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综述

酵母菌综述
酵母菌综述

第四节酵母菌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与生活史

(一)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类,其中无性繁殖又分为芽殖和裂殖。各种酵母的繁殖方式不尽相同。在发酵工业中常用的酵母以无性繁殖中的芽殖为主。

1.无性繁殖

(1)芽殖

1)酵母菌的出芽过程(图2-72,图2-73)。首先是细胞核邻近的中心体产生一个小的突起点,同时细胞表面向外突出,逐渐冒出小芽。然后部分已经增大的核、细胞质、细胞器(如线粒体等)进入芽内,最后芽细胞从母细胞得到一套完整的核结构、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等,与母细胞分离并成为独立的细胞。

2)酵母的出芽数。一个酵母能形成的芽数是受到限制的。在酿酒酵母中,若营养不受到限制,产生的芽即人为除去,则每个细胞可产生9~43个芽。然而在正常情况下,在达到平衡期的正常群体中,大多数细胞或没有出芽痕或只有很少的芽(1~6个),仅少量的细胞有12~15个芽,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常见的是以20个芽为度。在群体中,最老的部分细胞出芽数小于最大值的原因是营养消耗和(或)细胞数量太大(图2-74)。

图2-72 酵母细胞的出芽过程

图2-73 酵母细胞出芽过程的核行为

3)酵母细胞的出芽位点。在双倍体酵母属中,芽的分布或多或少是随机的。在单倍体酵母属中,出芽痕多数以排、环或螺旋状出现。在产生3~4个子细胞后,细胞表面逐渐不规则,在产子囊的尖形酵母中,出芽点都在细胞的两极,出芽痕彼此重叠。由于细胞的极区被一系列环圈占据,因而具有特殊的芽痕特征。红酵母属的种株通常在同一位点重复形成芽,由于在原来细胞壁下面连续地出芽,于是形成厚厚的领圈状。

图2-74 酵母细胞的多个芽痕

一般当芽长到正常大小时,子细胞就与母细胞脱离,以典型的单细胞状态存在。但也有的酵母在芽长到正常大小时仍与母细胞相连,而且还继续产生芽。如此反复进行,最后成为具有发达或不发达分枝的假菌丝(图2-75,图2-76)。实际上假菌丝就是芽殖后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之间极窄的相连面,像一细腰。而真菌丝横隔处两细胞的宽度是一致的。是否形成假菌丝在酵母分类上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假菌丝的形态会随培养条件改变,因而它在分类上的参考价值不大。

图2-75 假菌丝的几种类型

图2-76 热带假丝酵母

(Candida tropicalis)的真菌丝、假菌丝和芽孢子

(2)裂殖

在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中,当酵母细胞的径间出现横隔之后,就会横向裂开形成两个细胞(图2-77),同时形成芽痕,然后逐渐在原细胞和新长出的细胞间留下一道环状的疤痕。伸长的母细胞和新生长的细胞随后又裂殖,长出新细胞,这种自我重复的过程,使得原细胞上新的痕圈不断叠加。

(3)芽裂繁殖

这是一种界于出芽和横隔形成两者之间的一种裂殖法,这种繁殖法很少见。它首先是在芽基很宽的颈处出芽,然后形成一层横隔将芽与母细胞分开(图2-78)。

这种繁殖可在类酵母属(Saccharomycodes)、拿逊酵母属(Nadsonia)和瓶形酵母属中出现。

图2-77 裂殖酵母的裂殖和新痕圈的不断叠加

图2-78 类酵母的芽裂繁殖

2.有性繁殖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有性繁殖。此繁殖过程是:首先由两个具有性亲和性的单倍体酵母细胞各伸出一根管状原生质体突起,然后吻合而成一接合桥,先行质配,继而进行核配,形成一个双倍体。随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双倍体细胞成为子囊进行减数分裂;进而分裂成不同数的子核,形成子囊孢子,也有未经性细胞结合而形成子囊孢子的。(1)子囊孢子的形状

不同的酵母形成的子囊孢子形状是不同的,如图2-79、图2-80所示。这是酵母菌分类上的特征之一。

图2-79 子囊孢子的形状

(2)子囊孢子的形成

能形成子囊孢子的酵母形成孢子的条件并不相同,有的在常规条件下即可,有的则需要特殊的条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培养基(表2-13)。

(3)我国一些酿酒酵母的产子囊孢子情况

酿酒酵母的品种不同,产子囊孢子情况差异很大,一些啤酒酿造用酵母产子囊孢子性能则明显退化,但面包酵母产子囊孢子性能极强(表2-14)。

图2-80 几种典型子囊孢子的照片

酵母菌葡萄糖琼脂Gorodkowa

琼脂

酵母膏麦芽汁

琼脂

玉米粉琼脂

醋酸钠

琼脂

马铃薯葡萄

糖琼脂

酵母膏0.5g 0.3g

葡萄糖 5.0g 0.25g 1.0g 0.062g 2.0g 琼脂 2.0g 2.0g 2.0g 2.0g 2.0g 2.0g

(二)酵母菌的生活史

在发酵工业中,酵母属酵母菌是目前最常用酵母,其生活史见酿酒酵母。这种酵母在平时一般以双倍体细胞形式存在,以无性的芽殖进行繁殖,它们

在产子囊孢子培养基上会形成1~4个子囊孢子,所以会以单倍体细胞的形式存在。在单倍体细胞接触时,它又能经质配和核配重新产生双倍体细胞活动于自然界,这是一种单、双倍体同时存在的酵母。

以八孢裂殖酵母为例,这是一种以单倍体的细胞形式存在的生活史,其双倍体世代存在时间通常很短,仅在两个单倍体细胞和它们的核接合之后,以接合子形式存在。

路氏类酵母是以双倍体细胞为主要存在形式,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就成对结合,单倍体的形式存在时间很短。图2-81是三种类型酵母菌的生活史。

图2-81 三种类型酵母菌的生活史

(三)几种典型酵母菌的菌落形态

几种典型酵母菌的菌落形态如图2-82所示。

图2-82 几种典型酵母菌的菌落形态

A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

B玫红法佛酵母(Phaffia rhodozyma);

C大型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D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

E浅红酵母(Rhodotorula pallida);

F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G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H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I多孢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

J荚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capsularis);

K解脂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lipolytica);

L季也蒙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

M碎囊汉逊酵母(Hansenula capsulata);

N卡氏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O鲁氏酵母(Sarcharomyces rouxii)

四、酵母菌的分类

酵母菌属于真菌门的子囊菌纲和不完全菌纲。酵母菌的分类较复杂,既要根据其形态特征,又要依据其生理生化特征。

(一)酵母菌分类和鉴定的程序

1.营养性繁殖和生长特性

1)营养性繁殖特点。

2)营养细胞生长特点:①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形态;②假菌丝和真菌丝的形成;③无性内生孢子的形成;④厚垣孢子的形成;⑤掷孢子的形成。

3)细胞壁和横隔的结构。

2.有性特征

1)子囊孢子的形成。

2)担孢子的形成。

3.生理生化特征

1)碳源的利用:①碳源的发酵;②碳源的同化;③熊果苷(arbutin)的分解。

2)氮源的同化。

3)无维生素培养基的生长及需要的维生素。

4)在50%葡萄糖-酵母汁琼脂和含5%葡萄糖酵母氮基(yeast nitrogen base)中加入10%NaCl的生长。

5)在37℃和其他温度条件下的生长,致死温度。

6)自葡萄糖产酸的情况。

7)淀粉利用试验。

8)脲酶试验。

9)脂肪的分解。

10)酯的产生。

11)放线菌酮的抗性。

12)在1%醋酸中的忍受力。

13)明胶液化。

14)DBB(重氮蓝B)颜色试验。

15)G+C的分子百分比。

16)辅酶Q的结构。

17)核的染色。

18)TTC培养。

(二)酵母鉴定工具书

1)Barnrtt JA et al.,Yeast,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3。

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常见常用真菌编写组,常见常用真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三)常见酵母菌的简捷分类

主要通过观察菌落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进行分类。常见酵母的简捷分类如图2-83所示。

图2-83 常见酵母的简捷分类

(四)酵母菌与细菌异同

酵母菌与细菌的异同如表2-15所示。

特征酵母菌细菌

细胞形态一般为单细胞,呈球形、卵形、椭

圆形也有腊肠形等。有的有假菌丝

或真菌丝

单细胞,呈球形或杆状

细胞大小一般细胞直径或宽度为3~6μm,

长度为几十微米

一般细胞直径或宽度为0.3

~0.6μm,比酵母小得多

菌落形态一般有奶油状的单细胞集群、有光

泽或光滑、黏稠,易挑起

一般为易挑起的单细胞集

群,有各种颜色,表面特

征各异

繁殖方式一般为芽殖,少量为裂殖、有的具

有性繁殖

一般为裂殖

细胞结构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

胞壁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和甘露聚糖

只含有核质体,细胞壁组

成主要为肽聚糖、脂多糖

生长pH值偏酸性中性偏碱

五、发酵工业中常用常见的酵母菌

(一)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这是发酵工业上最常用的菌种之一(图2-84)。按细胞长与宽的比例可将其分为三组。

1)细胞多为圆形或卵形,长与宽之比为1~2。这类酵母除了用于酿造饮料酒和制作面包外,还用于乙醇发酵。其中德国2号和12号(RasseII和RasseXII)最有名,但因其不能耐高浓度盐类,故只适用于以糖化的淀粉质为原料生产乙醇和白酒。

2)细胞形状以卵形和长卵形为主,也有些圆形或短卵形细胞,长与宽之比通常为2。常形成假菌丝,但不发达也不典型。这类酵母主要用于酿造葡萄酒和果酒,也可用于酿造啤酒、蒸馏酒和酵母生产。葡萄酒酿造业称此为葡萄酒酵母(Sac.ellisoideus)。

3)大部分细胞长宽之比大于2,它以俗名为台湾396号酵母为代表。我国南方常将其用于糖蜜原料生产乙醇。其特点为耐高渗压,可忍受高浓度盐类。该酵母原称魏氏酵母(Sac.willanus)。

图2-84 酿酒酵母

在啤酒酿造中最早采用的酵母是卡尔斯伯啤酒厂的E.C.Hansen(1842~

1909年)在1883年分离的卡尔斯伯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这是一种底面发酵酵母。酿酒酵母也可用于啤酒酿造,但属上面发酵酵母,这两种酵母发酵的过程和啤酒风味都有所不同。

目前在分类上皆采用酿酒酵母的学名。

底面发酵酵母其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5~10μm。它与酿酒酵母在外形上的区别是,卡氏酵母部分细胞的细胞壁有一平端。另外,温度对这两类酵母的影响也不同。在高温时,酿酒酵母比卡氏酵母生长得更快,但在低温时卡氏酵母生长较快。酿酒酵母繁殖速度最高时的温度为33℃,而卡氏酵母需在36℃。但在8℃时卡氏酵母较酿酒酵母繁殖速度几乎快一倍。

(二)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

细胞为圆形,直径4~7μm,椭圆形成腊肠形,大小为(2.5~6)μm×(4.5~20)μm,甚至有长达30μm的长细胞,多边芽殖,发酵,液面有白色菌醭,培养液混浊,有菌体沉淀于管底(图2-85)。

生长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的菌落平坦,乳白色,无光泽,边缘呈丝状。

在加盖片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能生成发达的树状分枝的假菌芽生孢子圆或椭圆形。菌丝顶端的细胞很长,可达20μm。

图2-85 异常汉逊酵母

子囊是由细胞直接变成的。每个子囊有1~4个(多为2个)帽形孢子,子囊孢子由子囊内放出后常不散开。

从土壤、树枝、树木中流出的汁液、储存的谷物、青储饲料、湖水或溪水、污水和蛀木虫的粪便中,都曾分离到异常汉逊酵母。

由于异常汉逊酵母能产生乙酸乙酯,故它常在调节食品的风味中起到一定作用。如将其用于无盐发酵酱油可增加香味,有的厂还用这种菌参与以薯干为原料的白酒的酿造,采用浸香和串香法可酿造出比一般薯干白酒味道醇和的白酒。它氧化烃类的能力较强,能利用煤油,可以用乙醇和甘油作为碳源,在100mL无机盐合成培养基(以3g硫酸铵为氮源)中,逐步加入6mL乙醇(每次加2mL),经6天培养可得3.9g菌体。不少真菌在培养液中能积累游离氨基酸,其中异常汉逊酵母积累L-色氨酸更为突出。

(三)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细胞呈圆柱形或圆筒形,末端圆钝,也有的呈椭圆形,大小为(3.55~

4.02)μm×(7.11~24.9)μm。营养繁殖为裂殖,无真菌丝,无醭,在麦芽汁中能发酵,液体混浊有沉淀(图2-86)。

培养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的菌落为乳白色,光亮、平滑、边缘整齐。

在加盖片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不生成假菌丝,也无真菌丝。

子囊由两个营养细胞接合后形成,每个子囊有1~4个光面的圆形子囊孢子,大小为3~4μm。

图2-86 粟酒裂殖酵母

该酵母最早是从非洲粟酒中分离出来的,以后不同的人曾多次在甘蔗糖蜜中将它分离出来,在水果上也常能发现它。

有人曾对在用菊芋(鬼子姜)制成的未水解糖液中粟酒裂殖酵母的发酵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由此可得到产量很高的乙醇。

(四)黏红酵母黏红变种(Rhodotorula glutinis)

细胞呈卵形到球形,大小为(2.3~5.0)μm×(4.0~10)μm,某些菌株细胞较长,可达12~16μm,其宽度可增到7μm(图2-87)。

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培养,细胞较液体麦芽汁中小一些,有时也长一些。在斜面上培养一个月以上,菌苔呈现珊瑚红到橙红色或微带橘红色;表面由光滑到褶皱,有光泽,质地黏稠有时发硬;其横切面扁平,有较宽的凸起部分,边缘由不规则到整齐,顶端常有较原始的假菌丝。

在加盖片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培养,通常无假菌丝或只是较原始类型的假菌丝,但偶尔也有某些菌株的假菌丝很发达,有时甚至出现真菌丝。

人们曾从空气、水、花、土壤、鳟鱼肠道、泡菜水、腌小虾、榆树叶的液汁、白杨树的黏液中分离出黏红酵母。

这个种能氧化烷烃,是较好的产脂肪菌种。据报道,其脂肪含量可达干物重量的50%~60%,但合成脂肪速度缓慢,如在培养液中添加氮和磷,则可增大合成速度。产1g脂肪约需4.5g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产生L-丙氨酸和L-谷氨酸。其产蛋氨酸的能力很强,蛋氨酸的产量可达干重的1%。

图2-87 黏红酵母

(五)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腊肠形),大小为(3.5~4.5)μm×(7~13)μm,无醭,管底有菌体沉淀,能发酵。

培养在麦芽汁琼脂斜面上的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或无光泽,边缘整齐或呈菌丝状。

在加盖片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仅能生些原始假菌丝,或不发达的假菌丝,或无假菌丝;不产生真菌丝。

有人曾从酒坊的酵母沉淀、牛的消化道、花、人的唾液中分离出产朊假丝酵母。

在微生物蛋白中,人们研究得最多的是酵母蛋白。其中以产朊假丝酵母和啤酒酵母是最常用的,而产朊假丝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B含量均比啤酒酵母高,它能够以尿素和硝酸作为氮源,在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任何刺激生长的因子即可生长。特别重要的是,它能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既能利用造纸工业的亚硫酸废液,也能利用糖蜜、马铃薯淀粉废料、木材水解液等生产出人畜可食的蛋白质。在工业生产酵母时,一般不用淀粉废料,即使需要利用时,也常常要将能分泌淀粉酶的肋状拟内孢霉(Endomycopsis fibuliger)或柯达氏拟内孢霉(Endomycopsis chodati)同时加入培养,这样,产朊假丝酵母便可利用拟内孢霉分解淀粉所产生的糖作为其菌体生长的碳源。

(六)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28~30℃在麦芽汁中培养1天,产生白色醭,呈毛绒状或粉状,韧或易碎。具有真菌丝,有的有两叉分枝,横隔多或少,菌丝宽2.5~9μm,一般为3~7μm,裂殖,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呈长筒形、方形,也有椭圆形或圆形,末端圆钝。节孢子绝大多数为(4.9~7.6)μm×(5.4~16.6)μm(图2-88)。

28~30℃在麦芽汁琼脂斜面划线培养3天,菌落白色,呈毛状或粉状,皮膜型或脂泥型。菌丝及节孢子的形状与麦芽汁中的近似。

28~30℃在麦芽汁琼脂上悬滴培养14h,节孢子发芽形成菌丝,有横隔,悬滴边缘处有的菌丝断裂为节孢子;22h后一部分菌丝末端断裂成节孢子。

25~28℃在麦芽汁琼脂上的巨大菌落,经培养3天后,直径为30~40mm,5天达50~70mm;培养5天的菌落为白色,呈绒毛状或粉状。

此菌能水解蛋白,其中多数能液化明胶及胨化牛奶,少数则只能胨化牛奶,但不液化明胶;其生长最高温度为33~37℃。

从动物粪便、有机肥料、烂菜、蔬菜、青菜、树叶、青储饲料、泡菜及土壤垃圾中都可分离到白地霉。其中以烂菜上分布最多,肥料和动物粪便次之。

白地霉的营养价值并不比产朊假丝酵母差,因此可供食用及用作饲料,也可用于提取核酸。白地霉还可合成脂肪,但产量不如红酵母、脂肪酵母等高。

图2-88 白地霉

(七)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

毕赤酵母属细胞形状多样,多边出芽;能形成假菌丝,常有油滴,表面光滑,发酵或不发酵,不同化硝酸盐,能利用正癸烷及十六烷,可发酵石油以生产单细胞蛋白,在酿酒业中为有害菌,代表种为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图2-89)。

粉状毕赤酵母是最近迅速发展的一种基因工程表达宿主,它有许多优点:①含特有的AOX(醇氧化酶基因)启动子,用甲醇可以严格地调控其表达;②有完备的发酵方法,可以高密度连续培养,其转化子能够非常稳定地表达外源蛋白质,蛋白产量高;③适应能力强,易于操作,可以在廉价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④基因表达产物既可在胞内,又可被分泌到胞外,分泌的异源蛋白质占所有被分泌蛋白的30%以上,利于工业规模的生产;⑤能对要表达的多肽和蛋白质进行翻译后加工处理。利用重组的基因工程毕赤酵母已高效表达植酸酶。

毕赤酵母是一种甲醇酵母,对外源蛋白的糖基化等更接近于哺乳动物细胞,而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酿酒酵母则往往出现过度糖基化,这些都是毕赤酵母日益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其表达系统已经迅速地成为重要的蛋白质表达系统之一,现广泛使用于各类实验室。

用毕赤酵母表达蛋白水平高出酿酒酵母10~100倍,又适用于高密度发酵,因此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八)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s)

细胞圆筒形、卵圆形,大小为(2.5~4.4)μm×(4.4~12.0)μm,菌落为干燥、灰白、平薄。芽殖,易形成假菌丝,不产生子囊孢子(图2-90)。线粒体DNA分子量为20kb左右,符合假丝酵母属典型特征。碳源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乙醇,对甘油、柠檬酸微弱且利用缓慢,不能同化肌醇、赤藓醇、阿拉伯醇、甘露醇及硝酸盐,与DBB显色反应为阴性。该菌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特征,该菌株厌氧时仅对葡萄糖微发酵,对麦芽糖、蔗糖、乳糖和半乳糖不发酵,同化葡萄糖,但不同化麦芽糖、蔗糖、乳糖和半乳糖,能同化乙醇和烃类,生长不需要外源维生素;在25℃、30℃、37℃及40℃下生长;在含500g/L葡萄糖的培养基及10mL/L醋酸的培养基中良好生长,最低生长水活度为0.890。它具有合成并分泌高浓度甘油的特性,是目前我国用于发酵甘油工业化生产的优良菌株。该菌株甘油产率高,工业化生产也已经达到100~130g/L;耐高渗压,可以在含500g/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因而发酵过程很少出现染菌,发酵条件粗犷;耗糖转化率达60%以上。

该菌株与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多处相似,早期曾定名克鲁斯假丝酵母。

图2-89 粉状毕赤酵母图2-90 产甘油假丝酵母细胞和假菌丝

BY4741酿酒酵母菌使用说明

BY4741酿酒酵母菌 BY4741Strain BY4741菌信息: 培养基:YPD 菌株类别:酵母菌 培养条件:28℃,有氧,YPD 质粒转化:电激 保存方式:30%甘油,-20℃ 基本应用:用于蛋白表达 BY4741菌使用说明: 四区划线培养,挑单菌落接种培养使用并保存甘油菌。 BY4741操作说明: 1,本品包含一份甘油菌,使用本甘油菌时可以不用完全融解,在甘油菌表面蘸取少量涂板或进行液体培养即可。也可以完全融解后使用,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细菌的活力会逐渐下降。 2,为保证菌种纯正,避免其它细菌污染,尽量先划平板,然后再挑单克隆菌落进行后续操作。 冷冻管开封: 用浸过75%酒精的脱脂棉严格消毒冷冻管盖。 BY4741菌株复溶: 无菌环境中旋开装有复溶液的滴瓶盖,吸取1ml左右复溶液,加入到冷冻管中。轻轻振荡,使冻干菌株溶解呈悬浮状。 BY4741菌株复壮: 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转移到复溶液滴瓶中。做好标识,在适宜温度下培养。细菌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24-48h,真菌在23-28℃培养箱中培养24-72h(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BY4741菌株传代: 将得到的菌株的新鲜培养物转接到适宜的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中(尽量增大接种量:如用无菌吸管吸取≥50μl新鲜培养物至固体培养基,边移动边缓慢释放),适宜温度下培养,用以菌株的保藏、传代及制备工作菌株。 注意事项: 1、菌种活化前,将冷冻管保存在低温、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长时间室温下放置会导致

菌种衰退; 2、冷冻管开封、冻干粉复溶、菌株恢复培养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一些菌种经过冷冻干燥保存后,延迟期较长,部分需连续两次继代培养才能正常生长; 4、苛养菌的培养需采用含特定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敬请正确选择,不清楚时来电询问; 5、某些厌氧菌的培养,自开封到接种完成,均需以无氧气体充填,以保持厌氧状态;培养过程中亦要保持厌氧状态; 6、某些菌种,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要5-10%CO2促进生长; 7、如发现冷冻管盖松动、复溶液浑浊等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对应产品。 8、部分菌种有致病性、扩散性,请专业人员在专业环境下有保护性操作。 BY4741菌保藏条件: -20℃保存(复溶液于2-8℃保存) 保藏时间: 2-10年,应根据菌种状况及时转接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封丘县曹岗乡第一初中张立柱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2.让学生掌握酵母菌、霉菌的结构以及显着的区别,让学生熟练的操作酵母菌的染色,看到细胞核及突起物。 3.学生看到霉菌的结构会说出孢子的颜色,菌丝的表现,总结出霉菌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酵母菌、霉菌的结构,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2. 教学难点: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后写出实验报告以及小组合作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细菌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真菌的结构呢我们都吃过蘑菇,蘑菇的种类很多,最有代表性的蘑菇是黑木耳、白木耳,又叫做银耳、香菇、牛肝菌,还有我们叫不出名字的野蘑菇,我们这里下过雨以后在路边、树林都会发现默默无闻的可爱的蘑菇,他们有的像把雨伞,有的像个蒙古房,它们都是真菌长出来的,它们没有叶绿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他们由菌盖、菌柄、

菌丝,菌褶构成,菌褶处存在有孢子,孢子是蘑菇的后代,靠风传播。有的蘑菇能吃,有的有毒,但能提取兴奋剂,真菌种类多,但不外乎几大类,正如人一样,有黑人、白人、黄种人。有人从霉菌培养皿中提取一种药物,他把它叫做青霉素,并获得了诺贝尔奖,青霉素的药效是抑制病菌的生长和发育,可以治疗咳嗽、发热,还可以治疗淋病。真菌也有坏处,如让人手长手癣、脚气。 真菌又小又可爱,我们用肉眼直接看不到它们,今天我们上实验课,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我为大家配置好的酵母菌、霉菌,大家分小组一起观察,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2.目的要求 认识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并且知道它们属真菌。 3.材料用具 酵母菌的培养液,橘子皮上的霉菌,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碘液,吸水纸。4.实验步骤 (1)观察酵母菌 a.取一滴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b.在盖玻片一侧滴上一滴碘液,以防碘液过多从另一侧流出,可以用吸水纸吸引,千万不要把碘液滴在实验台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及细菌的作用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及细菌的作用 酵母菌适用于酿造生产,通过发酵能使物体膨胀,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也各不相同,除了在物体上起作用外,对身体也有好处,但是酵母菌要使用正确,不然也会引起危害。并且我们要了解酵母菌的作用,从而更好的运用此病菌,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及细菌的作用。 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 保护肝脏 酵母分为鲜酵母、干酵母两种,是一种可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单细胞微生物,营养学上把它叫做“取之不尽的营养源”。除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外,酵母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有实验证明,每1公斤干酵母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公斤大米、2公斤大豆或2.5公斤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因此,馒头、面包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比大饼、面条要高出3—4倍,蛋白质增加近2倍。 发酵后的酵母还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肝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酵母里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发酵后,面粉里一种影响钙、镁、铁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从而

提高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制品疏松 酵母在面团发酵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由于面筋网络组织的形成,而被留在网状组织内,使烘烤食品组织疏松多孔,体积增大。 酵母还有增加面筋扩展的作用,使发酵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保留在面团内,提高面团的持气能力。如用化学数疏松剂则无此作用。 改善风味 面团在发酵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了面包制品特有的发酵香味。同时,便形成了面包制品所特有的芳香,浓郁,诱人食欲的烘烤香味。 增加营养 因为酵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几乎占了酵母干物质的一半含量,而且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尤其是谷物中较缺乏的赖氨酸含量较多。另一方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尼克酸。所以,酵母能提高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及细菌的作用,当我们知道了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后,就能有效的运用酵母菌,当然人们还要了解酵母菌的使用方式,在生活中才能更好的利用酵母菌,而使过程中必须注意卫生,不然会导致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探究文献综述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研究文献综述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8级2班作者:刘铭指导老师:熊朝松 引言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而它的预测功能也在不断被人挖掘着。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旨在模仿人脑结构及其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现代计算机构成单元的速度是人脑中神经元速度的几百万倍,对于那些特征明确,推理或运算规则清楚地可编程问题,可以高速有效地求解,在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方面的精确与高速极大地拓展了人脑的能力,从而在信息处理和控制决策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先进手段。但由于现有计算机是按照冯·诺依曼原理,基于程序存取进行工作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结构模式与运行机制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逻辑运算规则,因而在很多方面的功能还远不能达到认得智能水平。随着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方面的问题日趋尖锐,促使科学和技术专家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出路。当人们的思想转向研究大自然造就的精妙的人脑结构模式和信息处理机制时,推动了脑科学的深入发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和闹模型的研究。随着对生物闹的深入了解,人工神经网络获得长足发展。在经历了漫长的初创期和低潮期后,人工神经网络终于以其不容忽视的潜力与活力进入了发展高潮。这么多年来,它的结构与功能逐步改善,运行机制渐趋成熟,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在解决各行各业的难题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可以进行预测事物的发展,节省了实际要求证结果所需的研究时间。 正是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理论、模型、算法、应用和时限等方面都还有很多空白点需要努力探索、研究、开拓和开发。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组织大量的科学和技术专家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广泛问题立项研究。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拟程序和专用芯片的不断推出、论文的大量发表以及各种应用的报道可以看到,在这个领域里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形成。 为了能深入认识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大量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是非常必要的。搜集的资料范围主要是大量介绍人工神经网路,以及认识和熟悉了其中重要的BP网络。参考的著作有:马锐的《人工神经网络原理》,胡守仁、余少波的《神经网络导论》以及一些相关论文,董军和胡上序的《混沌神经网络研究进展和展望》,朱大奇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和宋桂荣的《改进BP算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这些

常用酿酒酵母菌株基因型教程文件

常用酿酒酵母菌株基 因型

Commonly used strains ? ?van Dijken et al. (2000) Enzyme Microb Technol 26:706-714 - compares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ly used lab strains ?Winzeler et al. (2003) Genetics 163:79-89 - uses SFP (single-feature polymorphisms) analysis to study genetic identity between common lab strains S288C Genotype:MATαSUC2 gal2 mal mel flo1 flo8-1 hap1 ho bio1 bio6 Notes: Strain used in the systematic sequencing project, the sequence stored in SGD. S288C does not form pseudohyphae. In addition, since it has a mutated copy of HAP1, it is not a good strain for mitochondrial studies. It has an allelic variant of MIP1 which increases petite frequency. S288C strains are gal2- and they do not use galactose anaerobically. The S288C genome was recently resequenced at the Sanger Institute. References:Mortimer and Johnston (1986) Genetics 113:35-43. BY4743 Genotype:MAT a/αhis3Δ1/his3Δ1 leu2Δ0/leu2Δ0 LYS2/lys2Δ0 met15Δ0/MET15 ura3Δ0/ura3Δ0 Notes: Strain used in the systematic deletion project, generated from a cross between BY4741 and BY4742, which are derived from S288C. As S288c, these strains have an allelic variant of MIP1 which increases petite frequency. See Brachmann et al. reference for details. References:Brachmann et al. (1998) Yeast 14:115-32. FY4 Genotype:MAT a Notes: Derived from S288C. References:Winston et al. (1995) Yeast 11:53-55.

人工神经网络综述

目录 1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工作原理 (3) 2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内容 (4) 3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5) 4 典型的神经网络结构 (6) 4.1 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6) 4.1.1 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 (6) 4.1.1.1网络结构 (6) 4.1.1.2学习算法步骤 (7) 4.1.1.3优缺点 (7) 4.1.2单层感知器 (8) 4.1.2.1网络结构 (8) 4.1.2.2学习算法步骤 (9) 4.1.2.3优缺点 (9) 4.1.3多层感知器和BP算法 (10) 4.1.3.1网络结构: (10) 4.1.3.2 BP算法 (10) 4.1.3.3算法学习规则 (11) 4.1.3.4算法步骤 (11) 4.1.3.5优缺点 (12) 4.2反馈神经网络模型 (13) 4.2.1 Hopfield神经网络 (13) 4.2.1.1网络结构 (13) 4.2.1.2 学习算法 (15) 4.2.1.3 Hopfield网络工作方式 (15) 4.2.1.4 Hopfield网络运行步骤 (15) 4.2.1.5优缺点 (16) 4.2.2海明神经网络(Hamming) (16) 4.2.2.1网络结构 (16) 4.2.2.2学习算法 (17) 4.2.2.3特点 (18) 4.2.3双向联想存储器(BAM) (19) 4.2.3.1 网络结构 (19) 4.2.3.2学习算法 (19) 4.2.3.4优缺点 (21) 5.人工神经网络发展趋势以及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2) 5.1 与小波分析的结合 (22) 5.1.1小波神经网络的应用 (23) 5.1.2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3) 5.2混沌神经网络 (23) 5.2.1混沌神经网络的应用 (24) 5.2.2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4)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与现状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与现状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趋势 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现代计算机构成单元的速度是人脑中神经元速度的几百万倍,对于那些特征明确,推理或运算规则清楚的可编程问题,可以高速有效地求解,在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方面的精确与高速极大地拓展了人脑的能力,从而在信息处理和控制决策等各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先进手段。但由于现有计算机是按照冯·诺依曼原理,基于程序存取进行工作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结构模式与运行机制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逻辑运算规则,因而在很多方面的功能还远不能达到人的智能水平。随着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方面的问题日趋尖锐,促使科学和技术专家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出路。当人们的思路转向研究大自然造就的精妙的人脑结构模式和信息处理机制时,推动了脑科学的深入发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和脑模型的研究。随着对生物脑的深入了解,人工神经网络获得长足发展。在经历了漫长的初创期和低潮期后,人工神经网络终于以其不容忽视的潜力与活力进入了发展高潮。60多年来,它的结构与功能逐步改善,运行机制渐趋成熟,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在解决各行各业的难题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正是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理论、模型、算法、应用和时限等方面都还有很多空白点需要努力探索、研究、开拓和开发。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组织大量的科学和技术专家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广泛问题立项研究。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拟程序和专用芯片的不断推出、论文的大量发表以及各种应用的报道可以看到,在这个领域里一个百花气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形成。 在进行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时,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神经网络模型或算法在通用的串行或并行计算机上编程实现,但这只是研究的手段而绝非目的,在构造实际的神经网络应用系统时,必然要考虑到硬件实现问题,特定应用下的高性能专

啤酒酵母选育1

啤酒酵母选育项目 紫外诱变及其突变株的性能测试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菌种:四铃啤酒酵母 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振荡器、水浴锅、离心机、显微镜、蒸馏装置、分析天平。 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麦芽汁固体培养基。(麦芽汁由四铃啤酒厂提供) 1.2试验方法 1.2.1酵母菌的活化 取菌种接种至装有麦芽汁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130r/min振荡培养,于28℃恒温培养箱培养h,得到正常生长阶段的酿酒酵母菌悬液。 然后接种于斜面麦芽汁固体培养基上,采用28℃恒温培养48h,得到完全活化的正常生长的酵母菌。 1.2.2酿酒酵母菌对数生长期的测定 1.2.2.1菌悬液的制备 取1OmL菌液离心收集菌体,洗涤2次后,菌体悬浮于1OmL生理盐水中,制得菌悬液。 取活化的菌悬液各1mL接种于36支含9mL的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摇匀,130r/min振荡培养,每隔2h取试管3个,放入冰箱,全部培养结束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00nm处测各管菌液的吸光度值,以空白的麦芽汁培养液为对比,根据所得数据做出酿酒酵母菌的生长曲线。

(此图视为参考) 1.2.3紫外线诱变试验 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悬液稀释,使菌种的浓度达到lx106个/mL。(此处菌悬液浓度的确定采用三种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平板菌落计数法;3.光电比浊计数法) 备注:平板直接计数法:如果过少菌液不易涂布开,过多则在涂布完后或在培养时菌液仍会在平板表面流动,不易形成单菌落,且培养周期长,耗时多,工作量大,但是也是我们的强项,可以锻炼大一的动手能力。 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较直观,我们可以直接显微观察,多人工作计数。耗时较短,且工作量较小,并且我系其他实验组采用此方法计数,可供参考。 3:光电比浊法:虽然绘制标准曲线要求较高,但是工作量较小,且一次绘制好标准曲线好后,以后可以用,准确率较高。 比较三种方法,我倾向于第一种和第三种,二者相比较,可以校正方案。 实验步骤: 打开30W紫外灯预热30min,使其功率达到稳定。 1取斜面菌苔一环于2OmL麦汁中混匀,28℃活化培养14h。 2取4mL培养液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弃上清液加入4mL生理盐水洗涤,在电磁振荡仪上震荡10min左右,重复2次,制成5mL悬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调整细胞浓度。 3取诱变前的1mL菌悬液进行适当稀释,分离出3个合适的稀释度倾注琼脂平板,约为10-3、10-4、10-5,每一个梯度3个平板,每一个平板加0.2mL菌液,进行培养后平板计数法,作为对照。 4取菌悬液5mL移入无菌培养皿中,加入一无菌磁力转子,置于磁力搅拌器上。 5 30W紫外灯下30cm处照射,调整照射时间。 本次预设为0,30,45,60,90,120,180,600.(单位s) 6取一定稀释梯度的紫外照射菌液0.1(视具体情况而定)用无菌涂布棒涂布均匀,每组做三个平行线培养记录菌落数,计算各照射时间下的致死率。(选在75%-80%)。 致死率=未经照射菌落数-紫外照射菌落数 未经紫外照射菌落数 7挑取平板上生长迅速菌落比较大的菌株进行斜面培养,然后重复1-5,再重复第5步,挑取平板上生长迅速、菌落比较大的菌株进行斜面培养,连续进行5次, 28℃培养20h左右,计算其突变率和致死率。(上述时间等数字视为参考数值) 1.2.3.1初筛 诱变后挑选在麦芽汁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中等大小、乳白色、表面光滑和边缘整齐的菌落移接斜面供复筛。 1.2.3.2复筛

酵母菌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酵母菌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前就利用酵母制酱酿酒等,酵母菌在人类的食品化工能源等方面有重大作用。酵母菌发酵食品可改善其风味及提高营养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在改造酵母方面获得了很多成功,使酵母获得了很多对人类有益的性状。在能源匮乏的今天,利用酵母发酵生物质产酒精作为能源代替品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还需解决纤维素难利用等问题,因此亟需改造酵母,使其适应于纤维素等发酵。 关键词:酵母菌食品风味可再生能源基因工程 The role of yeast in fermention industry Abstract:The people of our country make sauce and alcohol .Yeast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food chemeical-industry and energy and so on .Food ferment by yeast has a special taste and nutrient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gene engineer succeeds to change the characters of yeast and get many new properties of yeast to fit the fermentation .Because the short of energy , it is importanceto use yeast to ferment alcohol as a substitution . But yeast can't use fiber to ferment effecient . Gene engineer may solve this problem . Key words:yeast ,flavor of foo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gene engineer . 1 酵母在发酵中的历史回顾 中国是世界上在食品生产中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最早的文明古国,具有许多民族特色的发酵食品,如豆腐乳、豆豉、酱油、酱、醋和白酒等,这些食品的制造工艺属传统的发酵工业[1]。利用 酵母对肉制品进行发酵,如腊肉,可以提高肉制品的消化吸收率及营养价值[2]。酵母菌与人类 生活密切相关,除了发面做馒头、面包和酿造各种饮料酒外,还能生产酒精、甘油、甘露醇、有机酸、维生素等等。酵母以通气方式培养可产生大量菌体,其蛋白质含最可达千酵母之50%。食用酵母多以糖蜜为原料,生产饲料酵母则以酒精工业、淀粉工业、制糖工业、啤酒工业、千酪工业、造纸工业(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等废液以及石腊油、木材水解液为原料生产。生产设备 向着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3]。使用化学超声波等方法使酵母细胞破碎入醪液发酵,可以缩 短发酵周期,提高酱油质量[4]。 2 酵母抽提物的呈味作用原理 一般用酵母菌分为啤酒酵母和卡尔酵母,啤酒酵母属于上面酵母,而卡尔酵母属于下面酵母。酵母的发酵产物可以改善食品风味,能使人增强食欲。例如天然调味料——酵母抽提物(也称“酵母精”) 是以酵母发酵液为原料经自溶等工序而制得[5], 它不同于味精只含单一谷氨酸钠, 除了谷氨酸钠外, 还含丰富的其它10 多种氨基酸、肽以及多肽类、呈味核苷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多种成分形成一种复杂的复合效应, 不仅具有味精的鲜味, 而且还具有浓郁的肉香味,

常用酿酒酵母菌株基因型

Commonly used strains information include: ? ? used lab strains ? identity between common lab strains S288C Genotype:MATαSUC2 gal2 mal mel flo1 flo8-1 hap1 ho bio1 bio6 Notes: Strain used in the systematic sequencing project, the sequence stored in SGD. S288C does not form pseudohyphae. In addition, since it has a mutated copy of HAP1, it is not a good strain for mitochondrial studies. It has an allelic variant of MIP1 which increases petite frequency. S288C strains are gal2- and they do not use galactose anaerobically. The S288C genome was recently resequenced at the Sanger Institute. References:Mortimer and Johnston (1986) Genetics 113:35-43. BY4743 Genotype:MAT a/αhis3Δ1/his3Δ1 leu2Δ0/leu2Δ0 LYS2/lys2Δ0 met15Δ0/MET15 ura3Δ0/ura3Δ0 Notes: Strain used in the systematic deletion project, generated from a cross between BY4741 and BY4742, which are derived from S288C. As S288c, these strains have an allelic variant of MIP1 which increases petite frequency. See Brachmann et al. reference for details. References:Brachmann et al. (1998) Yeast 14:115-32. FY4 Genotype:MAT a Notes: Derived from S288C. References:Winston et al. (1995) Yeast 11:53-55.

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接种方法和形态观察

注意:由于实验内容较多,所以我们只要把蓝色字体部分写在实验报告上即可,黑体字部分自己看一下。由于11-13周为教学质量检查周,督导随时可能来查,所以预习报告还是要写。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真菌接种方法和形态观察 一、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1 目的 1.1学习掌握微生物的几种接种技术 1.2 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 2 基本原理 将微生物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在无菌条件下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为接种。接种的关键是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斜面接种、液体接种、穿刺接种、平板接种和固体接种等。 3 实验材料 3.1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玫瑰暗黄链球菌、曲霉、荨麻青霉的斜面培养物 3.2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及高氏1号培养基的斜面和平板3.3 试剂:5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 3.4 仪器与其他用品 酒精灯、记号笔、试管、橡胶塞、试管架、接种环、培养皿、超净台等。 4 操作步骤 4.1 斜面接种法 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传代活化、纯化培养、鉴定或保存菌种。通常先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或挑取斜面,液体培养基中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操作应在无菌室、接种柜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4.1.1准备工作 将菌种斜面培养基(简称菌种管)与待接种的新鲜斜面培养基(简称接种管)持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之间,菌种管在外侧,接种管在内侧,斜面向上管口对齐,并能清楚地看到两个试管的斜面,注意不要持成水平,以免管底凝集水浸湿培养基表面。 4.1.2接种环灭菌 右手持接种环柄,将接种环垂直放在火焰上灼烧。镍铬丝部分(环和丝)必须烧红,以达到灭菌目的,然后将除手柄部分的金属杆全用火焰灼烧一遍。 4.1.3拔管塞和烧烤试管口 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之间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拨出试管棉塞,将试管口在火焰上通过,以杀灭可能沾污的微生物。

人工神经网络文献综述.

WIND 一、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一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 work , ANN 是由大量的简单神经元组成的非线性系统,每个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都比较简单,而大量神经元组合产生的系统行为却非常复杂。人工神经元以不同的方式,通过改变连接方式、神经元的数量和层数,组成不同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元模型的基本结构如图 1所示。图中X=(x 1, x 2, … x n T ∈ R n 表示神经元的输入信号 (也是其他神经元的输出信号 ; w ij 表示 神经元 i 和神经元 j 之间的连接强度,或称之为权值; θj 为神经元 j 的阀值 (即输入信号强度必须达到的最小值才能产生输出响应 ; y i 是神经元 i 的输出。其表达式为 y i =f( n j =i Σw ij x j +θi 式中, f (

·为传递函数 (或称激活函数 ,表示神经元的输入 -输出关系。 图 1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是一门崭新的信息处理科学,是用来模拟人脑结构和智能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使其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的发展历史是不平衡的,自 1943年心理学家 McCulloch 与数学家 Pitts 提出神经元生物学模型 (简称MP-模型以来,至今已有 5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 50多年的历史中,它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60年代末至 7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的发展处于一个低潮时期。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本质上的困难,即电子线路交叉极限的困难。这在当时条件下,对神经元的数量 n 的大小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它不可能去完成高度智能化的计算任务。 80年代中期人工神经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多种模型、算法与应用问题被提出,主要进展如:Boltzmann 机理论的研究, 细胞网络的提出,性能指标的分析等。 90年代以后,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进入了稳健发展时期。现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在模式识别、经济管理、优化控制等方面:与数学、统计中的多个学科分支发生联系。 (三人工神经网络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发展到今天已有百余种模型,建造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出自热力学的、数学方法的、模糊以及混沌方法的。其中 BP 网络(BackPropagationNN 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人工神经网络。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 80%~90%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采用 BP 网络或它的变化形式,它也

实验六、酵母菌染色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六、酵母菌染色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2、了解革兰氏染色原理 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可讲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种类型,这是由这两种细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差异决定的。前者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壁厚且脂质含量低,肽聚糖本身并不结合染料,但其所具有的网孔结构可以滞留碘—结晶紫复合物,现在一般认为乙醇处理可以使肽聚糖网孔收缩而使碘—结晶紫复合物滞留在细胞壁,菌体保持原有的蓝紫色。而后者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交联度低,壁薄且脂质含量高,乙醇处理时脂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原先滞留在细胞壁中的碘—结晶紫复合物容易洗脱下来,菌体变为无色,用复染剂(番红)染色后又变为复染剂染色。 三、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2、溶液和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等。 3、仪器和其他用品:酒精灯、载玻片、显微镜、双层瓶、擦镜纸、接种环、 试管架、镊子、滤纸、滴管和无菌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革兰氏染色步骤: 1、制片 取菌种按常规方法涂片(不宜过厚)、干燥、固定。 2、初染 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染色1min后倾去染液,水洗至流出无色。 3、媒染 先用卢戈氏碘液冲去残留水迹象,再用碘液覆盖1min,倾去碘液 4、95%酒精脱色 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流加95%乙醇脱色(一般25-30s),当流出液无色时立即用水洗去乙醇。 4、复染 将玻片上残留水用吸水纸吸去,用番红复染液染色1min,水洗,吸去残水晾干。 5、镜检 将制好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6、混合涂片染色 在载玻片同一区域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涂片,其他步骤同上,显微镜下观察。 (2)酵母菌的普通染色 1、制片

啤酒酵母生产性能的研究

啤酒酵母生产性能的研究 生物技术专业2004级刘莉莉 摘要:在生产过程中,啤酒酵母繁殖几代之后往往容易发生优良性状衰退的现象。因此必须进行分离纯化。本实验通过对实验室保藏的啤酒酵母菌株的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株菌,通过进一步试验,对其发酵度、发酵速度、双乙酰还原能力、凝聚性、死灭温度等五项性能进行测定,从而筛选出发酵度高,发酵速度适中,双乙酰还原能力强,凝聚性好,死灭温度适中的1株优良啤酒酵母菌株。 关键词:啤酒酵母;筛选;性能测定 Research About Performance Of Beer Yeast Technology of biology Grade 2004 Liu lingli Abstract: In the procession of production, after several generations of breeding, fine traits of brewer's yeast are often prone to recession. Therefor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for the beer yeast are needed. In the experiment, we did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beer yeast which is Preserved in our Laboratory and gained 10 good strains. In order to select better the strains, I did further experiment such as determinate their fermentation, the speed of fermentation, diacetyl reduction capacity, cohesion, heat death temperature and so on.Then we selected a good strain of beer yeast with high diacetyl reduction capability and cohesion, and moderate temperature heat death and Provide a good set of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beer yeast for the production of beer. Key words: Beer Y east; Selec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1、前言 1.1 啤酒酵母的概述: 啤酒酵母属单细胞生物,直径5-10UM,在分类学上属于微生物界,真菌门,子囊菌纲,内孢霉目,内孢霉科,酵母属啤酒酵母种[1]。 啤酒酵母是用于酿造啤酒的酵母。多为酿酒酵母的不同品种。啤酒酵母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有光泽,平坦,边缘整

(完整word版)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异同

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的异同 1细胞结构 细胞结构群体特征繁殖方式 细菌原核细胞菌落光滑,湿润有些透明二分裂 放线菌原核细胞菌落表面丝绒状,干燥不透明孢子生殖 霉菌真核细胞菌落较大,干燥不透明,有颜色孢子生殖 酵母菌真核细胞与细菌菌落相似,出芽、孢子生殖 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真核生物有细胞核。 2菌落特征比较: 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 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 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滑,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 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 3细胞壁成分的异同: 细菌肽聚糖磷壁酸类脂质蛋白质 G+ 含量高含量较高一般无不含 G- 含量低不含含量较高含量高 细菌分为G+和G-,G+肽聚糖含量高,G-含量低;G+磷壁酸含量较高,而G-不含磷壁酸;G+类脂质一般无,而G-含量较高;G+不含蛋白质,G-含量较高。 放线菌为G-,其细胞壁具有G-所具有的特点。 酵母菌的细胞壁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 霉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蛋白质、葡聚糖。 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G+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 G-菌原生质体获得:EDTA鳌合剂处理,溶菌酶、肽酶 放线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肽酶

霉菌原生质体获得:纤维素酶。 酵母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 原生质体(protoplast):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动物细胞也可算做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具体包括细胞膜和膜内细胞质及其他具有生命活性的细胞器。植物和动物的如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而细菌如核糖体、拟核等。 病原生物学意义严格地说,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去除原有细胞壁或抑制新生细胞壁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对渗透敏感的细菌。革兰阳性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原生质球指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保留有外膜的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它是细胞进行各类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重要的部分。原生质体可分为质膜、细胞器、胞基质三部分。 4.大小比较 细菌大小一般在0.5~5μm 放线菌:菌丝纤细,宽度近于杆状细菌,约0.5~1微米,但是比较长。 酵母菌: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或5~20微米。 霉菌: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2~10微米,长度最长。 噬菌体:是病毒,在细胞内,比细菌小的太多,一个细菌内可以有数百个噬菌体。 所以从小到大:噬菌体、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5.pH 细菌6.5-7.5,放线菌7.5-8.0,酵母菌霉菌6.0-6.5 酵母菌渗透压较高。

神经网络【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应用物理 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简单基本元件——神经元相互联接而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每个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但大量神经元组合产生的系统行为却非常复杂神经网络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若干基本特性,但并非生物系统的逼真描述,只是某种模仿、简化和抽象。与数字计算机比较,人工神经网络在构成原理和功能特点等方面更加接近人脑,它不是按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执行运算,而是能够自身适应环境、总结规律、完成某种运算、识别或过程控制人工神经元的研究起源于脑神经元学说。19世纪末,在生物、生理学领域,Waldeger等人创建了神经元学说。人们认识到复杂的神经系统是由数目繁多的神经元组合而成。大脑皮层包括有100亿个以上的神经元,每立方毫米约有数万个,它们互相联结形成神经网络,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接受来自身体内外的各种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内,经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再通过运动神经发出控制信息,以此来实现机体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协调全身的各种机能活动若从速度的角度出发,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速度要远低于计算机,前者为毫秒量级,而后者的频率往往可达几百兆赫。但是,由于人脑是一个大规模并行与串行组合处理系统,因而,在许多问题上可以作出快速判断、决策和处理,其速度则远高于串行结构的普通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模仿人脑,具有并行处理特征,可以大大提高工作速度。 人脑存贮信息的特点为利用突触效能的变化来调整存贮内容,也即信息存贮在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的分布上,存贮区与计算机区合为一体。虽然人脑每日有大量神经细胞死亡(平均每小时约一千个),但不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活动。而普通计算机是具有相互独立的存贮器和运算器,知识存贮与数据运算互不相关,只有通过人编出的程序使之沟通,这种沟通不能超越程序编制者的预想。元器件的局部损坏及程序中的微小错误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失常。人类大脑有很强的自适应与自组织特性,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可以开发许多各具特色的活动功能。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非常灵敏;聋哑人善于运用手势;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以表现出非凡的运动技巧等等。普通计算机的功能取决于程序中给出的知识和能力。显然,对于智能活动要通过总结编制程序将十分困难。人工神经网络也具有初步的自适应与自组织能力。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改变突触权重值,以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一网络因学习方式及内容不同可具有不同的功能。人工神经网

酵母菌与人类

酵母菌与人类 【摘要】 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生产,有的为致病菌,是遗传工程和细胞周期研究的模式生物。 【关键词】 发现介绍发展作用结论与展望 【引言】 早在公元前3000年,人类开始利用酵母来制作发酵产品。最早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是酵母泥,这种产品的特点是发酵速度快,但运输和使用不便,产品的商业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销售酵母泥算起,把制造酵母作为一种工业来看,酵母工业的发展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酵母已成为世界上研究最多的微生物之一,是当今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热点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系统。 【正文】 一、发现 约4000年前,古埃及人开始利用酵母制作面包。考古学家在挖掘埃及遗迹时发现用来制作酵母面包的磨石和焙烤室,还发现了4000年前的面包房及酿酒厂的图纸。殷商时期,古代中国人就利用酵母酿制白酒。汉朝时期,中国人开始用酵母制作馒头、饼等面点。168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首次用显微镜观察到酵母。 二、酵母介绍

定义: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细胞形态:酵母菌细胞宽度(直径)约2~6μm,长度5~30μm,有的则更长,个体形态有球状、卵圆、椭圆、柱状和香肠状等。 生理特性: 生存方式:酵母是单细胞微生物。它属于高等微生物的真菌类。它和高等植物的细胞一样,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线粒体、相同的酶和代谢途经。酵母无害,容易生长,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动物体内都存在酵母。有氧气或者无氧气都能生存。酵母营专性或兼性厌氧生活,未发现专性厌氧的酵母,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称酒精)来获取能量。 生存环境:多数酵母可以分离于富含糖类的环境中,比如一些水果(葡萄、苹果、桃等)或者植物分泌物(如仙人掌的汁)。一些酵母在昆虫体内生活。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或5~20微米。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组成:细胞核DNA,线粒体DNA,以及特殊的质粒DNA。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酵母菌的分类:酵母产品有几种分类方法。以人类食用和作动物饲料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