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划定标准及规模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新修订)中对城市绿地的控制性指标
大 城 市 人均公共绿地 秦岭淮河 以南 秦岭淮河 以北 绿地率(%) 6.5 6 中等 小 城市 城市 7 6.5 32 8 7 3
园林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 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地覆盖率为指标
划定标准及规模 (2) 指标定量——国内指标
横向元素叠加法
缺乏具体的边界 图需要相关部门 的协调
纵向元素叠加法
珠三角自然保护区名录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9个,总面积 164766ha; 省级自然保护区27个, 总面积336053.2 ha。
珠百度文库角自然保护区
珠三角风景名胜区
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7个,总面积 204798ha; 省级自然保护区20个, 总面积65199.5 ha。
深圳 东莞 惠州 中山 肇庆 佛山 珠海 江门
1952.84 2465.00 1158.00 1800.14 14856.00 3813.64 7653.00 9541.00 江门市 台山 开平 鹤山 恩平
丘陵平原 丘陵 丘陵 丘陵 丘陵
珠三角总计
41698.00
整个区域绿地的划定内容(第一道线)
区域绿地概念的提出
<广东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2003)---区域绿地是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突出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乡环境景观,
意义之一 意义之三 意义之二
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划定,进行长久性严格保护,禁止建设或者限制开发的具有重 定义方式 管理
大自然、人文价值并发挥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 界定标准之一 界定标准之二 界定标准之三
.5 4
秦岭淮河 3 以南 0
秦岭淮河 2 以北 8
绿地覆盖率( % ) 秦岭淮河 3 以南 5 秦岭淮河 3 以北 3
30
37 35
32
3 3
9 7
其中100 万以上人口城市 50—100 万人口城市 50万以下人口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暂行) 中对城市绿地的控制性指标
序号 1 2 3 城市生态 环境指标 4 5 6 7
珠三角风景名胜区
珠三角旅游度假区
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1个;
省级自然保护区29个, 总面积32747 ha。
珠三角旅游度假区
珠三角基本农田
总面积284.67万公顷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绿地相关指标(2008 年1月15日起执行) 千 年 发 展 目 标 (MDGs) 目标和具体目标(来 进展监测指标 自《千年宣言》) 目标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具体目标7.A:将可持 7.1 森林覆盖率 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 7.2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 政策和方案;扭转环 排放量和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境资源的流失 (购买力平价)排放量 7.3 臭氧消耗物质的消费量 7.4 在安全生态环境范围内的 鱼类资源比例 7.5 水资源总量使用率 具体目标7.B:减少物 7.6 受保护的陆地和海洋面积 种多样性的丧失,到 比例 2010年将物种多样性 7.7 濒临灭绝物种的比例 丧失率显著降低
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土地主要由以下四类土地构成:


一级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以及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 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 维护生态及城市结构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
其中第一、二、三类为法律、法规及规范规定必须保护的土地,第四类是按规划要 求 必须控制的土地。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指 标 说明
序 号
森林覆盖率 山区 4 丘陵区 % ≥65 ≥35 约束性指


单 位
指 标 说明
森林覆盖率 山区 6 丘陵区 平原地区 高寒区或草原 区林草覆盖率 受保护地区占 % ≥70 ≥40 ≥15 ≥85 约束 % ≥17 性指 标 约束 性指 标
平原地区
高寒区或草原 区林草覆盖率
0.5 0.42 0.51 0.49
0.62 0.52 0.63 0.61
6
6:1
森林覆盖率指标
珠三角各市
陆域面积 (km )
2
下辖区县
主要地形特征
森林覆盖率 现状(%) 目标值 (%) 30.0 50.0 65.0 30.0 30.0 40.0 20.0 65.0 20.0 30.0 30.0 40.0 40.0 40.0 40.0
项目背景----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矛盾
2003年建设用地约面积6640平方公里。 2006年珠三角现状建设用地总量约 达7000平方公里,<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规定到2020年建设用地年均增长 速度由目前的5%控制到3%左右,人均建设用地由现状的160平方米控制到140平 方米左右。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9300平方公里以内,占土地总面 积的22.3%
现状数据为1999年数据 现状数据为2007年数据 现状数据为2007年数据 现状数据为2008年数据 现状数据为规划值
广州
7434.40
广州十区 增城市 从化市
丘陵平原 丘陵山地 山地 平原台地 平原丘陵 丘陵 平原 山地 平原 丘陵平原
38.00 48.00 67.00 45.00 33.33 58.60 12.95 67.30 28.25 29.40 30.60 43.40 44.00 45.10 41.20
区域绿地的划定方法(第一道线)
所有自然保护区的边界 风景名胜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级水源保护区 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 坡度大于25%的山地 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 工作 依据 所有城市的总体规划 所有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已经做的区域绿地的 工作成果 城镇群协调规划划定的结构 指引的内容
区 域 绿 地 的 划 定 方 法
区域绿地划定的重要意义
1、创新发展模式,构筑珠三角生态安全体系,推进珠三角生态文明建设, 探索在生态良好基础上,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
2、提高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在保护中求发展,打造碧水、蓝天、绿 地的“宜居城乡”生活
4、 探索建设省立公园、省立绿道体系建设,提升珠三角居民休闲生活品质
技术路线
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比例关系:
深圳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合适比例40%:60% 东莞市极限建设容量用地宜为45-50% ,生态用地为40% 中山建设用地25%,农用地60%,未利用地13%。 江门11%左右的建设用地,10%左右的未用的,78%左右的 农用地, 其中16%左右的基本农田 珠海市 23.90% 的耕地,林业用地31.2%, 建成区的面积约10%(以陆域面积为基数) 肇庆71%的林业用地, 建设用地量5.73%(以4106平方公里为基数)
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
珠三角自然地理概况
一、珠三角自然地理特征 珠江三角洲是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 所以它是一个复合三角洲。一般的三角洲多为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而珠江三角洲除平原外,有五分 之一的面积为丘陵、台地和残丘,而且愈近南部河口,山岭愈高。斗门的黄杨山(591米)为三角洲第 一高峰,中山的五桂山(505米)、珠海的凤凰山(448米)也是三角洲著名山峰。丘陵面积约占三角洲总 面积的13%。三角洲平原中、北部,也分布着不少海拔超过100米的残丘,如南海的西樵山(386米), 顺德的顺峰山(172 米)、龙山(172米),番禺的黄山鲁(295米)、沙湾山(198米)等。台地分布在广州番禺之间,分为海拔40米和20米两级。台地、残丘面积合计占三角洲总面积的6%。这些山丘都是从 前海湾中的岛屿。 珠江三角洲的前缘还分散着100多个海岛,如珠海的淇澳、横琴、三灶、南水、高栏、荷苞、大 杧、桂山、大万山、小万山、东澳、白沥、竹洲、外伶仃、北尖、担杆、二洲、直湾,深圳的内伶 仃、大铲,台山的大襟,中山的横门,番禺的龙穴,以及香港的香港、大濠、青衣、南丫、蒲台, 澳门的氹仔、九澳等岛屿。 珠江每年带来约1亿吨泥沙倾注入海,使三角洲不断发育。据推算,每年平均向海面伸展约27米。 堆积特别旺盛地段伸展更快,如万顷沙63米/年,灯笼沙121米/年。这些泥沙还在三角洲前缘形成广 阔滩涂。珠江口海域滩涂面积超过100万亩,主要分布于伶仃洋西岸(23万亩)、磨刀门口(30万亩)和 崖门口的黄茅海(25万亩),其余分布在伶仃洋东岸。这些滩涂土质肥沃,淡水源丰富,其中约三分之 一滩涂围垦条件已很成熟,是人多地少的三角洲地区相当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 由于珠江三角洲平原上山丘星罗棋布,使水道分成虎门、洪奇沥、蕉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 虎跳门、崖门8个口门出海。虎门是一条天然深水航道,万吨巨轮可直达黄埔港,为广州出海门户, 历史上就是通过这条水上通途与世界各地密切往来。
从空间上分
省立绿道的建设
特殊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修复措施
市域层面
珠三角各个城市生态承载力计算 珠三角各个城市现状区域绿地总量 低于阕值的城市 超过阕值的城市
基于现状条件的规模控制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发展指引 生态补偿制度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发展指引 基于现状条件的区域绿地指标
珠三角各个城市现状区域绿地分布情况
≥12
≥80

生态 环境 保护 5
受保护地区占 国土面积比例 退化土地恢复 率
%
≥15
约束性指 标 参考性指 标 参考性指 标
生态环境保护
6
%
≥90
7
7
物种保护指数 ——
≥0.9
国土面积比例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2007年3月15日)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其中相关的绿地指标 森林覆盖率 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 覆盖率 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
指标 综合物种指数 本地植物指数 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 城市热岛效应程度(℃)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 建成区绿地率(%)
标准值 ≥0.5 ≥0.7 ≥50% ≤2.5 ≥45 ≥12 ≥38
国家环保部《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森林覆盖率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退化土地恢复率(生态省) 物种保护指数(生态省)

3. 划定标准及规模 (2) 指标定量研究——国际指标
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
人均60平方米绿地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森林覆盖率 不少于20%为最低森林生态下限指 标
国外学者认为,考虑热岛效应和碳
氧平衡,合理的绿化覆盖率应为50% 左右。 欧洲一些国家划定受保护区比例 (风 景区和自然保护区) 42% 德国的人均绿地水平为70—370 m2, 平均为170 m2。
相对于全年满种的 生长期系数 水田平均绿当量 旱地平均绿当量 自然草地平均绿当 量 牧草地平均绿当量
0.46
0.67
0.5
0.67
0.83
草坪 花园或小灌 木 农田作物 以乔木为主 的高密度植 物群落 湿地
0.35 0.29 0.35 0.34
0.5 0.42 0.51 0.49
0.38 0.32 0.38 0.37
珠三角绿地指标现状校核
耕地与草地全年平均绿当参考值
等效森林面积法 绿色容积率(GPR)法
类型
熟制
东北 西北 温带 一年两 两年三 一年两 一年三 地区 熟 熟 熟 熟
华北暖温带
东南西南热带\亚 热带地区
几种植被类型的绿色容积率(GPR)
植被类型 叶面积指数 绿色容积率 (Leaf area (Green index) plot ratio) 1 1:1 3 4 6 3:1 4:1 6:1
区域层面
珠三角绿地生态承载力计算 提出基于生态安全的区域绿地规模控制
区域绿地高安全景观格局 区域绿地中安全景观格局 区域绿地低安全景观格局
现状区域绿地总量情况 现状区域绿地分布情况
珠三角区域绿地现状评价
意 见 反 馈 指 标 分 解 资 料 收 集
区域绿地分类体系
综合分类体系
生态保护区系统规划 风景绿地系统规划 海岸绿地系统规划 河川绿地系统规划 省立公园系统规划 省立绿道系统规划 从管理力度上分 生态功能 从功能上分 生活休闲功能 本底 斑块 廊道 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生态建设区
1.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35%以上,北方城市达到25%以上; 2.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 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 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3.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60%以上,丘陵区 应达到40%以上,平原区应达到20%以上(南方平原应达到15%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