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_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1期

V ol 126 N o 11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 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7年2月Feb.2007

“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综述

孙晶华1,刘力为2

(11长春大学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21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摘 要]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还存在许多争议。这都是由于

对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没有一个统一认识。所以,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一些专

家学者提出的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出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本质特征;技术手段;技术方法;视听教育

[中图分类号]G 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7)01-0107205

[收稿日期]2006-1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B415168)

[作者简介]孙晶华(1978-),女,黑龙江人,长春大学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多媒体制作技术等

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自从教育技术学在我国诞生之日起,国内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分歧就一直存在着。

首先,学术界的各种争论一直没有断过。比如“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名称和内涵之争”,“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争论”,“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现在还有很多学者对AECT04定义和AECT94定义进行讨论和质疑)……

其次,大家可以大概浏览一下过去二十多年出版的各种版本的教育技术学方面的教材,也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看到的教材形形色色,它们所谈及的问题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它们没有一个统一的严谨的理论体系,没有一个可以达到共识的学科结构。

再者,现今我国的很多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但对其专业定位却不一样。就以师范院校来说,北京师范大学把教育技术专业设在教育技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把其设在传媒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把其设在教育学院。

此外,从历史观和认识论角度来看,研究教育技术学就必须探讨其逻辑起点,这样才能进一步定位教育技术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其次,要形成教育技术学完整的学科结构,建立教育技术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也要求我们讨论并确定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再者,教育技术学自身的发展也亟待明确其逻辑起点。

因此,为了减少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和其他领域对教育技术学的种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为了改变上述发生在教育技术学界的种种尴尬状况,为了教育技术学科自身更快、更好、更稳定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快明确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本文仅就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研究做一综述。

2 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界对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笔者以“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上检索,对“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下面将列出所收集到的目前我国学者明确论及“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十一种观点:

211 以传播为逻辑起点[1]

较早明确提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学者是章伟民、曹揆申,他们认为“传播是教育技术这一特殊领域的初始对象”。其理由有两点:(1)曾经作为教育技术新事物出现的直观教学、视觉教育、视听教育和电化教育等,都是以传播为逻辑起点的;(2)1977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出版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一书指出:“传播对教育技术的导向性质改变了该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

212 以“如何教育”为逻辑起点[2]

华南师范大学的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恰恰产生在第一次教育实践实施之前。因为,富有理性的人类总会是在教育实践之前,先思考我该‘如何教育’。广义技术定位下的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教育’或‘怎样教育’,这样的一个逻辑起点,是符合技术的本质的。”

213 以教学问题为逻辑起点[3]

杨开城教授在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出发点时说:“教育技术理论在实践中表现得软弱无力的最终根源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错位!目前的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的逻辑是根据‘心理学、教育学或其他什么理论基础学科’的观念推论出教学设计、媒体设计以及实施和评价。真正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学问题!”

214 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为逻辑起点[4]

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桑新民在《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中较系统地讨论了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问题。他认为教育技术学看重探索媒体与学习、教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系,应该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作为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另外,他指出,不同学派对逻辑起点的选择是不同的,因此,不存在一个唯一的、静止不变的逻辑起点。

215 以媒体教学为逻辑起点[5]

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张有录和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的许兴龙提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媒体教学”的观点。其理由有三:(1)“媒体教学”把教育技术学和教育学严格区分开来;(2)“媒体教学”起点论又承认教育技术学不能游离于教育学之外而孤立存在,也就是说,在“媒体教学”基础上构建的教育技术学是在“教学”的基础上构建的教育学的一个分支;(3)“媒体教学”阐述了教育技术学的最基本的矛盾———媒体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媒体与教师、媒体与学生、媒体与教师、学生之间的矛盾)。

216 以借助于技术的学习为逻辑起点[6]

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郑旭东提出了“以借助于技术的学习为逻辑起点”的观点。其理由是:(1)“借助于技术的学习”是教育技术学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它一方面能够用来解释教育技术中所有其他概念、范畴、规律,另一方面表现着教育技术中最基本的矛盾,即如何用技术促进学习的问题;(2)“借助于技术的学习”是教育技术学中最丰富的范畴,体现在从这个范畴出发既可以统合教育技术现有的理论成果,也可以为教育技术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导向”;(3)“借助于技术的学习”不仅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技术学的历史起点。

217 以借助工业技术的学习为逻辑起点[7]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江北战提出了“以借助工业技术的学习为逻辑起点”的观点。其理由有四:(1)“以借助工业技术的学习”是构成教育技术学最基本的单位;(2)“以借助工业技术的学习”揭示了整个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和对象中最本质的规定,即对学习过程的控制;(3)“以借助工业技术的学习”的起点论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教育技术体系对象发展中的一切可能和矛盾,即教育的灵活性和工业技术的规定性;(4)“以借助工业技术的学习”是教育技术学的历史起点。

218 以借助技术的教育为逻辑起点[8]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在第四届教育技术论坛上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他认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其理由如下:(1)“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既是教育技术学中最简单也是最抽象的范畴。它可以用来说明或解释“视听教育”、“多媒体组合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