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微粒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微粒

【知识点一】分子、原子概念和性质

一、分子

1.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①大多数气体(稀有气体除外)

②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③常见的酸

二、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以再分。

2.基本性质:

(1)原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3)原子间有间隔。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①所有的金属单质

②稀有气体

③部分非金属单质(金刚石、单晶硅等)

注意: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如:铁粉是由铁原子构成,铁粉中只有铁原子,其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保持。

4.化学反应的实质(微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二】探究分子的运动

1.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

A、品红的扩散

操作: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少量的品红,静置一段时间。

现象:溶液自上而下逐渐变红

结论:品红分子在水中不断运动

B、浓氨水的挥发

(1)装置A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装置B中溶液颜色变红,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装置C中溶液颜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原理是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进入空气

中,并逐渐运动到烧杯A中,与蒸馏水结合又形成了氨水;

2. 探究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

①②

(1)实验①中白烟首先在靠近浓盐酸一侧产生,说明相同条件下,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率越块;

(2)装置②观察到的现象为C中酚酞变红速率比B 中快;说明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知识点三】微观知识的应用

一、从微观角度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纯净物由同种(填“同种”或“不不同种”,下同)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例:根据下列微观粒子图,回答:

A B C D

A物质有一种分子,所以A物质是纯净物;B物质有一种分子,所以B物质是纯净物;

C物质有两种分子,所以C物质是混合物;D物质有一种分子,所以D物质是纯净物。

二、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

(1)宏观方面:没有新物质产生,一般只涉及三态的变化。

(2)微观方面:分子本身大小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2.化学变化

(1)宏观方面:有新物质生成。

(2)微观方面: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来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

3.结论

(1)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2)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5)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4.从微观示意图获得重要信息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请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1)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

(2)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

(6)汞由汞原子构成;

(4)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5)一个氧化汞分子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知识点四】原子的结构

1. 原子的结构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证明原子的可分性。

原子结构模拟图

原子⎩⎪⎨

原 子 核⎩⎨⎧

质子⎩⎪⎨⎪⎧

带正电荷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

⎪⎨⎪⎧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在原子核外分层运动

2.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核电荷数指的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原子不显电性,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所以质子数等于核 外电子数。 (3)所以: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注意:

(1)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2)同一个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比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 (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5)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知识点五】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基本概念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离核近的 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所以具有不同能量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分层运动。

(2)离原子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 1 层,次之为第 2 层,依次类推为第3、4、5、6、7 层,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依次为 K 、L 、M 、N 、O 、P 、Q 。

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 电子层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