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硬伤下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发展硬伤下的反思
摘要: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和进步上存在差距并不可怕,只要遵循正确的发展规律方可促进我们自身科技的进步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眼下让人担心的并不是我们科技的落后,而是几处足以抑制我们发展的硬伤。
关键词:科技发展科技现状
一、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硬伤
1.政府导向
如果说中国近些年在科学技术领域并无大的建树,会遭到很多人的反驳。很多人会举出诸多大型工程和建设作为反驳的例子。但笔者要指出的是,各级政府在科技管理领域里和其自身职能管理上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以偏概全。我们应当显著区别科学与技术,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科学具有前瞻性,这与技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收益的实用性不同,而各级政府通常出于政绩的考虑,只会批准一些能尽快带来收益的项目和工程,而忽略具有科学意义的理论建设,在导向上未能做到合理协调,平衡发展。
2.民众科学意识薄弱
中国国民的科学意识是薄弱的,这即与历史上农业社会
“重农抑商”、“重文轻技”的不良传统有关,也与时下科学普及力度不够有密切关系。中国当前的科技馆数量与许多科技强国比严重不足,而且诸多大学的科技馆不仅不对外开放,甚至对本校学生都不予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民众科技知识的普及与科技兴趣的培养。科学是需要传统的,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自己的科技,不需要每个人都是科学家,但需要大多数人都有对科学的了解与重视。如果科学在民众中没有了基础,即使有几个顶级的科学家,这个国家的科技也是发达不了的。
3.科学教育的缺失
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如果评判一个群体的整体综合文化程度,大学生这一群体无疑是排在首位的。可我们的大学在日益注重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在科学的教育上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科学同样也不例外。科学史课程作为西方科技强国大学的一门公共课,无论对自然科学学生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必须要学习的。只有了解了科学的历史,方能对其有全面的了解,客观的认识,才能促使更多的人投身于此。而纵观中国的大学,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作为整体综合文化程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对科学了解的少之甚少,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中国科技现状的历史成因
创新能力的不强正是由于中国科学技术能力有很大的
不足,而中国在面临有史以来经济状况最好的今天,仍无法解决此顽疾,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在对科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后指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至少包括五层含义:科学是一种知识累积的传统;科学是种建制;科学是一套方法;科学是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是一种重要的挂念来源和精神因素,是构成我们诸信仰的最强大势力之一。而中国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因此探求中国当前科学技术所面临的现状,则需展开深层次的追溯。
1.动荡时期的中国科技
从明朝伊始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近700年的时间,让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极大变化,但中国的科技簿上始终是一片令人唏嘘不已的空白。“天朝上国”瞬间沦为任人宰割的弱国,中国人开始了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各式各样的救国运动不断展开以期达到强国的目的。18世纪后半段,以《天演论》为代表的一批西方著作被引入中国,很好的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但由于当时国民素质较低,这样的一批著作流传范围十分有限,并未能很好的起到开化民众的作用。自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人便一直通过革命及思想启蒙等运动方式,以获得民族独立为最终目标,科学技术上再未有所进步与建树。
2.中国当代科技现状
不可否认,当今中国正处在有史以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发展环境的最好时期,但创新能力的孱弱却使得科技方面仍无明显改观。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应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的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都在30%以下。但凡对中国R&D投入强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当前的R&D强度不够,距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中国虽然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在一些核心技术能力方面仍无突破。这样的情形即制约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进一步作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国内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三、反思
科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科学更是一项需要长期从事的事业。居里夫人、哥白尼、布鲁诺、牛顿等这些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为了真理无疑不是付出了自己一生的时间甚至生命;而中国历年的国家科技奖最高得主,从2000年的数学家吴文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今年的谷超豪、孙家栋,年龄最小的也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获得较大的科学成就,尚需奉献自己一生的时间,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科学技术上有所作为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2010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公布了自己所做的一份关于职业选择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
4207名高三文科生、3630名高三理科生及1180名小学生,在这份问卷调查中,公务员、企业家、歌星影星位列前茅,而科学家仅排在第七位。王庭大委员对此结果不禁感慨当今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不感兴趣,忧心中华民族的振兴。这样一份看似简单的问卷调查其实很值得我们反思。其实仔细想想,在全球化趋势愈加显著的今天,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在外部环境上,从某种角度讲我们的处境不见得强于100多年前。所不同的是那时我们遭受到的是赤裸裸的侵略,而今天,我们其实也在遭受着一种温和的“侵略”。不仅在一些尖端技术上我们受制于许多科技强国,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方面我们同样遭受着侵蚀。我们逐渐习惯于他国的文化形式,逐渐忘却自己的文化归属。处于当下这个多元化的十字路口前,中国的科技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伯滁.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地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3]宗占国.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