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首创,施拉姆提出。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这个传播过程 中,传播者即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是如 此;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 码和释码;
该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了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缺陷在于, 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 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后来施拉姆又提出了适用于大众传播的模式。 编码、译码、释码 (1)编码:将意义或信息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 要的环节。作为传播者,其编码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 坏。编码一方面受编码者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和经验的制约,另 一方面,也受到编码者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2)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的过程相对 应。译码活动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 多样性。受众的译码主要有同向性、对抗性和妥协性三种形态。 评价 (1)比线形模式更进一步,增加了反馈,强调了传播的互动性。它特 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2)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现实并非如此,不适应于大众 传播。
。
更大的 社会结
构
C
基本群 体
基本群 体
更大的 社会结
构
R
基本群 体
基本群 体
讯息
讯息
社会总系统
于1959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这个模式,这是最早提出的在社会系统 构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该模式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 一个子系统,大众传播的运行受到社会系统的影响。任何一种传播过程 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系统,这些 个体系统都在从事自己的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运行 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 关系。 2.马莱茨克模式
二、传播模式的类型
●传播模式的类型
传播模式基本上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功能性模式,是科学 地、抽象地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 节及相关变量的关系。 传播过程研究分三类:线性传播过程、控制论传播过程(微观认识)
系统传播过程(宏观认识) (1) 线性传播模式 1.5W模式 拉斯韦尔,1948。
许多 相同 的讯 息
大众媒介
2.马莱茨克模式
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与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中提出,是
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马莱茨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 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 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
4、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1. 含义
1957年,美国学者韦斯特利和马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 了一个适合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该模式借鉴了纽科姆的ABX 对称模式,并在反馈的环节和层次上进行了扩展,尤其是引入了第二种 传播者C(信息渠道角色),使得传播过程的层次性和把关机制更为明 显地播过程观
英国传播学家D·伯洛1960年提出,基本观点是 1、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2、传播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我们研究的就是结构的各要素及其 相互关系; 3、传播过程的本质是运动,即过程中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 化; 总之,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机的信息流动过 程
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明确地提出了反馈; 此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
它们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 的过程,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 意义的过程。
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 体;
信源——→发射器——→ ——→接收器——→信宿 噪音来源
原为研究技术科学中通信的信息传递问题,被传播学借用。 包括五个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 一个负功能:噪音,对正常信息传递的任何干扰。 缺陷:未能在模式中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 播的效果。 3. 格伯纳模式
该模式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 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
编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
组织
来自新闻信源、艺术信源等的输入
推测性反馈
许多相同 的讯息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1. 意义:
引入了“反馈”概念和机制。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系统的回路,自我调 节能力增强 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外部作用对大众传播系统产生了多重效用的影响。另一方面,大众传播 系统对环境也会有多重输出。正因为我国大众传播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因此我们非常必要从整体的、环境的、动态的角度来认识它。 3.大众传播系统的不稳定性原理:大众传播系统有弃旧图新的自然要 求。我国大众传播系统处于从无序态走向有序态的过程中。这种系统演 化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对于演化来说,起着决定作用。新旧结构的交替中 必然要出现失稳,即旧结构失去稳定,这样才能出现新结构。新的大众 传播模式就产生在旧模式的失稳中。 4.大众传播的非平衡原理: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远离平衡是大众传播 这种耗散结构之源泉。这里离开平衡状态是说大众传播系统要从环境中 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我国大众传播系统必须要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 进行大量的互动。因为,耗散能力越强的系统,进化的越快。 5.大众传播的序参数原理:大众传播是有序的、有规律结构的系统, 其中的“序”指临界涨落导致的对称破缺。大众传播的无序性归根到底 是因为大众传播系统中存在着使系统表现出不同状态的多种因素。这些 因素相互竞争,随着内外客观条件达到某个关节点。往往只剩下两种因 素势均力敌。这时再加上某些偶然性(临界涨落)的作用,就可以使某 种因素趋于主导,压倒所有竞争因素,掌握全局(对称破缺)。这里的 主导因素就是序参数,这种序参数来自于系统内部,即大众传播生存和 发展基因。大众传播的序参数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支配子系统,具有 标志大众传播有序结构出现的重要作用,另外一方面,又要靠子系统来 维持。 6.大众传播的役使原理:在大众传播系统中,当少数因素能够支配大 多数因素的时候,即序参数能够迫使其他因素和状态纳入到它的轨道的 时候,大众传播系统才能形成支配——役使关系,从而才有可能是有序 的。现在的无序是多个因素正在争夺序参数的地位的结果,各个因素在 不同的时空中组成了不同的役使关系,因此,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下呈现 出此消彼长的无序态。哈肯:大众传播系统的有序性是在筛选压力下序 参数的役使下,才得以保障的。 7.大众传播的循环原理:早期的大众传播系统更多为非循环的系统: 即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随着信息传播业的发 展,社会系统对大众传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众传播系统内部在 与环境的交换中走向有序,最终形成的循环系统。但是在我国的大众传 播系统中,并未达到超循环:即循环的循环,往往是特定情境中的一次 或多次循环。并未形成开放的、有序参数支配下的,自组织的循环。 8.大众传播的涨落原理:大众传播系统不可能永远处在有序态。我国 的大众传播系统正在趋向定态,但是还会出现偏离定态或平均值的涨
2. 缺陷: 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就成了循环的、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 实中,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平衡对等。 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独立于社会的自 我运行的系统过程。未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三)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更多的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系统环境,更多地认识到传播过程 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1.赖利夫妇模式
●大众传播系统过程
★★ 大众传播是一个系统的集合: 首先,大众传播是使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的电子信息媒介
系统的一个系统; 其次,大众传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第三,大众传播自身又是一个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系统
大众传播系统的自组织原理: 大众传播系统同其他社会子系统一样,都是他组织和自组织的统一。因 此,大众传播也就带有自组织系统共有的一些原理和特征。 1.大众传播系统的开放原理: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前提之一就是系统要 对环境开放。大众传播系统不是在平衡过程中形成的平衡结构,这种结 构的特点是不与环境进行任何交换才能保持平衡。相反,大众传播系统 是一个耗散结构,它是在非平衡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系统,它要通过不断 地与环境交换,耗散能量和物质才能保持平衡。对环境开放、与环境交 换的目的就是减熵。大众传播系统需要在与其环境的不断交换中减少无 序性,增加有序性。今天的大众传播系统与社会外部环境进行着大量的 交流和互动,因此其进步和发展的有序化程度大大提高。 2.大众传播系统的非线性原理:大众传播系统具有无穷多的可能形 态。当前,我国的大众传播系统正在处于趋极的运动中,正在努力探索 变化的定态,那可能是我国大众传播系统的一种成熟而有序的模式。一 方面,我国的大众传播系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表现出来多值特征,即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 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更加全面、系统、更具社 会性。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传播学家梅尔文 德弗勒从广大社会环境出发,研究 社会中的传播过程,先后提出两个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该模式是在申农-韦弗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克服了数学模式 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更符合 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另外,该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传播过 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噪音的影响 (1)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该表示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中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与传播过程的关系。由以下要素组成:不 同层次的受众;各种政治法律力量和经济力量;私人的媒介制作和分发 组织。该模式表明,支撑这个体系运行的是媒介的低级趣味的内容,它 是满足此体系运转的首要财政条件。自由市场原则支配此体系。 (2)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将大众媒介看成是积极参与处于社会行 动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过程中的信息系统。 这个模式中受众、媒介体系和社会体系是决定大众媒介效果出现的条 件。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媒介与社会、个人等依赖关系会发 生变化,突出了传播媒介与社会、受众的密切联系,它表明媒介系统实 际上是社会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
2. 意义: 这个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的过程意义重大 (1)它指出了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
阶段进行,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 (2)指出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 3. 不足 (1)认为三个参与者(传者、媒介、受众)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 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不是如此,三个参与者之间很少平衡。 (2)夸大了大众传播的一体化程度,实际上,每一方都追求各自不同 的目标。 (3)过分强调传播者度社会的独立性。 ★系统传播过程模式及其缺陷 线性传播过程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最表象的、静态的元素,控制论传 播过程指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流动特征。但是他们都是在传播过程系 统内部探索、研究,揭示的都是其中的微观环节和要素。在系统观形 成的背景下,不少传播学家在关注传播过程内部微观环节的同时,开 始并更多地研究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系统环境。更多地认识到传播 过程乃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I、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谁 传播
者 控制分
析
说什么 讯息 内容分
析
通过什么
渠道 媒介 媒介分析
对谁 接收者 (受众) 受众分析
取得什么 效果 效果 效果分析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传播者——讯息——媒介——接收者——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该模式显示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的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 的。 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 独立的研究。 缺陷:过高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视了反馈要素。 2.申农—韦弗模式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的共同缺陷: 1、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终于另一点的直线,没有信息的反馈; 2、将传播过程视作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传播过程只是内部发生 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 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是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目 的。控制论传播过程是带有反馈的双向交流过程。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该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了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缺陷在于, 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 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后来施拉姆又提出了适用于大众传播的模式。 编码、译码、释码 (1)编码:将意义或信息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 要的环节。作为传播者,其编码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 坏。编码一方面受编码者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和经验的制约,另 一方面,也受到编码者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2)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的过程相对 应。译码活动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 多样性。受众的译码主要有同向性、对抗性和妥协性三种形态。 评价 (1)比线形模式更进一步,增加了反馈,强调了传播的互动性。它特 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2)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现实并非如此,不适应于大众 传播。
。
更大的 社会结
构
C
基本群 体
基本群 体
更大的 社会结
构
R
基本群 体
基本群 体
讯息
讯息
社会总系统
于1959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这个模式,这是最早提出的在社会系统 构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该模式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 一个子系统,大众传播的运行受到社会系统的影响。任何一种传播过程 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系统,这些 个体系统都在从事自己的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运行 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 关系。 2.马莱茨克模式
二、传播模式的类型
●传播模式的类型
传播模式基本上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功能性模式,是科学 地、抽象地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 节及相关变量的关系。 传播过程研究分三类:线性传播过程、控制论传播过程(微观认识)
系统传播过程(宏观认识) (1) 线性传播模式 1.5W模式 拉斯韦尔,1948。
许多 相同 的讯 息
大众媒介
2.马莱茨克模式
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与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中提出,是
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马莱茨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 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 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
4、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1. 含义
1957年,美国学者韦斯特利和马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 了一个适合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该模式借鉴了纽科姆的ABX 对称模式,并在反馈的环节和层次上进行了扩展,尤其是引入了第二种 传播者C(信息渠道角色),使得传播过程的层次性和把关机制更为明 显地播过程观
英国传播学家D·伯洛1960年提出,基本观点是 1、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2、传播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我们研究的就是结构的各要素及其 相互关系; 3、传播过程的本质是运动,即过程中各要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 化; 总之,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机的信息流动过 程
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明确地提出了反馈; 此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
它们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 的过程,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 意义的过程。
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 体;
信源——→发射器——→ ——→接收器——→信宿 噪音来源
原为研究技术科学中通信的信息传递问题,被传播学借用。 包括五个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 一个负功能:噪音,对正常信息传递的任何干扰。 缺陷:未能在模式中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 播的效果。 3. 格伯纳模式
该模式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 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
编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
组织
来自新闻信源、艺术信源等的输入
推测性反馈
许多相同 的讯息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1. 意义:
引入了“反馈”概念和机制。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系统的回路,自我调 节能力增强 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外部作用对大众传播系统产生了多重效用的影响。另一方面,大众传播 系统对环境也会有多重输出。正因为我国大众传播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因此我们非常必要从整体的、环境的、动态的角度来认识它。 3.大众传播系统的不稳定性原理:大众传播系统有弃旧图新的自然要 求。我国大众传播系统处于从无序态走向有序态的过程中。这种系统演 化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对于演化来说,起着决定作用。新旧结构的交替中 必然要出现失稳,即旧结构失去稳定,这样才能出现新结构。新的大众 传播模式就产生在旧模式的失稳中。 4.大众传播的非平衡原理: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远离平衡是大众传播 这种耗散结构之源泉。这里离开平衡状态是说大众传播系统要从环境中 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我国大众传播系统必须要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 进行大量的互动。因为,耗散能力越强的系统,进化的越快。 5.大众传播的序参数原理:大众传播是有序的、有规律结构的系统, 其中的“序”指临界涨落导致的对称破缺。大众传播的无序性归根到底 是因为大众传播系统中存在着使系统表现出不同状态的多种因素。这些 因素相互竞争,随着内外客观条件达到某个关节点。往往只剩下两种因 素势均力敌。这时再加上某些偶然性(临界涨落)的作用,就可以使某 种因素趋于主导,压倒所有竞争因素,掌握全局(对称破缺)。这里的 主导因素就是序参数,这种序参数来自于系统内部,即大众传播生存和 发展基因。大众传播的序参数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支配子系统,具有 标志大众传播有序结构出现的重要作用,另外一方面,又要靠子系统来 维持。 6.大众传播的役使原理:在大众传播系统中,当少数因素能够支配大 多数因素的时候,即序参数能够迫使其他因素和状态纳入到它的轨道的 时候,大众传播系统才能形成支配——役使关系,从而才有可能是有序 的。现在的无序是多个因素正在争夺序参数的地位的结果,各个因素在 不同的时空中组成了不同的役使关系,因此,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下呈现 出此消彼长的无序态。哈肯:大众传播系统的有序性是在筛选压力下序 参数的役使下,才得以保障的。 7.大众传播的循环原理:早期的大众传播系统更多为非循环的系统: 即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随着信息传播业的发 展,社会系统对大众传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众传播系统内部在 与环境的交换中走向有序,最终形成的循环系统。但是在我国的大众传 播系统中,并未达到超循环:即循环的循环,往往是特定情境中的一次 或多次循环。并未形成开放的、有序参数支配下的,自组织的循环。 8.大众传播的涨落原理:大众传播系统不可能永远处在有序态。我国 的大众传播系统正在趋向定态,但是还会出现偏离定态或平均值的涨
2. 缺陷: 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就成了循环的、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 实中,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平衡对等。 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独立于社会的自 我运行的系统过程。未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三)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更多的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系统环境,更多地认识到传播过程 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1.赖利夫妇模式
●大众传播系统过程
★★ 大众传播是一个系统的集合: 首先,大众传播是使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的电子信息媒介
系统的一个系统; 其次,大众传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第三,大众传播自身又是一个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系统
大众传播系统的自组织原理: 大众传播系统同其他社会子系统一样,都是他组织和自组织的统一。因 此,大众传播也就带有自组织系统共有的一些原理和特征。 1.大众传播系统的开放原理: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前提之一就是系统要 对环境开放。大众传播系统不是在平衡过程中形成的平衡结构,这种结 构的特点是不与环境进行任何交换才能保持平衡。相反,大众传播系统 是一个耗散结构,它是在非平衡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系统,它要通过不断 地与环境交换,耗散能量和物质才能保持平衡。对环境开放、与环境交 换的目的就是减熵。大众传播系统需要在与其环境的不断交换中减少无 序性,增加有序性。今天的大众传播系统与社会外部环境进行着大量的 交流和互动,因此其进步和发展的有序化程度大大提高。 2.大众传播系统的非线性原理:大众传播系统具有无穷多的可能形 态。当前,我国的大众传播系统正在处于趋极的运动中,正在努力探索 变化的定态,那可能是我国大众传播系统的一种成熟而有序的模式。一 方面,我国的大众传播系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表现出来多值特征,即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 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更加全面、系统、更具社 会性。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传播学家梅尔文 德弗勒从广大社会环境出发,研究 社会中的传播过程,先后提出两个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该模式是在申农-韦弗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克服了数学模式 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更符合 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另外,该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传播过 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噪音的影响 (1)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该表示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中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与传播过程的关系。由以下要素组成:不 同层次的受众;各种政治法律力量和经济力量;私人的媒介制作和分发 组织。该模式表明,支撑这个体系运行的是媒介的低级趣味的内容,它 是满足此体系运转的首要财政条件。自由市场原则支配此体系。 (2)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将大众媒介看成是积极参与处于社会行 动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过程中的信息系统。 这个模式中受众、媒介体系和社会体系是决定大众媒介效果出现的条 件。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媒介与社会、个人等依赖关系会发 生变化,突出了传播媒介与社会、受众的密切联系,它表明媒介系统实 际上是社会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
2. 意义: 这个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的过程意义重大 (1)它指出了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
阶段进行,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 (2)指出反馈(或缺乏反馈)的重要性。 3. 不足 (1)认为三个参与者(传者、媒介、受众)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 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不是如此,三个参与者之间很少平衡。 (2)夸大了大众传播的一体化程度,实际上,每一方都追求各自不同 的目标。 (3)过分强调传播者度社会的独立性。 ★系统传播过程模式及其缺陷 线性传播过程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最表象的、静态的元素,控制论传 播过程指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流动特征。但是他们都是在传播过程系 统内部探索、研究,揭示的都是其中的微观环节和要素。在系统观形 成的背景下,不少传播学家在关注传播过程内部微观环节的同时,开 始并更多地研究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系统环境。更多地认识到传播 过程乃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I、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谁 传播
者 控制分
析
说什么 讯息 内容分
析
通过什么
渠道 媒介 媒介分析
对谁 接收者 (受众) 受众分析
取得什么 效果 效果 效果分析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传播者——讯息——媒介——接收者——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该模式显示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的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 的。 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 独立的研究。 缺陷:过高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视了反馈要素。 2.申农—韦弗模式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的共同缺陷: 1、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终于另一点的直线,没有信息的反馈; 2、将传播过程视作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传播过程只是内部发生 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 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是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目 的。控制论传播过程是带有反馈的双向交流过程。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