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高热的中西医治疗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性高热的中西医治疗综述

侯维维1, 谢凌云1, 张宏2, 黄彬洋3, 张晓云2△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00;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 610000; 3.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00)△通讯作者:

张晓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急诊科,博导,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急诊与危重病方向。

关键词:中枢性高热;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078(2014)06-0068-

03 中枢性高热是继发于各种严重脑血管意外及颅内手术后全身产热与散热失衡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生原因是下丘脑的前外侧区(尤其是视前区)及后

外侧区体温调节中枢平衡的失调[

1]

,导致其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其发热特点是体温可在发病初期48h内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不降呈稽留热,但无寒战,四肢温度早期常不高,头部及躯干部温度极

高,皮肤干燥、无汗,抗生素治疗无效[

2]

。现就目前控制中枢性高热措施及方法综述如下。1 西药治疗

1.1 静脉给药 a.抗炎药物联合脱水剂: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联合脱水剂常被应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李焱鑫[3]

用20%甘露醇与地塞米

松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高热,能迅速达到降低颅压,缓解脑水肿,同时达到全身性脱水作用,使全身散热、出汗,达到降低体温作用。b.冬眠合剂:有学

者应用冬眠疗法治疗中枢性高热,如雷花等[

4]

应用头部低温状态联合冬眠疗法使脑细胞处于“半冬眠”或“冬眠”状态,使脑部处于保护作用之下,对促进中枢性高热的改善及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有一定益处。

1.2 口服给药 a.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本类药物通过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达到汗出热退的目的。刚淑英

[5]

在探析尼美舒利和布洛芬在治疗高热

患儿的临床效果对比中指出,尼美舒利这类药物能够选择性地抑制COX-I活性,而且维持治疗浓度时间长达6~8h,且服用以后起效比较快,退热幅度大。应用此类药物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出血,其适应症范围常常较局限,临床较少使用。b.多巴胺受

体激动剂:针对中枢性高热的治疗,在明确其机制的

基础上,王振刚等[

6]

应用溴隐亭联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总有效率85%。认为溴隐亭治疗中枢性高热疗效显著。

1.3 直肠给药 通过西药灌肠治疗中枢性高热的

方法临床较少用,但许忠敏等[7]总结中枢性高热经直肠给药时,应用阿司匹林配合水合氯醛加入冰水中灌肠,以及扑热息痛加冰盐水少量保留灌肠,可作为中枢性高热的处理措施之一。2 中药治疗

2.1 静脉给药 a.清热开窍法:

中枢性高热的临床表现常常伴有意识障碍,中医辨证为温热邪毒蒙

蔽心窍,治应清热解毒、开窍醒神。宋建英等[

8]

采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物理降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中枢性高热,临床研究发现,该方案可有效缩短退热时间,增强退热效果,而且降温作用稳定,可促进意识水平的恢复,不易反复,值得临床推广。薛素

霞[9]

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物理降温,治疗急性脑血

管病并发中枢性高热效果显著。b.

清热化痰法:辨证属痰火内伏蕴郁发热者,可用清热化痰解毒法治

疗。如刘红敏等[

10]

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枢性发热38例,

退热效果明显。2.2 口服给药 a.清热开窍法:中枢性高热患者未出现明显意识障碍时,中医辨证为邪热闭窍者,可经口服或者胃管鼻饲中药清热醒脑开窍制剂。如贾奎

等[

11]

使用清热解毒开窍方配合物理降温治疗该病,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发现治疗前后在意识改善、体温变化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姜凯等[12]

应用牛黄降热冲剂治疗中枢性高热,与对

照组比较,降热疗效较好。b.清热泻火法:中枢性高热辨证为热盛者,可用大剂量清热泻火凉血剂,直

·

86·国医论坛 20

14年11月 第29卷 第6期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vember 

2014,Vol.29,No.6DOI:10.13913/ki.41-1110/r.2014.06.043

折火热之邪。如何红玲[13]用白虎汤加味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c.平肝息风法:高热属肝阳上亢、风火相煽者,用平肝息风法。如殷力涛[14]以基础治疗、物理降温加服羚羊角汤治疗中枢性高热42例,在治疗48h后,退热效果明显。d.通腑泄热法:腑实热闭高热者,宜予通腑泄热法。如于加军等[15]治疗脑梗死并发中枢性高热,应用中药泄热汤联合西药治疗,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清醒时间缩短。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降低重残率、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陶文强等[16]用通腑泄热、活血化瘀法治疗中枢性发热,取得良好疗效。e.益气养阴法:王绍华[17]应用重剂益气养阴清心中药治疗气阴两伤、本虚标实的中枢性高热患者获效满意。

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有效手段不多,准确、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正确辨证,恰当应用中药,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直肠给药 王丽萍[18]应用清解合剂直肠灌注治疗急性脑出血中枢性高热4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

3 物理降温

3.1 补液 患者意识清醒,可自理者,每日饮水量至少3000mL,必要时予以记录;意识欠清,可安置胃管,鼻饲温开水2000mL,若患者有肾功能异常,处于少尿期,口服补液法不可再用,需视情况调整控温方法。

3.2 低温治疗 a.冰袋:中枢性高热的所有降温措施中,使用冰袋降温的方法是最基础及一切亚低温治疗的依据。周红娣[19]综述介绍了改良后的化学冰袋、10%的盐水冰袋、佩戴式低温液态冰囊、凉垫冰帽、温热乙醇擦浴、薄荷乙醇浸剂擦浴等在物理降温中的应用。陈丽英等[20]将冰袋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降温效果好,且低温持续时间长。b.液体外用:刘利华[21]观察温水擦浴和口服布洛芬可在短时间内降温,可作为热性惊厥患儿降温的首选措施。池继梅等[22]观察温热酒精擦浴降温效果,认为酒精擦浴主要是利用酒精的挥发性,在皮肤上蒸发的同时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量而达到降温作用。杜静华等[23]用银苏冰液加热至40℃~45℃擦浴,治疗脑出血引起的中枢性高热,总有效率为91.5%,使用过程中未发现类似酒精擦浴出现的寒战、脉速等反应,较酒精擦浴不良反应少。

3.3 控温机器 陈新[24]应用冰毯对伤后2h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腋温在39℃以上时实施降温,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早期采用毯温调控法降温的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病死率降低,可明显改善预后。叶屏等[25]应用电冰毯对中枢性高热病人进行降温,经与传统物理降温和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卫香等[26]应用冰毯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降温研究发现,降温效果持续、稳定、安全、显著。

4 其他控温

4.1 血泵 穆宏伟[28]应用血泵将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经过低温水槽后回输体内,达到对中枢性高热患者亚低温治疗降温的目的。该方法明显优于一般降温方法,用这种方法能够将体温尽快下降到亚低温状态,对患者的脑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机体代谢率,减轻组织耗氧,对组织有保护作用;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所用物品为血滤双腔管,A-V管路,易于观察;体温降至亚低温后可保持一定时间,且复温容易。但其操作有一定风险,临床需在严密监测下应用,推广困难。

4.2 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戚振红等[28]分别采用CRRT与药物降温,对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治疗,在降温效果、改善GCS评分及预后等方面对比观察,认为CRRT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利用CRRT技术来降低过高体温以达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的临床效果欠佳。5 联合方法控温

临床上单独应用某种控温方法的很少,一般都需要多法联合以期达到快速、有效控制体温的目的。常常在一般的补液控温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以及特殊控温方法。王雷芳[29]在开窍通腑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中枢性高热临床观察中认为,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总体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症状、体征,改善脑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若是起病急、病情重,可直接采用控温仪器等特殊控温方法。据笔者临床观察,使用补液、药物(溴隐亭)联合控温毯综合治疗中枢性高热,达到标准体温时间明显缩短,控温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6 结语

综观近年来相关文献,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性

·

·

中枢性高热的中西医治疗综述 侯维维 谢凌云 张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