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 亲社会行为_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压力
• 觉得自己太忙了,没 有时间帮助别人
第三节 助人者
• • • 暂时性的情绪 助人的动机:移情与个人痛苦 人格特征
暂时性的情绪
1. 情绪保持假设 对积极情绪的保持 2. 不良情绪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个人痛苦:
– 我们自身对于他人困境的情感反应,感到震惊、惊骇、 焦虑担心及无助。
体会他人痛苦的感受或见解,移情使人们感受到对他人 的同情和慈悲。
• 动物的亲社会行为,而且这种亲社会行为通 过基因遗传得以延续。
进化理论
• 从进化理论中得到的假设:
1. 动物最愿意帮助那些基因上与它最接近的个 体 2. 比起远亲或是陌生个体,它们更愿意帮助家 庭成员
社会规范:责任、互惠和公平
• 进化论在助人行为的解释上存在局限性
1. 社会责任规范 2. 互惠规范 3. 社会公平规范
第十二章 亲社会行为
本章概述
•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观点 • 亲社会行为的情境决定因素 • 个人品质与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 • 助人行为/利他(altruism):
– 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 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
移情:
–
人格特征
• 一个研究的结果:
– 更强壮、具有攻击性、有原则,而且他们有更 多的生命救援、医学或是警察的训练 。
• 助人的最初动机:
– 最初动机并不是由于人道主义精神,而是依据 自己的能力的感觉来行动,以他们的训练和生 理力量为基础。
• • “你将自己的玩具分给没有玩具的小朋友,这很好。 这是非常好的助人行为。” “我猜你是那种愿意帮助其他人的孩子。是的,你是 一个非常好,爱帮助人的孩子。”
学习理论
2. 观察学习
– – 观察学习的效果在儿童 和成人身上都有体现。 对于儿童与成人,其亲 社会行为Fra bibliotek出发点不同 。
进化理论
• 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关于助人行为的解释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观点
• • • • 决策理论 学习理论 进化观点 社会规范
决策理论
1. 2. 3. 4. 知觉到需要 个人的责任 权衡成本与收益 决定如何给予帮助和采取行动
学习理论
1. 强化
– 当亲社会行为被奖励时,小朋友更倾向于与其 他的小朋友分享弹珠。 – 特定形式的赞扬所起的强化作用更有效。
– 例: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
第二节 情境因素: 助人行为何时会发生
• • • 他人的存在 环境条件 时间压力
他人的存在
• •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对旁观者效应的理论解释
– 他人在场所产生的责任分散 – 情境解释的模糊性 – 评价忧虑
环境条件
• 天气
环境条件
城市的规模
社会责任规范
• 社会责任规范(norm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 我们应当帮助那些依赖我们的人。
公平规范
• 互惠规范(norms of reciprocity)
– 我们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公正和资源公平分配的规范
• 如果两个人对于任务的贡献相等的话,如 果一个人得到的报酬多于另一个人,那么 不论是哪一方都会感到有压力,都会趋向 于重新分配报酬,以达到最后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