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自然保护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自然保护区发展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维护着区域生态安全,也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载体。青海省已建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6处,建设面积21.8万km2,占省域国土面积的30.38%。目前,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其又好又快发展,是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重要的生态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现状的专项调查研究,就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我省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1 推进青海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实践

青海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护青海湖候鸟起步,历经了初期发展、加快发展和强化管理三个阶段。目前,从东向西、由南至北已建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特点的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形成了涵盖全省三江源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黄河干流五大地理区域,布局比较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保护区网络,并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物种多样性保护、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1.1国家与社会的重视,促进了保护区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全社会对青海独特的生态区位、生态屏障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海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了促进与发展。2000年以来,新建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8处,(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面积16.8万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77%(见表1)。近年来,青海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截至2008年9月国家级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已达10 625万元,其中:青海湖保护区投入3 444万元,可可西里保护区投入2 122万元,孟达保护区投入1 976万元,隆宝湖保护区投入785万元,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投入1 517

万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得益于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其管护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改观,不仅提升了保护区的管理能力,而且其功能与作用得到发挥和展示,成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资达75.06亿元,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和突出。

1.2实施多元化管理,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青海省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在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得到不断探索与开拓,呈现多元化。既省直属管理,地方管理和省地共同管理3种模式这几种管理形式,是依据保护区的管辖范围、其所处的行政区域,以及管护的难度和发展的实际而确定。如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4州17县(市),面积为15.23万km2,采取省、州林业部门分级管理模式;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4500m以上,面积4.5万km2,管护难度大,采取由玉树州政府直属行政管理,省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管理模式;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2州3县,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区位和作用,采取由省政府直属部门管理模式;其他保护区均有各州、县林业部门或环保部门管理。多元化管理模式,是我省保护区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建立,符合省情发展的实际,有利

于保护区的协调发展,缓解跨区域间的利益矛盾;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解决保护区发展中的一些地方性问题;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保护区又好又快发展。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建设与发展中不断得以提高。目前,保护区已核定的事业编制为160人,而在职的工作人员有164人(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40人,省级保护区24人),聘用人员91人。现有管理人员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9人,占保护区现有人员的7.6%;具有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32人,占12.8%;大专学历84人,占33.6%,其他为中专或高中学历。我省自然保护区管理队伍的人员总量少,专业技术人员也较少,但其在建设与发展中已锻炼成为一支懂业务、能吃苦和能战斗的队伍。如可可西里保护区只有35名管护人员,管辖区域达4万多km2,他们为藏羚保护,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1.3推进机制创新,合理利用保护区资源

多年来,青海省各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经济建设深化变革的进程中,依托自身区位优势,不断开拓进取,利用保护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探索创新工作机制,适度地开发和利用区内的自然资源。

一是开展生态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青海湖保护区利用湿地和鸟类资源优势的特点,开展了生态观鸟旅游;大通北川源区保护区突出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特点,开展特色旅游;孟达保护区发挥森林、天池灵秀的特点,开展森林风光旅游;可可西里保护区以展示高原动物与神奇博大的青藏高原“第三极”特点,开展探险旅游;其他保护区也充分利用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全省保护区年均接待游客达25万多人次,在青海旅游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逐步呈现出保护区优势资源的地位和魅力。

二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惠及社区群众。我省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野生动物和湿地建设等工程,不仅吸纳了社区周边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不断破解民生发展问题,使保护区民众受益。如投资75.06亿元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用于改善区内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就有22.23亿元。

三是挖掘民间文化,拓展旅游产品。我省保护区所处的区域是民族聚居区,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手工艺制品极具特色,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具有增强其知名度,促进周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如藏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极具特色,在保护区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得公众的关注和青睐。

保护区优势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仅增强了保护区自我发展能力,向人们宣传了保护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作用,在缓解建设资金不足,对周边社区群众的生产结构调整、生活水准提高发挥着应有的促进作用。如聘用社区群众参与保护,同村委会签订管护责任合同,为社区发展和群众增加收入提供支持和帮助。

1.4发展社区共管,保护区功能充分发挥

由于青海省从东向西、由南到北构建的11处自然保护区覆盖了省域内五大地理区域,涉及的民众多、社区多,管护面广、难度大,发挥社区的作用极其重要。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保护区注重了社区群众的参与,保护区多种功能的发挥,同时也注重了保护区建设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青海湖、孟达、可可西里国家级保护区,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通过宣传、加大执法、开展保护研究,以及社区参与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让社区群众和社会公众了解和支持保护区建设。如珍稀濒危动物普氏原羚保护,通过在青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