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思路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思路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思路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思路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溯源于道家的养生功,距今已有 2500年的历史,是在道教导引、行气和佛家禅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其以广纳众长,博大精深,讲究阴阳调节、内外兼修等特点,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蕴含着强烈的儒、释、道文化色彩,更是凸显出其的与众不同。但由于巴蜀地区特殊的地域位置、峨眉武术“传内不传外”以及相关史料记载的缺乏等特点,致使具有浓郁养生特色的峨眉武术养生文化长期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鉴于此,本文对峨眉武术养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

1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源起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向往和追求健康长寿的人类行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着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其中,运动养生一直以一株奇葩的方式绽放其中。对运动养生作用机制,虽古今看法不一,但也有其共同之处:凡锻炼者,必内养神外养形,使神形相济,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就是在这一“内养神外养形”思想体系下,逐步成熟完善。据资料记载,峨眉武术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武术类型,其武术养生文化历史可追溯到大禹和三苗战争其间所表演的“干戚舞”,“干戚舞”语出《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干戚”的原始解释为“干,盾;戚,斧也”。执干戚舞,即是士兵手持弓、戈、矢、矛、盾牌等兵器所做的各种击刺和防守动作而编串起来并使之程式化的舞蹈。另外,《尚书·牧誓》中记载巴蜀武士帮助周武王伐纣的军事活动也印证了这一点,《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书》:巴师勇锐,歌舞以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尽管最早史料记载的峨眉武术起源多是以歌舞的形式存在,且多与战争有关,但是由于其编排与舞蹈韵律结合,致使士兵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之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感受舞蹈韵律的同时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这些记载表明初具雏形的峨眉武术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为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峨眉武术正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峨眉山志》、《乐山市志》、《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等官方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据说被尊称为“白猿祖师”的武士司徒玄空,耕食于山中,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因其模仿猿猴,攻防灵活,按照现代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来分析,练习这套“峨眉通臂拳”时,能够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按摩心脏,利于颈部运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可增强腿部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理论上分析,还可以防治神经反应迟钝及四肢动作的过早衰老,对神经紧张、精神忧郁等症有防治作用,长期练习可以达到养生健体、防病治病的效果。现如今,这套拳术主要流传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可以称之为峨眉派武术养生的鼻祖,也是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重要起源。

2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

2.1 “皇家养生秘方”与“神仙到访”使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历史缘起具有神秘色彩

中国古代皇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享尽人间万物的极品待遇,是最注重养生、追求长寿的群体。现阶段,不少所谓的“皇家“”神仙”养生理念和养生方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凡涉及“皇家”“神仙”两字的养生文化,一直被寻常百姓津津乐道,以致趋之若鹜。就峨眉武术养生文化而言,“皇室贵族”的介入和“神仙到访”传说更是为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罩上了神秘的色彩。据相关记载:在我国历史上,历代帝王中,万历皇帝对峨山特别厚爱,尤其是峨眉山佛教;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宁太后也到访过峨眉山拜佛;另外,据传清康熙皇帝也亲临过峨眉山等等的记录也佐证了峨眉山被称为“仙山”、“洞天福地”的美誉。

同时,峨眉山上变幻莫测的云海、宝光、暮霞、山虹以及散陈于山峦的奇洞、怪石、神水、野花等,自然也成为了古代仙家、方士和具有“仙道思想”的墨客骚人修持取静和追踪访胜的最理想境地,为峨眉养生文化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另外,据相传,早在道教传入之初便有方士登临,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如《魏书·释老志》中所载:“道家之原,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意思是 1000 多年以前就有关于轩辕黄帝到峨眉山授道的传说,并且后来被纳入正史记载,峨眉山也因此有了诸多轩辕问道的仙迹;据《峨眉县志》载称:唐代道士曾在山上建有玉皇观、雷神祠等道教活动场所,唐末还有道士在传说中的天真皇人向黄帝授道地方的所谓授道台,修筑了静室 305 间,招徕了上百名道童,同时也有吕洞宾、陈抟、张三丰等著名道士来峨眉的记载,并在峨眉留有一些遗迹。

再者,关于古人隐居峨眉山的历史,也多有记载。汉代刘向《列仙传》:“楚狂陆通,食索卢木实及芜菁子,隐峨眉山。”皇甫谧撰《高士传》载:“接舆避楚王聘,夫妻入蜀,隐于峨眉,不知所终。”《青神志》说:“汉武之世(25-55)有史通平者,自会稽来蜀,至峨眉山,谒天皇真人,得三一之法。”《峨眉山志》记载:“翟君字鹊子,后汉犍为人,入峨眉山四十年,得仙,乘白龙还家……”。

《禅真逸史》:淡然大师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 年),卒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世寿 127 岁。汉代文士刘向、晋代养生家葛洪,亦著文称峨眉山为仙山,有仙人修行。峨眉武术名家吴信良认为,峨眉山历来被视为仙道之地,山上有伏羲、女娲、鬼谷诸洞;隋唐孙思邈来峨眉山采药、炼丹……因而,峨眉山被称为“天皇人论道之地,楚狂

接舆隐逸之乡”。尽管有些传说并不一定真实,但是,正是由于有“仙”,有“黄帝”、有隐逸的“世外高人”,使之伴随峨嵋文化而成长的峨嵋武术养生文化更为丰富多彩、高深莫测。

2.2 道家“清静无为”的养生文化丰富了峨眉武术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道家养生源远流长,源于古代的巫术、先秦神仙家等,同时广泛吸收了儒、墨、阴阳及后来的佛教有关理论,博采医家、民间养生的原论,经过 2000 余年的发展形成系统,荟萃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主体。

峨眉山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发展的底蕴依赖于道教“贵柔主静、重视养生和道德修养”的传统,借助峨眉武术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攻防技术,形成了具有巴蜀地域文化特色的武术养生文化。

有资料记载:道教在汉魏时期已经传入峨眉山,众道士居于洞穴修炼道术,把养生术作为一种长生不老的手段,因其终极目标是追求今生今世得道成仙,因此,在道士们练习养生术的过程中加入“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炼法门,使自己心灵与气息达到高度统一,最终达到“意与气合、气与神合”的境界。

这种练习方法是一种以天、地、人三者合一为目的的心身锻炼方法,练习时,不仅仅可以达到强健身体,而且可以祛病延年,达到“长生”的效果,这种练习的手段其实就是现代的“气功手段”。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气功与武术融合,成为峨眉武术的一部分,即所谓的“峨眉武术养生功”。

同时,峨眉武术与“气功”融合发展过程中,将“致虚积、守静笃”、“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曲则全枉则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是至坚”等道家思想与主体养生进行结合,丰富峨眉武术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峨眉武术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峨眉武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特点,如:峨眉盘破门武术讲究“北斗七星摆战场,三星独脚关门上”、“齐步云脚快如电,浮沉吞吐阴阳变”、“虚则平川好走马,实则引敌来进桩,吞吐浮沉宜仔细,阴阳虚实动中藏”、“阴镖阳铲,阳破阴箭,阴引阳打,阳引阴打”、“引手一出问路向,探敌三星变阴阳”,在峨眉盘破门武术中,套路、桩法、打法、练功等都贯穿了天道自然观,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峨眉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养生太极哲理。

峨眉武术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汲取了道教思想的精华,又兼道教养生和灵动的功夫,逐渐形成了刚柔相济的风格和动静相融的练功法,这种练功法与各种拳术、气功、器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特色。

2.3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得益于佛教养生思想滋养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独具风格的巴蜀佛教文化的润泽、峨眉山佛门僧徒苦心磨砺、不断创新的结果。尽管佛教传入峨眉山的时间迟于道教,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道教对其养生文化发展的影响逐渐让位于后来传入峨眉山的佛教。据史料记载,自唐宋以来,峨眉山以其独特的巴蜀地域性佛教文化而享誉世界,峨眉养生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得益于巴蜀地域性佛教禅宗。在其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修心养性和静定内功基础,使峨眉武术佛教养生色彩更加浓郁。

因史料奇缺,佛教传入峨眉山的时间众说纷纭。记述最早见于明末胡世安所著《译峨籁》,说佛教于汉代传入峨眉山,并结合当时峨眉山道教一起发展,只是当时的道教在峨眉山占主导位置。到了晋代,佛教在峨眉山大量修建寺庙,弘扬佛法,较长时间处于佛道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梵刹宫观交错其间,僧人、道士竞相发展。唐宋时期,峨眉山佛教逐渐兴盛,道教逐渐衰退。资料记载:公元 980 年,宋太宗赵光义遣使铸造了重 62 吨、高 7.5 米的巨型普贤骑象铜像供奉在白水普贤寺(今万年寺),峨眉山也因此成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同时,僧人大增,武僧也为数不少,他们在静心修炼佛教的同时,也将“清净自在”的佛教思想逐步引入到峨眉武术的创编过程中,致使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具备了丰富的佛教文化色彩。

从资料记载的“峨眉十二桩功”源起,也可以反映出峨眉武术养生文化与佛教养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考证:“峨眉十二桩功”是南宋建炎年间,原为道士后皈依佛门临济宗白云禅师,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融汇,同时,寓内功导引按摩术、点穴、布气、针灸于功法中,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气功术,称为“峨眉临济气功”,因其类共有十二节,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该术充分将医、道、佛、武术精华结合于一身,在充分体现其攻防技能、健身价值的同时,也很好的反映出峨眉武术养生文化与佛教密切结合、协调发展。但是“,峨眉十二桩功”属于宗内秘笈,只能在宗内秘授,不得外传,故民间知之甚少。直至康熙元年(1662 年)湖北麻城孝感武举姜一怀,来峨眉山拜金顶朝天和尚为师,得“峨眉十二桩功”真传,后落户于四川南充,嫡传此功于后代。现阶段,周潜川著有的《峨眉十二桩释密》、傅伟中出版的《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十二桩述真》和《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天罡指穴法》等凸显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佛家理念,同时,对峨眉临济气功走出佛门、泽惠民众也做出了贡献。

2.4 与气功的绵密关联是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

“气功”一词,出自道教,源于先秦的行气法,以调和呼吸为门径,内炼精气为目的,包括行气、胎息、闭气等多种方法。如果再加上与气法关系颇深的静功法、炼神法、守窍法、存思法、导引法、内丹法等,则总数多达数千种以上。通过这些功夫的锻炼,不仅能够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同时可以启发智慧,涵养道德。从古到今,峨眉武术极其讲究与气功的配合,拳谚讲:外药炼“砣子”,内药炼“桶子”,“桶子”即指内功修养。只有内功和外功结合练习,才能达到峨眉“神功”。峨眉武术与气功结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历代蜀人在练习峨眉武术的同时还兼行医。蜀中拳谚云“学武不学医,终是傻东西”。

将医道作为峨眉武术内容之一,这样就讲中医理论(包括中医气功理论和养生法)融汇进峨眉武术,进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峨眉武术气功,因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峨眉气功修炼方法。

据资料记载:南宋建炎元年(公元 1127 年)峨眉山金顶白云禅师创编《峨眉气桩功》(《峨眉十二桩功》)就是典型例子;再有德源长老集僧道武术之精华,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编撰成《峨眉拳》一书。同一时期,德源长老模仿猿猴腾跃动作,编出一套猿拳,由于德源和尚眉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所以武术界又将“猿拳”称作“白眉拳”,白眉道人为此专著《峨眉拳术》一书等等……都将峨眉武术和气功进行完美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峨眉武术练功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

时至明代,峨眉武术更加强调气功与武术的结合,练功者逐渐将经络穴位及生理解剖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形成武术特有的伤科保健理论和技术,具有了明显的保健养生作用。此外,还秉承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注重终身锻炼。根据人体发育、成长、衰老规律的阶段性特点,传统武术习练经历了一个从青壮年的“三分养七分练”到中老年的“七分养三分练”并逐渐转向“练为养之全养”的过程,练武虽为防身,但实际上是练多用少,平时练功就是健体强身、益寿延年。

2.5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与武当、少林武术养生思想横向交融

在我国武术界,峨眉派、武当派和少林派鼎立而三始于明代,可是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能够找到三者之间联系的资料寥若晨星。

不过,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峨眉武术以及其养生文化、养生理念、养生内容和养生方法的发展,与武当派和少林派武术的发展不无关系。据史料记载:隋末唐初,河南嵩山少林高僧云昙云游至峨眉山,并将少林拳法及功法传入峨眉山。峨眉山僧人以此少林拳法为基础,结合佛教修习禅观之法,吸收了道家的养生功和民间狩猎攻防技艺并使之融合一体,形成了并少林派与峨眉武术为一体的独特拳术风格,在丰富了峨眉武术内容的同时,也丰富了峨眉养生文化的内涵。

另外,武当拳的祖师张三丰,创编的内家拳技与峨眉武术也是分不开的。据《明史》有有关史料记载:“张三丰……初寓宝鸡金台观修炼,后入蜀到峨眉山转楚,明初入武当”。这段文献记载说明张三丰曾到峨眉山修道,即“后入蜀转楚”。据《峨眉县志》载:明朝洪武年间著名道士张三丰来到峨眉山,到各观修道、题诗、留笔,与道士们一起习武练功、交流技艺数十年,至今峨眉山都有他的字迹。张三丰创内家拳,一方面吸取峨眉山天地之灵气修炼内气,另一方面又学习峨眉武术之精华,即“意”和“气”融合的境界。创编的内家拳吻合“无为而无不为”,“刚刚折,柔恒存”,“柔弱胜刚强”,“长生久视”之理,长期练习,确可收到“防身保健”、“延年益寿”、“祛病御疾”之功效。

尽管内家拳尚且不属于峨眉武术的内容,但是从这份资料可以看出,张三丰内家拳的创编,得益于峨眉山天地之灵气和峨眉武术文化之精华,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容。

3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发展的思考

峨眉养生功法是在道教的导引、行气和佛家的禅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养生保健功法,其养生文化中的生命观和长寿养生思想,具有极为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强大的融摄力量。然而在我国改革开发和全民健身的大潮中,峨眉武术养生文化错过了多次发展机会。峨眉养生文化应立足于自身特点,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从物质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借鉴中医养生文化发展的先进性、科学性与严谨性特点,建立新时代适合于快速发展的峨眉武术养生文化。

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看:精神文化是以心理、观念、理论形式存在的文化。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是道家、佛家哲学天人观的延伸,天人、形神、身心、动静、文武等一直是其养生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论题。我们在坚持自身精神文化的同时,准确识别自身缺陷,可以将西方体育中科学、求是、超越的精神纳为峨眉武术养生体育文化的新元素。同时,要坚决抵制峨眉武术文化中消极的方面,如:道教老庄的“清静无为”以及“出世”思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坚决认清“传统养生”与“非法邪教”,以防传统文化误入歧途。

从物质文化方面看:物质文化是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

对此,我们要发扬传统文化中兼容并包的特点,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结合现代养生理论、中医养生理论进行挖掘整理,在揭示峨眉武术养功法的养生原理与健身价值的同时,能够创编一些适合现代人养生观念的峨眉武术养生内容,让健康、科学的峨眉武术健身、养生文化占领全民健身的阵地,并成为我国养生文化发展的承载体之一。

从制度文化方面看: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尽管峨眉武术素来与少林、武当齐名,然而近年来其发展却落后于少林、武当发展,造成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不外乎峨眉武术挖掘整理制度存在问题,因而造成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致使其挖掘整理工作滞后、社会影响度不高,因此加强对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研究,相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应制度,吸纳少林、武当尤其是西方文化制度中健全的特点,促进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健康、科学、现代化的发展。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借助于峨眉武术各类拳种和门派,融会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渗透了佛、道、儒诸家学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保护和传承峨眉厚重的地域武术文化和武术养生文化,就该立足传统,大胆创新和借鉴,有所变有所不变,如此方能走出适合峨眉武术养生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孝宽.运动与养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2][3] 张银行等.峨眉武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1):103-105.

[4] 王亚慧.浅析峨眉派武术的历史及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5):127-129.

[5] 峨眉山志编纂委员会.峨眉山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技术出版社,1997:317,8-38.本文来自学术堂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39110923.html,/wushu/) 转载请注明,谢谢!

抱拳礼

抱拳礼 齐日昆 摘要:在现代社会,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世间最美的沟通桥梁.是一个人内在德行的具体表现。所以,礼仪不但不可废,而且应该大力提倡有了礼节.人与人交往就会和气.社会就会和谐。抱拳礼作为传统礼节.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提倡“抱拳礼”刚柔并济.简单易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礼仪修养。 关键词:中华武术;抱拳礼“尚左”、“尚右”、具体涵义 前言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伴随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历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经在世界体育文化之林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当今世界众多体育项目相比,武术是更富有礼仪内容的运动。“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修德。”武术之礼、武术之德随着中华武术的不断演变,已在众多习武爱武的受众之中扎下了根基。而其中“抱拳礼”可认为是武术礼仪的典范,集中体现了练武之人的综合素养,因而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价值评估的发展历程及有关定义 (一)、抱拳礼详细介绍 抱拳礼,又称“拱”、“揖礼”,汉族传统礼仪中一种相见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当时作揖就已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抱拳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抱拳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多用于吊丧,见面作揖抱拳可不要弄错了方向,那是相当不礼貌的。 (二)、“抱拳礼”的标志性动作及具体涵义 随着历史的变迁,“抱拳礼”已经规范为武术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礼节。它的具体做法是:并步站立,左手为掌,右手为拳,胸前合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抱拳礼”是武德礼仪中标志性动作,它动作虽然简单,但内涵深刻,从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风格,从内容上体现了习武之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具体涵义是:(1)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也可表示先礼后兵的意思。(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的指教。在当今时代,“抱拳礼”不只是一种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武术礼仪礼节,而且已经上升到了伦理道德的高度。它也被看作是习武人的理想人格模式,为习武人的精神追求提 供目标和典范。

中医药养生功法 六字诀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 六字诀 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其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史源流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 六字诀与脏腑的关系 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呵(hē)——心,呬(sī)——肺,嘘(xū)——肝,呼(hū)——脾,吹(chuī)——肾,嘻(xī)——三焦”。六字都为清音平声。 六字诀功法特点 一、读音口型,系统规范 本功法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分别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在众多气功功法中独具特色。在六字的读音和口型方面,“健身气功六字诀”作了新的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在外国,中国的武术被称作“功夫”。长久以来,作为功夫的武术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很多人因为爱上了功夫,最终爱上了中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功夫并不是电影上华丽的拳脚与特技,也不是银幕上漫天飞舞的剑仙。真正的中国武术,是清晨老人们的打太极拳,行如流水,意似闲云。是如游龙般潇洒自如的剑舞,是如猛虎般威风八面的刀术。中国的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从来无需证明自己,只是通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以期成就那种接近自然的完美。拥有强大力量却不用来战胜别人,而只是以武会友,互通有无。从不炫耀武力,只是坚守着心中仁义礼智信勇的情操。中国的武术,中国的武者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文化,传承着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武德,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认为乐”,“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决”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但是,武德事实上是一种伦理观,所以我们应该从论理学的角度去定义武德。 我们认为,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与己,外施与人,便称为“德”。“道”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求,“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道德”两字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武德是隶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武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受着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武德。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大众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自从有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律《隋律》、《唐律》至今,武德从未与法律发生过冲突。和道德一样,武德的实用范围也比国家法律更广泛。我们提倡武德,应在国家法律前提下,和国家宪法及其相应的一切规章制度相统一,相一致。 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 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作和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努力学习技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一、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的思想渊源 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很大,包罗了许多传统思想及学说流派,影响较大者有道家哲学、周易学说、五行学说、太极哲理以及孙子哲学等几个方面。我们将从古典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来探讨武术的思想渊源。 古典哲学的本体论 我国古典哲学的本体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它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气”是“道”的体现,并以“气”的聚散来解释生命的形成,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在古代武术理论中,“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本根,是武术生命的精微所在。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由于生命的盛衰变化都是“气”作用的结果,人体“气”的质量好坏决定着生命状态的优劣,因而“气”也被视为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点。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范畴。所谓“天人合一”,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武术的目的,练武实践必须顺应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寻求发展。 武术的认识论基础

“知行合一”是武术的认识论基础,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机制。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切身体悟,进而指导实践,认知与实践是统一的,一致的。这一理论在武术中的表述经常是“学以致用”、“直觉体悟”。中国武术是在一定的社会需要下而产生的,学以致用正是演练武术的宗旨。而武术的意境、神韵等又很难用言语表达,这就要求学者用直觉去领悟体验、进而把握。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思维的特点。 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反者道之动”的方法论构成了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其意思是说,对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刚能克柔,柔也能克刚,强能胜弱,弱也能胜强。因而,中国武术便要求技击必须符合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等原则。 中国古典哲学对武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他如基于周易哲学的武术阴阳观,以阴阳八卦化生观念为理论基础的八卦掌,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思想原则的形意拳,以太极哲理为精髓的太极拳,以及以孙子哲学为指导思想的武术技击战术观等,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的思想渊源。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二、内家拳对道教文化的传承 内家拳是依据道家和道教哲学及易理建立起来的。其理论技法与道家和道教的本体论、人生论、方法论、认识论以及内丹、养生、医学等有内在的密切关系,是道家和道教文化与武术结合的产物。 因此,可以说,“内家”这一概念的根本内涵不是别的,正是道与武的结合。其特点是:以道为体,以武为用;由武证道,道武

传统武术与养生论文

摘要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历史 并融合了道家文 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 因此 传统武术才真正称得上养生运动。传统武术在人类健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社会健康意识与传统武术在健身中的优势及其作用进行分析 探讨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 关键词传统武术健身养生价值 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 它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并且不断发展 能传播到世界各地 因为它确实不仅是一种打斗的技术 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功效、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方面的魅力。比如太极拳和八卦掌 都具有极强的抗暴功效、极好的开智效果、无穷的艺术趣味更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不但中国人喜欢 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喜闻乐见。 一、社会健康意识是当今时代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在已是高科技时代 是数 码之家了。特别是高科技不断融入人类生活 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如电脑代替很多体力劳动 出门电动车 公交车 小轿车代替步行 自行车等等。可是别忘了 任何事情

都具有两面性 科技发达的今天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们本来具有的动物特征逐渐退化 人类的头脑越来越 发达 而身体却越来越虚弱。还有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激烈的竞争、强烈的欲望 使人们的精神过度紧张 心理不 平衡 导致一系列“职业病” 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另外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人们健康长寿的愿望与日俱 增 人们对健康也给予了更高的标准。那么人们怎样才能使 的生命的时间达到极限 这就需要寻求一种具有健身养生 功能的体育运动 然而传统武术则刚好具备这一功能。 二、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 现代社会呼吁健康长寿 因此人们急切需要具有健身养 生功能的体育运动 而中国的传统武术独具健身养生思想和 养生方法。传统武术养生强调“天人合一” “内外合一” 认为人本身是一个小宇宙 应遵循宇宙的规律 让人体与宇 宙达到共振 与自然融为一体 协调发展 人的个体本身也 应该达到内在的心意思维与外在的表象动作协调一致 强调“调心练意” “练意调神”一切肢体运动要与“心”、 “意”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意识的作用 通过锻炼 达到身心俱健。此外 中国传统武术主张“松静自然” “动静结合”。松 指精神与身体的放松 静 指心态和情绪的 平静。传统武术强调动静结合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以动 为用 以静为养 动静适宜方能健康。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传统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如Figure 3.1, “松静站立”所示。 Figure 3.1. 松静站立 整套功法都从预备式开始。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以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臂、心空、腹松、腰脊松、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微觉轻微摇摆,松弛如肉之欲坠,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

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调息: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腭(也可采用顺腹式呼吸)。 具体做法是: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如Figure 3.2, “调息1”所示。 Figure 3.2. 调息1 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使小臂外旋,转至手心向上,如Figure 3.3, “调息2”所示。

Figure 3.3. 调息2 随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过眉毛,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手指相对,如Figure 3.4, “调息3”所示。

武术抱拳礼、套路“五步拳”、游戏“攻占堡垒”。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教育理念,以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武术学练、游戏等内容为载体,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创新能力及良好的身体姿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愉悦身心,并通过武术教学,培育其民族自尊意识;通过游戏培养其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使“健康第一”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教材 内容 武术抱拳礼、套路“五步拳”、游戏“攻占堡垒”。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武术礼仪、健身、防身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学会并较熟练掌握武术抱拳礼、基本动作及组合动作,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其灵敏性、协调性和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武术的学练,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其民族自尊意识,通过游戏,培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并在参与练习中愉悦身心。 部分内容组织要求及队型育人目标 常规及准备9′ 课堂常规(整 队、检查人数、宣 布课内容、提出课 的要求、安排见习 生) 队形:○○○○○○○○ ○○○○○○○○ △△△△△△△△ △△△△△△△△ ★ 组织纪律 集体观念 1、慢跑200m; 2、徒手操 组织:1、慢跑时成两路,教师督导; 2、成四列横队队形。 教法:体育委员领操,教师语言提示。 要求:动作舒展、到位。 促进学生 身心发展 学本领20’一、武术 1、武术礼仪介绍、 学练 2、手型变换; 3、五步拳。 组织:同上队形。 教法:1、教师讲解并动作示范; 2、带领学生练习; 3、男、女分部练习,纠正易范错误 4、请先进生示范; 5、集体演示。 要求:动作力求规范,尽可能展现精、 气、神。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 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著,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著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 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着,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着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着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功协会及部分地区医疗部门的积极组织、推动下,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潮。 着名武术家、老中医、气功大师马礼堂老先生(1903~1989年,原名马步周)也根据自己多年练功和为人疗病的亲身实践,创编了自己的养气功六字诀,并在晚年致力于养气功六字诀的推广,为

武术文化节 -策划方案

“武术文化节”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博采众长,健身交流,尚武竞技。 二、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兰州各大高校之间的联系,增进兄弟院校之间的友谊,体现当代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兰州理工大学特意举办这次“兰州高校武术文化节”活动。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青少年全面素质,展示民族精神风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干部、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充分发挥体育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弘扬民族精神、启迪智慧、壮美人生的重要作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让“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更好的落实。“武术运动”独具攻防内涵、蕴含哲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还具有防身御敌,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净化品质等作用,其特有的东方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喜爱,并对培养青少年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近代中华武术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竞技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武术运动进一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轨道前进。今天,中国人不仅恪守着崇高的奥运精神,也同时以其渊远流长的东方思想融入到世界体育的波澜壮阔之中。 三、活动目的:弘扬中华武术,传承民族传统,发扬体育精

神,促进甘肃高校间武术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深我社团与各高校学生社团之间的交流。 四、活动时间:2011年5月21日下午3:30~6:30 五、活动地点: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红柳广场。 六、活动意义: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在农耕文明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形成发展的,至今仍在传播的以套路、散手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身体活动方式。武术发展至今,其特有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竞技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功效。民族传统武术是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组成。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成为人们喜爱的健身和艺术表演项目。中国武术被称为国术,是我国独具风格的宝贵文化遗产。武术的意义:(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西锻炼。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是以技击作为它的中心内容的,周贡通过武术锻炼,不仅能够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能够学会攻防格斗投术,特别是武术功力训练,更能发挥技击的实效性。武术的搏斗运动,通过次防

六字诀养生

蓬蒿人六字诀气功养生 嘘字功:主肝属木
实症为:头痛、眼温热,肋痛胀,易怒,口干苦。 虚症为:头隐痛,小腹胀痛,阴部痛,便溏尿频,乏力。 呵字功:主心属火 实症为:咽干,口舌生疮,小便黄,心烦热,不眠。 虚症为:心悸、失眠,多梦,自汗,健忘。 呼字功:主脾属土 实症为:脘腹胀满,呕吐,下痢。 虚症为:肌肉无力,消瘦或浮肿,便溏。 呬字功:主肺属金 实症为:肺热痰多,咽肿气壅,口鼻干燥或咳血。 虚症为:易外感,胸背胀痛,言语无力,怕冷,气喘息短,小便 频,常自汗出。 吹字功:主肾属水 肾病主要表现为虚症。

肾阴虚:遗精腰疼,腰腿酸软,痿弱、耳聋、耳鸣或盗汗。 肾阳虚:精冷滑泄,阳痿,腰腿寒冷或浮肿,五更泻,足冷喘息。 嘻字功:主三焦属相火 实症为:舌干,耳聋。胸闷、腹满膨胀、不吐不下,二便不通或 下痢。 虚症为:气短声微,腹痛肠鸣,洞泻不利或泄不止,小便清长或 遗尿。我在临床中按以下几种六字诀配方对症治疗,实践证明效 果是很显著的。
五行相生通治法:
这是最流行最常用最基本的六字诀通用治病法。 六字诀的顺序是 按照五行相生之顺序:嘘、呵、呼、呬、吹、嘻。按此顺序较为 安全实用。每个字吐6次为一遍,6个字36次为一轮。健康人一天 做一轮即可, 治病可根据病情每天吐2到4论。 按此相生顺序为什 么有利于健康呢?因为木生火, 肝气可以生心气, 念嘘音可通肝 之气,念呵可通心之气,以此类推,肝藏血可以济心血,肝的功 能正常可以加强心脏之功能。火生土,即心气生脾气,心阳可以 化生脾阳,使脾的运化功能健全,消化吸收正常,所以人的心情

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

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 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一、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研究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态,我们必须追溯到几万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 须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抵御猛兽的袭击,一方面发挥自己顽强的斗 志和强捍的体魄去进行积极的自卫,这就造就了原始人勇健的性格 和格斗的技艺。这种原始社会中普遍形成的勇猛善斗的习性和技艺,构成了与武术的萌芽极其紧密的文化渊源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进步 和人类自身的文化,最终导致了原始武术的形成。 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得以最终形成。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武术文化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成熟。到了宋代,民间武术界流行着:“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南宋 华岳《翠微北征录》卷七载:“臣闻军器三十有六……武艺一十有八”。另外,这一时期的武术发展还出现了武术套路,武术流派, 并且武术除了技击外,表演性也日趋成熟。武术是具有中国风格的 技艺,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渗透了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因而,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承载着 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二、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核 (1)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中国武术 五行,是将宇宙间事物属性归纳为五类和五类间关系状态的概括。五行学说概括了世界上一切事物行为的属性,把事物间的各种联系 方式概括为“互利”(相生)和“互害”(相克)两种关系。相生是表 示事物间相互资助、相互养育、相互促进,相克是表示事物间相互 制约、相互斗争和相互控制的关系。五行学说对中华武术的影响较大,它为中华武术提供了理论根据,构成了武术理论。形意拳的代

中国武术与外国武术

中国武术与外国武术的区别 在这里,我主要从文化的视角来比较中国武术与外国武术的不同之处。 如果将中国武术作为一个事物,外国搏击运动作为另一个事物来进行比较,则会产生一个这样的疑问:中国武术是搏击运动么?这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看似简单,却曾经困惑甚至现在仍在困惑许多武术研究者。假设答案为肯定,中国武术是搏击运动。这种结论乍一看让人觉得别扭,深入分析更不能认同这一观点。从外延伸来说,中国武术不仅是技击术,还有套路部分和健身养生部分。从内涵来说,中国武术融入了医学、哲学、养生、宗教、礼学等多种学科,况且中国武术的修炼有着门规戒律的制约,有武术境界的差异,有内外兼修的特点,可以说,中国武术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 合理练习中国武术,不仅获得养生效果和技击本领,而且提高人的智能。因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可服务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训练者身体健康、思想健康、精神快乐、延年益寿。外国武术及国家武术套路都缺少这些好内容,所以外国人佩服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和徒手技击能力,才称中国传统武术为中国功夫。 外国武术一般都是单纯的竞技项目,内容简单,只适宜青少年训练。它们进入世界体育竞技项目靠的是项目和动作有量化标准,动作精简易于训练,招式已经规范,比赛中靠的是快、准、狠的体力拼搏,由于简单、易练、已规范、适宜体力拼搏的特点,所以发展迅速。外国武术只锻炼人的身手敏捷与体力,缺少中国武术的中医医理与养生

功理,谈不上哲学等武术科学文化。 另一方面,中国武术与外国搏击运动由于发源地不同,受到不同的文化影响,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名族性格。西方的文化崇尚力量与个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渴望征服自然,突出个人价值。在拳击比赛中,表现出激烈的对抗性。据古希腊相关资料记载,古代拳击是没有回合限制的,除非一方打得没有意识或者主动放弃比赛,否则比赛会持续进行。这反映出西方名族的好动恶静,追求刺激,富于攻击性的名族性格,也是对强大力量与强者的充分肯定。东方的泰拳只有简单的招式,并无套路,一味追求迅疾凶猛,没有高深的理论可言,反映了热带名族刚烈轻浮的心理特征。日本空手道由中国少林拳法演化而来,体现了日本名族坚韧好胜,勇猛凶悍而又遵守纪律的特有气质。中国武术与这些搏击运动的文化内涵差别很大。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身心合一而达到逍遥游的至高境界。因而中国武术的对抗性表现得并不激烈,并且中国武术从最初的一种技击术发展到一种修身养性的的手段,虽名为“术”,其实已上升到“道”的高度了。 另外一个有趣的不同之处是中国武术对外国搏击运动在历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度不同,中国武术的角色比较复杂。西方的搏击术在早期任何平民都可联系,到了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搏击术成为供奴隶主贵族贵族消遣玩乐的工具。为了打发时间,奴隶主贵族修建了巨大的竞技场,让奴隶们互相残杀以满足自身的猎奇欲望。随后搏击术被欧洲贵族阶级垄断。中世纪的欧洲,平民禁止学习剑术、徒手搏击等运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抱拳礼的简介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抱拳礼的简介 (一)此礼法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了新的涵义,这是在国内外 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 抱拳礼又称“拱”,是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从卫生角度,握手最不卫生。抱拳又亲切又卫生; 从舒服的角度,抱拳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比如男女之间,关系较疏离的人之间; 问卷普查:你是否曾有过在大小便之后或抠完鼻屎后没有洗手就 与别人热烈握手的经历? 一<抱拳礼>具体内涵 1.左手为掌,表示德、智、体、美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 2.右手为拳,表示勇猛习武者;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勇武的意思. 3.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可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4.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渴望求知,恭请师友前辈指教. 二<抱拳礼>应用方法 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 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活动前 后均须先行抱拳礼.

抱拳礼——即国学中的“揖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 上的文化历史。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当时作 揖就已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抱拳礼是 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 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抱拳不能 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 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二)道教叩拜礼的一种,用于道士、信徒之间见面表示礼貌的一种礼仪。左手抱住右手呈自然抱拳状,左手抱右手意为惩恶扬善、 负阴抱阳。 (三)这个武礼含义是比较深的不是随便的。武林界在过去有些不团结的因素,许多练武人不重视武德修养,总认为自己的武功很好,是武林界的老大,比别人都强,见了面总想切磋一下,想征服对方,引起争斗,因此有很多武林恩怨,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武术是一件很好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研究。它可以修身养性,提高思想境界,而不是用来打斗,这只能造成不团结。因此武术研究中心定下武礼姿势。大家在一起多研究,切磋可以, 不是为了征服对方,而是提高技艺. 一、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握拳,左手拇指屈拢,四指并拢伸直成掌。双手从体侧向胸前合抱,两小臂微内旋,两臂撑圆, 平举于胸前,左掌心贴于右拳面,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受礼者。 注:此礼为晚辈(学习者)向长辈和教师行礼的方式。 二、注目礼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目视受礼者。 三、点首礼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目视施礼者,点头示意,身体保持中正。 注:(二)、(三)为长辈和教师对晚辈(学习者)还礼的方式。 个人自保

马礼堂六字诀养生法

马礼堂老先生从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普及养气功一直到逝世前,当时百万之众的六字诀爱好者及六字诀的有效病例就都是习练这个老版“六字诀养生法”的(蓬蒿人注:除呬字的读音,si 读思改为xie读谢外)。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马礼堂养气功电视教学讲座》中的新版“六字诀养生法”,固然是养气功六字诀养生法的进步、提高与发展,但在马老逝世前只是在小范围内教练,并没有大面积推广、普及,(若不是马老的仙逝及当初气功大环境的改变,推广、普及应该会是相当快的,因为那时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成熟骨干与相当好的群众基础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蓬蒿人认为“新版”对于原来习练过老版“六字诀养生法”的人来说应该是水到渠成……】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昂的《医方集解》两书说的更为简明。主要是在呼气时分别用六个字疏通与调和相关脏腑的经络和气血,以达到健身的功效。我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教练了上千人,证实这套功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对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肝炎、肠胃炎、气管炎、糖尿病、神经衰弱、骨质增生等慢性疾病,甚至对有的癌症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现将功法介绍如下: 预备式: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颈直,虚腋,沉肩坠肘,含胸抜背,全身关节、肌肉放松,两膝微屈,呼吸自然平稳(图1)。每变换一字都从预备式起。

呼吸法:腹式呼吸。呼气时,读字、收腹、提肛、缩肾,脚趾轻微抓地,重心在两脚跟;吸气时,两唇轻闭,舌舐上颚,用鼻自然吸气,腹部隆起。此为“踵息法”。六个字都用此法呼吸。 调息: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吸气时,两臂从前方抬起,手心向下(图2);待平举时,翻掌,手心向上,向胸部划弧,同时开始呼气,两手向腹部顺气(图3)。恢复预备式。 下面分别叙述六个字: 发音:“嘘”。xu读需(注一) 口型:两唇微合,,舌尖向前伸而两边向中间微卷(图4). 动作:两手重叠(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同志相反,下同)。内外劳宫穴相对,以鱼际穴压住肚脐,劳宫穴对丹田。呼气时读“嘘”字,两眼尽力睁大并内视肝区。呼气尽后吸气。做六次(图5)。 经络循行(注2):呼气时,以意领气,肝经之脉气由足大趾外侧大敦穴上行,环绕阴器,经小腹,络胆入肺,上喉咙、眼前额,到百会,沿肺经下行到拇指内侧少商穴。

《传统体育养生学》

成都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 传统体育养生学是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身体姿势或动作,进行自我调息、调心的内练,以求健康身心的一门学科;课程包含的实验教学包括创编出以一定的身体姿势或动作进行自我调息、调心的内外兼修健身的功法并进行教学演示,以达到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是社会体育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 (二)编写依据 本大纲根据《成都体育学院2013版经管系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体育院校教材《传统体育养生学》而制定。 (三)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源流和基本理论,以及传统养生的基本功法(即实践部分包括养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站桩功等),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其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学习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倡导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学习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创编与实际教学能力,提高在社会实际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编码及适应专业 1、课程编码:(空) 2、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五)学时数与学分 本课程总学分为4学分,总学时数为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0.5学分,6学时;实践教学2.5学分,40学时;实验教学1学分,14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1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授课学期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安排 小计理论教学技术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实践 第×学期 传统养生学概论 2 2 传统养生的历史渊源 2 4 中国传统养生基本理论 2 6

健康讲座-中国武术与养生

健康讲座-中国武术与养生 中国武术源流简介:武术始于古代氏族间之斗争,斗争以杀敌为主用以减少敌方反攻能力,杀敌需用利器,故训练多用兵器。及后发展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仗,战仗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步兵多以拉夫、俘虏组成,战后多解甲归田,少受训练。而有系统的训练多重于骑兵,操练多以仿真马上作战,故站立采用跨步(即四平马),弓步(即前弓后箭)。技巧则重兵器运用。武术进化至另一阶段:有深谙技击之士,受亲友所求传授技艺,令从众可强身自卫,免被人欺负,而衍化成街头搏击技巧,技巧以拳脚为主。约在宋朝武术技巧加入了养生功法成为一个新体系,站立亦有所改变,部分己弃跨步、弓步,站法采用较为自然,主重发劲。练功方法则采用养生功法。另一种则仍然采用跨步、弓步,练功仍用旧法,祇改兵器为拳脚,着重手法变化。现惯称外家拳、多见于南方,前者则称内家拳,多始于北方。武术是常被人误会的一种极好运动,现时部分人认为武术是打架的技巧,只适合好勇斗狠的人,但一百几十年前是有钱人用以来强身自卫的方法,故有穷文富武之说,中国武术似乎是中国人唯一提倡的运动,武馆就如现在的健身中心,比现在的健身中心更完善的是每一个武馆均有一个正骨师傅长注。 中外运动的分野:现今所提倡大都是秉承奥林匹克精神提出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竞赛运动,但最终目的是求胜、求极限。参

与的人希望由竞赛过程中身体得到提升,而中外运动理念有极大分野,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物极必反,外国亦有研究、当剧烈运动后身体免疫能力会极低,如身体吸收能力、与修复能力低会做成生物储备透支。在运动过程中引起的运动创伤亦做成颇大的医疗开支。而中国人提倡的运动称之为养生,所作种种皆为寿、为健康,训练时身、心并重。尤其着重五脏六腑之调理,及心理健康。 何谓五劳七伤:五劳:“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渭五劳所伤。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解伤志。 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协调。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切忌盲目求胜求极限。 外国推广运动后的成效:以美国为例,从1950-1970年,人均医疗费用从76美元/人一年上升到552美元/人一年,减去通胀因素,折合约230美元/一年。而美国人口平均寿命在50年代已趋于稳定,80年代初,美国医疗费用占经济总产值的1.2%,1990年占11.5%1993年占14%,预料2000年占19%,2010年预计高达28%,经济学家估计如果一个国家的医疗费用达到25%,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医疗体制

中国抱拳礼

有关抱拳的国学涵义如下:(1)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敢之意。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自己。(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 当然,抱拳的延伸意义意指:五湖四海即世界人民皆兄弟;左手拇指弯曲意指“莫称大”;两手环抱胸部前手心向处前推,代表友好之意,意指我们的友谊永记心间。 现在,奥运快到了,为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更好地体现“人文奥运”精神,大家不妨都学学抱拳礼,向世界人民传达我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尤其是我们的明星们更应学学具有3000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式抱拳,千万不要不懂抱拳侮辱中国国学给中国精神丢脸啊! 行礼方法 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抱拳礼 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武术散手在戴拳套练习和比赛时,可模拟似地行抱拳礼,两拳套合抱于胸前即可 具体涵义 ①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②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③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④立掌如月,握拳如日,日月并出,意思为大明,反手推出,意思为反清. 抱拳礼的优点 从卫生角度,握手最不卫生。抱拳又亲切又卫生; 从文化角度,握手不是中国的东西,而抱拳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从舒服的角度,抱拳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比如男女之间,关系较疏离的人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