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德阳市实验小学胡艳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而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的这段论述揭示了汉语言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感悟。“感”是对语言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基本特征。
因此,语文课堂要把读的时间和自由还给学生,要让课堂书声琅琅,要使学生真正读通、读懂、读透。怎样引领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真正将课文读通、读懂、读透呢?
一、读的目的性要明确,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启迪灵性。
每篇课文在初学之时,我都会给充足的时间让孩子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通了以后就跟同桌读,可以同桌一人读,一人听,也可以一人读一段,读后评议并纠正读错的字音和词句,两人再一起练读易错字、易漏字、易添字、易产生语序谬误的句子。这次我对读的要求不高,只要读通课文,认准生字就行,而且尊重学生的差异,注意鼓励朗读有困难的孩子。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后,再让他们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说一说。
这样,孩子在多遍的准确的朗读中不仅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培养了语感。
二、读的层次要由浅入深。
低年级学生阅读课文,一般可以按“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把课文读得正确,在读中认会生字。接着是熟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流利,达到读通。学生读准和读通的过程也是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也有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和理解。读在此基础上的读懂课文,就是质疑问难,抓住重点,读书讨论交流,进一步品读课文,诵读课文,从而实现较深层次地与文本的对话。
中高年级可以按照(1)通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了解,明确学习目标。
(2)研读课文,读懂词句,读懂句段,理解内容,尝试达标。
(3)精读课文,交流讨论,互助互纠,听说训练,共同达标。
(4)诵读课文,回到整体,归纳掌握。
(5)延伸阅读,练习迁移,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在有层次的读中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三、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应讲求读的实效性。
1. 朗读训练时要精心的设计。
有位名师曾对向他请教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年轻教师说:“一个字——读!集体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老师读学生读,睁眼读闭眼读。”当然,这样的论述是为了强调朗读的重要。朗读训练时教师要设计什么时候进行感知性的朗读,什么时候进行理解性的朗读,什么时候进行表现性的朗读。以增强课堂上朗读的目的性。
2.朗读时要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前,只是说我们要带着喜悦的感情朗读,并认为这就是朗读指导。其实严格说,这不是朗读指导,而是朗读要求。学生之所以读不出这种感情,常常不是因为不知道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而是不了解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所以,朗读的指导一定要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后面将谈到)
四、要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在默读思考中理解文章中心;在朗读体味中领悟语言情感;在品读剖析中感悟写作技巧。
1、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启迪灵性。
新教材的很多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就以四年级上册为例,有赞美大自然神奇的,有歌颂真善美的,有颂扬人间真情的,有赞叹科学奇迹的。
在阅读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去领悟情感。
教师首先要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还要通过语言的描绘,促发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鸟的天堂》一文,巴金先生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
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副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在教学课文的第一部分时,我首先采用引读的方式,请孩子们坐上作者的小船,跟随作者一起去看那南国的树。读后让大家都来说说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我要求孩子找出相关的语句练习朗读,争取用自己朗读来展示榕树的高大茂盛、生机勃勃和美丽无比。接着我让孩子们比赛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
于是,文中描绘榕树的语句被孩子们读得精彩纷呈。就拿“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一句来说,孩子们就展示了多种不同的读法。有的读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因为他理解了,作者此时对榕树的株数不再有疑问了,他已经看清了榕树不是许多株,也不是两株,而就是一株,而且这一株榕树枝干多得没法数得清。有的读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因为他体会到巴金爷爷在四川肯定是没机会看到这样的大榕树的,刚才的远看又让他产生了疑惑,现在终于有机会看清了,而且,这么大的树巴金爷爷是第一次看到,所以这个孩子在朗读时除了惊奇,还多了几分久盼的兴奋。
而且,每一次孩子朗读和品句后,我都要大家带着刚才激发出的感情来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就是这一次次反复地朗读使孩子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达到了共鸣,使这短短的一句话一次次传达出作者心底的惊叹和赞美。
在孩子们以朗读来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后,我用生动的语言总结描述道:这一株500多岁的大榕树,笼罩了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远看,好似浮在水面的绿洲;近看,它枝繁叶茂,生机勃发。最后,我邀孩子们再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虽然我们老师对于文本的理解,远远比学生充分得多,深刻得多,但我们不能简单地代替学生去理解、去感受、去体味,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研究,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全面把握之后,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展露出来,让情感在学生周围汩汩地流淌,将学生内心的情感资源激发出来,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形成文本和情感的水乳交融。
其次,更要引导学生把敏锐的心灵和内心的经验情感调动起来,激荡起来,通过朗读充分地宣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