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小存钱罐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小存钱罐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小存钱罐

小小存钱罐

一年级数学教案

-----人民币的认识

1、我的存钱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9页,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引入。

师: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个小姑娘(小华)那一枚一元的硬币投到存钱罐里)

师:你知道我国的钱你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吗?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人民币的认识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怎么数?

师:听听小华还说了什么?

课件:“我想数数存钱罐里有多少钱,大家说我应该怎么数呢?”

师:快来一起整理一下吧。

师:大家所想的数钱方法还真多,我们来看第三种方法: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2、认识人民币

师:除了存钱罐里的这些钱,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面值的人民币?

3、人民币的兑换。

师:听听小华又说了什么?

“我们这里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的票价是1元,可是我只带了成角的钱,大家说我该怎么办呢?”

小结:1元等于10角,5元是多少角?80角是多少元?

师:拿起一张1角的纸币或者硬币,谁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

师:1角等于多少分?3角是多少分?60分是多少角?

4、数一数

师:现在大家能准确地数出存钱罐里到底有多少钱了吗?快点来数一数吧!

活动三:实践

1、出示文具超市(小刀2角、橡皮3角、铅笔4角、练习本3角5分、笔记本7角,铅笔盒2元)

(1)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要找回多少钱?(2)我有5角钱,能正好买些什么呢?

2、买东西

你能拿出正好的钱吗?(根据屏幕上商品的价格,学生拿出正好的钱)

学生把存钱罐里的钱倒出来,小组合作探讨数钱的方法。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按质地数:纸币、硬币;(2)按版别:新版、旧版;(3)按面值数:元、角、分;先属成分的,再属成角的,最后数成元的……

板书:元、角、分

学生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人民币。(各种面值,版别的人民币都介绍)随着学生的介绍,老师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辨别的。

学生操作,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年级数学教案

板书:1元=10角

学生展示各种摆法。说明换发和理由。

板书:1角=10分

小组合作数一数,然后汇报,并且展示数钱的过程。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并说明理由。

展示自己拿钱的方法,鼓励不同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会倾听。

能注意观察,仔细辨认。

能深刻体会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深刻体会学有所用。

举一反三。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钱有什么用途?

自由发言

爱护、节约人民币。

2、购买文体用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4页,人民币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小文具店看看,但是只有答对门上的题才能进去,我们试试吧!

【课件出示题目:1元=()角 10分=()角()角=6元 7元5角=()角

24角=()元 9元=()角】

学生分别口答,分别说说后4道自己是怎样想的。

复习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为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做好铺垫。

活动二

1、师:大家完成得真棒,我们快进去瞧悄吧!【可件出示问题商店的图片(教科书第40页情景图)】

师:店里有什么呢,你知道哪些商品的价钱?

2、师:你想买哪些物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足球15元,篮球68元5角,羽毛球拍17元;(2)乒乓球拍7元6角,乒乓球

8角……

(1)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应付多少钱?(2)买一个乒乓球和一只球拍应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充分看图,寻找信息。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活动三:

1、解决问题:买一个乒乓球和一只球拍应付多少钱?

师:你能烈士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听。

师: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师:请自己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问题:

(1)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盒应付多少钱?(2)买一盒彩笔和一副三角板应付多少钱?

(2)师:说能说说你是怎养算的?

活动四:

1、师:我们看看谁来了?(课件播放:凯蒂猫手拿5元钱,说:“我买一块橡皮。”)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板书问题)请你自己先试着做做,再把你的方法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师: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和计划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4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第1节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第一、二、三单元独立作业班级姓名 学号 成 绩 一、数一数,圈一圈。(8分) 6 7 8 9 6 7 8 9 7、8、9、10 7、8、9、10 二、连一连(6分) ☆☆☆☆☆☆ ○○○○○○○○ ☆☆☆☆☆☆ ○○○○○ ☆☆☆☆☆☆ ○○○○○○ 三、算一算(12分) 5-4= 3+1= 5+0= 4-2= 0+0= 1+4= 4-0= 3-3= 4-2= 0+3= 5-5= 5-3= 四、填一填(4+4+3+4+6+2=23分) ☆比○多 ☆和○同样多 ☆比○少

1 、 比多比少 2、画,比多4个。 画,和同样多。 3、把5、0、1、2、 4、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6―= 0 +7=78 < 10 > 5、在下面里填上“> < =” 5+2 6 5―1 6-2 3+4 7 32+3 4―0 4-4 6-1 6 6、把5个气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五、比一比(8分) 1、比长短,在最短的下面画,在最长的下面画

2、比轻重,在最轻的下面画√,在最重的下面画╳ 3、比高矮,在最高的里画√,在最矮的里画 4、比多少,谁吃掉的苹果多?在()里画√ () () 六、找朋友(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4分) 七、数一数、涂一涂、圈一圈(8分) 一共有()个图形。

从左数,将第5个图形涂上颜色; 是左数第( )个。 将从右起的4个图形圈起来。 八、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7 分) 九、看图列式(8+4+4+4=24分 ) 1、 1+ = 7― = 6 + = 7― = 2、 3 5 ? ― 4、 3 + = ○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科单元训练题 (第2、3单元) 班别 姓名 座号得分 一、数一数,填一填。(6分) ()()()二、在○里填上“>”、“<”或“=”。(12分) 3○5 2○3 4○4 5○4 三、填一填。(10分) 1. 2. 四、划一划,填一填。(10分) 5 - 2 = □ 5 - □ =□ 五、(16分) 六、我会画。(18 1、画○和□同样多。 2、画△比☆少。 □□□□☆☆☆☆☆ 1 3 比少()。 比多()。 3 2 4 3 5

第二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第二轮活动评比结果汇总

第二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第二轮活动评比结果汇总 一等奖 袁亦睿(博爱)钱正一(博爱)王意(博爱)王一舟(兰陵)徐翊文(博爱) 李光浩(博爱)周润龙(解小)徐扬(清凉)吴昊一(中山)朱宇昊(朝二)韩辰昱(解小)徐彰(北环)洑亦唯(清凉)周喆洋(博爱)黄海烽(红梅)李秉炎(翠竹)费泽光(解小)施铭洲(博爱) 陆晗(博爱)徐时帆(博爱)王翌宇(翠竹)张智青(博爱)张俊杰(解小)王语珊(解小)屈康平(翠竹)张泽钜(怡康)周阳(雕庄)范泽恺(博爱) 陶东来(解小)陈子恺(解小)陆玖奕(博爱)周子寒(解小)胡心栩(博爱)左天宇(博爱)张天宇(翠竹)李凡(朝二)路易(北环)史莫及(博爱)刘慷慷(兰陵)常琳(丽二)陈灵珊(北环)吴涵(博爱)尤凯(北环)徐鋆(清凉)杨苏华(虹景)刘斌成(兰陵)浦家希(清凉)张子冲(北环)余冬杰(中山)陈家伟(博爱)张永杰(清凉)俞德水(延陵)蒋文鹏(朝阳)王雨绗(博爱)江奕涵(翠竹)周杰(翠竹) 二等奖 朱林涛(解小)徐安琪(解小)曹诚(博爱)储歆怡(虹景)伏蓉(博爱)余飞阳(博爱) 蒋逸天(清凉)张粼(博爱)邵沈烨(北环)朱晨仪(北环)窦心言(博爱)吴志祥(虹景)徐强(虹景)肖佳俊(博爱)石吕凯(朝二)程子柯(博爱)杨雨欣(博爱)丁英东(北郊) 薛逸安(博爱)束梓健(红梅)汪成(北环)李逸康(翠竹)郑俊豪(博爱)殷悦(朝二)余之阳(博爱)张一伟(丽三)沈裕涵(朝二)薛宇航(解小)蔡天佑(北郊)严常昊(虹景) 冯一非(雕庄)魏明达(北环)

毛心怡(博爱)高宇佳(清凉)沈希(北环)沈俊(青龙)陈新(清凉)李瀚达(解小)李雪菲(解小)陆文骁(北郊)陈旻佳(解小)丁涵玉(红梅)丁韵(朝二)赵镱(博爱)吴睿海(丽二)陈盈盈(解小)刘昊(虹景)庞宗怡(博爱)佘姿彦(浦前)蒋昊(丽三) 赵梦琦(博爱)奚彬涵(博爱)陈威(朝二)高源(延陵)张紫嫣(朝阳)蒋韬(博爱)陆旭娇(雕庄)严正(雕庄)周围(北环)苏一凡(虹景)黄舒雯(解小) 三等奖 巢鸿翊(北郊)吴霖峰(红梅)任欣怡(北环)徐凡(博爱)刘源(博爱)黄齐(怡康)赵旭楠(解小)石皓文(翠竹)徐辰星(中山)夏之淳(翠竹)仲世杰(红中)金永晔(红梅)张书扬(青龙) 熊忠赐(翠竹)潘凌芃(朝二)戴筠卜(兰陵)鲍莹莹(青龙)顾钰晗(虹景)包祎旸(丽二)莫非(解小)肖晨光(翠竹)石昱轩(解小) 王逸清(红梅)秦志超(解小)贾峥(博爱)陈茜(清凉)冯超逸(朝二)陈滢(中山)陆雨婷(清凉)顾欣贝(博爱)王志煜(红中)梁权威(虹景)江林(红梅)秦鸣珂(解小)朱桢(北郊) 冯子豪(红梅)沈飞(虹景)余畅(解小)李铮(解小)祁大卫(解小)周昱岑(解小)朱震(翠竹)蒋经钰(翠竹)马永杰(翠竹)李磊(兰陵)刘宸玮(清凉)毛子翼(丽三)杨帆(北郊)许杞钦(朝二)高丹(青龙)严凯(延陵)沈毅(博爱)袁苏韵(丽二)李文杰(浦前)任嘉敏(兰陵)陈宇轩(朝二)张逸晟(清凉)储越(兰陵)陈曦(北郊)崔迪(解小)袁佳伟(青龙)董杨潇(浦前)郭悦(兰陵)刘舟(红梅)杨帆(延陵)王蝶(红中)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下(第1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 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 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1 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课件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课件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课件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课件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2

五年级小小数学家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五年级“小小数学家”社团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二、社团计划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单周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2.活动地点:五(一)班教室 3.活动课题:小小数学家数学 4.活动形式:动手操作、课外搜集、综合实践、讲授等。 四、活动措施 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并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 1.乐学——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如图形的拼摆、数学游戏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学习趣味数学,既巩固所学的旧知识,更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及独创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并从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试卷 含答案

乡镇(街 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试卷 含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3分),附加题单独2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3分。 一、我会填(本题共10分,每题2分) 1、小蓝今年6岁,正好是姐姐年龄的一半,你说姐姐今年( )岁。 2、人民币的认识,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 )角 7角=( )分 60角=( )元 40角=( )元 1元=( )分 1元=( )角 70角=( )元 9角=( )分 3、如果要在△下面画○, ○比△多, ○最少画( )个。 △ △ △ 4、找规律填数。 (1)100,95,( ),85,80,( ),70。 (2)5,8,11,14,( ),( ),( )。 (3)66,68,70,( ),( ),( )。 5、找规律填数 (1)12,22,32,( ),( ),( )。 (2)1,5,9,13,( ),( ),( )。 (3)20,40,( ),80,( )。 二、我会算(本题共20分,每题5分) 1、利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2、仔细算一算。 3、算一算接力赛! 4、给下面各题补上条件或问题,然后再解答? 小巧做了16朵纸花, _____________,小巧和小亚两人相差多少朵? 答: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 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二、编排特点 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1-5增加了)。 ·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如对所学计算的整理,每次都给出线索 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60、p72)。 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如P60介绍用算筹表示数的方法,p72简单地介绍古埃及的象形数字。 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修订我们对解决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以往教材、教学经验,借鉴了国外教材的一些做法,形成了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 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p68凑十的、p80第3题是10加几的、p71、p72第6题,为乘除法的学习积累感性经验)。 6.注重知识的渗透。 ·如填未知加数(原来作为例题安排在6-10的加减法中,但深不深浅不浅,教学的度不好把握,渗透在各部分知识的练习中。p56暗示了未知加数,在直观图的提示下容易填出得数、P63通过画一画帮助学生填出未知加数、p68借助数的组成)。 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评价是老师们非常重视又感觉难以把握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了老师们的一些经验以及国内、外教材的做法基础上,我们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评价版块,给老师们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一点思路和线索。 第一单元准备课(一)教材内容◇数一数◇比多少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数一数。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安排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在教材中我们给出人物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数字什么时候出示可以灵活把握。◇把握好教学要求。

90_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体会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一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60分钟试题分﹕100分 一、填(tián)一填(tián)。(每空1分,共41分) 1.看图写数。 2.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 – 3. 火田目口竹 从左往右数“目”是第()个;从右往左数“目”是第()个;“田”的右边有()个字;“田”的左边有()个字;与“口”相邻的是()和()。 4.在7、9、13、16中选出三个数,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5. 比多()个 6. 我是由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我是(),三个三个的数,我的后面 分别是()、()、()…… 7. 数一数,填一填。

8. 填一填现在是几时。 : : 时大约时 9. 10. 先找出规律,再填一填。 7 + 5 = 8 + 5 = + 5 = 二、算一算。(共25分) 1. 看谁算得都对。(20分) 10 + 8 = 15–3 = 2 + 5 = 9 + 1 - 4= 7 + 7 = 4 + 7 = 16–6 = 10 – 5 + 3 = 8- 4 = 6 + 9 = 3 + 8 = 18 – 8 - 3 = 13 - 2 = 9 + 4 = 5 + 8 = 15 – 4 + 8 = 9 + 9 = 18 – 3 = 11–0 = 12 – 12 = 2. 连一连。(5分)

三、 画一画。(共4分) 同学们排队,第一队有9个同学,第二队有5个同学,请你画一画怎样做才能使两队的人数同样多?(可以用“ 所以,我的方法是:( ),两队人数同样多。 四、 列(li è)式(sh ì)计算。(共6分) 五 、 我最聪(c ōng )明(m íng)。(共24分) 1. 看图列式。(12分) 2. (8分)

我们班的小小数学家作文范文

我们班的小小数学家作文范文 我们班又转来一位同学——刘同学。她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总是呆呆地坐着,所以同学们都叫她刘呆子,但是一到做数学题的时候,她的脑瓜子,比谁都灵。 有一次,李老师给了她一道奥数题,能做出这道题的人寥寥无几。自从李老师给了她这道题后,她就像是木头人一样不离开座位(除了放学)。她正在专心致志地思考,眉头紧锁,又拿出一张纸来回计算。这时我们班的最大学霸走了过来,一手夺过这道题说:“我就说你这几天怎么不出去活动?原来是李老师又在提拔你啊?”还没等学霸说完,她就急地站起来,说:“你快还给我!”刘同学说的那一瞬间,掉下了几滴眼泪,那是急切的眼泪。学霸却不分是非地说:“你哭有什么用?我没有的,你也别想得到!”刘慧怡委屈地直抹眼泪。这时我们班的救命之星来了,在最大学霸的面前掠过,夺过了题,还给了刘同学。刘同学忙着说:“谢谢!”她眼眶里流出了眼泪,这不是急切的眼泪了,那是激动的眼泪。 刘同学又重新坐在位置上开始做题。她拿出一张张稿纸,又从书桌里拿出课本来翻找学过的内容,一行行,一列列,不停地计算着,一张张稿纸被扔进垃圾桶。忽然,她的眼睛一亮,做出了这道题。她才兴冲冲地把稿纸整理好小心翼翼地放在书包里。 第二天,她交给了老师。经过老师来回验证,最后证明答案正确。

刘同学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是我们学校的三好学生。今后,李老师常常以刘同学为例子,在班上授课。她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为我们八小添光添彩。人们也渐渐忘了刘呆子的外号,给她又取了一个小外号“小小数学家”。她一题成名,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我们应该以她为榜样,好好学习。 这就是我们班的新星学霸,她总是沉浸在数学题中,每解答一道难题,每攻克一道难关,她就会绽放出美丽的笑容。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大全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大全 习题一: 1、同学们要做8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2、从花上飞走了26只蝴蝶,又飞走了1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3、飞机场上有15架飞机,飞走了3架,现在机场上有飞机多少架? 4、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5、学校原有54瓶胶水,又买回19瓶,现在有多少瓶? 6、小强家有19个苹果,吃了13个,还有多少个? 7、汽车总站有73辆汽车,开走了28辆,还有几辆? 8、小朋友做剪纸,用了1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9、马场上有29匹马,又来了1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10、商店有15把扇,卖去9把,现在有多少把?

1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60盆,兰花有26盆,菊花有几盆? 12、小青两次画了32个苹果,第一次画了1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1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31个,苹果有24个,梨子有多少个? 14、学校要把4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15、家有1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 16、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4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17、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24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 18、从车场开走3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19、学校体育室有13个足球,又买来29个,现在有多少个? 20、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18张椅,下午修了19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习题二: (1)小明有100只气球,其中红气球20只,黄气球50只,白气球有几只? (2)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马路,第一天修了37米,第二天修了4 2米,两天修了多少米?还剩几米没有修? (3) (4) (5)小明买了8朵花,小红买了7朵花,小明比小红多买了几朵花? (6)原来有12辆汽车,开来了5辆,又开走了6辆,现在有几辆? (7)灰兔有8只,白兔有9只,黑兔和白兔同样多,一共有几只兔子? (8)○有15个,◇比○少2个,◇有几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测试1 (2)

第一、二单元检测 1. 数shù 点diǎn 连lián 线xiàn 。 2.kàn shùtúsa 3.画 一 画。 (1)高的画“△”,矮的画“○”。 (2)长的画“ (3) 4.数shǔ 一yì 数shù,把bǎ 缺quē 少shǎo 的de 来lái 。 (1)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duì 的de 打dǎ“√”,错cu? 的de 打dǎ “×”。 (1) 比多。 ( ) (2) 和同样多。 ( ) 6.把bǎ 同t?nɡ 样yànɡ 多duō 的de 连lián 起qǐ 来lái 。 7.按àn 要yāo 求qiú 画huà “○”。 (1)和同样多: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涂tú 一yì 涂tú 。 (1)最长的涂黄色。 (2)爬得最高的涂红色。 (3)苹果最多的树涂绿色。 (4)最长的涂上蓝色。 9.比bǐ 一yì 比bǐ,数shǔ 一yì 数shù 。 (1)小葵花再长( )格就和大葵花一样高了。 (2)小鱼再长( )格就和大鱼一样长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单元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在本次测试中,试卷内容丰富,题目形式多样。主要以基础知识为重要内容,难易相结合,试卷都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二、试卷分析 一年级共有39人参加考试,其等级如下: 第一题:连一连。此大题共有个小题,由于平时训练较好,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但是个别学困生做的仍不好。例如;王云、杨杰、雷应山仍出错。 第二题:圈一圈,部分学生由于忙乱没有查清个数错填,还有个别学生速度太慢跟不上,不去理解、分析马马虎虎,不认真造成的造成错题。 第三题:比一比。共有4个小题。都是比多少,学生普遍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分得清楚,失分不多。 第四题:把同样多的连起来。除了个别的同学出错以外,大部分同学全做对。

第五题:涂一涂:第一题看数涂色。个别学生写的欠规范,速度慢,如杨杰。第二题看数接着画,少数出错。 第六题;看图画一画。本题失分较少,因为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确实理解了,做起来很顺手。 第七题:选一选。共2个小题,由于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做得很好。 第八题:数一数、涂一涂由于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做得很好。 三、今后要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1、多进行强化训练,练习形式多样化、灵活性、实用性,检查批改及时,重点抓课堂效果检测。 2、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静下心做题,不东张西望,学会理解题意,学会检查。 4、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在本次测试中,主要以基础知识为重要内容,试卷内容丰富,题目形式多样简单,图型较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图,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 二、试卷分析 一年级共有28参加考试,其等级如下: 第一、二题是在规定的要求下画“√、×、△或○”,第三题是把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第四题是把不同类的圈出来,第五题是根据物体个数画○,以上几个题中除杨淑娴一人忘圈外,其他做的都很好。 第六题是在长的、短的、重的、轻的、多的、少的、高的、矮的后面画“√、×、△或○,共六个小题,出错多的是6题,主要是学生对最高的、最矮的不理解,误把两个矮的都画上○,应在最矮的动物小兔子后面画。 三、今后要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1、多进行强化训练,重点抓课堂效果检测。 2、教学中多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第六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

第六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 推荐评选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第六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推荐评选活动 二、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全省教育报刊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内优秀教育报刊对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辅导功能和服务功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读报刊用报刊活动,引导青少年儿童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展示他们的创造智慧和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各地推荐和活动观察,发现并培养一批有数学天赋的人才。 三、参与对象 六年制小学一至六年级、五年制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小学生数学报》读者。 四、活动计划 1.第一轮推荐评选活动。2013年12月26日下午1:00至2:30,由各县(市、区)教育局通联站、教研室集中组织一至六年级小读者进行推荐评选。《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将提供推荐评选必需的操作材料和文本资料。每位参与学生需提交一篇数学小论文,由教研室集中在12月31日之前寄送编辑部闫林勤老师收(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邮编:210036),并及时将各地数学小论文学生信息电子汇总表(格式见文后),发送至编辑部电子邮箱(jingziwu@https://www.360docs.net/doc/d74961422.html,)。推荐参加第二轮活动的学生名单请于2014年1月18日之前报《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和大市通 —1—

联站、教研室各一份。在推荐过程中,请特别注意发现并推荐具有数学学习天赋和学习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并在推荐材料中注明。 2.第二轮推荐评选活动。2014年3月21日下午2:00至3:30(使用A组活动材料)或22日上午9:00至10:30(使用B 组活动材料),由各大市教育局通联站、教研室集中组织三、四、五、六年级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进行第二轮推荐评选。《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将提供推荐评选必需的操作材料和文本资料,并派员协助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对特别推荐的学生,编辑部将建立成长档案,予以特别关注。 3.第三轮“小小数学家”展示交流活动。2014年5月,编辑部将组织全省200名获得“小小数学家”特等奖的选手,举行数学素养现场展示赛、数学小论文现场创作赛、“小小数学家”读者见面会等系列活动,届时还将举办本次活动的颁奖大会,邀请院士、数学家和数学科普专家作报告,并与小读者进行现场互动。届时将举行“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数学科学院”成立仪式。 4. 2014年6月,编辑部将依据本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推荐评选结果,分年级出版《优秀数学小论文汇编》、《“小小数学家”成长故事》等系列丛书。 5.2014年7月,《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将组织“小小数学家”获奖选手,参加第二届“两岸小小数学家魅力数学文化科技之旅”夏令营系列活动。 五、“小小数学家”推荐评选标准 1.热爱科学,关心国家科技重大事件;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素质全面。 2.喜爱数学,具有较好的数学学习品质,能积极主动地探索—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 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1,4,8题各4分,3,9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 ()()()()读作()读作()读作()读作()2.快来拔萝卜。 一共有6只小动物在拔萝卜,小松鼠在最前面,袋鼠在最后面。(1)小树挡住了()只小动物。 (2)小松鼠的后面有()只小动物。 (3)小松鼠和袋鼠中间有()只小动物。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看钟面,写一写。

5.一(1)班原来有3把扫帚,又领来同样多的扫帚,现在一(1)班有()把扫帚。 6.8是()和()的相邻数,在15和17中间的一个数是()。 7.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它后面第4个数是()。 8.按规律填数。 (1)4,5,(),7,(),()。 (2)8,10,12,(),(),18,()。 (3)19,17,15,(),(),9。 9.把9,12,6,20,7用连起来是()。 二、在○里填上“>”“<”或“=”。(9分) 4○10 12○十四11○9 8+4○11 7+6○13 6+5○94-3 7+7○13 9+7○15 7+8○6+9 三、细心计算。(21分)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6分) 7-3=2+8= 4+4= 10-6= 8-7=6+0= 3-3+4= 2+4-5= 9-5-3=8-2+3= 9-3+4= 4+1+4=

2.小鸡找妈妈,快来帮忙!(4分) 3.在○里填上“+”或“-”。(9分) 7○7-14 5○8=13 6○6=12 2○2=0 15○4=19 5○9=14 10○9=19 8○4=4 9○3=12 4.从下面的数中选择合适的数组成不同的加法算式。(2分) 四、连线。(5分) 五、画一画,填一填。(14分) 1.画△,比○多3个。(2分) 2.画□比少4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与☆的个数合起来是15个。(2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39 页

第 2 页 共 39 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一) (第一、二单元) 一、我会数(52分) 1.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8分) 2.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10分) 3.数一数,照样子在里画●。(10分)

第 3 页共39 页 4.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8分) 5.数一数,比一比,在少的后面画“√”。(8分) 6.你会画什么?请你按要求画一画,会画什么就画什么(8分) (1)比多1个。(2)和一样多。

第 4 页 共 39 页 (3)比少3个 (4)比小朋友们少1个。 二、我会说(在正确的答案下面打√。40分) 1.(8分) 小晶 小亮 小明 小莹 小明在小亮的( 前 后 )面,小亮在小明的( 前 后 )面。 小晶在小亮的( 前 后 )面,小莹在小明的( 前 后 )面。 2.(8分)

红红华华明明花花 红红(左右)手拿着本子,华华(左右)手拿着本子。 明明(左右)手拿着本子,花花(左右)手拿着本子。 4.(12分) 要先向(左右),再向(上下)走,才能吃到。 要想吃到,可以这样走:先向(左右),再向(上下)走。还可以:先向(上下),再向(左右)走。 5.下面是芳芳家的客厅。芳芳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请你说一说。(12 第5 页共39 页

分) (1)爸爸坐在小芳(左右)边,妈妈坐在小芳(左右)边。 (2)电视机在小芳的(前后)面,饭桌在小芳的(前后)面。 (3)电视机在桌子的(上下)面,小猫在桌子的(上下)面。 三、我会画(8分) 在桌子的上面画2根香蕉,在桌子的下面画5个小皮球。 第6 页共39 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数数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2、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等。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胡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课件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课件\数一数课件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全册)

RJ版一年级: 第一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 1.数数。 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根据物体的个数,用1~10这十个数来表示。 2.数数的方法。 数一种物体的数量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多种物体混放时,边数边做标记不容易出错。 3.比多少的意义。 有两种物体,当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时,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4.比多少的方法。 一一对应的方法。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 1.数数要有方法,用手或笔尖点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几, 就用数(shù)几来表示。 2.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边数边做标记,避免重

数或漏(lòu)数。 3.比较物体的多少时,要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不能只看物体的 首尾是否对齐。 本单元重难点内容: 1.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重点)。 2.能有序地进行数数(难点)。 3.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重点)。 4.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难点)。 本单元知识重要考点: 1.数数。 2.比多少。 第二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 1.确定上、下的标准。 位置在高处的就是“上”,与“下”相对;位置在低处的就是“下”,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 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3.确定前、后的标准。 一般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和“后” 是相对的。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 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5.确定左、右的标淮。 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与左手对应的一边是左边,与右手对应的一边是右边。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 1.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存在。 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谁在谁的上(或下)面”或者“谁的上(或下)面是谁”。 2.“前”和“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 能孤立地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3.判断某一物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什么,要以此物体为中心,根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

【网络综合-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典型练习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1填一填。 ⑴比8少2的数是( )。 ⑵7和9中间的数是 ( )。 ⑶比7多1的数是( );比7多2的数是()。 ⑷比9小的数是( )。 3.1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2比10小而又比7大的数有( )。 4.想一想。 (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红排第4,从后面数,小红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7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比9小3的数是()。 8猜一猜,填一填。 我在10的前面,8的后面。我是()。 我在7的前面,5的后面。我是()。 9一群人排队上车,从前往后数,乐乐排第六,从后往前数,乐乐排第3,请你帮乐乐算一算,这一排共有多少人? 10填一填。 ⑴吃饭时,我们通常用()手端碗,()手拿筷子。 ⑵写字时,我们通常用()手拿笔。 ⑶走路时,我们要靠()侧行走。 11.⒈填一填。 ⑴上课发言应举()手,走路时应先迈()脚。 ⑵在2、9、3、0、8、5、7、4、6中,左数第6个数是(),第8个数是(),第2个数是(),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⑶一个数前面是7,后面是9,这个数是()。 ⑷10前面有()个数,6再往后数的三个数是()、()、(),6往前数两个数是()。

17□内可以填几? ⑴8+□<13 ⑵6+□<12 ⑶19-□>14 ⑷17-□>11 19填一填。 ⑴13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⑵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⑶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⑷2个十组成的数是()。 ⑸比14多1的数是(),比14少1的数是()。 ⑹与17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20填一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