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

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一组爱国精神的颂歌。本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段往事: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勇敢坚强,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陈赓同志高度的革命责任心和对战士的关爱。

本文围绕“说服”展开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简洁的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

学习本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接受革命教育熏陶,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学习小红军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自我奉献精神。同时,学习用对话、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四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储备较少,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因此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课前我布置学生听家长讲讲长征的故事,或上网查找相关长征资料,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倔、惫、稞、嘛、膝、捶”6个生字,会写“倔、顾、

饥、薄、段、港、狠”7个生字及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熟读课文,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么做的,体会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2、联系上下文,从“陈赓明白了什么”理解小红军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

1、有关介绍长征的资料。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对长征了解多少?

你能谈谈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吗?

2、教师简介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飞越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跨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在长征的途中每天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讲述长征中发生的故事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板书:倔强的小红军)

4、齐读课题。教师订正读音“倔强”,‘强’(jiàng)是一个多音字,谁知道它的其他读音?理解‘倔强’什么意思?(性格刚强不屈)

5、这是怎样一个刚强不屈的小红军呢?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看看你们的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词语,纠正生字的读音,指导书写。

倔强忍饥挨饿回顾薄嘴唇一段香港疲惫牛膝骨

捶腿无可奈何络腮胡子兄弟青稞

注意:“薄”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倔强”一词“强”中读“jiàng”;

“忍饥挨饿”一词中“挨”读“ái”;

“牛膝骨”一词中膝读“xī”,不读“qī”;

“荒”字,中间是“亡”,不是“云”,不要多写一点;

“薄”字,应注意它的结构是“上下”,不是“左右”;

“忍”字,“刀”左侧一点的方向,是“左点”;

“港”字,右下是“巳”,不是横折钩、竖弯钩。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骑陈赓的马,不肯吃陈赓的青稞面,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2、文中说陈赓与小红军都掉队了,谁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十分疲惫了)谁能说说“疲惫”的意思,造成“疲惫”的原因是什么?(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连马都没什么可吃的,更何况是人呢。)

过渡:十分疲惫的小红军是一副什么模样呢?文中哪一段写到了他的外貌?(第三自然段)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步了解了发生在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红军,他可不是一般的小红军哪!他是一名倔强而可敬的小战士——《倔强的小红军》。(板书课题)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深秋的傍晚),地点是(荒芜人烟的草地),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当时的环境。(放一段录象,展示红军过草地时的情景)

课文讲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主要人物是(陈赓和小红军),事件的起因是(他们长时间忍饥挨饿,十分疲惫,掉队了。)

3、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了解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红军,如何倔强法?

二、品读感悟课文2至10自然段

1、十分疲惫的小红军是一副什么模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思考:这些外貌描写说明了什么?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2)巡视,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3)指名朗读(谁给大家读一下你找到的句子)

(4)评价(非常准确,其他同学找到的句子和他一样吗)

(5)现在请大家再齐读一遍这部分内容。思考:这段外貌描写说明了什么?

(6)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引导:“不过十一二岁”说明他(年纪很小,和你们差不多一样大,正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年龄。)“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很饥饿,营养不良。)“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说明他(很寒冷,也说明长征的路上又苦又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2、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之下让小红军如此的虚弱与疲劳啊?请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

(1)指名回答:师点拨(画出来的请举手)

(2)师小结:是呀,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忍饥挨饿,长时间行军,一步一步往前走,多吃力呀!能不累吗?能不虚弱吗?更何况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啊!在这样那以生存的恶劣环境下,这时,小红军遇到了谁?(板书:陈赓)

3、小红军遇到陈赓,这时陈赓想怎么帮助他的呢?请看大屏幕,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完成下列任务:(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请注意体会任务相应的语气。

(2)陈赓想怎样帮助他?小红军又怎样拒绝他的?边读边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