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新现临床真菌感染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对新现临床真菌感染的认识
?????临床上真菌感染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致病真菌种类不断变化,新现临床真菌感染不断增多,类型主要包括:由新识别的菌种引起的真菌感染,如新认识的着色霉中的Fonsecaea monophora和Fonsecaea nubica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等。+冯佩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
员会真菌学组委员国际人和动物共患病大会组织(ISHAM)中国区通讯员国际人和动物共患病大会组织(ISHAM)着色芽生菌病组秘书Fungal Diversity, Mycopathologia, Mycoses, Medical Mycology 和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等杂志审阅专家
科研成果:从事医学真菌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6年,曾多次赴荷兰皇家科学院真菌多样性中心学习交流研究,协办多届中国-CBS医学真菌培训班。主要研究领域为暗色真菌和双相真菌的致病性与分子进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共8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
SCI文章9篇。加强对新现临床真菌感染的认识
冯佩英席丽艳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冯佩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席丽艳)
目前真菌分类学从表型分类向基因型分类转变,使得对已知的疾病病原体有了新的认识,如我国孢子丝菌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球形孢子丝菌而非申克孢子丝菌;已知病原菌引起的新感染形式,如葡萄状维朗那霉(Veronaea botryosa)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病原菌在新的地方流行,国际人员交流的增多使一些地区流行性真菌感染如球孢子菌病等逐渐变成全球
性疾病。为了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日益增多的机会性真菌感染防范意识,我们在评价我国近年来新现和疑难真菌病的诊疗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基础上[1],就近5年我国新现的机会性真菌感染进行回顾。一、酵母和酵母样菌
念珠菌是人类机会性感染真菌中最重要、最常见的病原菌,尽管白念珠菌仍是临床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 sensu stricto)和光滑念珠菌等非白念珠菌感染率日益增高,其中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auris、Candida megyuniae、Candida quercitrusa 和Candida nivariensis等可引起念珠菌血症,而在我国血液标本中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最高,达33.2%[2]。近平滑念珠菌是一种复合体,含有3种不同基因型,即近平滑念珠菌、
拟平滑念珠菌(Candida orthopsilosis)和似平滑念珠菌(Candida metapsilosis),三者生物学表型特征基本一致,常规鉴定方法无法区分,但其流行分布、临床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华东地区调查结果显示[3],近平滑念珠菌为主要的临床分离株,然而南昌地区有较高的似平滑念珠菌分离率。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临床株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和米卡芬净均敏感,但是部分菌株对伊曲康唑呈剂量依赖性敏感。新近的分类法将以前的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单独命名为格特隐球菌(Cryptococcus gattii)。格特隐球菌在温哥华岛及美国部分地区爆发性流行,并有蔓延至西北太平洋地区趋势,引起全球高度关注。该菌多感染免疫正常人群,引起多系统感染性肉芽肿病变。格特隐球菌有4个基因型VGⅠ~VGⅣ,其中VGⅡ基因型具有高致病性。我国临床株主要为VGⅠ基因型,也有与温哥华岛致病株相近的VGⅡb基因型菌株[4?6]。非念珠菌属的致病酵母还有红酵母和毛孢子菌,均能引起菌血症。临床上以深红酵母和黏红酵母较常见,新近有报道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可引起甲真菌病[7]。播散性毛孢子菌感染是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死亡率高达50% ~ 80%[8],而且可同时合并念珠菌血症,主要病原菌为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和黏性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mucoides)。我国2001年报道首例阿萨希毛孢子菌引起的播
散性感染[9],此后陆续有相关病例报道。有学者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分离12株毛孢子菌,真菌学表型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但转录间隔区(ITS)测序鉴定为veenhuisii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veenhuisii)[10]。樊翌明等[11]从1例70岁男性患者右内踝皮损首次分离出真皮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dermatis),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菌丝和孢子,伊曲康唑治疗4个月后皮损完全愈合。2013年日本报道1例Burkitt淋巴瘤患者合并真皮毛孢子菌血症。
二、暗色真菌
暗色真菌是一组天然棕色或黑色的真菌,种类繁多,多为土壤腐生菌或植物病原菌。目前临床上已发现57
属100多种可引起人或动物皮肤黏膜、毛发和甲板的病变,也可导致皮下组织和深部组织器官的感染。欧洲一项调查显示[12],黑酵母样真菌在皮肤科门诊的阳性率为2.2%(108/4 951),主要分离自皮肤和甲板,主要病原菌包括欧洲瓶霉(Phialophora europaea,n = 29),Knufia epidermidis(异名Coniosporium epider?midis,n = 12),湿可乐赭霉(Ochroconis humicola,n = 6)和波氏枝孢瓶霉(Cladophialophora boppii,n = 4)。在我国,目前仅有1例由Knufia epidermidis所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的报道[13],尚未见其他黑酵母样真菌感染报道。该患者为80岁男性,双足皮肤暗色斑疹伴浸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