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二副词例子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作为副词,在汉代 主要与“久”连用, “良久”就是“很久” 的意思。例:
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 老,弗许,良久乃许之。 (《史记· 李将军列传》)
六朝以后,良可以修饰 其它词语,有“的确” 的意思。例:
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水经注》)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 也。(曹操《求贤令》)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左传· 成公二年》)

5、表示行为动作的开始与 结尾 这一类副词主要表示行为动 作开始与最末阶段。表示开 始的主要有“始、甫”等, 例: 其始播百谷。(《诗经· 豳 风· 七月》) 虹始见,萍始生。(《淮南 子· 时则》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王 勃《滕王阁序》)


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兮辞》)
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资治通鉴· 肥水之战》)

巨(吴巨)是凡人,偏在远方,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汉纪 五十七》)
4、表示行为动作持续时间的 久暂 这一类副词主要表示行为动作 持续时间的久暂、长短。表示 持续时间长的有“长、久、永、 素、常”等,有“平素、永远” 等意义;例: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 策·赵策》)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史 记·项羽本纪》) 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 书》)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 记·项羽本纪》)
“颇”在古代有两种意思: 一是程度高,略近于今天的“很、甚、相当地”等。 例:
“率”表示总括,意思相 当于“大都、大致”。 例:
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 风月、弄花草而已。(白居 易《与元九书》)
二是用在数词前面表示总 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 量,相当于“总共、共” 例:

“凡”意义有二,一是 用在整个句子前面表示 规律性的归纳,意思是 “凡是、大凡”。例:
固凡同类者,举相似也。 (《孟子· 告子上》)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 也。(《商君书· 壹言》)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欧阳 修《醉翁亭记》)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皆喜。(《史记· 赵世家》)
“甚”在六朝以前,既可以作状语,又可以作谓语、主 语,是一个形容词。例: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涉于鱼齿之下,甚雨及之,楚师多冻。(《左传·襄公 十八年》)
苛政暴吏,甚于虎也。(王充《论衡》)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主要表示行 为动作、性质状态、 数量多少的程度,按 照其所表达的意义可 以分为三类:
1、表示程度之高、之 深
“最、至、极、绝”等 几个副词可以表示最 高度。例: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不肖。(《战国策· 赵 策》)
卓王孙大怒曰:“女 这一类的副词主要有: 至不才,我不忍杀, 不分一钱也。”
也可以表示过去较近 的时间,即刚才。例: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 问知。(《论语· 颜 渊》) “既、已、业”等主 要表示行为动作已经 完成,相当于已经。 往往表示两事并列, 前事完结以后,又出
“尝、曾”主要表示过去作过某事,先秦只用“尝”,例: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杞上。(《史记· 留侯列传》)
上计轩辕,下至于 兹,为十表,本纪十二, 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 七十,凡百三十篇。(司 马迁《报任安书》)

陈胜王,凡六月。 (《史记·陈涉世家》)
2、表示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 外
这类副词有“但、特、只、直、止、 第、独、徒、仅、唯、裁”等,都有 “只有、仅仅”等意思。尤其是“但、 特、只、直、止、第、独、徒”等词 古音相近,意义也相近。例:
这一类副词主要表示行为动作将要进行或将要实现,也就是 我们平时所说的将然语气。可以翻译为将要、快要、就要等 意思,主要有“行、且、将、垂”等。例: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述 而》)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史记· 李将军列传》) 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史记· 龟策列传》)
“适、会”可以用于动词性词语前,也可以用在主语前。例: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战国策· 赵策》) 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史记· 商君列传》) “正”的用法语现代汉语一致。例: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 儿》)
3、表示将然(行为动作将要进行或将要实现)
表示结尾的主要有“竟、 卒、终”等,例:
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 将相竟亡秦。(《史记· 陈涉 世家》) 卒成帝业。(《史记· 李斯列 传》)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 操《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
作谓语的情况有两种, 一种是在一般的陈述 副词作补语的情况, 句或者疑问句中作谓 例: 语,例: 可谓富贵极矣! (《史记· 李斯列传》)
三、副词的分类
有关副词的分类各家说法不一,本书采取 常见的分法,将副词按照其用法分为六类: 程度副词 范围副词 时间副词 情态副词 否定副词 谦敬副词 下面我们分别予以介绍: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 孟尝君列传》) 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
2、表示正然(行为动作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
这一类副词主要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也就是我 们平时所说的正然语气。主要有“方、正、适、会”等。
“方”一般只用在动词性的词语前。例: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 项羽本 纪》)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战国策· 燕 策》)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梁惠王上》) 君第重射,吾能令君胜。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 传》)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 传· 隐公元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名溅 溅。(《木兰辞》)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岛同。 (陆游《示儿》)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 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此特匹夫之勇也。(《史记·淮阴侯 列传》)
二 副词
副词是对动作行为或者某种性 质状态进行修饰限制的一类词。它 可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 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一、副词的来源
副词绝大部分是从动词、形容词、名词、代词等 演化而来的。由于副词表示的意义比动词、形容 词、名词等要虚一些,所以从动词、形容词、名 词等向副词演化的过程是一种虚化过程。如:

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汉书· 张骞传》)
李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韩愈《张中丞传 后叙》)
二是程度低,为“稍微、略微”等意思,例: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王充《论衡》)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柳宗元《愚溪诗 序》)

3、表示程度在原有的基 础上加深、加重
,意思是“只、才、刚刚”等。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齐策》)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 乐毅列传》)
(三)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用在动词性 的词语前,表示情况 出现和动作进行的时 间。按照其时态可以 分为五类:
1、表示已然(行为动 作发生在过去的时间 里) 这一类副词主要表示
六朝以后,“甚”在接近于口语的文献中,才专作状 语。例:
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潜《五柳先生传》) 论》)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留侯
2、表示程度低或轻微
这一类的副词主要有“少、略、微、 稍、颇”等,他们都有“稍微、略 微”的意思。先秦表示这类意义一 般用“少”,汉代以后才用“略、 微、颇”,唐宋以后“稍”才由表 示“逐渐”意义的时间副词分化出 程度副词的用法。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 未果,寻病终。(陶潜《桃花源记》) 淄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 往,饮以莨荡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 (《史记· 扁鹊苍公列传》)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于此乎? (《汉书· 韩信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杜甫《蜀相》)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卫 风· 木瓜》)
“向”,作动词时有接近的意义,后面可 以接表示时间的宾语。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登乐 游原》)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陶潜《岁暮和 张常侍》)
当表示接近意义的动词“向”出现在动词 或者形容词等谓语前时,便虚化为副词, 表示将近的意思。 清明前夜炊饭,鸡向鸣下熟饭于瓮中,以 向满为限。(贾思勰《齐民要术》) 又表示将要的意思 木欣欣以向荣,泉水涓涓而始流。(陶潜 《归去来兮辞》)
再如:信,作为形容词,是言语真实的意思。 例:
子以为我为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 之见我而敢不走乎?(《战国策·楚策》)
后来虚化为副词,是确实、的确的意思。例:
大王信行臣之言。(《战国策· 秦策》)
二、副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的基本语法功能 是作句子的状语,但 有些谓语性的副词有 时也可以作谓语或者 补语。 另一种是在对话中或 者复句中单独成句, 例: 公闻其期,曰“可 矣。”(《左传· 隐公 元年》)
李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 记· 陈涉世家》)
表示持续时间短的有“俄、暂、 姑、寻、旋”等,有“不久、 立即、暂且”等意义。例:
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驾鹤上汉,参鸾腾天;暂游万里,少别千 年。(江淹《别赋》



邺三老、廷掾,常岁暮赋敛百姓。 (《史记· 滑稽列传》)

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左传· 隐公十一年》)
寡人蛮夷僻处,虽大男子,裁 如婴儿。(《史记· 张仪列传》)
“仅”在古汉语中有两种意思,一言其多,读jì n ,意思 是“接近、几乎、差不多”。例:
凡枉赠答诗仅百篇。(白居易《与元九书》) 后居南海,仅四十年。(李朝威《柳毅传》)
二言其少,读jǐn


《汉书·王莽传》)Biblioteka Baidu
“稍”起初多为“逐渐”意思, 为情态副词。例: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 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 慭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 驴》) 后来才由“稍微”的意思。例: 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 (魏泰《东轩笔录》)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归有光《项脊轩志》)
这类副词一般用在形容词或 者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前而 起修饰作用。有“更、加、 愈、益、弥、滋”等词,意 思相当于“更加、越”等。 例: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先进》)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王安石《孤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 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邻国之民不加少,而寡人之 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 惠王上》)
以亏人逾多,其不仁兹甚, 罪益厚。(《墨子·非 攻》)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 贪取滋甚。(柳宗元《蝜 蝂传》)
(二)范围副词
1、表示总括,包括无 遗(全部)或很少例 外。
百姓闻王钟鼓之 声管钥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 (《孟子· 梁惠王下》)
这一类副词主要由 “皆、尽、毕、悉、 举、咸、具、凡、都、 群贤毕至,少长咸 共、率”等。例: 集。(王羲之《兰亭 集序》) 是故有天下七十 二圣,其法皆不同。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大”表示程度深,可以翻译为“很、 十分、大大地”等意思。例: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 弱,大封同姓。(晁错《削藩传》) 太,表示超过一定限度,即“过分” 的意思。例: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匆。(杜 甫《新婚别》) “殊、特、尤”可以理解为“特别、 非常”的意思。例: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 策· 赵策》)
“曾”在先秦汉语中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中,起强调作用 , 一般翻译为“竟然”,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 卫风· 河广》) 以君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 汤问》)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 赵策》)
“曾”表示“曾经”主要出现在汉代以后,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