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中学习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习理论

1、什么是学习

学习通常被定义为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的改变。随着发展而产生的改变(如变得越来越高)不是学习的例子。个体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如对饥饿或疼痛的反射和反应)也不是学习。然而,人类从出生那天(或许更早)起就开始了学习,以至于很难将学习和发展截然分开。

2、什么是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现象的一些思考,严格地说,学习理论是一门研究学习实质、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都对学习理论有所贡献,所以学习理论也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在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四种对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PK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比如,学生反复地练习乘法口诀表,最后能背出乘法口诀表。行为主义只研究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受环境影响而发生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遵循的过程是:首先选择终点行为,即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其次,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即目前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第三,步调划分,就是将知识划分成若干小步,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第四,呈现小步任务给学生,对学生在每一小步上的反应予以反馈和强化,直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止。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程序教学。

(2)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心学习时学习者头脑内部所发生的事。他们把学习看作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认为学习是由接收、短期存储、编码、长期存储以及提取信息等几部分构成。认知理论家们关心知识的认知结构或系统,关心建立和改变这些结构的过程。

在认知主义理论看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认知主义理论家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们积极地做出选择、注意等反应;积极地组织已经知道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学习;积极地寻求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认知主义具有以下增强学习的原则:

∙定向与回忆:在教学时需要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引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预期,激活学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

∙智力技能: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策略和方法来学习新的信息,提高学习的效率。

∙个别化:教师需要调整教学,以适应个别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

直接教学是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典型教学模式。它的教学过程

将在第六模块详细介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主观经验系统的变化。学习时,学习者不是像接受东西一样接受客观的知识,而是在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PK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以其特殊的方式,来建构对新信息、新现象、新事物、新问题的理解,形成个人的意义。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因此教学需要为学习者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发展了许多教学模式。著名的模式有:

随机进入式教学

随机进入式教学主张,不要抽象的讲解如何运用概念,而要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对于同一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学习,每次学习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不同的侧面,从而促进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将概念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情境性教学

情境性教学批评传统教学远离生活实际,倡导教学要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主张采用真实性任务,创设与问题情景相似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与现实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获取隐含在情景教学中的知识、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学习。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主张,让学习者像手工艺行业中徒弟跟随师傅那样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从多个角度观察、模仿专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外显出来认知过程,从而获得可应用的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主张,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量的给以帮助和支持,随着学生自身能力的增长,教师逐渐减少支持,直到学生完全独立而全部撤出支持,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主张,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性的、界定了知识应用范围的问题情景,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考察所学主题,理解知识的使用情景,发展学习者灵活的可应用的知识、并迁移到其它问题情景之中。

什么是教学设计?

形象地说,教学设计是为老师们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

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概念应从三个方面去把握:

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求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去处理教学中的各个具体问题;

∙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前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在我们这个课程的教学中,介绍的教学设计主要环节有:

1、教学目标的分类

在您阐述教学目标的时候,您是否意识到教学目标是分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呢?例如:“记忆Cat(猫)和Dog(狗)两个

单词”和“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就属于不同种类的教学

目标;而“能够说出牛顿第二定律”和“能够运用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又分属于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教学目标分类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下面对这个分类系统做一个概述。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我国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划分,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其实这三个维度是与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相对应的,如下图所示:

详细内容见“新课程中的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师所持有的学习观影响着目标的设置。持行为主义学习观的人写出来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学习者可观察和测量的变化上,会用诸如“列出”“定义”或者“计算”等术语来表述目标;持认知学习观的人写出来的目标,则强调内在的变化,会用诸如“理解”“再认”“创造”或“应用”等术语来表述目标。认知目标一般比行为目标抽象性要相对高一些,可测量性也就相对差一些。按各领域来划分,教学目标表述的一般用语如表所列。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说明教学对象是谁,即这个教学目标是为谁确定的。必须要指出需要展示的行为或者能力,即必须要包含一个具体的行为动词;还要明确条件,即这些能力应该在什么条件下观察到。最后,要定义新技能的熟练程度——即新技能的评价标准。当然,在对象很清楚或者是条件要求不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省掉对象或条件,但行为和标准是必须包含的。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称之为教学目标的ABCD(Audience、Behavior、Condition、Degree)。

4 、学习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确定以后,还要对目标做进一步的分析即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直到学生起始状态的过程。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的教学目标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