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临床的应用体会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
2014年1月份-2014年2月份5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分别给予接分隔膜无针式输
液接头输液与肝素帽接头皮针输液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方法输液通畅情况与采用肝素帽接头皮针输液有显著提高,而堵管率,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前者均为零。结论: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对减少病人痛苦,降低堵管率,维护用药通路,提高置管时间,降低护士针刺感染职业风险有着重要意义。是一种理想的输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静脉留着针肝素帽无针输液接头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迅速发展,输液工具也在不断更新[1 ]。静脉留置针已普遍应用与临床,它的应用既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力,又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但留置针封管效果直接影响着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因此,封管技术及材料的选择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視。采用普通肝素帽封管,容易出现回血堵塞,我科2014年1月采用了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静脉留置针堵塞率下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4年1月到2014年2月住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50例患者,置管时间2-4天,平均
2.5天,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22-55岁,平均41.5岁。穿刺部位选择前臂静脉,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设为观察组,使用肝素帽接头皮针者设为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留置针留置时间,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按无菌操作流程穿刺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分隔膜无针输液接头根据留置针的更换期而定,最长不超过4天,如输入血液制品或污染应立即更换。而肝素帽每天跟换,如输入血液制品或污染立即更换。1.3
1.3 对2组输液接法进行对比见表1
留置时间护士针刺伤(例)堵管(例)观察组3-4天0 0对照组1-2天 2 42 护理
2.1 护士要具备责任心、业务素质及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并做到技术熟练,避免重复穿刺造成血管组织损伤。并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和信任。
2.2再次输液时用碘伏消毒输液接头,最好采用螺旋式输液器,不宜直接连接普通输液器,因接普通输液器易导致连接不牢固而滑脱。给药前应先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管道,如果遇到阻力或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
不应强行冲洗导管。输液接头的更换一般根据留置针的更换期而定
2.3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96小时。护士应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硬结,有无渗漏。如有上述情况应立即拔针,重新穿刺。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肿胀部位进行处理,入50%硫酸镁湿敷,喜疗妥涂抹等。
2.4输液完毕后应用10毫升一次性专用封管液封管后直接拔除输液器。
3 体会:
留置针的肝素帽成分为橡胶,反复穿刺易于造成橡胶微粒,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并且橡胶成分的肝素帽由于成分疏松易于藏污纳垢,容易引起血液感染,美国早在1994年完全禁用肝素帽。我科也于2014年1月底开始采用无针式输液接头接留置针为病人进行输液,其优点如下:①保护医护人员,无需使用针头,避免医护人员被针头扎伤;消毒简单方便,并减少反复使用针头刺入肝素帽,减少感染发生率;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可以减少穿刺针头堵塞的几率,同时减少了因针头堵塞而需反复穿刺的工作量。②保护病人:分隔膜无针式密闭输液接头的独特设计,使其与输液器的连接时一个光滑的曲面,不仅可以彻底消毒,而且去除输液器后分隔膜自动闭合,表面没有边缘缝隙,细菌不易定植和侵入,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低了使用留置针的并发症;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流速为32L/hr,通畅的流径,保证了我科抢救病人及需要快速输入特殊药物如甘露醇时的输液通畅情况。而当患者外出或躁动厉害时,可以将无针输液接头与输液器暂时分开,稍后再行连接,防止输液器缠绕或脱落;分隔膜无针密闭式液接头全部采用螺旋式连接,节省了头皮针、肝素帽、针头等,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
4 小结
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临床应用中,因无需使用肝素帽,在一定情况下避免了因输液完毕后需抗凝封管造成的医患纠纷;因为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弹性封闭作用,使穿刺导管始终处于无菌密闭状态,防止了污染,保护患者血液不外溢,从而达到互相保护的目的,使我们真正体会到安全、省力、方便。
参考文献
[1] 张永琴,李武平,孙艳萍,张红英,张美霞,蔡艳丽,崔红丽;输液患者发生浅静脉炎的高危因素[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