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乃“效”之源——评滕世群老师执教《诲人不倦》一课
实”乃“效”之源
——评滕世群老师执教《诲人不倦》一课
听过许许多多的公开课,看过各式各样的精彩表演,也感受过极其热闹的课堂氛围,却从没有一堂课能像滕世群老师执教的《诲人不倦》这样,让我感觉如此亲切,如此朴实,如此极具实效性。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可那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都极具表演色彩,热闹过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滕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实”乃“效”之源,即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教学的源头。
一、朴实: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化
滕老师在《诲人不倦》一课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串讲课模式,这是目前《<论语>选读》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最常见的一种课型,也是当今文言文教学的普遍应用课型。在这种大型的公开课教学中,放弃缤纷五彩的“漂亮”模式,而选择朴实的串讲模式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底气。但这种朴实的串讲模式,并不等同于“字字翻译逐句落实”的灌疏式教学,而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且能在串讲的过程中对目标的达成做到水到渠成。滕老师本课教学的目标定位非常清晰而且准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对“言”的把握上,比如“习”“愤”“悱”以及对有争议的词“与”等重要实词的理解,掌握对固定结构的翻译。比如腾老师讲到“其斯之谓与”句式的特点时,在学生翻译完之后适时追问,“之谓”应翻译成什么,在学生回答后,又通过“滕老师之谓也”“语文课代表之谓也”这几个贴近学生实际的句子翻译,使之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知识点加以巩固。二是体现在对文的理解上,重难点为领悟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比如在提到“诲人不倦”时,滕老师以拿自己做“反面教材”,说自己常常“诲人有倦”,又引出对平常老师往往“面有菜色”的描述,如聊家常,却让学生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
二、扎实:课堂教学环节的层递性
《论语》教学,最难的就是要做到“文”“言”并行。而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更加注重“言”的教学,而在公开课教学中又往往要顾及到课堂所谓的“新度”和“深度”而把重点落在“文”上。但滕老师的这堂课,的的确确是做到了“文”“言”皆顾,“文”“言”并行,这一点在他的课堂教学环节的层递性设计上有明显的体现。
一是通过朗读检查学生是否在预习过程解决了生难字词的读音问题;二是检查学案中的两个句子翻译,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文言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掌握重点的实词与虚词;三是教学生通过“诲
谁”“诲什么”“怎么诲”的思路来梳理课文,归纳章节;四是通过
串讲以及对话的方式让《论语》中那些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并以孔子的人格、孔子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滕老师在讲到“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我们看第8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你们看“愤”和“悱”的偏旁都是竖心旁,这表明它是人的心灵一块,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接受的过程,所以做老师的要有尊重学生的心。这是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可能象《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掌门人,叫什么啦?
生(齐声回答):无崖子
师:无崖子怎么把内功传给虚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电视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头顶,倒立,然后“嘘嘘嘘”……
生笑。
师:经常是这样拍的,但实际上能不能做到?
生:做不到。
师:我很多年前读《天龙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个无崖子,结果二十几年过去了,有没有遇到呢?没有。这是金大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语文,按住他的头顶,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们许多经常老师采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孔子这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诱导,启导。他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请同学说说看,这个“不复”有什么好处啊?
生:老师不再三重复的话,是有利于同学自己的思考,开动脑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记忆。
看来,滕老师的串讲没有变成个人的“演讲”,从这一个片断我们就可以看出从“言”到“文”的层递性设计,而且学生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有趣的串讲和对话中完成的。
三、厚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化
串讲的课堂很容易流于表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也是串讲教学模式受人诟病最多的地方。但腾老师却有非常深厚的功底,因为他的讲能和学生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思维。补充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且将文本内容“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的原则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指导朗读时适时引入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帮助学生读好“子曰”,拉近了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滕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的问题并不多,归纳起来只有三个,可这三个问题却在师生对话中引经据典,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有深度与厚度,可以说使课堂教学由“文言”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
一是讲第9章时,师问:“弗如也;吾与女也”是不是太打击这个同学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很自然地地引出孔子师生被围困的事例,告诉学生孔子与颜回师生相互崇拜,成就了伟大的教育。二是讲到“因材施教”原则,第12章的“闻斯行诸”时,师问: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教而无类”时,更是列举了孔子的很多著名弟子的介绍,既填补了学生知识的空白,又恰到好处地阐释了“无类”的内涵,并且能适时地引用孟子的
话对文意进行拓展。三是讲到13章时,师问:无言有什么好处?教师投影《论语·阳货》中孺悲见孔子时的情景,加深学生对孔子“身教重于言教”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
一堂串讲模式课下来,不仅没有给人拖沓冗长、枯燥乏味之感,反而给人以行云流水、内容厚重之感。在貌似并不热闹的课堂中,学生对对孔子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却有了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想起刘京海教授所说的,思维可以分为显性思维和隐性思维两类,而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便是以隐性思维为主的。苏霍姆林斯也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认真倾听,集中思考,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我想,这样常见又常受人质疑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不凡的效果,其根源在于教师并没有为了公开课而“作秀”,而是以一种踏实的治学态度,朴实的教学模式,厚实的教学内容为我们展现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常态。“实”而不“华”,这才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温州二十三中周芳)2010年9月27日星期一
浙江省艺术化语文教学暨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讨活动
永嘉第十一中学承办
《诲人不倦》
一、导入、检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