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秦简出土与整理亲历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梦秦简出土与整理亲历记

陈抗生

1975 年12 月19 日上午,湖北省云梦县火车站西北方不远处,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简。这批竹简以其内容的重要,保存的完好,曾经轰动了世界。一下子,云梦县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从那以后,研究云梦秦简,一度成为十分热门的方向,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大量发表。整整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回顾一下云梦秦简出土、整理和保护的经过,让更多的云梦父老乡亲了解故乡的这一份值得自豪的文化遗产,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1975 年初冬,云梦城关肖李大队在云梦火车站铁路西侧开水渠。一个傍晚,回乡知识青年张泽栋和另一位青年同伴,在收工回家的路上,他们发现在新开的渠道里,有一段青黑色泥土。张说:“这里保险有古墓”。同伴不相信。张又说:“前两年,在大坟头挖出的古墓,填的就是这种土。”青年气盛,于是打赌。张抡起锄头,只挖了两锄,就触到了木头。继续刨了几下,便现出了一角古墓的椁盖板。两个青年人兴奋得跳了起来:“是古墓!是古墓!”他们顾不得回家,飞也似地跑到县文化馆去报告。睡虎地大有讲究接到报告后,县文化馆专职文博干部蔡先启等人当夜进行实地勘察,证实张泽栋等人的发现是真实的,于是把情况向上级汇报。发掘工作由湖北省博物馆及考古队的陈振裕和陈恒树指导进行。

陈振裕是福建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陈恒树是武汉人,据他本人说,他在解放前曾做过盗墓的营生,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在渠道里面长不过30m 的地段,很明显地暴露着12 座古墓。所以发掘工作很顺利,每天的田野考古都有新的收获。在这些墓葬里出土的器物,以漆木、铜、陶器居多,但是,好像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更没有人们翘首期盼的奇迹出现。开始这个墓葬群仍以“大坟头”命名编号。后来,考古队又偶然问起这里的地名,一位中年农民信口答道:“睡虎地”。这个名称并不见于志籍,但是很动听。于是这批古墓就正式改以“睡虎地”命名了。“睡虎地”虽然志籍不载,但在这一带以“虎”命名,实在大有讲究。因为云梦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同虎有极深的渊源。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早期,楚国名声显赫的令尹子文就出生在云梦。他出生后不久,曾被遗弃在荒野,又经乳虎喂养,所以后来他被取名为“鬬穀於菟”。鬬是他的姓氏;而楚人把“乳”叫“穀”;称老虎为“於菟”。今云梦县城北约10km ,那个抛弃他的地方后名为“虎子岩”,那个地域曾名为“於菟乡”,距“睡虎地”不远,就是纪念此人此事。由此看来,“睡虎地的地名,应该不

是凭空造出来的。

陈恒树险中救简

本来9 号墓让人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它保存得非常完好,椁内的头厢、边厢出土的器物也不少。在开棺的时候,大家

就像期待婴儿降生一般,心情格外紧张。但揭开棺盖一看,只有一具妇人的骨架。大家又一次失望了!11 号墓没有9 号墓完好。虽然出了一些器物,但没有特别希罕的东西。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每天下午都有数百名热心的群众在考古工地四周围观。1975 年12 月18 日(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圣诞节”),当11 号墓的头、边厢器物清理完毕时,已见落日余晖了。因为围观的人多,踩塌了一方土,砸断了墓内的棺盖板。由于工作已近结尾,谁也没有把这次塌方看成是什么事故;当晚值勤守护的人员也都撤了回来。考古工地,一片沉寂,再也吸引不了任何人了。

根据安排,次日上午田野考古的计划,只是扫尾:把11 号墓的棺内,作一次例行的清理,全部发掘工作就可以结束了。而根据经验,棺内可指望得到的,顶多一枚印章而已;至于古尸,谁也没有再去想它。12 月19 日,太阳升得老高了,考古工作队才迟迟去到工地。几个青年人缓慢地走下11 号墓坑,又懒洋洋地提着泥水走上来。突然,经验丰富的陈恒树发现一个青年人胶鞋上沾着异常的东西。他大声吼道:“不要随便走动!”陈恒树迅速走下墓坑,弯腰拾起异常之物,原来是一小段竹简!这一小段竹简从何而来?在头天清理椁厢时,并没有发现它,今天怎么会混在泥水中呢?陈恒树招呼陈振裕,他们断定:这是头天下午塌方砸断了棺盖引起的。陈恒树肯定地说:“棺材里面有名堂!”考

古队员们顿时兴奋了,心也紧缩了。等砸断的棺盖被小心地挪开以后,嗬:人们清楚地看见一具成人的骨架,在它的枕部、右侧、腹部摆放着一卷卷竹简!可惜其腹部、右髋骨旁的竹简被头一天的塌方砸碎了一些。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塌方事故,这批竹简一定会保存得更加完好。

李学勤一锤定音

11 号墓的棺底板托着骨架和竹简,覆盖着尼龙薄膜,前呼后拥,抬到城里。路人们纷纷猜测那抬的是什么?街谈巷议:“大概是一具古尸”;又有人说:“不是古尸,听说比古尸还要值钱。”一下子,云梦人的脸上好像都增添了不少光彩似的。县文化馆一楼东侧一间陈列室被腾出来,专门安放这具骨架和竹简。陈恒树细致地清除棺内的腐朽沉淀物;陈振裕紧张地抽样辨认着竹简上的文字。热心的人托了面子才能进入室内来看上一眼,以为是“看希奇”。大家充满了一种神秘感。竹简从枕部到右侧,再到腹部,被依次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组,由陈恒树一支支地清洗出来,总数达1000 多支,其中绝大部分保存完好。由于编织竹简的丝绳均已朽断,此时把它们复原是不可能的;工作人员只有按出土简号编排绘制示意图,并且按编号照相。但是,最初的摄影工具较落后,相照得不清楚,不理想,所以只能辨认出不多的简文。于是只好迅速电告国家文物事业管

理局。

很快,北京来人了。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当时还没有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李学勤、国家文物局的李均明和王露(女)。李学勤是著名史学大家侯外庐的高足之一,我国“新生代”拔尖的古文字学家,他熟练地辨识简文,很快读出了这批竹简的基本内容。王露则在陈恒树等人的配合下,使用先进的摄影机,熟练而敏捷地分组拍摄了全部竹简和其他重要出土文物,在李均明的协助下,借县医院放射科的暗室,通宵工作,把全部胶卷冲了出来。竹简的内容偶有传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李学勤在小范围向县里领导层作过介绍之后,决定再举行一次普及性讲座。那天晚上,县文化馆二楼展览室里挤得水泄不通。听者从县委书记、科局长到一般群众。他们没有得到任何邀请,都是闻讯赶来的。李学勤当时介绍的,仅是竹简中的《语书》、《封诊式》、《编年记》和《为吏之道》的若干内容,大家听得不知疲倦。李学勤于当晚,就在湖北省云梦县文化馆第一次宣布:这次出土的竹简是极其珍贵的秦代文物,以秦代法律文献为主要内容,并确定了墓葬的绝对年代和墓主人的名字和职业。

云梦秦简轰动全国

李学勤等人回京不久,国家文物局决定云梦秦简送京进行科学保护,同时由文物出版社牵头,组织专业人员对秦简进行文字整理。护送秦简进京的有国家文物局的王丹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