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性教学”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教育性教学”的实现

一、教育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育性教学,其内涵是指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首先提出的,主要表明了:“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完成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任务以外,还要落实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管理教育的任务。”主要依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规划、对教学方法的讲究以及教学实践的运用等方式来实现。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视为“科学教育学之父”。在他的教育学思想体系中,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培养的核心则为“性格的道德力量”,也就是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若要实现这一最高目标,不能仅满足于使学生形成某种外在的行为模式,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性教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教学具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素质培养必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渠道。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的。

二、开展教育性教学的作用

(一)可以实现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

人文教育重在理解人生的意义,关注人性的完善,着重培养正

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它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而学科教育作为技术性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根本目的手段,两者均不可忽视。

开展教育性教学,可以实现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使学生文化水平与德育水平同步发展,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提高相一致。

(二)真正落实教管结合的育人模式。

教育性教学原则指出,学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教学活动必须包括学生管理的内容,也就是目前在学校中比较普遍的教管结合运行模式。教管结合模式要求教师参与管理学生,开展教育性教学明确了教管结合运行

模式中教师的职责,把“教”和“管”结合起来,严格要求学生,真正落实教管结合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教管结合运行模式能否取得实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三、教育性教学的实现

(一)从“心”出发,积极提倡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相结合。

由于受升学率的制约,我国的学校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无形中对德育教育就有所忽略,整体上只是采取比较简单的道德规范灌输和硬性约束的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从内心接受道德规范。

(二)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并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陶冶学生的品格。因此,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要有专业的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教育”和“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育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的个人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道德的层面上。教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首先他就得具备高尚的品格,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一个热爱自己的学术专业,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孜孜不倦、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仁爱宽厚这些优良作风,是一定会传达于他的学生。因此,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必须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业素养、道德品质进行严格要求。

(三)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

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是渗透于整个教学环境中无形的检察官。它是师生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校园舆论。它拥有强大的力量,足以监督我们的言行、规范我们的道德。在三风建设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保证人文教育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合理比例。

人文教育涉及了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领域。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进行适当的人文教育。因此,要在教学计划中充分考虑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给其合理的课时安排,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机会直

接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该选择具有传扬优良民族传统和展现与时俱进特征的内容。采取将知识与方法相结合、认知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手段要突出思考,并能够引导讨论,特别是在价值观念的教育方面。最终能够达到“知识内化为人格”的效果。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指导教学的操作性理论,更是一种有其独特内涵的思想。我们要在分析它形成的特殊背景和时代的局限性之外,真正理解它的精神内涵,并能够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来正确运用这一理论,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目前虽没有理想的方法,但这正是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解决的问题,通过不断学习探索,争取能够开辟一条使自身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

(编辑徐祺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