现代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2、植物油经热、光或催化剂作用产生。顺式脂肪酸加热温度过高时,部分不饱和脂肪酸会转变为饱和脂肪酸,同时产生部分反式脂肪酸,反复加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数量增加。 3、在自然界中,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奶和肉中含有微量的反式脂肪酸。 氢化植物油问世 人们很早就已经认识到: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二十世纪初,人们发现植物油加氢可将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也叫人造黄油、植物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起酥油等,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以增加产品货架期和稳定食品风味,曾经备受加工商和消费者喜爱。 氢化植物油的危害

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末,人们开始认识到氢化植物油对健康的危害实际上比动物脂肪还要大。饱和脂肪酸能增加“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氢化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不但能增加“坏”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还能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相当于双重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与其说胆固醇对人体有害,倒不如说有危害的胆固醇是反式脂肪酸的功劳。顺式脂肪酸则没有这个问题,有的顺式脂肪酸(如卵磷脂)反而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反式脂肪酸还会干扰必需脂肪酸的代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健康;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并可导致妇女不孕。 远离反式脂肪酸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要超过食物热量的1%,大致相当于不要超过2克,吃一份炸薯条就远远超过这个量了(大约含5~6克反式脂肪酸)。 在我国曾调查显示,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类小吃、90%的冰淇凌、80%的人造奶油、71%的饼干均检出含有植物奶油。 因为天然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较少,当用油烹调时温度低、时间短,所产生的反式脂肪也微乎其微,基本上也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我们能坚持用新鲜的天然油脂,少吃高温煎炸食物,多吃凉拌、炖、煮的菜,不食用含氢化油的东西,就能做到远离反式脂肪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