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集体备课

平行四边形集体备课
平行四边形集体备课

初三级部数学学科兼容集体备课设计

定义:叫平行四边形.

读作:

平行四边形单元教学设计

19.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的性质. 能力目标 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重点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邻角互补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三、难点 1、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学好本节可为学好全章打下基础. 学习这一节的基础知识是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知识. 四、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93的例1,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讲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解答.例2是补充的一道几何证明题,即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又让学生从较简单的几何论证开始,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演绎几何论证的方法.此题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论证. 五、课堂引入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 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①∵AB//DC ,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 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性质). 注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 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 (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 (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第一 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已知:如图ABCD, 求证:AB=CD,CB=AD,∠B=∠D,∠BAD=∠BCD. 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证明:连接AC, ∵AB∥CD,AD∥BC, ∴∠1=∠3,∠2=∠4. 又AC=CA, ∴△ABC≌△CDA (ASA). ∴AB=CD,CB=AD,∠B=∠D. 又∠1+∠4=∠2+∠3, ∴∠BAD=∠BCD. 由此得到:

最新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分类与整理第六周

的呢?这些结果可以怎样清楚地表示出来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按不同标准分类。 出示例2情景图。 师: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生1:按大人和小孩分:大人分一组,小孩分一组。 生2:按男、女分:男的分一组,女的分一组。 生3:按高矮分:高的分一组,矮的分一组。 生4:按左右分:左边的两家人分一组,右边的两家人分一组。 …… 2.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1)引入。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把这些人可以按年龄分、按性别分、按 高矮分,按左右位置分……选择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会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那用什么办法可以清楚地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呢? 生1:用文字。 生2:用图形。 生3:用数字。 生4:用表格。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老师要告诉你们,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最清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表格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出示表格。 过程 与 方法 数师:请同学们先按年龄把这些人分组,看怎么分?每组有多少人?把结果填在表(一)中。

1.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变复数后的读音

在清辅音后读[s] 在元音及浊辅音后读[z] 以[s] [z] [d?] 结尾时读[iz] 2. 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 ①单数与复数同形的名词 sheep 绵羊fish 鱼deer 鹿Chinese 中国人Japanese 日本人 ②词尾加-en或-ren ox-oxen 牛child-children 小孩 ③改变词内元音字母 man - men 男人woman - women 女人foot - feet 脚goose - geese 鹅tooth - teeth 牙齿mouse-mice 老鼠

集体备课平行四边形定案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集体备课教案(定案) 时间:2014.6.1 地点:数学教研组 主备人:王军昌 参加人:王振东、王振辉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经历了对平行四边形性质探索的过程,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的性质特征,并能简单应用,因此对平行四边形具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具备了自行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的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因此教学目标为: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学会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在应用中进一步发展学会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发展合情推理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分5个环节 第一环节回顾思考,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灵活运用 第三环节观察分析,理性升华 第四环节巩固反馈,总结提高 第五环节评价反思,目标回顾 第一环节回顾思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以问题串形式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这形的性质。温故知新。 1.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性质? 2.回顾思考 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ABCD中,∠A比∠B大20°,则∠C的度数为() A.60°B.80°C.100°D.120° (2)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cm,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5cm, 则对角线AC长为()A.5cm B.15cm C.6cm D.16cm (3)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则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参考答案:

1.C.2.A.3.4对. 活动目的: 1.通过(1)~(3)的问题串,反馈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性质的理解和简单应用,同时总结结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活动效果: 能真实客观反馈学生对上节“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在本节补救强化。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灵活运用 活动内容: 一、探索问题1 在上节课的做一做中,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除了边、角有特殊的关系以外,对角线还有怎样的特殊关系呢? A.(学生思考、交流)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请尝试证明这一结论 已知:如图6-4,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B//DC ∴∠BAO=∠DCO ∠ABO=∠CDO ∴△AOB≌△COD ∴OA=OC,OB=OD. 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与同伴交流。 活动目的: 通过对上节课做一做的回顾,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活动效果及注意: 因为有上节课的基础,学生对于定理的证明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在证明完定理后应该给学生强调:定理的证明只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定理,而在定理的运用时则没必要这么麻烦,直接由平行四边形可得出其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练一练] 活动内容 探索问题2 例1.如图6-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D、BC交于点E、F. 求证:OE=OF. A.议论交流 B.师生共析归纳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 AD//BC OA=OC ∴∠DAC=∠ACB 又∵∠AOE=∠COF ∴△AOE≌△COF ∴OE=OF 探索问题2 如图6-6, 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DB=900,OA=6,0B=3.求AD和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练习题

因式分解练习题 (提取公因式) 知识点一 因式分解的定义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 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因式分解的实质是( )与( )是“积化和差”的过程正好( )。 【例题 】 1.下列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 ) A .6x 2y 2=3xy ·2xy B .a 2-4ab+4b 2=(a -2b)2 C .(x+2)(x+1)=x 2+3x+2 D .x 2-9-6x=(x+3)(x -3)-6x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 A 、2222)1(xy y x x xy -=- B 、)3)(3(92-+=-x x x C 、222)1)(1(1y x x y x ++-=+- D 、c b a x c bx ax ++=++)( 3、下列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a 2b +7ab -b =b (a 2+7a ) B. 3x 2y -3xy +6y =3y (x 2-x +2) C. 8xyz -6x 2y 2=2xyz (4-3xy ) D. -2a 2+4ab -6ac =-2a (a -2b -3c ) 知识点二: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的方法 1、我们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找公因式的方法 【例题】 1、ay ax + 2、36mx my - 3、2 410a ab + 4、2155a a + 5、22x y xy - 6、22129xyz x y - 7、()()m x y n x y -+- 8、()()2 x m n y m n +++ 9、3()()abc m n ab m n --- 10、2312()9()x a b m b a --- 知识点三、在下列各式左边的括号前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__()x y x y +=+ 2、__()b a a b -=- 3、__()z y y z -+=- 4、()2 2___()y x x y -=- 5、33()__()y x x y -=- 6、44()__()x y y x --=-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需要怎么写呢大家还在四处寻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出来的关于集体备课计划相关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喜欢的话可以借用哈! 集体备课计划: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

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最终希望每位教师都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时间:集中备课定在双周二下午,每次备课不低于40分钟。(如有变动可另行通知)

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平行四边形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备课人:刘剑审核人:陈淑芳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充的。它们的探索方法,也都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方法一脉相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的推证,也都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为依据的,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综合应用。另外,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也常常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重要依据,所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太大。相对来说,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则是本章的教学难点。因为各种平行四边形概念交错,容易混淆,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应用它们的性质和判定的时候,也常常会出现用错或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教学中要注意用“集合”的思想,结合教科书中的关系图,分清这些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

研讨时间月日周星期上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组长审核 执笔人刘剑执教者班级总第1 节课题18.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能力目标 1.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 行有关的论证.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教学过程旁注教学流程及主要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 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1)定义:两组 对边分别平行 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 (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 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观察图片、观察图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图形的性质特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分类与整理》集体备课1

《分类与整理》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分类与整理”,在单元的开始呈现了一些小朋友拿着各式各样的气球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通过学生动手分一分气球来教学按单一标准分类的知识,通过分组做游戏的活动教学按不同标准分类的知识。此外,本单元还渗透了统计的思想。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要他们一下子按物体的用途、性质分类较难,他们容易接受的是按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这些明显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在教学中,我在选择学具是注意了这一问题,这样就避免了给教学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往往会有很多标准。学生选择的标准一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食物之间的不同,否则每一个食物好像都是不同的,这样就很难驾驭课堂,也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与整理的目的和作用。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集体备课

第三次集体备课 课题: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地点:XX中学教学楼三楼时间:2019.4.3 参加人员:八年级数学教师主备人:望海彬哥 一、地位与作用 同三角形一样,四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是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主要研究对象.本章将在平行线、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些特殊四边形的知识,探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常用判定方法,并对有关结论进行推理证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对学生要求较高. 就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来讲,平行四边形一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 就中考来讲,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会以填空选择题、中档解答题、动手操作题、综合解答题等形式进行考察,约占中考总分的15~18%. 所以,学好这一章,既是对三角形知识的巩固,又是为后续的几何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二、知识结构图 从属关系: 演变关系:

三、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其判定定理。 (3)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 (5)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四、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2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8.1 平行四边形7课时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课时 数学活动 复习、考试、讲评7课时五、全章教学建议 (一) 复习有关知识 1、三角形的全等 2、等腰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 4、几何变换:轴对称、旋转变换、平移变换。 (二)引导学生把学习性质和判定的过程, 变成系统研究这些新课题的过程 这部分的新知识其实在难度上并不大, 学生对这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比较熟悉, 一般来说, 学生独立探究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1. 探究的方式: 实验+ 推理 2. 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究. 比如: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时候, 可以给学生逐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1] “对比三角形的研究方法,平行四边形我们可以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是什么?” [问题2] “如果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 你认为可以研究哪些问题?”对于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等内容, 我认为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 使学生学习这些新知识的过程变成系统研究这些新课题的过程. (三)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重视几何直观 1. 设置一定数量的少综合其他知识、集中使用本节课知识的例题、习题, 适量

(完整版)因式分解练习题(提取公因式)

因式分解练习题(提取公因式) 知识点一 因式分解的定义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 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例题 】 1.下列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 ) A .6x 2y 2=3xy ·2xy B .a 2-4ab+4b 2=(a -2b)2 C .(x+2)(x+1)=x 2+3x+2 D .x 2-9-6x=(x+3)(x -3)-6x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 A 、2222)1(xy y x x xy -=- B 、)3)(3(92-+=-x x x C 、222)1)(1(1y x x y x ++-=+- D 、c b a x c bx ax ++=++)( 3、下列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a 2b +7ab -b =b (a 2+7a ) B. 3x 2y -3xy +6y =3y (x 2-x +2) C. 8xyz -6x 2y 2=2xyz (4-3xy ) D. -2a 2+4ab -6ac =-2a (a -2b -3c ) 知识点二: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的方法 1、我们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找公因式的方法 【例题】 1、ay ax + 2、36mx my - 3、2 410a ab + 4、2155a a + 5、22x y xy - 6、22129xyz x y - 7、()()m x y n x y -+- 8、()()2x m n y m n +++ 9、3()()abc m n ab m n --- 10、2312()9()x a b m b a --- 知识点三、在下列各式左边的括号前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__()x y x y +=+ 2、__()b a a b -=- 3、__()z y y z -+=- 4、()2 2___()y x x y -=- 5、33()__()y x x y -=- 6、44()__()x y y x --=- 7、22()___()()n n a b b a n -=-为自然数 8、2121()___()()n n a b b a n ++-=-为自然数 【专项训练】 一、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nx ny - 2、2a ab + 3、3246x x - 4、2 82m n mn + 5、23222515x y x y - 6、22129xyz x y - 7、2336a y ay y -+ 8、259a b ab b -+ 9、2x xy xz -+- 10、223241228x y xy y --+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教学设计知识分享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3.1.1平行四边形(一)第1课时共1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能力. 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3.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难点探索、寻求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具准备施教时间2006年月日教学过程: 一、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任意作一个四边形,依次连接它四边的中点,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四边形? 结论对所有的四边形都成立吗?任意的一个四边形,依次连接其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于所有的四边形,此结论都成立.为什么呢?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说明它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 实际上,利用前面学过的公理和定理,我们可以证明许多与四边形有关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证明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它既是性质,又是判定. 平行四边形除了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一特殊性质外,还有什么特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B=CD,BC=DA. (3)证明: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C,∠A=∠D.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在梯形ABCD中,AD//BC,AB=DC, ∴∠B=∠C,∠A=∠D. (4)逆命题是: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B=∠C求证:AB=CD. 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课堂练习 (一)课本P74,随堂练习1、2 1.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如下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OA =OC,OB=OD. 2.证明: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如图,已知l1//l2,AB、CD是l1、l2之间的任意平行线段.求证:AB=CD. (二)看课本P72~P74,然后小结.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利用前面学过的公理和定理来证明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 五、课后作业 (一)课本P74习题3.11、2 (二)预习内容:课本P75~P76. 板 书 设 计 §3.1.1平行四边形(一) 一、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图及证明过程) 二、证明: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相等. 三、课堂练习 教 学 反 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知识点归纳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体系梳理 ◆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变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化和为积) 注意: 、因式分解对象是多项式;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3、可运用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检验因式分解的正确性; ◆ 分解因式的作用 分解因式是一种重要的代数恒等变形,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用途有化简多项式和进行简便运算,恰当的运用分解因式,常可以使计算化繁为简。 ◆ 分解因式的一些原则 (1)提公因式优先的原则.即一个多项式的各项若有公因式,分解时应首先提取公因式。 (2)分解彻底的原则.即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

多项式因式都再不能分解为止。 (3)首项为负的添括号原则.即如果多项式的首项系数为负,应先添上带“-”号的括号,并遵循添括号法则。 ◆ 因式分解的首要方法—提公因式法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提公因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把各项共有的 因式提出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3、使用提取公因式法应注意几点: (1)提取的“公因式”可以是数、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是一个整体。 (2)公因式必须是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有的因式,在提取公因式时,要把这些公共的因式全部找出来,并提到括号外面去,才算完成了提取公因式。(找最高公因式)(3)对多项式中的每一项的数字系数,在提取时要提出这些数字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字母,要提取相同字母的指数的最低指数。 ◆ 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 、确定最高公因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因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教案 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高。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梯形则是第一次学习。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再教学梯形。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 1??让学生通过“做”图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接受。 (1)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凭已有的直廴鲜断氚旆ā白觥币桓銎叫兴谋咝危?他们做的方法一定很多,教材里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还有别的做法。“做”图形的目的是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时要注意四点 ??/span> ①课前要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如小棒、钉子板、方格纸……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准备的。有些材料是预设的,有些材料是教学中即时想到的。 ② 在做中发现特征,要让学生说说做的体会。“做”图形的目的是感受图形的形状特征,所以,要组织学生交流做法与思考。如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上、

下两根小棒一样长,左、右两根小棒也一样长。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也互相平行…… ③ 要抓住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进行教学。平行四边形有许多特点,如对角相等、邻角和是180°等。例题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所以要抓主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至于其他特点,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必须使学生充分体会。不仅凭眼睛看,还要用画平行线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验证。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的重要特点,在以后计算面积时经常用到。也要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或验证。 ④ 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互补共享。每个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的,用小棒摆容易发现对边相等,不注意对边平行;用直尺画容易体会对边平行,不注意长度相等。因此,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吸收、共享发现成果尤为必要。听听别人的发现,看看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也这样,就能做到互补共享。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交流,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如把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互相平行概括地说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在活动中体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这两种图形。“想想做做”第3、4题都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分——移——拼”的活动变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一方面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形状不相同,另一方面体会到变化前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同。这些都为以后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了准备。第6题把4根饮料管先串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一个平行四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一、教学内容:平行与垂直P56-P57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平行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5、尝试把画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该是相交的)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7、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反例异面直线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关系。) 8、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系吗? 第二环节垂直 1、师黑板上把毛线拉,表示直一条直线,再拿出另一条毛线拉直,表示另一条直线,并与第一条相交。想一想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图) 2、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那么这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异面垂直的关系) 4、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系吗? (三)巩固发散 1、教材P57 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 平行:a∥b 垂直:a⊥b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整理

星火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初稿) 三年级

主讲:叶娟娟教学目标: 1、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2、培养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3、培养同学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理解算法,提高学生节约意识。 教学设备: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这一单元的内容,在学习之前我们大家一起复习口算题。(出示口算题) 66 ÷6=0 × 6=8 × 0= 28 + 0=0 ÷5=50 × 7=0 ÷2= 48 -9=0 ÷7= 4 × 0=178 ÷2 ≈ 1600 ÷4=700 × 8=900 × 2= 3 × 800= 2、谈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吃饭穿衣。下面请大家看一组信息,你能了解一些什么?

3、提出问题: (1)出示单位:千瓦时 3个月用电量平均每月用电数李思 309 万青 420 学生说信息 (2)问: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么求?为什么? 309÷3 用3个月的总用电量除以3 420÷3 (3)估计309÷3大约是多少?怎么想?(309÷3≈100) 二、探索新知 1、探究309÷3的算法 师:309÷3到底是多少呢?会算吗? (1)师讲解并板书例六 ①并强调简便算法, (2)投影展示学生笔算过程并指名说算理。 师:为什么商中间写0?可以省吗?——(占位) (3)将竖式进行对比进行对比,讨论得出0÷3的过程可以省略,选第二种简便写法。 百位3÷3没有余数,0÷3=0省略,直接在十位写“0” (4)边板书边复述笔算过程 (5)出示练习402 ÷2=609 ÷3=808 ÷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集体备课

课题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主备人:简远福、王梅 参与人:简远福、王梅、潘琴、向利奎、吴明瑞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判定定理: 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证明; 【学习难点】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习导航】 一、复习 1、平行四边形边的定义: 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 (1)边:平行四边形边的两组对边分别。 (2)角:平行四边形边的两组对角分别,邻角。 (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边的两条对角线。 二、探究新知 1、你能用几何语言表述一下平行四边形边的定义吗?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 ,//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由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也可以作为一个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定义法----两组对边的位置法): 。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你想想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判定方法?请你写出平行四边形各个性质的逆命题: 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 (1)边:平行四边形边的两组对边分别。 (2)角:平行四边形边的两组对角分别,平行四边形边的邻角。 (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边的两条对角线。 逆命题: 性质(1)的逆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性质(2)的逆命题:。 性质(3)的逆命题:。

3、这些逆命题是不是真命题呢?你能证明一下吗? 活动一证明: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用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加以证明) 已知: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D 在△ABD和△CDB中 ∵AB=CD,AD=BC(已知) 又∵BD=DB(公共边) ∴△ABD≌△CDB(SSS) ∴∠1=∠2,∠ADB=∠CBD ∴AD// , AB// () ∴四边形ABCD是。( ) 由此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判定格式: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二证明: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B=∠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数学组九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平行四边形》

数学组九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平行四边形 (中考第一阶段总复习) 主备人: 谭勇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3.会进行有关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简单计算;能运用性质和判定进行相关的 证明;能识别中心对称图形. 4.能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平行四边形中的计算和证明. 教学重点: 能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平行四边形中的计算和证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和解题方法的提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学生自主复习(填写知识要点)——课堂讲练结合(多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和方法)——课后精简作业(精选习题). 教学设计: 一、学生自主复习 1.平行四边形要点搜索台: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邻角;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 ; ④平行四边形是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的交点. (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①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且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两组对角分别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两条对角线互相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2.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要点. 3.全体学生齐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4.教师点评:探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要从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三方面去考虑. 二、课堂讲练结合 (一)例题指导 例1.判断正误.(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 ) (2)平行四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3)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5)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 ) 例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试尽可能多的写出一些来. (让学生思考后,上黑板去写出来) 教师引导:分别从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方面去考虑,然后思考从这些结论出发得出的新的结论. 解:AB=CD ,AD=BC,DO=BO,AO=CO,∠ADC=∠ABC,∠DAB= ∠DCB, ∠ADB=∠DBC,∠BDC=∠ABD,∠DCA=∠CAB,∠ACB=∠DAC △ADO≌△CBO,△DOC≌△BOA,△ADC≌△CBA,△ADB≌△CBD, S △DOC =S △AOD =S △AOB =S △BOC 等. 提炼:对于这种结论开放的题目,要注意学生思维发散,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 例3.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F是DE延长线上的点,且EF=DE,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说说你的理由.(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 理由) 分析:已知条件中AE=EC,DE=FE,不难得到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推 出AD∥CF,又可证到AD=CF,所以四边形DBCF也是平行 四边形. 解:ADCF,DBCF 理由:∵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AE=EC,AD=DB, 又∵EF=DE,∴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CF,AD=CF,∴BD=CF,∴四边形DBCF也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提炼: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关注由结论又可以推出新的结论。 (二)考点训练(<<2009年中考先锋>>第73~74页) 1.在ABCD中, AB=5cm,BC=4cm,则ABCD的周长为cm. (2008,重庆) 2.已知A B∥DC,AD∥BC,若∠A= 350 ,则∠C= . (2008,泉州) 3.如图3, 在ABCD中, BC=4cm,E为AD的中点,F、G分别是BE、CD的中点,则FG= cm. (图形见<<2009年中考先锋>> 第73~74页,下同) (2008,吉林) 4.如图4, 在ABCD中,E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若∠A= 600 ,则∠1的度数为( ) (2008,贵阳) A. 1200 B. 600 C. 450 D. 300 5. 如图5, 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任作直线交AD于E,交BC于F,则OE OF.(选填“﹥”“=”或“﹤”) (2008,南充) 6. 如图6, 在ABCD中,∠BCD的平分线CE交边AD于E, ∠ABC的平分线BG 交CE于F,交AD于G,求证:AE=DG (2008,西宁)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含答案)

【知能点分类训练】 知能点1 因式分解的意义 1.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x+3)(x-3)=x2-9 B.x2-9+x=(x+3)(x-3)-x C.xy2-x2y=xy(y-x)D.x2+5x+4=x(x+5+) 2.下列变形不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A.x2-1=(x+1)(x-1)B.x2+x+1 4 =(x+ 1 2 )2 C.2a5-6a2=2a2(a3-3)D.3x2-6x+4=3x(x-2)+4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哪些是整式乘法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两者都不是(1)ad+bd+cd+n=d(a+b+c)+n (2)ay2-2ay+a=a(y-1)2 (3)(x-4)(x+4)=x2-16 (4)x2-y2+1=(x+y)(x-y)+1 4.多项式-7ab+14abx-49aby的公因式是________. 5.3x2y3,2x2y,-5x3y2z的公因式是________. 6.下列各式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其中正确的是(). A.5a3+4a2-a=a(5a2+4a) B.p(a-b)2+pq(b-a)2=p(a-b)2(1+q) C.-6x2(y-z)3+x(z-y)3=-3x(z-y)2(2x-z+y) D.-x n-x n+1-x n+2=-x n(1-x+x2) 7.把多项式a2(x-2)+a(2-x)分解因式等于(). A.(x-2)(a2+a)B.(x-2)(a2-a) C.a(x-2)(a-1)D.a(x-2)(a+1) 8.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A.(y-x)2=(x-y)2B.-a-b=-(a+b) C.(a-b)3=-(b-a)3D.-m+n=-(m+n) 9.分解下列因式: (1)6abc-3ac2(2)-a3c+a4b+a3 (3)-4a3+16a2-26a (4)x(m-x)(m-y)-m(x-m)(y-m) 10.9992+999=__________=_________. 11.计算(-2)2007+(-2)2008的结果是(). A.2 B.-2 C.2007 D.-1 12.计算下列各题: (1)2.982-2.98×2.97; (2)7.6×200.7+4.3×200.7-200.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