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半规管型
诊断水平半规管型BPPV往往采用仰卧转头试验,即让 患者仰卧,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快速旋转90度,当头转 向一侧时出现水平眼震,眼震快相朝向地面(向地性 眼震)或朝向天花板(背地性眼震)。 明确患侧是正确治疗水平眼震型BPPV的首要任务。假 如当头转向左侧时的眼震比转向右侧时更加明显,则 说明左侧为患侧
在老年人群和女性人群中,BPPV的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为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2-3。有报道显示, BPPV与骨质疏松、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关,当然,首 先排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和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下降。其实,BPPV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从椭圆囊 脱落的耳石掉入半规管。 当患者头位突然改变,可引起半规管内耳石碎屑的移位, 从而产生某种旋转样的位置错觉。由于后半规管最容易受 重力影响,所以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BPPV最为常见,可占 全部病例的60%-90%。然而,我们可能低估了水平半规管 型患者的比例,因为该型患者的耳石比后半规管型更容易 自发复位。由于前半规管位置高,耳石碎屑较难进入而很 少受累,故前半规管型BPPV患者相对少见
前庭神经元炎
其它情况 最近有过一些可 能成为诱因的经 历(如在牙医办 公室或发廊斜躺, 时间过长的床上 休息,头部外 伤);类似的发 作史 神经系统症状或 体征可能有头痛 和眼球垂直偏斜; 甩头试验正常△ 可能有前驱病毒 感染史;甩头试 验异常△ 偏头痛,运动疾 病,家族史
前庭型偏头痛
梅尼埃病
反复发作,自发性,持 自发性,水平眼 波动性听力下降, 耳痛,耳胀 续时间为数小时 震 耳鸣
水平半规管型----向地性眼震型
水平半规管型BPPV分两种类型——向地性眼震型和背 地性眼震型。前者通常采用翻滚法复位治疗,嘱患者 依次患侧侧卧—仰卧—健侧侧卧—俯卧,连续翻滚270 度,耳石最终从水平半规管型移回前庭。另外一种复 位法称Vannucchi强迫侧卧体位疗法,即嘱患者连续健 侧侧卧12小时。这种方法适合症状严重且容易因头位 改变加重的患者及不能确定病变侧的患者。如果患者 侧躺12小时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则可以尝试换另一侧 侧躺12小时。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供备选,即Gufoni复位法,嘱患 者快速躺下,健侧侧卧1至2分钟,直到眼震消失,然 后将头迅速向下旋转45度,保持2分钟后立即扶患者坐 起
前半规管型
前半规管型BPPV极少见,我们对其病理机制则是知之 甚少。它的特点是眼震不明显,常表现为轻微的旋转 性眼震,眼动快相朝患侧。当病人出现这种眼震,应 考虑中枢损伤,虽然中枢病灶很难发现。
治疗
BPPV患者常常未经治疗便自发缓解。一项前瞻性纵向 研究表明,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到自发缓解的平均时 间间隔分别为水平半规管型7天,后半规管型17天。然 而,耳石手法复位往往能迅速、有效地治疗BPPV,药 物主要用于缓解较严重的恶心或呕吐症状。手术治疗 如后壶腹神经截断术和半规管堵塞术则很少采用,当 患者症状特别严重且不能控制,对手法复位毫无效果 时可以考虑。
后半规管型
Epley耳石手法复位旨在将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移回前庭。 复位过程中,耳石顺着各个手法步骤在管道中移动, 最终回到前庭。每个位置都应该停留,通常至少保持 30秒,直到眼震或眩晕消失。一次Epley手法复位的成 功率约为80%,四次复位的成功率则增加至92%。 五个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半规管型 BPPV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相对于假手法组和 阴性对照组,眩晕症状及眼震情况有显著的改善。一 些临床医师主张在对患者行Epley手法复位时用便携式 振动器置于患侧乳突处振动,或建议在手法复位后限 制患者头部和身体的运动,但这些建议尚无证据支持。 然而,手法复位后保持正坐姿势15分钟似乎是有道理 的。
甩头试验异常:当患者头突然被旋转到一侧,为维持视觉固定,出现矫正性动 作(快速眼动)。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发现,70%以上的BPPV患者可见位置性 眼震,根据所累及的半规管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手 法进行诱发复位。
采用Dix–Hallpike手法对右侧后半规管型BPPV 患者诱发眼震。
患者正坐位(A),头向右侧旋转45度(B)wk.baidu.com保持头位后将患者上半身放倒,平躺 于床上,头部20度悬于床沿下(C)。诱导出向上旋转性眼震,眼动快相向右侧 (D)。
临床要点
1. BPPV是目前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 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由头位改变诱发。 2. 诊断后半规管型BPPV须根据眼震激发试验:对患者 行Dix–Hallpike试验时,当头部侧向一旁,可见向上旋 转性眼震,眼震快相朝向地面。 3. 水平半规管型BPPV患者行Dix–Hallpike试验时,当患 者平躺,头转向一侧时,可见向地性眼震或背地性眼 震。 4. 耳石手法复位对BPPV疗效显著(如Epley手法复位对 后半规管型BPPV有效)。
Epley 耳石复位法治疗右侧后半规管型BPPV
Dix–Hallpike手法诱导的眼震消失后(A、B和C),头向健侧(左侧)旋转90度(D), 使耳石转移到总脚旁,如果此时出现眼震,方向则与之前Dix–Hallpike手法诱导的眼 震方向相同。头继续向下旋转90度,身体也同向旋转90度,此时患者脸朝地面,身体 于健侧侧躺(E);耳石顺势迁移。然后患者坐起(F),耳石则通过总脚掉回了前庭。 每个姿势应该保持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一般不少于30秒。
水平半规管型----背地性眼震型
水平半规管型眼震背地性BPPV产生的原因是壶腹帽处 附有耳石碎屑,或壶腹帽附近的水平半规管前臂中有 浮动的耳石碎屑。对应的复位法旨在使这些耳石碎屑 脱落并转移到水平半规管的后臂中。可用于此种类型 患者的复位法有摇头法、改良的Semont法和Gufoni法。 Gufoni手法,嘱患者正坐,背部和头部挺直,快速向 患侧卧倒,保持姿势1至2分钟,直到患者眼震消失或 明显减弱,然后迅速将头部向上旋转45度,保持2分钟 后让患者缓慢坐起。该手法旨在使水平半规管长臂壶 腹帽处的耳石碎屑转移到更后的位置,这样耳石才可 能掉回前庭,即使不能,也可以再结合Gufoni手法协 助治疗。 摇头法:嘱患者快速摇头,每秒来回两次,连续15秒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病例
一位58岁的女性患者,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眩晕 和身体不平衡感,伴恶心呕吐,为此向她的主治医师 寻求诊治。当时眩晕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该患者躺 下、翻身、或爬起时,均再次出现眩晕症状,否认耳 鸣及听力下降。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诊断和治疗?
与体位有关,累 及前、后、水平 无 半规管的各种垂 直旋转性眼震
脑卒中
自发性,持续时间往往 自发性,眼震方 比较长,体位改变后可 偶尔 向不定或改变 能加重 自发性,持续时间长, 自发性,水平眼 无 体位改变后可能加重 震最常见 反复发作,自发性,持 少见,一旦出现, 续时间为数分至数小时, 偶尔 往往与体位有关 可能与体位有关
后半规管型
对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采用Dix–Hallpike手法,可以诱发出 典型的眼震。当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碎屑从壶腹帽处脱落, 内淋巴也跟随流动,从而刺激了后半规管。这种情况引起 的眼震为向上旋转性眼震,眼动快相向地面(患者头部侧 向一旁)。 眼震一般在2-5秒后出现,1分钟内消失(通常30秒),坐 起时则眼震方向相反。当重复测试后,由于眼球疲劳会出 现眼震幅度变小。如果耳石粘附在壶腹帽上,也可以诱发 出相同形式的眼震,但持续时间会延长。 对患者进行Dix–Hallpike手法测试,诱发出上述形式的眼震, 可作为后半规管型BPPV一项重要的诊断标准。然而,有接 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只能诱发出轻微眼震,甚至没有眼震。 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临床症状相符,仍有较好的疗效。
Semont复位法治疗右侧后半规管型BPPV
嘱患者正坐(A),然后向患侧躺下(B)。令患者头部及身体从患侧向健侧180度快 速地翻转(C),此时头向健侧(左侧)。最后让患者坐起,头回到正前位(D)。 每个姿势应该保持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一般不少于2分钟。
这两种方法可能都要重复几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患者在家中可反复执行,直到症状明显改善为止。一项随 机对照实验的结果显示,患者自行采用Epley法复位的成功 率高达95%,采用Semont法的成功率为58%。有研究认为, 在临床上,患者在正确指导下自行复位的效果比被动复位 明显要好。 复位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眩晕症状,还有很 多患者复位之后在头动时会出现不平衡感和短暂的头昏, 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几天,甚至更长,即使当时复位成功也 可能出现这些情况。还有些患者在复位结束几分钟后会出 现短暂的眩晕。 复位过程中,如果耳石颗粒从后半规管脱落后又掉进了水 平半规管,则后半规管型BPPV转变成了水平半规管型BPPV,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发生率低于5% 。当这种情况发生后, 我们又可以采用相应的其他复位手法治疗水平半规管型 BPPV
鉴别诊断
BPPV与其他急性或突发性眩晕不同,通过病史采集和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往往能与脑卒中、前庭神经元炎引 起的眩晕鉴别。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时应包括眼震激 发试验,眼球偏斜检测及一套能提示中枢性原因的前 庭反应
原因
起病与病程
眼震
听觉症状
BPPV☆
反复发作,短暂,与体 位有关,通常由翻身、 躺下、起床等头位改变 诱发
后半规管型
Semont复位法也可以用来治疗后半规管型BPPV。为有 效地疏散耳石颗粒,嘱患者在1.3秒内由患侧向健侧 180度快速地翻转。当患者因脖子旋转困难而不能耐受 Epley手法时,可以选择Semont复位法。正如Epley手法 一样,Semont复位法进行到第二个姿势时,若出现向 患侧的眼震,则验证了该手法的正确性
临床上的难题——BPPV
到目前为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缩写为BPPV) 是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有报道显示,BPPV 的年患病率为10.7-64.0/100000人,终生患病率为2.4%。 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持续时间通 常不超过1分钟,一般在头位改变后诱发,如躺下或起 床,在床上翻身,头向后仰或前倾。 虽然有少部分患者描述为较持久的眩晕和不平衡感, 但医生通过详尽的病史采集最终都能获悉这些患者在 头位改变后眩晕症状通常会加重。眩晕发作时,很多 患者伴有恶心,有时伴呕吐。BPPV的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头部外伤、长期斜卧及各种内耳疾病有关。频 繁的自发缓解与复发,一年内复发的概率约15%。在 日常活动中,患者容易摔倒和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