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痈诊疗方案
外六科
【概念】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疾病名称】
中医病名:乳痈
西医病名:乳腺炎
【病因病机】
(1)乳汁郁积,乳汁郁积是最常见的原因。
(2)肝郁胃热,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产后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阳明胃热壅滞,均可使乳络闭阻不畅,郁而化热,形成乳痈。
(3)感受外邪,产妇体虚汗出受风,或露胸哺乳外感风邪;分型分期:气滞热蕴(郁乳期)
热毒内盛(酿脓期)
正虚邪恋(溃脓期)
【诊断】周仲瑛,主编。
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陈灏珠,主编。
实用内科学。
下册。
第1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因: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的侵入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乳头周围的破损,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径。
2.临床表现:1.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 局部皮肤高温、压痛, 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2.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
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3.脓肿形成由于治疗措施不得力或病情进一步加重 , 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
脓肿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
浅表的脓肿易被发现,而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不易发现。
如果乳腺炎病人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要注意进行疼痛部位的穿刺,待抽出脓液或涂片中发现白细胞来明确脓肿的诊断。
【症候诊断依据】
1.气滞热蕴(郁乳期):乳房部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辨证分析: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加之产后恣食厚味,胃内积热,以致肝胃蕴热,气血凝滞,乳络阻塞,不通则痛,故乳房肿胀疼痛有块;毒热内蕴,故患侧乳房皮肤微红;邪
热内盛,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故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经热盛,故口渴、便秘、舌红苔薄黄;弦脉属肝,数脉主热。
2.热毒内盛(酿脓期):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掀红,灼热,疼痛如鸡啄,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可伴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滑数。
辨证分析:肝胃蕴热,热毒炽盛,乳络阻塞,气血凝滞,故乳房肿块逐渐增大,局部掀热、疼痛、灼热;热盛则肉腐成脓,故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应指感;火热炎上,故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引水自救,故渴喜饮冷;肠热津亏,故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热象。
3.正虚邪恋(溃脓期):溃破后乳房肿痛减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乳汁从疮口溢出形成乳漏;面色少华,全身乏力,头晕目眩,或低热不退,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辨证分析:脓成破溃后,脓毒尽泄,肿痛消减;但若素体本虚,溃后脓毒虽泄,气血俱虚,故收口缓慢;气血虚弱可见面色少华、全身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弱无力为气血不足之象
【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分型及方药
1.气滞热蕴(郁乳期):乳房部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辨证分析: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加之产后恣食厚味,胃内积热,以致肝胃蕴热,气血凝滞,乳络阻塞,不通则痛,故乳房肿胀疼痛有块;毒热内蕴,故患侧乳房皮肤微红;邪热内盛,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故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经热盛,故口渴、便秘、舌红苔薄黄;弦脉属肝,数脉主热。
郁乳期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气滞热蕴(郁乳期):瓜蒌牛蒡汤:瓜蒌仁12-15g,牛蒡子9-12g,天花粉9-12g,黄芩9-12g,山栀9-12g,
金银花9-12g,连翘9-12g,皂角刺9-12g,青皮3-6g,
陈皮3-6g,柴胡3-6g,生甘草3-6g。
日1剂水煎服,用3-6日。
外治法:
(一)郁乳期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冷开水或醋调敷;或用金黄膏或玉露膏敷贴;或用鲜野菊花、鲜蒲公英、鲜地丁草、仙人掌(去刺)等洗净捣烂外敷;或用20%芒硝溶液湿敷;或用大黄、芒硝各等份研末,适量凡士林调敷。
2.热毒内盛(酿脓期):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掀红,灼热,疼痛如鸡啄,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可伴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滑数。
辨证分析:肝胃蕴热,热毒炽盛,乳络阻塞,气血凝滞,故乳房肿块逐渐增大,局部掀热、疼痛、灼热;热盛则肉腐成脓,故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应指感;火热炎上,故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引水自救,故渴喜饮冷;肠热津亏,故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热象。
酿脓期治法:清热解毒,托毒透脓
方药:热毒内盛(酿脓期):透脓散:黄耆12克
山甲(炒末)3克川芎9克当归6克皂角针4.5克
日一剂水煎服,用3-5日外治法:成脓期局部按之有波动感或经穿刺抽脓抽得脓液者,应及时切开引流。
一般采用与乳头方向呈放射状的切口,切口位置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切口长度与脓腔基底的大小基本一致,使引流通畅不致袋脓,但需避免手术损伤乳络形成乳漏。
而乳晕部的浅表脓肿、乳房后的脓肿或乳房周边脓肿,则可在乳晕边缘或乳房周边作弧形切口。
若脓腔较大者,必要时可在脓腔最低部位作对口引流。
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吸穿刺抽脓。
3.正虚邪恋(溃脓期):溃破后乳房肿痛减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乳汁从疮口溢出形成乳漏;面色少华,全身乏力,头晕目眩,或低热不退,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辨证分析:脓成破溃后,脓毒尽泄,肿痛消减;但若素体本虚,溃后脓毒虽泄,气血俱虚,故收口缓慢;气血虚弱可见面色少华、全身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弱无力为气血不足之象
溃脓期治法:调补气血,扶正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人参黄耆(盐水拌炒) 当归川芎芍药(炒) 白术茯苓各3克金银花白芷各2.1克
甘草1.5克。
每服3-5钱,水煎服,用3-6日。
外治法:溃后期切开排脓后用八二丹、九一丹药线或凡士林纱条引流,外敷金黄散或金黄膏;脓尽改用生肌散收口,外用红油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若有袋脓现象,可在脓腔下方用垫棉法加压,使脓液不致潴留;如有乳汁从疮口溢出,则可在患侧用垫棉法束紧,排出乳汁,促进愈合;若成传囊乳痈者,则在肿块按之应指处另作一切口;若形成乳房部窦道者,可用五五丹药捻,插入窦道至脓腔深处,以腐蚀管壁,至脓液减少后用九一丹药线,脓净则改用生肌散纨条,直至愈合。
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较重者,卧床休息;脓肿切开后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脓液引流
3停止哺乳,用三角巾或胸罩托起患乳。
4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5注意观察患乳肿胀范围、皮肤色泽、疼痛程度,有无肿块、触痛,全身有无寒热。
6观察溃后脓液的量、色、质、气味及疮口有无乳汁排出。
给药护理
1遵医嘱局部给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类中草药外敷。
2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应遵医嘱服中药回乳。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肥甘及鱼腥发物。
2宜进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
情志护理
介绍病情,消除患者恐惧及焦虑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临证施护
1气滞热壅者,遵医嘱局部外敷中药膏。
2疼痛剧烈时,遵医嘱针刺或注射止痛剂。
健康指导:
1指导哺乳期妇女保持乳头清洁,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后将剩余乳汁吸空。
2指导哺乳期妇女及时矫正乳头凹陷,防止因乳头内陷、乳汁不
畅而反复发作。
3防止乳头皲裂,可用自身乳汁涂抹;乳头擦伤、皲裂时,可外涂麻油或蛋黄油。
4哺乳期妇女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5早期可采用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散。
6以胸罩或三角巾托起患乳,脓未成者减少活动牵拉。
【疗效评价】
显效:症状控制,肿痛消失,并发感染患者实验室检查感染完全吸收。
有效:症状缓解,肿痛明显得到控制,并发感染患者实验室检查感染吸收好转。
无效: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无变化。
【难点分析】
洗乳头;孕妇有乳头内陷者,应经常挤捏提拉矫正,可用小酒杯叩吸。
应指导产妇合理哺乳,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保持乳汁排出通畅;乳汁过多时,可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排空,以防淤乳。
保持乳头清洁,如有乳头皲裂、擦伤应及时治疗。
注意婴儿口
腔清洁,不可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
乳母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断乳时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然后再行断乳。
2.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须做好乳痈预防宣传工作,瞩患者应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
宜戒烟酒,饮食宜清淡而富营养,忌生冷、肥甘、辛辣、海膻发物等,防止过度疲劳和情志刺激。
鼓励患者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太圾拳、内养功、八段锦、散步或慢跑等方法长期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乳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