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教育的阐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河小学灵动教育的阐释

灵动教育的定义

灵动教育是贯彻德育为首,落实三项规定,深化素质教育的一项教育实践,是基于生命成长,尊重个性差异,凸显以人为本的一项教育奠基工程。

根据《新华字典》解释,“灵“指“活动迅速、聪明”,亦二指“灵魂、心灵”;“动”指“活力”,亦指“变化、发展、时时都在萌生新的东西。可见,“灵动“一词可理解为“聪明、活力、创新”;《现代汉语词典》将“灵动”一词释为“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

将灵动之义引申于教育,灵动教育可定义为:通过学习与活动,让教育直抵人的内心,唤醒灵动的生命意识,培养灵动的思维特性,塑造灵气跃动的性格品质,孕育灵气与活力,激发灵性与智慧的一种教育活动。

基于灵动的含义和灵动教育的定义,我们将灵动教育作如下定位:

灵动教育,超越教化,砥砺心灵;

灵动教育,开启智慧,激发灵性;

灵动教育,崇尚品格,孕育灵气。

灵动教育的内涵

灵动教育以“灵性、创新、智慧、灵气”为关键词,它触动人的心灵,润泽人的生命,发展灵动生命,开启智慧人生,融教书与育人

为一体,纳知识与德性为一炉,始终彰显生命关怀。由此可见,灵动教育是富有人性的个性教育,这恰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发展,它遵循了如下几个特性:

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题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尊重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并完善人的主体性。抓住人的主体性特征,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尊重生命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文化的科学发展,建设一种师生广泛认同,能植根于师生内心,作用于师生言行,体现学校核心精神和核心价值取向的学校文化,也要求我们选择以尊重、和谐、民主、科学和开放为特征的主体性教育。

灵动教育就是要积极遵循生命的主体性,将校园、班级、课堂上的话语权、教育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这种自我的天地里能够不断体验、认识、升华和成长,这就是“灵动教育”对“触动人的灵魂和心灵,让教育直抵人的内心”的教育本质的还原。

动态性:

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变得聪明。“动”指“变化、发展、时时都在萌生新的东西。”“灵动”指“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由此可见,灵动的生命是丰富的、发展的、变化的。灵动教育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根本目标,舒展学生个性,不断挖掘软硬件资源的潜力,为

学生搭建一个个发展的平台,为每个孩子提供多样尝试机会,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孩子多彩的人生打好丰厚的底色,真正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本真性:

教育只有通过遵循人的最真实最自然的生命本意,用欣赏、尊重和成就去发现和开掘每一个学生生命最灿烂的辉煌,让孩子带着阳光和信心,弘扬智慧,彰显活力,健康茁壮成长。

生成性:

教育具有太多的生成性。

从人的角度来看,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人的发展具有太多的偶然性,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因为,学生不是作家笔下的小说,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他本身就是写小说的主人,他本身就是主角,只要我们真正把孩子看成是主人和主角,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和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是具有生成性的。

从课程的角度来看,课程不只是文本,它更是一门体验课程是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悟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因为面对文本,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解读,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感悟,这就需要课堂必须是开放的、生成的。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跟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知识要实现增值,就是原来知识在文本形态里面,在课程标准、在教科书里边,它可能只有一种解读、

一个维度、一种含义,但是,通过师生的交往、互动、对话,这个知识获得有多种解读和多种含义并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要实现知识的增值,教学必定是开放的、生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