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天命金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學教育的天命金線

(台北道場講師/台北縣候用校長林進山)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中庸),又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論語),彰顯孔子在於傳述聖賢道統,並非自行創作心法。故其拜師學「學制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問禮於老聃,學琴於師襄」。其修道成德的歷程以「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方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故知其五十歲方悟知天之明命(天命),五十五歲始周遊列國,在外凡十四年,六十九歲返回魯國,建立儒學宗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天命之謂性」道出人的本性根源於天,皇母十訓的前四訓,即「知源、聽真、明心、修真」。指出知源(了解人的本性根源於天)→聽真(天道聖傳,萬教齊發,要根着金線)→明心(了悟借假修真,去其無明,七竅相通,竅竅光明)→修真(展現真如,智慧光明,借孝悌、忠信,君子行誼的人道思惟完成天人一貫)。後學就孔廟概述,天命聖傳和儒學天命印證加以闡述儒家的天命金線於后:

壹、孔廟概述~天命通天

儒學至今二千五百餘年,依然列為顯學,在其天命永昌,慧命流傳,聖德聖業的金線不斷。孔廟大成殿供奉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在魯哀公封孔子為「尼父」(蓋因孔子字仲尼),漢時被尊稱為「素王」,

唐太宗時被尊稱為「先聖」,宋封為「至聖文宣王」,元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明尊稱「至聖先師」,並於民國37.9.28定為教師節。大成殿後方供奉四配─顏回(復聖)、曾子(宗聖)、子思(述聖)、孟子(亞聖),東西廂供奉七十二賢人(子貢、子路...)。茲就孔廟的通天柱、梟鳥、對聯、門禁、畫聖分敘之。

一、通天柱:孔廟大成殿屋頂有豎立「通天柱」以示天命通天,

金線流傳,蓋成為一個人不易,成為一位好人更不

容易,好人修道成為君子(四書所列君子皆是修道

人),君子再修為賢人,賢人達聖人境域則足以通

天(即人→好人→君子→賢人→聖人→通天)。聖人

接受天命(天之明命),即上天所賦予的任務,故可

以通天,達成七竅相通,竅竅光明的境界,修道者

(含君子、賢人、聖人)各得其所,各修其福,各自

完成上天所賦予的任務,謂之通天。此為一般廟宇

所無法豎立者,蓋因天命金線所然。

二、梟鳥:大成殿屋檐上刻着許多小鳥,傳說為梟鳥(有毒的鳥

類),梟鳥被母鳥撫育長大後便把母鳥吃掉。有一次

孔子在學堂講孝經,一批梟鳥停滯於屋檐,久未離

去,聽完孔子講完孝經,從此以後梟鳥不再把母鳥吃

掉,還知反哺,故雕刻於屋檐上,印證孔子所謂「吾

志於春秋,行在孝經」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境界。

三、對聯:孔廟不拓對聯,亦不張貼對聯,因沒有人敢在孔子面

前賣文章,故孔廟無對聯。

四、門禁:平日孔廟的正門是關著,只有祭孔大典才打開,蓋因

古代有考狀元,代表其祖德功勳足以參天聖域,故俟

其考上狀元則打開正門,由狀元踩著龍頭至正殿參

拜,感謝天恩聖德。現因無狀元一事,故將其正門關

閉,平時僅能從兩側門進出,以彰顯聖業聖德不易,

謂之「天命不于常」。

五、畫聖:早期孔子聖像是由唐朝畫聖吳道子所畫,為了不崇拜

偶像,大成殿孔子聖像便更換為「至聖先師孔老夫子」

的聖名,以列為千秋不墬,天命金線永流傳的儒學風

範。

貳、天命聖傳~四配傳承

孔子以孔門四教文(文學)、行(德行)、忠(政事)、信(言語)分科教育,因材施教,恩威並濟,教化中有道義,道義中存有教化,故有四科十哲人。即

(一)文學:子游、子夏

(二)德行:顏回、閔子賽、冉伯、仲方

(三)政事:冉有、季路

(四)言語:宰予、子貢

四科十哲人中,顏回已列入聖域,茲就四配天命金線分敘於后:

一、顏回~復聖

魯國人,與父顏路同事孔子,小孔子三十歲,其德行高超獲得孔子的賞識。孔子讚賞其不遷怒,不貳過(至誠懺

悔),三月不違仁,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一簞食一瓢飲,人

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有一天孔子考驗顏回修道程度,

孔子問道:「最近修得如何?」

顏回答道:「已忘記仁義了!」孔子請其返回繼續修道,

過了一段時間,孔子再問道:「修得進步些了嗎?」

顏回答道:「已忘記禮儀了!」孔子再請其返回,再深入

修行,再過了一段時間。

孔子再問道:「修得如何?」

顏回答道:「我已經坐忘了!」,值此之際,孔子頓然不知

其義,便說道:「我願意向您學習」,坐忘即心靈已不再受外

在的形體拘絆,能出玄入牝,孔子終將大道傳授給顏淵,而

顏回典範影響在於「願無伐善無施勞,用之則行,舍之則

藏。」,後世尊稱他為「復聖」。

二、子貢~賢哲之人也(無賦于天命)

有一天孔子謂子貢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與衛靈公)。子貢認為孔子的天命是靠識(記憶多學),孔子卻是一以貫之,顯然考驗不過,故孔子無將天命心法授於子貢,另尋他人。其後子貢了解後,知道老師的天之明命未授于自己,便感歎謂之「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即是老師的學問道德知識我都學了,老師的天之明命未聞其詳。有一天子貢的學生稱讚子貢謂之「老師您的學問道德比您的老師孔老夫子好多了。」子貢答道「不,不…我的老師學術淵博高數仞,無法理解了悟,我的知識道德到達肩膀而已,很容易學知的」。其後孔子過世後,門人弟子築茅屋於墳前,為其守喪三年,三年後門人弟子皆相互作揖而返。惟獨子貢繼續守喪三年,其意深知老師未交代天命大事,可惜已無法聖傳了。

三、曾參~宗聖

曾子與父曾皙(點)同事孔子,小孔子四十六歲,其孝行獲得孔子賞識。其侍曾皙至誠至孝,孟子謂其「為養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