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 食品着色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合成色素的安全性
合成色素本身或代谢产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①一般毒性;②致泻作用; ③致癌作用;
均需在进行大量的毒理学试验的基础上, 经过专家评价而最后确认是否能在食品中使用 合成色素中含有一些杂质,可能对人体产 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可 超标,更不可使用未 生危害,提高纯度是减少危害的一种方法 许可合成色素
佳。
天然色素安全性高,潜在市场较大。
天然色素的主要优点是:
(1) 无毒和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2) 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3) 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4) 着色色调比较自然,更接近于天然物 质的颜色
5.2 多功能天然食用色素
多功能天然色素=天然食用色素+营养功效+药 理作用
随着食品添加剂向多功能化发展,多功能天 然食用色素的研究日趋活跃
可以做辣椒粉、辣椒酱
探究新的色素来源 1971-1981年世界各国发表的食用色素专 利数约为126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天然色素的 开发研究,合成色素仅为17种。日本食用天 然色素的研究相当活跃,1978-1989年5月发表 的专利总数达142种:天然色素的品种和数量 在各国使用食用色素中均占绝对的优势
各项要求同合成色素
4.3 着色溶液的配制
注意色素溶液的调配如 直接使用色素粉末,不 易在食品中分布均匀, 可能形成色斑
4.4 注意色素稳定性
避光、避热、防酸、防碱、 防盐、防氧化还原、防微 生物污染
4.5 色调的选择与拼色
基本色

黄 橙


一次色
绿 灰


二次色
橄榄
棕褐
色调的选择应该与食品原有的色泽相似或
其中合成色素有: 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
靛蓝、亮蓝、新红、赤藓红.
色淀(Lake)
是将水溶性色素沉淀在氧化铝上制备成的特殊
着色剂,不溶于任何介质,通过扩散在某种载体中 (如砂糖、油、甘油、糖浆)进行着色。 一般色素溶于水后才能着色,但有些产品在生 产过程中不要水或含水量越少越好,故需要色淀着
色。
玉米黄素
HO
OH
叶黄素
HO
OH
HO
番茄黄素
HO
多酚类化合物 黄酮类 多种多样,广泛存在着的呈无色至黄色的色素,
其结构上与花青苷类不同
R1 OH
R2
OH
O
之处在于它具有的是苯
O
RO
并吡喃酮结构,重要的黄酮类有以下的五种:
O
RO
R1 OH
R2
O
RO
R1 OH
R2
OH O
黄烷酮
黄酮
O
O
RO
R1 OH
OH R2
与食品名称一致
4.5 色调的选择与拼色 食品天然着色剂一般进行拼色,拼色时要 注意“浓缩影响” 使用方法: 混合法 涂刷法
适用于不可搅 拌固态食品 适用于液态、酱 状或膏状食品
5 食品着色剂研究热点
5.1 合成到天然 合成色素的优点是颜色鲜艳,着色力强,不
易褪色,用量较低,性能稳定 。但安全性欠
胡箩卜素类色 素
5.3 生物技术的运用 天然色素的原料供应易受季节、气候等影 响,而用生物技术生产天然色素则克服了这一
缺点。现在许多用传统溶剂萃取法生产的天
然色素都改用生物技术生产 。
5.4 稳定化技术的研究
与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最大的缺点是稳定
性差,稳定化技术的研究是实现其工业化及提
高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
能的天然色素
采用高新技术、完善及改进原有工艺 在食用天然色素的生产和进一步加工过程 中,采用高新技术提高食用天然色素的得率, 提高产量,增加纯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加强原料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原料,可以增加产品种类,提高 经济效益,降低主打产品的成本,如用辣椒
生产红色素时,可以同时提取辣椒碱,渣子
目前保持叶绿素稳定的最好方法是采用高质量的 原料、低温贮存并尽快加工
多烯类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类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其中以胡萝卜、辣椒、南
瓜等蔬菜中的含量为最多,水果、谷类、蛋黄、奶油
中也有存在
番茄红素
γ —胡萝卜素
α —胡萝卜素
叶黄素类
隐黄素
共轭多烯烃的 加氧衍生物,多 呈浅黄、橙、黄 等色泽,可以简 单认为是胡萝卜 素类的衍生物。
3 食品着色剂发色机理

不同的物质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如果某物质所吸
收的波长在可见光区域(400~800),那么该物质就会
呈现一定的颜色,这种颜色是未被吸收光波反映出来 的颜色。 1). 生色团(生色基或发色基):
O O
C C
C O
C H
C OH
N N
N O
N
O
C S
O
它们的吸收波长在200~400nm之间,此时是 无色的。如果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色基 共轭时,对光的吸收波长红移到可见光区,这时该 有机物才能显示颜色。
食品着色剂
主要内容
1 食品着色剂概述; 2 食品着色剂的分类; 3 食品着色剂发色机理; 4 食品着色剂使用; 5 食品着色剂研究应用; 6 色素的发展趋势。
1 、食品着色剂概述
食品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是使食品着色,
从而改善食品色调和色泽的可食用物质。
色、香、味、形是构成食品感官性状的4大要
色淀(Lake)
水溶性色素遇水会迁移,而色淀遇水不会迁移,
在薄膜包衣,糖包衣、蛋糕裱花、口香糖等产品上
应用可避免花片、渗色等现象。
水溶性色素耐光、热等稳定性差,产品易褪色, 色淀稳定性明显优于色素,在薄膜包衣、糖包衣上
应用优势明显。
其它着色剂:
萝卜红 栀子黄 胭脂树橙 玉米黄 姜黄
落葵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玫瑰红 葡萄皮红 桑椹红 越桔红
子,因而在不同的pH条件下发生结构变化可导致 色泽的变化:
亚硫酸盐类可以对花青苷进行漂白使之褪色 .亚 硫酸氢根离子在2-位上发生加成反应 ,次反应可
逆,通过加热或酸化处理可去掉亚硫酸,使花青苷再
生,重新恢复原来的红色.
R1 HO OH O OG R2
(红色)
OH + HSO3
+ 或
SO3H R1 HO H OH O OH OG R2
茶黄素
红花黄素 辣椒橙
2 食品着色剂的分类
按来源分 人工合成色素、天然色素 按结构分 偶氮类、氧葱类和二苯甲烷类
人工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
按结构分 吡咯类(叶绿素类)、多烯类(类胡萝卜素 )、 酮类(红曲素、姜黄素)、 醌类(紫胶、胭脂红、紫草醒) 多酚类(花青素、花黄素、儿茶素) 按溶解性分 水溶性、脂溶性
低桔霉素: 5 mg/kg——1 g/kg
桔霉素Citrinin 真菌毒素,作用的靶器官 是肾脏,可以致畸、诱发 肿瘤、突变等 莫奈可林 K Monacolin K Lovastatin洛伐他汀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醌类 紫胶色素 此色素是从寄生于蝶形花科、梧桐 科等植物上的一种很小的昆虫-紫胶虫的 雌虫分泌物中提取出来的,易溶于碱液, 易与碱金属以外的金属离子生成沉淀
微胶囊化
凝胶化
6 天然色素简介
四吡咯色素(血红素、叶绿素)
N
N
M
N N
N N
N N
N
N
M
N N
血红素
胆汁色素
叶绿素
叶绿素 叶绿素是自然界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叶绿素是由叶绿酸 、叶绿醇、它的中心金属原子为镁原子,高等 植物中的叶绿素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叶绿素a 和b,二者之比为3:1 叶绿素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并 以叶绿体的形式存在。当细胞死亡后叶绿素会 游离出来,对热、光敏感,极易发生多种反应 ,例如脱镁反应,即酸性
2).助色团
本身的吸收波段在远紫外区,但这些基团
与共轭键或生色基相连接,使共轭键或生色基的 吸收波长长移而显色,如-OH、-OR、-NH2、-NR 、-SR、-Cl、-Br 色素=发色团+助色团
3)、色价
色素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可见分光光度 计测量色素最大吸收峰处的吸光度。
4 食品着色剂使用
7 色素的发展趋势
7.1 合成色素
近年来国外在合成色素方面致力开发大分子 聚合物合成色素,这种色素在生理上不活跃 ,摄人体内后不被吸收,由肠道排出,从毒 理学观点看大大降低或者不会对身体产生危 害
7.2 天然色素 大力发展“天然、营养、多功能”的食用天
然色素
今后在我国化学合成着色剂与天然色 素并用的情况下,应当大力发展“天然、营 养、多功能”的天然色素,着力开发、研究 、生产、使用既可以着色,又有某些生理功
4.2 天然色素的安全性
与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安全性高,
色泽比较自然,但也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FAO/WHO对天然色素分三类进行管理:
看作是食品 无须评价

①从已知食物中分离,化学结构无变 化,使用浓度又符合原食物中的天然浓度 ②从已知食物中分离,其化学结构无 变化,但其使用浓度超过正常天然浓度 ③从食物中分离,但生产过程中化学 结构改变,以及从非食物原料中分离 需要进行毒理学评价,
OH O
R1 OH
OH
R2
RO
异黄烷酮醇
OH O
OH O
黄烷醇
黄烷酮醇
花青苷 水溶性的红色色素,自然界存在的花青素已知
有20多种,但最重要的为其中的6种,结构是一个
苯并吡喃的盐
O
HO
OGLU
R1 OH
R2
OH
花青苷的色泽-红色
花青苷色素色泽呈红色,但受到其它因素影
响时,其色泽会发生改变,例如由于它是一个离
欧盟和美国需要经过漫长 而昂贵的安全试验,限制 了这些色素的商业化
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实用化
近年来,我国天然色素产业的管理水平和 规范化方面虽然有长足的进步,但还应当进一 步加强。应当进一步加强天然色素实用技术的 研究、开发,这个课题并不亚于天然色素本身 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是我国天然色素打开国 内外市场的关键
(无色)
酮类
红曲霉菌丝产生的色 素,含有六种不同的成分, 其中红曲素、黄红曲素呈 黄色;红斑红曲素,红曲 红玉素呈橙红色;红斑红 曲胺、红曲红玉胺呈红紫 色、全部混合物则为红色 色调
红曲色素
Monascus Color
红曲色素要求:
高色价: 1 000 U/g——1 700 U/g
高莫奈可林 K
素。而色是传达给消费者的第一感觉。 人对食品色的心理感觉大于其感官感觉.
合成色素非食品成分, 一些具有致癌性
人工合成色素一般较天然 色素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 力强,并可任意调色,使用方便, 成本低廉。 现在食用合成色素使用品种 逐渐减少,各国许可使用的多为 一些安全性较高的品种。
我国1981年允许使用的合成食用色素仅5种,经过多年 增补品种,至今已有8种。每一种色素都给定了一个索引号 CI(Color Index) 至今,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我国允许使用的着色 剂共有56。
展望

虽然天然色素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应用时存 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制剂化技术的进步和 应用技术的开发,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加以解 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色素必将 成为食品着色剂的主导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