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比较修辞学课程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比较修辞学课程作业

姓名:罗莹

学号:06010120

编号:8 号

1a.自卫如晋,将宿于戚

....,闻钟声焉,曰:異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P1166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版)

1b.自卫如晋,将舍于宿

....,闻钟声,曰:異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史记·吴太伯世家》P1458 中华书局1982版)

2a.秋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陈侯、郑伯、许男、曹伯

.....。(《左....................会晋赵盾盟于扈,晋侯立故也

传·文公七年》P562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版)

2b.秋,齐、宋、卫、郑

........,盟于扈,以灵公初立故也

.......。(《史记·晋世家.......、.曹、许君皆会赵盾

世家》P1672中华书局1982版)

3a.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能相也,日寻干戈,以相

征讨

..。……”(《左传·昭公元年》P1217—1218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版)

3b.(子产)对曰:“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实沈,居旷林,不能相也,日寻干戈以

相征伐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P1772 中华书局1982版)

4a.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三·燕太子丹质于秦章》P978 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4b.轲既取图奏.之,秦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P435 天古书店出版)

5a.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大子,未至,而使遣之。(《左传·昭公二十年》P1407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版)

5b.于是平王愤,囚.伍奢,而使司马奋扬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

..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P1772 中华书局1982版)

《史记》用“囚”代替《左传》中的“执”,更加明晰了伍奢当时的处境,“囚”比“执”语意更加具体。《史记》又在“使人告太子”前加上主语“奋扬”,避免了“使人告太子”这以动作在没有前文情况的歧义,使人一目了然。

6a.夫人生手足坚强

....,耳目聪明圣知,岂非士之所愿与?(《战国策·秦三·蔡泽见逐于赵章》P177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6b.夫人生百体坚强

....,手足便利,耳目聪明,岂非士之愿与?(《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P2419—2420 中华书局1982版)

“手足坚强”搭配不当,是病句。《史记》做了改动,去除语病。

7a.然而王何不使布衣之人

....,以穷齐之说说秦?(《战国策·燕一·齐伐宋宋急章》P177缪文

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7b.然则王何不使辩士

..以此若言说秦?

“布衣”泛指不当官的人,“辩士”相对来说表达上更为具体。

8a.语曰:“人主

..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秦三·范子因王稽入秦章》P149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8b.语曰:一“庸主

..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功,一刑必断丁有罪。”(《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P2402 中华书局1982版)

“人主”的概念相对较大包括庸主和明主,而“庸主”与“明主”形成对比对应,故此处用“庸主”更为恰当。

9a.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则天下莫能害。(《战国策·秦三·范睢至秦章》P158 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9b.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P2409 中华书局1982版)

“吞”具有比喻的性质,相比“擅”更形象,突出了赵国占有该地的非法性。

10a.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

....,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战国策·秦三·范睢至秦章》P154 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10b.死者,人载而出昭关,夜行伏,至于陵水,尽,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

....,稽首肉袒,鼓腹吹旎,乞食于吴市。(《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P2407 中华书局1982版)“糊”比“饵”更为形象的反映了伍子胥窘迫的困境,“膝行”比“坐行”指出爬行所用的具体部位,语意表达上更加具体。

11a.太子曰:“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

..,可乎?”(《战国策·燕三·燕太子丹质于秦章》P972 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11b.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

..,可乎?”(《前四史·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P434 天津古籍书店1991版)

“荆卿”比直呼“荆轲“来得恭敬,太子丹当虽然不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与荆轲在说话,但当时的语境是在访求刺客,对话者是荆轲的好友田光,因此用御称更为妥当。

12a.故君子杀生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战国策·秦三·蔡泽见逐于赵章》P179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12b.士固.有杀生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身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P2420 中华书局1982版)

《史记》添加了两个语气词“固、唯”,加重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士”的献身精神。

13a.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战国策·秦三·范睢至秦章》P154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版)

13b.臣死而秦治,是臣

..死贤于生也。(《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P2407中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