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依恋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依恋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依恋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在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体系中,依恋理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提出,Bowlby认为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测验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分别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安全依恋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回避型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反抗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要叙述依恋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就要先清楚几个概念:1、安全基地: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如果妈妈是个“足够好的”妈妈,这个妈妈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妈妈,那么在孩提时代就开始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索性不要妈妈,妈妈回来了,也会懒得理她,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智力活动,压抑了情感反应;或者他们表现得很矛盾,好像要靠近妈妈,但妈妈靠近了要拥抱他们了,又挣扎着要离开,对妈妈好像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获得安全基础,所以或者发展成一种强迫性的自我依靠,或者又想要母亲又不信任母亲。2、内部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

它是同年经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前承担着组织各种依恋信息的任务。比如说,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3心智化:一个人能够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能力。

人们在小时候和母亲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依恋特征,最后内化成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式,早期的安全模式会让人们形成给予反应的能力,即去思考,去感觉、去感受和去行动,反之,这种能力就会受损。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关系就类似于亲密关系,治疗师要扮演的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的角色,为来访者建造一个安全基地,重新为来访者创造一种安全的体验,在这个安全的基地里,他们学习可以去探索,思考和感受外界的人和事物使得自己的心智化能力得到滋养。那么什么是足够好的妈妈呢?就是能够听见、看到、和理解来访者的需要,这就要求咨询师的心智化水平要足够高,因为心智化更多的是潜意识层面的能力,因此在咨询过程中比语言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非言语的部分,包括咨询师自身非言语的表达以及被来访者唤起的感觉,这点是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被十分注意的。而且,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特点的人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评估来访者的心智水平,缺陷和冲突就很重要了,比如对于心智化水平低,人格处于缺陷水平的来访者,就应该做长程治疗,在咨询过程中让其更多地表达,多使用肯定化技术,告诉他深层次的情感,当然不能太快的做出反应,需要在过程中小心地做确认,比如说用“听起来好像...”这样的语句来做确认,这样能让他感觉到自己能够被听到和理解。

但是要注意的是,依恋理论中的治疗关系和现实生活中的依恋关系相似,但是并不相同,依恋理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治疗关系,一是把来访者的依恋模式和来访者-治疗师之间的移情关系联系起来,这种移情关系可以看成当事人早期依恋关系的投射。二是把治疗关系看成当事人依恋需要的满足,把治疗者看成一个随时能够给来访者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依附对象,把治疗关系当成是一种特殊的依恋关系。治疗关系是一种专业关系,治疗框架在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是实际的外在现实和治疗空间以及内在治疗过程的边界。

在用依恋理论进行治疗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治疗因子是“过渡性的空间”,在咨询的理想状态下,在咨询师创造的这个安全基地和过渡空间内,我们可以解读源自我们内在和来访者的非言语信号,以进入来访者当下的深层次的感受。理解来访者的内部工作模式,然后我们尝试着让内隐的感受外显出来,和来访者尝试着对这样的体验进行反思,以便于来访者理解这个体验。根据记忆的精神分析观点,记忆是会被重构的,这与每个人的动机有关,当一个人的心境发生变化时,对过去的记忆是会有重新的叙述。当来访者从前无法感受到的体验重新被理解和赋予新的意义,这样才有可能改变过去,让当下发生一些变化。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咨询师本身的心智化水平和提供这样一个安全空间的能力对于运用依恋理论来进行治疗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就跟来访者一样,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这与我们自己童年时期以及后来的依恋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咨询师在个人治疗或者个人分析中体验到的新的依恋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能够呈现出治疗师的个人历史。咨询师通过帮助来访者提高心智化水平,为来访者在心中建立一个安全基地,让其更好地生活,这么做的意义不仅仅是改善了来访者个人的生活,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打断了不安全感和创伤的代际传递的链条,让下一代受益,这也是心理治疗的作用和魅力所在不是吗?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划分为先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依次是 A.道德成规前期、道德循规期 B.道德循规期、道德自律期 C.道德自律期、道德成规期 D.他律期、自律期 E.自律期、他律期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容易把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混淆起来,皮亚杰的是两阶段论,而科尔伯格的是三期六阶段论,要把两阶段论和三期六阶段论名称记准确。 2.下列关于青少年社会性交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建立友谊 B.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明显高于父母 C.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降低改善 D.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亲密到疏离 E.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增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特别要注意各选项的措词。有些选项与真实情形看起来差别不大,如选项B,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至少与父母相等,甚至显得更重要一些。有些是选项与实际情形恰好相反,如选项C,实际情形是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显著;选项D,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疏离到亲密;选项E,实际情形是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削弱。 3.将婴儿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的是 A.托马斯 B.布雷泽尔顿 C.格维茨 D.孟昭兰 E.韩进之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下列对学生学习一般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认识和认知活动要越过间接经验的阶段 B.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D.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E.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青少年进入高中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B.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C.强烈的关心自己个人的成长 D.自我评价的成熟 E.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心理学家鲍尔比所划分的婴儿依恋发展三阶段是指 A.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D.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心理健康试题

心理健康试题 心理知识: 判断题: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 2、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 3、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不是都有心理疾病。(√ ) 4、心理压力不总是有害。(√ ) 5、害羞经常是由不熟悉的人或情境因素引起的。(√ ) 6、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7、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8、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9、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 10、气质和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没有有好坏之分。 11、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 ) 1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 13、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 14、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 15、心理咨询师不应该帮助求助者解决具体的困难,而应该帮助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 ) 16、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 17、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包括对自我,本我和超我的研究。(×) 18、人格障碍是指某人的人格特征严重偏离在特定文化观念、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的模式。(√ ) 19.判断是否为变态心理,最终应该通过心理测量或医学鉴定来确认。(√) 20.互相之间愈接近的人人际关系就愈好。(×) 二.选择题 1、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C) A补偿B 分离C 幻想D 升华 2、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D ) A 自由联想 B 显相联想 C 阻抗 D 移情 3、下列哪一种治疗中最强调角色扮演(A) A 心理剧 B 意识训练 C 家庭治疗 D 交朋友 4、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C) A 刻板印象 B 社会吸引 C 从众 D 服从 5、不是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D ) A.“成人感”出现 B.独立性增强 C.评价能力提高 D.身体发育快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 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心理治疗规范(2013版)

心理治疗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 心理治疗是一类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实施的治疗疾病的技术。心理治疗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与互动,积极影响患者,达到减轻痛苦、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帮助患者健全人格、适应社会、促进康复。心理治疗要遵循科学原则,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二、心理治疗的人员资质 以下两类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成

为心理治疗人员: (一)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并接受了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培训。 (二)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专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场所 (一)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心理问题严重、需要系统性心理治疗的人员,以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患者。 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种类: 1.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2.心境(情感)障碍; 3.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4.通常起病于儿童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5.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6.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7.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8.心理发育障碍,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在针对以上各类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其它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 心理治疗的禁忌证主要包括:

个案分析:依恋理论(一)

; 理论简介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陌生人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5.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6.母亲返回,与儿童重聚。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7.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量。 8.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依恋风格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心理篇试卷及答案

苏州大学第一届全能医才联赛初赛试题 姓名同组人员专业得分组长: 心理篇 一 . 选择题(15分,共15题,每题1分,请把答案写到下面的方框里) 1、心理学是( D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精神分析是由(C)所创立,是探索神经症、焦虑个体内心的无意识动机和冲突的深层的、长期的治 疗方法。 A.华生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3、某人失恋时用写诗来抒发心中的苦闷,最后却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这是( C )作用。 A.反向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升华作用 D.潜抑作用 4. 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便会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废”,这种想法属于 哪种不良认知(C)。 A、绝对化 B、糟糕至极 C、过分概括化 D、乱贴标签 5.在人际距离中,(C)属于社交区。 A.0.5米以内 B.0.5—1.2米 C.1.2--3.7米 D.3.7米以上 6. 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 作用的适应过程,称为(B)。 A、适应 B、应激 C、刺激 D、同化 7. 《水浒》说“林冲听说自己的内人被人欺辱,本想狠狠地打那人,但是调戏他内人的是当今高太 尉之子,便不敢下手,于是将一肚子气统统发往家具什物,打碎家具,掀翻桌椅。这种行为属于(D)。 A、逃避 B、固着 C、退化 D、转向攻击 8、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 C ) A.兴趣 B.性格 C.知识水准 D.价值观念 9、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D ) A 自由联想 B 显相联想 C 阻抗 D 移情 10. “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以通过短期的危机干预(平衡-失衡模式)进行治疗” 属于(B)理论。 A、扩展危机理论 B、基本危机理论 C、应用危机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11.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这是以哪种判断观察对象为心理异常 ( C ) A.医学标准 B.统计学标准 C.内省经验标准 D.社会适应标准 12.吴明认为自己在班级中属于"尖子生",这种对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意识成为( B ) A 胜利自我 B 社会自我 C 心理自我 D 理想自我 13.几个人一起骑车会比一个人骑车快,这种现象称为( A )

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的11种基础技术

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的11种基础技术,会把爱好意象对话的朋友带入11种心灵深处去探索自我。 1、看房子:房子的象征意义就是说它是心房的象征,当我们走进这个房子的时候,可能能看到房子里的一些具体的形象啊,或者是人物啊、动物啊、事物啊,无论看到什么,它可能都代表着心房里最近所有的一些情绪,或者甚至有时候是一些情结或者是问题。 2、看镜子:镜子的象征意义是潜意识深处的东西。然后镜子里面出现的那个形象,有可能跟最近这一段时间,比较深层的那种、不太了解的那个情绪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3、山洞:山洞可以象征着我们人类的一个回归,因为在人类最初的时候,其实山洞是我们的家园,同时那山洞也可以代表我们个人走进我们的潜意识,代表我们回归到母亲的子宫,山洞还跟原初的性能量有关系。 4、花和昆虫:昆虫和花的催眠的象征意义主要是谈到两性关系,它能反映出每个人潜意识里面对两性关系的大概态度。 5、领养动物:目的是测我们早期的依恋关系。 6、坑:坑的象征含意就是在目前所遇到的一个困难。

7、去外星:这个反映这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看一个人怎么样、用什么样的方式逃避现实生活;第二个是,因为外星球是一个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特别遥远的一个环境,所以我们用这个特别夸张,特别极限的一个形式,来看一下这个人,在一个陌生环境,怎样去应对,怎样去适应的,也就是说,他对陌生环境适应的一个测试。 8、磨:这个练习主要是来看来访者在目前的情绪或心态下有什么沉溺的地方。 9、种子与复活:这个练习的象征意义,往往跟我们的某些情结是有关系的,从中可以看到,我们有没有资源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情结有没有变化。 10、草地上的动物:在草地上想象出一些动物,包括一些奇怪的、或者是常见的、不常见的、喜欢的、不喜欢的,总之在想象当中能够看到的所有动物就可以,而这些动物都是属于自己内心人格特质的一部分。 11、观察与消除染:染的作用可能会来的更不可预见,或者来的更深厚,我们更不易觉察。做这个练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觉察到情绪过程,包括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很多的影响,当你把这个觉察很清楚的时候,这种自知的能力就会很好。这个过程,我们也是通过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的体验,包括这两者之间的交替,跟这个染的关系。最终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积极情绪的场景里和消极情绪的场景里,都能够充分体验它的感受,并且能够把两个感受区分得比较好,能够自知与觉察。

短程心理治疗—一种心理动力学视角

短程心理治疗—一种心理动力学视角 导读:本文是关于短程心理治疗—一种心理动力学视角,希望能帮助到您! 1、本书是心理动力学取向的短程疗法。 2、相对于其他短程疗法的书,本书更适合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3、读者: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对短程疗法感兴趣的读者、进行短程疗法培训的学员 内容简介 近年来,短程心理治疗在不同的治疗背景和治疗条件下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本书提供了非常详细和精辟的概述,以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这一重要实践模式的核心理念。 本书探讨了叙事、依恋模式以及个人习语等核心概念,正如弗洛伊德所希望的那样,本书试图以一种精神分析的方式,使心理治疗广泛地适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对于任何希望在工作中融入心理动力学元素的治疗师而言,《短程心理治疗》都值得一读。无论是对于资深执业者还是新手治疗师,本书都将是一份极为有用的指导。 目录 第一章短程治疗的精神分析发展史 弗洛伊德的遗产 奥托·兰克和产伤

桑德尔·费伦奇、相互关系与创伤理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亚历山大和弗兰奇 迈克尔·巴林特 彼得·西弗尼奥斯:焦虑唤醒治疗以及焦虑压抑治疗 戴维·马兰与病识感三角 潜意识解锁:哈比卜·达凡卢 经验性的短程治疗 总结 第二章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代限时治疗中的应用范德比尔特小组 压力反应系统 人际关系、发展和存在主义治疗 詹姆斯·曼的工作 心理动力人际关系治疗 人际关系治疗 行为取向与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分析治疗 系统理论 焦点解决治疗 相互作用分析 存在主义治疗 海因茨·科哈特和自体心理学

唐纳德·温尼考特的工作 单次或者较少的治疗 总结 第三章习语、治疗三角和移情习语:限时治疗的一个整体模式治疗三角 移情和治疗关系 反移情 限时治疗的叙事和依恋理论 心理理论、心理化和自我反省功能限时治疗中的叙事 限时治疗中故事的重要性 限时治疗中惊奇的重要性 限时治疗中治疗同盟的具体化 叙事和治疗过程 总结 第四章限时治疗中的评估 评估的概念 评估过程中的治疗任务 短程焦点治疗的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的初步考虑 在评估中客体关系和防御的本质焦点治疗和“困难”的来访者

依恋理论

一、依恋理论 (一)依恋的定义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二)依恋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1、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2、B型(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3、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

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如果把B型称为安全型依恋的话(约占70%左右),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型依恋。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显然,B型的质量高,而A型和C型质量低。 可见,婴儿的依恋行为中,存在着一种依恋安全模式和两种依恋不安全模式,前者属于良好、积极的依恋,后者属于消极、不良的依恋。 当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其依恋的模式因为受到所属环境的影响,而会有较大的不同。 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体现在稳定的照看者、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儿童的特点、家庭的因素等四个方面 1、稳定的照看者 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通常,这个人是母亲。母亲在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照看者不稳定,将对儿童依恋的形成起到破坏性作用。安娜·弗洛伊徳(A.Freud)曾研究过二战期间欧洲一些孤儿的依恋发展,发现由于战时看护孤儿的护士不稳定,导致这批儿童无法形成对照看者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练习题答案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练习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咨询 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提升和改善心理机能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有助于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适应能力,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心理发展。 2共情 指体验别人内心的世界的能力。包括三方面含义:(1)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借助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3)运用咨询技巧,把咨询员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3潜意识 个体不能知觉的精神活动,它由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构成,这些内容由于得不到社会通行的标准的认同,只好被压抑到潜意识中。 4强化 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1)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指使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用前者强化后者。(2)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指正确反应后所给予的奖励(正强化)或免除惩罚(负强化)。 5自动负性想法 即抑郁者的消极认知,自动地反复出现,表现在对自己、周围世界和未来三方面的消极评价,称为抑郁三联征。例如,“我是一个失败者”,“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自动负性想法是功能失调性假设的产物,因而个体一般能清楚觉知,只不过它与某些重大事件和行为的相互联系使个体觉得它有一定的道理。 6发展性心理咨询 发展性心理咨询主要是指导来访者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自我能力、素质方面的认知,帮助他们认识和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实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7摘要 摘要是指咨询员把来访者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并以提纲的方式表达出来。 8投射 是把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愿望和动机转嫁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 9观察学习

(完整版)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A:四点声明 B:创始人:约翰·鲍比 C:依恋学说的演变 D:依恋理论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依恋;二、非语言沟通;三、自我对体验的态度。 E、依恋关系John Bowlby F、非语言沟通Mary Main G:如何改变心理的依恋(自我对于依恋的态度) H:内心体验的模式 I:怎样达成依恋关系呢? J:依恋关系塑造自我 K:表征性自我: L:父母情感镜映的品质决定依恋类型: M:合作性沟通:沟通形式——合作性沟通 A:四点声明: 第一点:依恋是第三次冲出离精神分析更远的学说。依恋理论超越了精神分析,超越了心理学。 依恋学说很重要,它把内在的机理说的很清晰。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学,学院派的心理学只是把它作为人格心理学的一种流派。心理学并没有明确承认它是心理学,但在整个体系中它的分量不多。 A、经典精神分析 B、动力学 C、依恋理论(有精神分析的根,有许多行为主义优点的东西。理论推论不多,实验观察很多。) 第二点:求证。不以人际为评估。来访者一般是人际为求访。依恋学说告诉我们,所有问题是由于早期对母亲、或者对第一对象情感依附的受阻。这种受阻出现问题,就产生了问题。 这种观点很偏激——任何问题都是母亲的问题——家里有个精神病,一定有一个精神病的妈妈。重要的是婴儿与妈妈真实的母婴关系,而不是幻想的母婴关系——这是一种救出苦海的理论。 第三点:6-18个月的关键期。 依恋理论说:依恋受阻说人在早年要与人发生关系。这是人际的模版,6-18个月的关键期。 第四点:依恋的发展大量涵盖行为认知理论,加入了元认知的理论。这种理论与主体问题论都在系统之中。(这是比较难的)

B:创始人:约翰·鲍比 好的父母与治疗师是一样的。童年早期的真实关系是塑造我们的基础,而非内在驱动力下的对关系的幻想。 督导:通过语言找到非语言。非语言层面的交流能唤起非语言相应的情感。两人情感的激活就能呈现当年的事件,这就展现了当年的具身。 具身:a 两个人男与女→父女关系(唤起) b女→正在于爸爸的人,男→正在于女儿般的人,活动(活现) 两个人的关系(主体的) c最终两个人的关系就产生了(具身) 两人双方的活现就具身了,是在一瞬之间完成的。 治疗师要知道:两个人唤起的部分,哪些是该鼓励的,哪些是判断的。以真实的关系做好母亲,以非语言的方式来与来访者互动。 心智化:改变对方体验的态度就可改变体验。把应该的继续向前,把不该的停下来。 对认知的认知是元认知;对思维的思维是元思维;元认知反思与心智化有关。 觉察:主动的、不加评判的、对当下目前的注意。它可以转化我们的体验。当具身时,如教会来访者觉察。 好的父母可以改变孩子的心智能力。没有父母说:“我教给你一种性格。”是通过代际沟通学会的。父母关系是用心的,孩子一定会具有唤起、活现、具身。 体验化的觉察与心智化的能力→依恋。 治疗关系:治疗关系是真正改变的主要推力,来源于治疗互动。都是有唤起、活现、具身,重新心智化的觉察。 这种理论不讲潜意识、不讲创伤、只讲关系。不能逆转早年关系,可以重新塑造治疗关系。 C:依恋学说的演变 【约翰·鲍比】 从依恋的行为到依恋的表征。依恋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 依恋是一种表征,人际交往中也有一张图,这张导航图是早年画出来的。治疗师是要画一个新的导航图,有的治疗师的新的导航图还不如原来的。 【Peter Fonagy】 “我的孩子也彻底完了” 代际传递可以改变,心智化与觉察可以改变。甚至一部电影一本书就可改变,或在对的时间遇见一个对的人。别人改变了,算你幸运。是在你对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对的人,他正好改变了。(你理解了对方,是对他的东西与你一样,你幸运的看到了我们的东西是一样的。但要记住,我们永远理解的都是自己的,有可能与别人的东西离十万八千里) D:依恋理论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依恋;二、非语言沟通;三、自我对体验的态度。

第四讲 心理咨询的心理动力学方法

第四讲心理咨询的心理动力方法 一、关于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和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 主要有两种观点: 1、心理动力学是美国化的精神分析学。认为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起源于美国,产生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学的别称。由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包含了强烈的动力学意味(如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是决定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所以经常被称之为动力性心理学。 我们的观点:如果说精神分析一开始只是被人意识到具有动力学的特征(但作为方法的精神分析仍是最主要的特征),那么随着它的发展,这种动力学的理论内涵越来越被强调,从而逐渐取代精神分析的说法。因此,两者在本质上是一种传承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流派在不同阶段的表达。 作为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治疗师的干预手段以解释为主;第二阶段是将人际关系理论纳入治疗的范畴,这时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客体关系和人际心理学上。 二、心理动力心理咨询的来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一)弗洛伊德其人 1、奥地利的维也纳医生 2、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影响涉及哲学、宗教、文学、人类学、医学和心理学等 ●在人类历史上对人类自尊打击最大的三个人之一 ●对20世纪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之一 (二)精神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 1、假设来访者的困难都可以追溯到其童年经验 2、假设来访者没有意识到他(她)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或冲动 3、对移情关系的解释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三)主要观点 1、情感问题的童年根源 弗洛伊德注意到,在自由联想情形中,他的许多病人都报告说回忆起童年时期的不愉快经历或可怕的性经历,而且向他人谈起这些经历的行为就是一种治疗。 弗洛伊德的“性”(力比多),可更确切地译为“生命力量”或“情感能量” 性心理发展阶段: (1)口腔期0-1岁,性感区为嘴唇和口腔部位,通过吮吸、咀嚼和吞咽获得快感。温尼科特所谓的“足够好的”母亲,即那些既不溺爱又不严格压抑而是足够好地做出反应的母亲和照顾。 (2)肛门期2-3岁,肛门为性感区,表现为大小便训练。如过于严格或苛刻就会形成完美主义性格,出现强迫;相反就会缺乏有条不紊的能力。 (3)性器期4-7岁,性感区为生殖器,是最重要的时期。感受到最原始的性冲动,对象为异性父母,即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向同性父母认同的过程。 (4)潜伏期7-12岁 (5)生殖期12岁以上 对童年阶段问题的强调是心理动力学家的基本观点,比如埃里克森的信任不信任、鲍尔比的“依恋”。 2、“潜意识”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与治疗复习提纲.

心理咨询与治疗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2分);2.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3.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4.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5.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6.论述题(1题,共12分) 名词解释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是一个通过心理辅导背景的作用改变当事人意识倾向和行为倾向的、发生在辅导员和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操作性过程。 压抑:把那些不为超自我所容忍,具有威胁性的记忆、念头、冲动或知觉禁锢在无意识之中,不使其出现于意识。 澄清:对当事人所讲的咨询师觉得不清楚,不明确之处,要求当事人作进一步的说明。 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 加入:家庭治疗者把建立治疗系统并把自己定位为领导者的过程。 置换: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 消退: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 适应: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过程。 释意:将当事人表达的意思,经过咨询师的理解后,再反馈给当事人。 解释:咨询师依据某一理论构架或个人经验,对当事人的问题、困扰作出合理化的说明,从而使得当事人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 分化:个人能够对“分开”和“聚焦”这两种力量进行平衡就叫分化。 填空、判断、选择 1.死亡是人的最基本的意识,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在意识到活者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 2.对死亡的真正恐惧是自我意识的消失,人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永远保持自我意

识 3.因为惧怕死亡,人们就衍生出两种基本的生活需要:对抗死亡、逃避死亡。4.绝大多数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很荒诞,这种荒诞表现在体验不到生活的意义。5.荒诞的具体体现是,人们无时不在追求意义,但是,在追求达到的时候,却又立刻觉得没有意义了。 6.一般人在做道德判断时,都是依据道德行为做出的。 7.行为的结果为一般人所不能控制,因此,道德判断是一种运气判断。 8.道德标准是一种“道理”,而不是一种“真理”。 9.“人”这样一种社会团体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等级制,等级制使人在自然界前显示为无比强大。 10.性行为是为了延续种族的生殖行为,性心理是这种需要的体验。 11.爱情不指向生殖,所以爱情也是性反常。 12.爱情的本质是为了维护社会生产力稳定发展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种道德规范,是法律的一种补充形式。 13.人们追求的所有价值都可以归类为五种形式:承诺与义务、普遍权利、效用、完美主义、执着。 14.价值的不完整性是由决定的单一性决定的,行为的单一选择性决定了价值的单一性。 15.人们经常性的苦恼,来源于要求一个决定满足所有价值。 16.不承认价值观的多元性,就会使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理解是唯一的;否认价值观的社会阶段性,使人们相信社会生活领域,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存在;否认价值观的阶级性,使人们总以为自己代表了基本的公理和正义。 17.从培养“人”到培养“超人”,这是教育的异化。 18.从对知识感兴趣到对用知识换取的事物感兴趣,这是学习的异化。 19.自卑的本质就是成为“超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20.焦虑的本质就是不知如何才能成为“超人”。 21.偏执就是单一价值观追求极端化。 22.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将精神需要与肉体需要对立起来。 23.自罪就是认为自己不遵守道德规范。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级研究生田瑞琪010083 摘要依恋理论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介绍了涉及依恋的 三个主要理论;介绍了依恋的研究阶段;综合了依恋的研究成果: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类型、影响因素 和跨文化研究,最近国外成人依恋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早期依恋和成人依 恋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依恋理论研究阶段早期依恋的研究成果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依恋之分,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 1.依恋理论 1.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人早期同父母形成的亲密关系,他们把依恋看成早期儿童对能够 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关系 是在婴儿先天的自我关注或自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抚养者满足了婴儿的需要,特别 是使婴儿吮吸的愿望得到满足,婴儿逐渐开始依恋那些抚养、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相对与 早期精神分析而言,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艾里克森认为,在以基本信任 感的确立为发展任务的第一年,母亲因能提供营养及满足儿童的需要而在儿童生活中占有主 要地位,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在此意义上,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实质上是儿童对现实世界信 任感的集中体现。 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触及了依恋的本质;从需要的意义上讨 论了依恋的建立与发展,并以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依恋确立、发展与转移的内在依据,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把依恋的发生发展与特定阶段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对有关研究与教 育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不过总的来说,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过分强调儿童生理需要满足的意义,过分看中喂养 与口腔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其他交往经验与抚养方式对于依恋形成的影响,割裂了儿童早期经验的完整性。精神分析的理论建立在解释之上,不具有可操作性,无 法进行实验研究和验正。 1. 2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虽然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定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它摒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 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而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 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学习理论假设,人有着强烈的本能需求,而主要驱力来自普遍存在基本生理需要,如饥 渴和安全等。婴儿只有通过建立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来满足这些需要,才可以缓解由这些驱力 带来的紧张感。而最初的时期中,担当喂养者角色的母亲正好满足了婴儿的需要,母亲就成 为婴儿依恋的最初的对象。同时,婴儿的行为又形成了对母亲抚养行为的报偿与强化,使之 获得精神上的报偿,从而促使特定养育行为的重复出现,母亲对儿童的依恋就这样产生和被 强化了。 与早期学习理论相比,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展性。它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

家庭心理学——恋爱三成分 依恋理论 恋爱自我分析

家庭心理学作业 心理1412 XXXX 平日不怎么关注娱乐圈的动态,对他们三对情侣的爱恨纠葛也不太清楚,索性讲讲自己的吧,自己的经历讲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一、恋爱自我 我与女友在一起三年多,大学里除了和同学正常交往之外所有的时间都是和她在一起,所以对于恋爱中的自我可以说是有很大变化。 追她那会儿,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自我的,我本来也没有什么爱好,她是一个腐女,我就陪她一起腐,她喜欢漫威,我就偷偷刷完全部的影片,就是为了和她有共同语言,她喜欢吃什么我都陪她一起去吃,被荷尔蒙支配着,每天围着她团团转,我心甘情愿的抛弃自我。 后来追到了她,在恋爱初这个甜蜜的“蜜月期”,自我依旧是不存在的,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她,她渴不渴,她饿不饿,她想不想吃水果,她说想吃牛肉干,我会立马放下手中的事情去给她买她最喜欢吃的牛肉干。我喜欢宅在宿舍,而她喜欢旅行,我就陪她去旅行,即使因为这些事情会花费我很多的时间,会影响我很多的社交活动,但是我依然乐此不疲,我俩感情依然是甜甜蜜蜜。 时间久了,我开始意识到因为她很多的需要,我必须放下手中的事情去满足她。她早上醒的早,经常会饿,恋爱初期,我不管多困,都会起来去给她买热腾腾的早餐,可是慢慢的我意识到,自己真的很想睡个懒觉,自我开始苏醒,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挺懒的人,恋爱的激情让我变得很殷勤,久了之后,自我开始膨胀,女友会抱怨说我不如以前爱她了,不会帮她做很多的事情了,我索性由她去说吧,自然我们俩会争吵,很多次争吵之后也没有达成一致,最后女友选择了睡得很晚陪我一起睡懒觉,这样就避免了早醒吃早餐的问题,但是她也同样改变了自我的一些睡眠习惯。磨合期,我的很多自我开始慢慢的变大,开始考虑自己的一些习惯,自己的一些喜好,女友也会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比如,陪我睡懒觉,陪我吃家乡的拉面,她本身是不喜欢吃面的。 其实我们吵了近两年的时间,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到最后会回到同一个问题上,为什么在吵架的时候她生气了哭了我不哄她,我给的解释就是,吵架了我也生气了我怎么可能去哄你,我始终不愿意妥协,我觉得这就是真实的我,这就是真实的解释,我没有像以前那样,不管发生了什么矛盾都会第一时间去哄她,不管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错。在这件事情上,我俩都是被自我支配着,都想要对方来妥协,可最后也是无疾而终。我不喜欢解释,所

成人依恋理论

有人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有人却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痛苦。依恋理论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依恋理论是由对象关系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期亲自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周五组将与大家一起关注成人依恋理论及其对人际关系、对婚恋关系的影响。我们将一起学习: 1、成人依恋理论概述 2、什么是依恋? 3、亲子依恋 4、成人依恋:成人依恋类型和表现、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5、婚恋依恋:爱情与依恋类型的对应关系、伴侣选择、依恋质量对婚恋关系的影响等。 6、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7、回过头来,我们来关注这些理论的实用意义—— (1)安全依恋的培养:如何构建安全依恋的环境、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恰当的教育方式。(2)对非安全依恋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父母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个体的干预第一讲成人依恋理论概述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是有很大个别差异的,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全部按照统一的模式来行为处事。多样的世界更需要不同特点的人来丰富,并不需要人人都为了开朗而健谈,为了活泼而好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并不应该全部归咎于他的行为,而更多地关乎其内心。换句话说,不是因为人际关系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使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 精神分析的研究认为,人在幼年时候会被动地获得一些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系统”之中。弗洛伊德明确指出:“一个儿童如何认知、如何面对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发展以及在以后形成精神病的症状。”①如果在儿童周围有不良的影响,就会潜移默化地使儿童获得一些非理性地内化了的观念。儿童本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却会潜藏在心灵深处,用于引导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方法。这些非理性的观念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很难判别的。在一个人的幼年期,儿童并不存在这种分析能力,也缺少判断事物所应具备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就被不经意间内化了。治疗师们发现,真正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找到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使其本人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的或潜意识深处的观念,并用成年以后获得的经验和分析能力对这种观念做出判断,才有可能达到纠正的目的。 一个人之所以无法跟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其实是他内心“怕”被人拒绝。为什么有的人就不会有这种担心呢?是因为其早期有经常被拒绝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形成了一种对他人的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