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浪潮电影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法国新浪潮电影

[需要知道发展过程,主要创作者与作品,“作者论”的概念名词解释。] 前言:理解该课题的背景:

把它放到战后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去观察,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战后的欧洲和美国主要有这样四个前后相继,对其它地方有辐射影响力的电影潮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新德国电影、新好莱坞。

(以下归纳整理教材以外,参考了现代出版社2004年5月《法国新浪潮》,以及张献民先生研究法国电影的文章)

第一节新浪潮背景与发展过程

1、新浪潮以前的法国电影:

1945年以后的法国电影(1945——1959),主流的是那些美学观念传统,舞台味道浓厚,台词精巧,布景华丽,着眼点在制作的精良和技巧的纯熟,而思想上却是保守和脱离现实生活的。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19世纪小说名著改编的:

比如1954年〈红与黑〉

法国意大利联合出品

导演:克劳德·乌当—拉哈

演员:钱拉·费力普、

比如1958年〈悲惨世界〉

彩色片,百代公司,

导演:让·保罗·勒萨努阿

演员:让·加本(让·瓦勒让)、布尔维尔(德那迪也)、贝尔纳·伯里耶(沙威警长)(此前法国人在1911、1925、1935年分别改编过。美国人还在1935、1956年改过两次)

1954〈玛戈王后〉

·这些就是“新浪潮”反对的,也就是特吕弗在文章中批判的“优质电影”。于当时来看,确实这些电影代表着一种保守思想。这些“优质电影”主要是由大制片厂(与经典好莱坞大制片厂体制一样,经营手段一样),比如高蒙、百代,投入巨资拍摄的。摄影棚制作为主。·电影界内部那些二十三十年代确立地位的老一辈有更大的主导作用,年轻一代不是没有,但他们需要一个机会得到主导权。

·经过战后短暂的票房高峰后,电影票房急剧滑坡。即使是新技术(宽银幕彩色电影)也不能挽回颓势,电影受电视等新的娱乐形式排挤,它们抢夺着人们的注意力。“优质电影”夺不回观众,生产优质电影的那些垄断型大公司就挽救不了电影。

新浪潮来了

2、战后的法国社会:

战前与战后社会意识的主要区别是,战前社会的价值观主体上还是与19世纪一样善恶分明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等级观念也很分明。战后

社会的民主意识增强,民主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以前很多受统治或者处于劣势的群体在逐渐争取并获得自己的权利:殖民地解放、种族歧视受批判、妇女开始有跟男人一样的政治权利、大型的垄断性的资本企业被控告。社会中的青年群体一方面无法再延续老一代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比如虔诚的宗教信仰),而老一辈的善恶判断标准在战后的社会中确实也不怎么管用了,另一方面青年想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权利。一个已经腐朽老衲的社会需要有新鲜的力量刺激它的活力。这个时候的青年如果有才干社会就获得新生了,如果青年庸碌那它就继续衰败下去。“新浪潮电影”是时代的产儿。新浪潮具有非常鲜明的青年文化色彩。

3、“新浪潮”由来与主要发展过程

·“新浪潮”名称由来

一份有名的报纸《快报》,1957年8月针对全国800万18——30岁的年轻人做一份21个问题的社会调查(道德、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等等),调查报告和总结在报纸上登载。《全国青年问题报告》引起广泛影响,“新浪潮”被用来形容这一代的年轻人。又经过一些人对这个词的使用,尤其是《快报》1959年用它指当年发行的,尤其是参加加纳电影节的影片。后来就被用来指代58到62年间投身电影创作的青年和他们的电影。新浪潮具有非常鲜明的青年文化色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是电影界内外的人合力促成的变革。虽然创作者很多也很年轻,但

是不突出青年这个特点,而是突出与反法西斯斗争的关系。

法国新浪潮

基本是电影界以外的人(以知识分子和青年为主)以不可阻挡之思想锐气闯入圈内变革电影圈的。

新德国电影

进入电影界的新人推动的变革,从而这批电影新人站稳脚跟,并成为主导德国电影的主流,青年的特点也很突出。

新好莱坞是电影界内部主动吸纳电视界、戏剧界等其他人来改善自己的活力,是专业电影教育培育的年轻人推动的,所以基本上也应该算是电影界内部主动进行的变革。也有青年运动的特点。

再横向比较70、80年代欧洲、亚洲许多国家发生电影革新运动,都与青年文化或青年运动有点关系。

·先声与准备:

1948年,阿斯特吕克发表《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自来水笔》1951年,“新浪潮”摇篮的《电影手册》创刊,巴赞主编,一批电影爱好者逐渐集结到这本杂志周围,写评论。他们批判“优质电影”。并提出“作者论”观点。

1955年,不是“电影手册”这拨的女导演阿捏斯·瓦尔达开始了独立制片的创作。纪录片《短岬村》。

·发展过程(按郑亚玲、胡滨主编《外国电影史》)

·主要干将

与“新浪潮”同时出名却不同风格和主张的“左岸派”

“左岸派”中有不少作家出身的电影人,比如罗伯·格里叶、玛格里特·杜拉,他们把电影看成文学的一种形式,对人的精神世界感兴趣,侧重心思描写,反思战争,探讨死亡、回忆、遗忘、历史等与时间相关的主题。

第二节风格与影响

作为青年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浪潮”中有人参加了1968年的“五月风暴”

“作者论”电影观的影响:

作者论的电影观念经特吕弗撰文提出以后成为法国电影的传统,几乎是全世界学院派导演的信条。一代又一代年轻一辈被以新的作者命名。

克劳德·勒鲁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1966)

80年代的其他重要导演和影片

贝尔当·塔瓦里尔:《乡村星期日》(1984)

克洛德·贝里:《甘泉玛侬》(1986)

让-雅克·阿诺:《玫瑰的名字》(1986)、《熊》(1988),阿诺因《火种》、《熊》以及后来的《情人》(1991)相继成功而成为法国最卖座的“作者导演”。

柯琳娜·塞罗:《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1985

80年代的前5年,三个新崛起的电影人被喻为“法国电影三天才”吕克·贝松——《地下铁》(1985)

让-雅克·贝奈克斯《早晨37度2》(1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