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固定化与修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化酶PH的变化:
微环境是指在固定化酶附近的局部环境,而把 主体溶液称为宏观环境。
1) 载体带负电荷,pH向碱性方向移动。 载体带正电荷,pH向酸性方向移动。
2)产物性质对pH的影响 催化反应的产物为酸性时,固定化酶的pH值比游
离酶的pH值高;反之则低。
最适温度变化:
一般与游离酶差不多,但有些会有较明显 的变化。
制备方法:
(1)界面沉淀法:
利用某些高聚物在水相和有机相的界面上溶解 度极低而形成皮膜将酶包埋。 例:先将含高浓度的酶液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相 中乳化形成油包水的微滴,再将高聚物加入乳化液中, 然后使高聚物在油水界面沉淀析出,形成膜,将酶包埋, 最后移入水相中。 此法条件温和,酶失活少,但是要除去膜上残留有机溶 剂很麻烦。
交联试剂: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双偶 氮苯等。
交联法的形式
交联法有2种形式: 酶直接交联法
双重固定法 (1) 吸附交联法
酶辅助蛋白交联
(2) 交联包埋法
酶直接交联法
在酶液中加入适量多功能试剂,使其形成不溶性衍 生物。固定化依赖酶与试剂的浓度、溶液pH和离子 强度、温度和反应时间之间的平衡。
酶的固定化与修饰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定化酶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固定化酶的制备 第四节 酶的修饰 第五节 固定化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第六节 固定化酶的应用
什么是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 :固定在一定载体上,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的酶。
氮化合物。活泼的叠氮基团可与酶分子中的NH2形成肽键,此外叠氮基团还可与酶分子中的 -OH、-SH等反应。使酶固定化。如:
如:
CMC(羧甲基纤维素)
R-O-CH2 –COOH +CH3OH R-O-CH2 –COOCH3 +H2O R-O-CH2 –COOCH3 +NH2-NH2 R-O-CH2 –CONH2-NH2 + CH3OH
2. 酶柱测定法:将一定量的固定化酶装进具有恒温装置的反应柱 中 让底物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流过酶柱 收集流出的反应液 测定其中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
3. 连续测定法 利用连续分光光度法等测定方法可以对固定化酶反应液进行连续 测定,从而测定固定化酶的酶活力。
第三节 固定化酶的制备
一. 一般方法及特点 二. 酶的固定化方法
固定化酶的制备原则
✓ 必须注意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 ✓ 固定化应该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 ✓ 固定化酶应该有最小的空间位阻 ✓ 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 ✓ 固定化酶应有最大的稳定性 ✓ 固定化酶成本要低
一. 一般方法及特点
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固定化方法和必要的载体以及稳定 性研究、改进。 1. 四大类方法: 吸附法(包括电吸附法) 结合法(无机多孔材料) 交联法(双功能试剂) 包埋法(微胶囊法)
优点 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活力损失少。 缺点 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固,使用时需严格控
制好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操作条件。
2、共价键结合法
★通过共价键使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载体主要有: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 胶、甲壳质、氨基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醇共聚 物等。 ※载体→活化→活化载体基团+酶分子基团
固定化后酶稳定性提高的原因: a. 固定化后酶分子与载体多点连接。 b. 酶活力的释放是缓慢的。 c. 抑制自降解,提高了酶稳定性。
PH的变化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改变酶的空间构象 2)影响酶的催化基团的解离 3)影响酶的结合基团的解离 4)改变底物的解离状态,酶与底物不能结合或结合 后不能生成产物。
H2N
O
O R
OH
氨基甲酸 衍生物
O
R
NH
O
亚氨碳酸 酯衍生物
NH
NH ENZ 异脲型
N ENZ亚氨碳酸酯型
O
氨基甲酸酯型
NH ENZ
(4)烷基化法
含羟基的载体可用三氯-均三嗪、溴乙酸溴 等多卤代物活化。活化载体上的卤素基团可 与酶分子上的氨基、巯基、羟基等发生烷基 化反应,制备固定化酶。
e.g.
酶分子之间共价交联和与水不溶性载体共价偶联
• 酶分子;(a)酶分子之间用双功能基团的化学交联试剂相互交联成水不溶性
的固定化酶;(b)酶分子被偶联到水不溶性载体上形成水不溶性的固定化酶
OHC
+ (CH2)3 CHO
ENZ
N HC N ENZ
N HC
(CH 2)3 N
ENZ
N
CH
N
CH
优点 结合牢固,酶不会脱落,可长时间使用。
(2) 载体与底物电荷相反,静电作用,[Si]>[S], 则ρ>1,Km'<Km
米氏方程推导:
三.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1. 酶活定义(IU):在特定条件下,每一分钟催化 一个微摩尔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单 位。
——计量单位
2. 酶比活定义(游离):每毫克酶蛋白或酶RNA (DNA)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
——品质的体现
3.
4.
或称偶联效率,活力保留百分数。
5.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或RNA)量的 固定化酶活力与游离酶活力的比值称为相对酶活 力.
固定化酶的活力测定方法介绍
1. 振荡测定法:称取一定量的固定化酶 加入一定量的底物溶 液, 一边振荡或搅拌,一边进行催化反应 取出一定量的反 应液进行酶活力测定。
R-OH+ Cl
Cl
N N
N
Cl
E-NH2
NH-E
N R-O N N
Cl
Cl
N R-O N N
Cl
硅烷化法
一般常用的载体:多孔玻璃,多孔陶瓷。
多孔玻璃特点:
①机械强度好,表面积大。 ②耐有机溶剂和微生物破坏。载体可以再生,寿命 长等。
硅烷化法
硅烷化法
(四)交联法
利用双功能试剂,在酶分子间或酶与载体间,或酶 与惰性蛋白间进行交联反应,以制备固定化酶的方 法。
(3)溴化氰法
对于带-OH的载体如葡萄糖、纤维素、琼脂糖来说 是最常用的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载体-OH和BrCN 反应生成极活泼的亚氨基碳酸酯衍生物,它们在碱 性条件下可与酶的氨基进行共价偶联反应。
OH CNBr( 碱 性 )
R
OH
碱性
O R
+ENZ
O
NH
N
O R
水
OH
O R
OH O
R O
O R
OH
交联反应条件激烈,酶的多个基团被交联,
缺点
致使酶的活力损失大。制备的固定化酶颗 粒较小,不便于使用。
双重固定化
(五)热处理法
将含酶细胞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一段时间,使酶 固定在菌体内。
只适用于热稳定性较好的酶的固定化。
如:将培养好的含葡萄糖异构 酶的链霉菌在60~65℃温度下处 理15min,可以使葡萄糖异构酶 固定在菌体内。
双功能试剂:
常用的是戊二醛
O
O
H — C — CH2 — CH2 — CH2 — C — H
交联反应可以发生在酶分子间也可以发生在酶分子内。 在低酶浓度下一般形成分子内交联,交联后的酶通常保 持溶解状态。在酶浓度升高情况下分子间交联比例上升。 形成的固定化酶通常为不溶解状态。 酶50-200mg/ml,戊二醛0.3-0.6%时,固定化酶活性高。 一般主张交联剂和酶最适合比例为1:10(W/W)。采 用的pH值一般与被交联的酶的等电点相同。
(2)界面聚合法:
利用亲水性单体和疏水性单体在界面发生聚合原理 包埋酶。
例:将酶和已二胺的水溶液与葵二酰氯的甲苯溶液 混合,再加SPAN乳化已二胺和葵二酰氯,在水相和有 机相的界面聚合形成包埋酶的颗粒。
(三)结合法
1、离子键结合法 通过离子键使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载体:DEAE-纤维素、TEAE-纤维素、 DEAE-葡 聚糖凝胶、CM-纤维素。
R-O-CH2 –CONH2-NH2 +HNO2 R-O-CH2 –CON3 +H2O
R-O-CH2 –CON3 +E-NH2 R-O-CH2 –CON3 +E-OH R-O-CH2 –CON3 +E-SH
R-O-CH2 –CONH-E R-O-CH2 –CO-O-E R-O-CH2 –CO-S-E
(二)包埋法
定义:将酶或含酶菌体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 使酶固定化的方法称为包埋法。
根据包埋的材料和包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凝 胶包埋法和半透膜包埋法两类。
1、凝胶包埋法
❖将酶分子包埋在凝胶格子里。
❖凝胶包埋法用得最多、最有效,但不适用于底物或产物分子很 大的酶类的固定化。
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对酶活 影响小,但强度差。
天然凝胶: 琼脂凝胶、海藻酸钙凝胶、
包埋材料
角叉菜胶、明胶等;
合成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光交联树脂等
强度高,对温度、pH值变化耐受性强, 需要特定的聚合条件,酶易变性。
2、半透膜包埋法(微囊化法)
将酶包埋在有各种高分 子聚合物制成的小囊中, 制成固定化酶。
半透膜:聚酰胺膜、火 棉胶膜等。
适用于底物和产物都是 小分子的酶的固定化。
底物特异性变化:
作用于低分子底物的酶 有明显变化。
特异性没
既可作用于低分子底物又可作用于大分
子底物的酶
特异性往往会变化。
米氏常数Km的变化,Km值随载体性质变化:
由于分配效应:ρ=[Si]微环境/[S]宏观环境 Km'=Km/ρ(表观米氏常数)
(1) 载体与底物带相同电荷,[Si]<[S], ρ<1, Km’>Km 固定化酶降低了酶的亲和力。
复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 ➢ 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控制; ➢ 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 ➢ 较游离酶更适合多酶反应; ➢ 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 ➢ 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缺点
• 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 • 工厂初始投资大; • 只能用于可溶性底物; • 胞内酶必须经过酶的分离。
(1)重氮法
适用于含有苯氨基的不溶性载体 载体先在稀HCl和亚硝酸钠中进行重氮反应,然后再 在温和条件下和酶分子上相应的基团如酚羟基或咪唑 基进行偶联。
Tyr含量高的木瓜蛋白酶、脲酶、葡萄糖氧化酶、碱性磷 酸酶、β-葡萄糖苷酶可与多种重氮化百度文库体连接。
(2)叠氮法
含有酰肼基团的载体可用亚硝酸活化,生成叠
各类固定化方法的特点比较:
2. 选择方法依据: (1) 酶的性质 (2) 载体的性质 (3) 制备方法的选择
3. 固定化后酶的考察项目:
(1) 测定固定化酶的活力,以确定固定化过 程的活力回收率。 (2) 考察固定化酶稳定性 ( 3) 考察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条件
二. 酶的固定化方法
(一) 吸附法 (二)包埋法(entrapping method) (三)结合法 (四)交联法
酶和细胞固定化示意图
(一)吸附法
定义;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细胞吸附在
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简称吸 附法。
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 瓷、多孔玻璃、硅胶、羟基磷灰石等。 ▪优点: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易变性失活、载体廉 价、可反复使用。 ▪缺点: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固,易脱落。
3. 固定化方法的影响
二、固定化后酶性质的变化
1. 固定化对酶活性的影响:酶活性下降,反应速度下降。 2. 固定化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1) 操作稳定性提高 (2) 贮存稳定性比游离酶大多数提高。 (3 ) 对热稳定性,大多数升高,有些反而降低。 (4)对分解酶的稳定性提高。 (5) 对变性剂的耐受力升高
酶辅助蛋白交联
为避免分子内交联和在交联过程中因化学修饰而引 起酶失活,可使用第二个“载体”蛋白质。
(1) 吸附交联法
先将酶吸附在硅胶、皂土、氧化铝、球状酚醛树脂或其他大 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上,再用戊二醛等双功能试剂交联。用此 法所得固定化酶也可称为壳状固定化酶。
(2)交联包埋法
把酶液和双功能试剂(戊二醛)凝结成颗粒很细的集合体, 然后用高分子或多糖一类物质进行包埋成颗粒。这样避免颗 粒太细的缺点,同时制得的固定化酶稳定性好。
为什么要对酶进行固定化?
对酶而言: 1、稳定性差 2、回收困难,一次使用 3、产物的分离纯化困难
核心:成本问题!
固定化酶的优缺点
优点
➢ 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效率高,成本低 ➢ 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 ➢ 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提高酶的稳定性; ➢ 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
第二节 固定化酶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一. 影响固定化酶性质的因素 二. 固定化后酶性质的变化 三.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一. 影响固定化酶性质的因素
1. 酶本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活性中心的氨基酸 残基、高级结构和电荷状态等发生了变化。
2. 载体的影响 (1) 分配效应 (2) 空间障碍效应 (3) 扩散限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