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第4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 14 2002总第198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 niversity(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Sum N o 1198

[收稿日期]2002-03-01 [作者简介]李方强(1973-),男,浙江平阳人,温州师范学院第二初等教育学院讲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

技术学院硕士生;郑寒芳(1973-)女,温州师范学院第二初等教育学院助教,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硕士生。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李方强,郑寒芳

(温州师范学院第二初等教育学院,浙江平阳325400)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双性化人格。目前,在学校教育中,从教材、教师、课余活动等方面都存在不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形成的因素,应尽快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发展的学校教育环境,并从教材、教师、课堂活动等几方面加以改革。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学校教育;教材;教师;课余活动

[中图分类号]B 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2)04-0117-06

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双性化,其英文单词androgyny 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既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0[1](P300)。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作风、兴趣、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均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0[2](P40)。因此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混乱、错位,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人格类型。

学校教育中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培养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学者者的关注。在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晏涵文、晏李兰、林燕卿在研究中明确提出/学习双性化(刚柔并济型)的性别角色0。台湾当局颁布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健康与体育领域暂行课程纲要(草案)0中对中学三年级的学生明确要求/学习双性化(刚柔并济)的性别角色,并应用于家庭、学校与职场0。相比较而言,在我国大陆,倡导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学者极少,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中更是闻所未闻。

一、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观点

(一)研究的发展历程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分类基本上是以人的生理特征为依据,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一套模式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对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男性具#

117#

有勇敢、坚强、进取、成就、竞争等特征,而女性具有温柔、顺从、脆弱、细致、同情心、安静等特征0[3](P40)。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的两极,即是一种/单维两极统一模式0。如果一个人的男性特征越多,其女性特征越少,如果一个人的女性特征越多,其男性特征就越少。男女两性的人格特征和其生理特征一样是不可调和的,互不相容的。

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历史较悠久,弗洛伊德(Sigm ud.Freud)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0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容格(Carl.Gustar.Jung)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0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0和/女性的男性意向0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使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应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因素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因素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一定的展现,否则这些被压抑到意识深处的异性因素的逐渐积累,最终会危及生命主题的存在。

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由于身体和生理上的差异是先天决定的,所以,人们试图改变社会观念和男女社会角色的方法来提高妇女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些专业心理学家,/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的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0[4](P165)。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是罗西(A.Srossi,1964),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然而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Sandra. bem)。1974年,贝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0 (简称BSRI)。贝姆用此量表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性度调查,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并将人的性度分成四种:双性化人格(HH)、男性化人格(HL)、女性化人格(LH)、中性化人格(LL)。司本斯等人(Spence,Helmreich,Stapp,1974、1975)编制出个人属性问卷(简称PAQ),通过调查也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此外,康布兰和比姆(Kaplan,Beam,1976)、霍尔与浩宾斯坦(Hall,H alberstadt,1980)、斯比尔斯(Sperce, 1982)、佩里和布塞(Perry,Bussey,1984)等许多西方心理学家在调查测量的基础上对双性化人格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研究也比较少。张李玺(1990)、关树文(1995)对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情况进行了调查,邹萍(1999)、马锦华(2001)在对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双性化人格的影响因素和双性化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此外,陈芳芳(1994)、王卫东(1995)、陈建强(1995)、李少梅(1998)等也对双性化人格进行了有关的研究探讨。

(二)双性化人格研究的主要观点

11打破性别角色标准的严格界定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主张者们认为,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实际上,贝姆在1978年就宣称她研究性别角色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0[5](P269-272)。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男性特#

#

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