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下利第十七.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概念:
呕吐:由不同原因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使 胃中之物从口而吐出的病证。
哕:即呃逆。邪气扰胃动膈,气逆上冲,频繁打 嗝,不能自止的病证。
下利:泄泻和痢疾的总称。 泄泻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或粘滞不爽,
或水样便,或伴有腹痛。 痢疾是腹痛,下利赤白脓血,里急后重为主证的
食已即吐 胃肠实热 便秘或便闭 腑气不通 腹胀
舌红 苔黄 脉数
大黄—清热泻火
清热泻火—大黄甘草汤 甘草—和胃缓急
(2)热郁少阳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15)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斤 生
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 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迫胃—呕吐
热在 少阳不和—发热
少阳
或寒热往来
可伴有口苦咽干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清热止呕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胸胁苦满
人参
甘草
大枣
(3)热利兼呕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1)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 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 再夜一服。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呕吐—胃热 (舌苔厚腻)
黄连
黄芩 苦寒清热
肠鸣 —肠寒 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 (或有腹泻)
半夏 干姜
降逆止呕
心下痞—气滞
人参 健脾
大枣
甘草 益气
4. 饮邪致呕 (1)寒饮呕吐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 主之。(12)
诸呕吐—一般呕吐
寒邪循肝经上冲
温胃散寒 —吴茱萸汤 降逆止呕
吴茱萸汤
吴茱萸 温散肝胃寒邪 降逆止呕 生姜 人参 补中益气 大枣
(2)阴盛格阳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 四逆汤主之。(14)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 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下利臭秽
肠道 粘滞不爽 湿热 里急后重
上犯胃—干呕
清利湿热 和胃止呕
黄芩 黄芩加半 芍药 夏生姜汤 甘草
大枣 生姜 半夏
清热止利 缓急止痛 和胃止呕
3. 寒热错杂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10)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Leabharlann Baidu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 枚 甘草三两(炙)
(三)证治 1、寒性呕吐 (1)肝胃虚寒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8)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9)
呕吐——胃寒气逆 肝胃 或干呕 虚寒 胸满—寒凝气滞
吐涎沫—胃寒停饮 头痛者—肝经上达颠顶
病证。
一、呕吐
(一)成因与脉证
1、饮邪致呕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
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 也,此属支饮。(2)
先呕却渴 此为欲解 呕后饮去津液暂亏,少少与饮之解 先渴却呕 为水停心下 口渴饮水后又呕,是胃中有停饮 呕家本渴 经常呕吐,津亏当口渴 今反不渴 反而不渴,为心下有停饮
似喘不喘
寒饮搏结 似呕不呕
生姜汁—温化寒饮
胸中 似哕不哕 生姜半夏汤 宣通阳气
阳气郁滞 呕恶不能
半夏—化饮和胃
胸中极度
降逆气
烦乱
无可奈何
(4)呕后调治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
胃反 (脾胃 虚寒)
呕吐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便干或便闭 降逆止呕—大半夏汤 (粪如羊矢) 健脾益胃 口舌干燥 脉虚数
半夏—降逆止呕 人参 补益脾胃 白蜜 润燥
2、热性呕吐 (1)胃肠实热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17)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呕吐—胃气上逆
附子—温阳散寒
脉弱—阳气亏虚
小便复利—肾气不固 脾肾阳虚—四逆汤 干姜—温中散寒
身有微热—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
四肢厥冷—阳虚不能
炙甘草—健中气
温煦四肢
(3)虚寒胃反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16)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 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呕吐 脾阳虚 ——脉弦 胃气无余 宿谷不化—胃反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 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 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5)
趺阳脉
浮—脉浮而无力 (虚阳外浮) 脾胃虚弱
涩—按之脉涩滞 (脾阴不足)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宿谷不化
胃反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 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4)
温胃散寒—半夏 降逆止呕 干姜散
半夏—降逆 止呕
干姜—温胃 散寒 化饮
(3)寒饮搏结胸胃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 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21)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斤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 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2、虚寒胃反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饮食,而反吐者 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 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 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3)
误汗 或过汗
胸阳受挫 宗气衰少 胃中虚冷
虚阳浮越—脉数 (虚数) 误下—脾 胃大伤
寸口脉微而数—气血亏虚—宗气衰少—胃反
(脉数而无力)
胃中虚寒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二)治疗禁忌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1)
呕家—经常呕吐 有痈脓—吐痈脓
或脓血
正确治疗是消痈排脓—脓尽自愈
不可治呕—止呕脓液不能排出 病不愈甚或加重
病人欲呕者,不可下之。(6)
病人 欲呕
病邪在上,正气欲驱邪外出—可因势利导 误用下法—致邪气内陷,正气受损病情加重
半夏 温胃散寒
谷不得下—胃气上逆 小半夏汤
生姜 降逆止呕
呕吐半姜为圣药 气盛加橘虚蜜参 热盛姜连便闭下 寒盛丁萸姜六君
(2)寒饮内盛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20)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 顿服之。
干呕吐逆—胃虚 气逆
吐涎沫—胃寒 生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