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该项目负责人,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桂勇博士介绍,数据收集工作历时8个月时间,覆盖1800名多元
职业、多元社会群体的网络用户,项目组通过分析样本用户在近两年间发布的所有新浪微
博文章,就社会议题、社会情绪、群体认同与网络行动、社会思潮四个部分进行不同社会
群体、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学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深度呈现当前中国
网络的社会心态,形成《报告》。

【报告调查显示】
1.多数用户感受到个人发展,发展效能感逐龄增加,生活压力感逐龄减弱
在对发展效能感等正面情绪的感知中,约64.9%的网络用户表达出一定程度的发展效
能感,这表明多数用户感受到个人的发展。

底层网络用户的个人实现程度最低,“毫无”
发展效能感的占比18.9%,而商界精英、知识技术人员、体制内人群发展效能相对良好:“毫无”发展效能感的商界精英仅占群体总数的1.3%,体制内人群和知识技术群体的这一比例分别为5.1%和5.3%。

同时,网络用户的“发展效能感”整体上随年龄的增大而变强;
抱有“强烈”发展效能感的人更多集中分布在60、70后人群里,这可能与“资历社会”
的现实情况存在联系:年龄越高,社会资历越丰富,所占有资源就越多,发展效能自然更好。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

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周末和节假日是中
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

45.2%的家长表示不
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

大部分教师的上网
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44.0%的网络用户感受到生活压力。

此外,生活压力感呈现出年龄越小,压力感越强
的特征。

其中,80、90们生活压力感尤为突出,有压力感的分别占到各自群体的53.5%、57.5%。

同时,社会底层群体也是生活压力感最强的群体,“有一点”或“强烈”感到压
力的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7.9%、18.3%。

2.生活工作感受和个人经济预期总体良好,商界精英感受最好,底层群体感受最差
在生活感受方面,51.3%的样本表达了幸福的感受,6.8%的样本表达了不幸福的感受,其余样本没有明确的表达。

商界精英群体在网络上晒幸福感受的比例最高(68.3%),其次
为专业技术人员(55.9%)和体制内人群(52.7%),底层群体比例最低(29.2%)。

在工作感受
方面,66.1%的样本在网络上表达了自己对工作的满意。

商界精英群体在网络上表达对工
作满意的比例最高(78.2%),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73.2%)和体制内人群(68.8%),底层群
体比例最低(39.5%)。

网络用户对个人未来经济状况预期良好。

在可清晰判断其预期的853个样本中,60.7%预期个人的经济状况会越来越好,仅有3.8%认为可能越来越差。

商界精英群体预期个人经济状况会越来越好的比例最高(71.8%),其次为体制内人群(64.0%)和专业技术人员
(62.6%),底层群体比例最低(44.2%)。

另外,底层群体中11.5%预期自己的经济状况会变坏。

在对收入合理性的判断方面, 41.9%的样本认为自己的收入合理,10.4%的样本认为
自己的收入不合理,其余47.7%的样本无法判断其对收入合理性的态度。

3.信任感普遍不低,体制内人士表现出“强信”倾向,商界精英表现出“弱信”倾向
调查数据显示,网络用户中72.7%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社会信任感,66.8%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媒体信任感。

样本在网络上表达的政治信任感偏低,但也有 45.1%的样本明确表达出
政治信任感。

尽管上述数字与人们关于中国信任度很低的通常认识不一致,但跟一些线下
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
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
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底层群体和体制内人士具有媒体信任感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70.2%和69.9%;专业
技术人员的相应比例为65.8%;商界精英具有媒体信任感的比例相对较低(59.7%),比底层
群体和体制内人士低约10个百分点。

暑假时间为响应院系号召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应聘了中国电信见习客户经理
一职。

活动期间我参加了中国电信开展的各项活动,活动涉及宽带受理,家客终端,个客
终端的销售及欠费回访等各方面。

活动中中国电信中心大街营业厅给予了大力支持。

视将
本次活动的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实践后的心得也是其中一部分。

以下是整理的2020年高中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心得,欢迎阅读!
值得注意的是,体制内人士同时表现出较强的媒体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除了
媒体信任感在四个群体中居于第二外,表达出社会信任感和政治信任感的样本比例都在四
大群体中居于最高,分别为75.6%和62.0%。

而商界精英对外界的信任感相对较弱,除媒
体信任感最低外,表达出政治信任感的样本比例(37.4%)也位于四大群体之末,比体制内
人士低了近25个百分点。

4.爱国主义情绪与政治冷漠感并存,政治冷漠感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爱国主义情绪遍
及不同年龄与不同学历人群
调查数据显示,在可清晰判断其态度的样本中,87.6%的网络用户表达出爱国主义情绪,其中42.8%表达出较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在可清晰判断其态度的样本中,48.5%的
网络用户表达出政治冷漠感,其中19.5%表达出较为强烈的政治冷漠感。

政治冷漠感最强的群体是知识技术群体,54.8%的人表现出政治冷漠感;政治冷漠感最
弱的是体制内人士,仅有39.7%的人表现出政治冷漠感。

此外,政治冷漠感随年龄上升而
下降,90后、80后、70后、60后和50后(及以前)等不同代际的人群表达出政治冷漠感
的比例分别为61.8%、57.4%、42.8%、31.9%和25.5%。

但是爱国主义情绪的表达与年龄和
学历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5.底层群体不公平感表达强烈,财富两极群体在不安全感上“抱团”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

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

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2020
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在对于负面情绪的感知中,持有不公平感、不安全感的网络用户分别占总体的44.7%、41.3%。

不公平感表达最强烈的是底层群体,“有一点”或“强烈”感到不公的人分别占到这
一群体的39.7%、25.1%;其次是知识技术人员,“有一点”或“强烈”感到不公的人共占43.0%。

3 学习中国电信对电信用户实施优质服务的落实办法,在营业厅实践规模化优质服务
接受广大用户咨询向电信用户的解释有关受费及相关问题。

与不公平感类似,底层群体的“社会不安全感”同样最为强烈,约占比50.5%。

不同
的是,商界精英取代知识技术人员成为持有这一情绪的第二大群体,约占比45.8%。

由此
可见,位于财富两极的人群都较容易产生“社会不安全感”。

从数据上看,底层群体的不安全感可能与其社会保障不足相联系——其社会财富的拥
有程度不足以支撑其生活无忧,因此产生“不安”。

调查数据表明,底层群体对“收入
分配问题”的关注度较高,满意度却很低,约有43.9%的底层人员对“收入分配问题”表
现出了关注,这一比例仅次于商界精英群体(占有效样本数的 49.3%),并高于体制内人群(占有效样本数的41.3%)和专业知识技术人群(占有效样本数的34.4%);而就“收入分配问题”的满意度来看,底层群体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群体,仅有5.0%的人表示满意。

这一
比例远低于专业知识技术人群的30.2%和体制内人群的30.6%;此外,底层群体还是针对
“收入分配”进行网络抗议最多的群体,约有7.9%的底层人员对目前的收入状况有过网络抗议行为。

而商界精英的不安全感可能与对未来前途的焦虑和对现有财富的恐慌有关。

对部分商
界精英群体博文的深度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6.对资本和知识的抵制情绪没有想象中高,仇富情绪随收入的增加和学历的上升而下

数据还显示,持有仇富和仇恨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的网络用户分别仅占总样本的7.6%和5.2%。

值得注意的是,商界精英群体仇富情绪最淡,仅有1.7%的人表达出仇富倾向;知识技
术人员群体和体制内人群表达出仇富倾向的比例分别为7.2%和7.0%;仇富情绪表达最强烈
的是底层群体,约12.9%的人表达出或多或少的仇富倾向,其中5.9%表达出强烈的仇富倾向。

此外,网络用户受教育水平越高,仇富情绪越不明显: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
本科生学历群体、大专(高职)学历群体及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中,有“仇富”情绪的人
分别占各自群体总数的 5.6%、7.1%、8.4%、10.4%。

调查还发现,年龄越小,仇富倾向就
越不明显。

50年代及以前到90年代间,不同代际的样本仇富情绪出现的频率依次为9.7%、9.1%、7.0%、6.2%、4.0%。

网络用户对专业技术人群的抵制情绪在知识技术人员内部较为明显。

数据显示,6.9%
的知识技术人员和5.0%的商界精英对专业技术人员怀有抵制情绪,高出底层群体和党政人员2~3个百分比。

在报告称为“三仇”的三种负面情绪(仇官、仇富、仇知识技术人员)中,网络用户在
仇官情绪的表达上略微突出,其中有比较强烈仇官情绪的样本占总体5.0%。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20年12月,系复旦大学985重点
建设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传播与国家治理” 为方向的研
究机构,整合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7大
学科团队,以建设一流的新型高校智库为使命,针对当前新传播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构成的现实挑战,围绕传播与国家治理相关重大问题开展系列研究,为国家参
与全球治理、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运行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服务。

【90后轻松乐观,80后保守分化,70后现实进取】
90后:社交一代
90后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最为乐观的群体,76.7%的90后对未来政治持乐观态度,85.7%的90后对未来经济持乐观态度。

数据显示,90后热衷“娱乐”,对社会议题的提及率和关注度在五个代际群体中相对较低,但满意度相对较高。

90后是最爱在网上消磨“闲暇”时光的代际群体:95.2%的90后用户时常在微博上“记录生活”;92.8%的90后时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92.0%的90后时常在微博上“消
遣娱乐”;这三项的比例均为五大群体中最高的。

另一方面,90后并不经常参与网络行动,对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大V等各类微博的@频率均是五大群体最低。

90后社会心态相对轻松,诸如“社会不安全感”、“不公平感”、对“官、富、专业技术人员及知识分子”等负面情绪在90后中出现的频率均是五大群体最低,但其“生活
压力感”、“被剥夺感”却相对突出。

调查显示,57.5%的90后感受到生活压力,这一比例在80后群体中为53.3%、在70
后群体中为39.0%。

认为自己是“穷矮挫”、“被剥夺者”的90后占群体总数24.6%,比
例为五大群体最高。

但90后仍然相信“梦想”和“希望”:数据显示,仅有3.4%的90后认为自己生活“不幸福”。

80后:重商一代
80后是对中国“未来经济”最为乐观的代际群体:数据显示,80后群体中,有19.4%的人对中国未来经济“非常乐观”,70.6%表示“谨慎乐观”,仅有10%的人持悲观态度。

数据显示,80后最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和营销。

70.0%的80后时常在微博上结交朋友,维持朋友圈,此比例比50后高出约14个百分点;50.1%的80后时常在微博上进行
营销推广,此比例比50后高出约31个百分点。

80后的网络行动主要集中在个人经济利益上,其所参与的个人维权频率在五大群体中最高。

此外,80后对收入分配关注度较高,满意度却较低。

70后:中坚一代
70后既不像80后、90后那样乐观,也不像50后那样悲观,表现相对中立、保守。

70后对社会公共议题提及率高,关注的持续性强,对“房价” (29.9%)、“户
籍”(14.3%)、“食品”(22.0%)、“收入”(21.0%)、“就业”(14.0%)问题的提及率在五
大群体中均为最高,除了对“养老”和“医疗”的提及率与关注度不如50后、60后群体,70后对于各类社会公共议题的提及率均保持在五大代际群体的前两位,充分体现了70后
作为社会“中坚一代”的存在价值。

数据显示,70后用户不经常在微博上消磨“闲暇”时光,其记录生活、分享心情、休闲娱乐、社会交往、营销推广的频率均居五大群体倒数第二位;但70后经常在微博上搜集
资料进行学习,41.1%的70后在微博中表现出自我提升的倾向。

作为互联网网上的“行动派”,70后群体发布线下活动信息的频率最高,为14.0%,
而50后群体这一频率仅为1.4%。

70后具有强烈的“发展效能感”和“社会优越感”,同时负面社会情绪也比较突出。

社会调查指调查机构或组织者是非官方的社会力量,类似于社会力量办学的概念涵盖。

下面有整理的有关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60后:现实一代
60后是在网络抗议中与其它微博账户互动最频繁的群体,其@意见领袖、政务微博、
媒体微博、其他阶层微博的频率均居于五大群体之首;且60后的网络“攻击性”较强,是
最容易与人争辩的群体:10.1%的60后曾经在微博中与他人进行“骂战”,这一比例在90后、80后、70后、50后群体中分别为1.9%、3.4%、6.6%、0.0%。

这个暑假固然短暂,但我过得很充实。

经村委的介绍,我有幸和村上的独孤老人接触,并向他们了解了一些生活情况,还带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丰富了他们的精神
家园。

数据显示,60后认为自己生活舒适安逸的比率为52.7%,是五大群体中最低,这多少
揭示了60后相对焦虑、不安的群体特点;然而,虽然安逸度不高,但60后的优越感却最强:42.3%的60后在生活中持有优越感,该数据在90后、80后、70后、50后群体中的比例分别为16.7%、 14.5%、31.5%、10.7%,压力感与成就感并重。

50后(及以前):闲暇却不优越的一代
50后在网络上消磨“闲暇”的频率仅低于80、90年轻一代,与此同时,50后也是最
不善于利用网络社交、商业推广的代际群体。

数据显示,50后的“相对剥夺感”较强,“优越感”较弱,其安逸的生活感受可能大多来自于相对充足的闲暇时间和相对改善的社会保障。

此外,相对年轻人而言,50后更渴望安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