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三峡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系别专业:2010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学生姓名:刘*

学生学号:************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可以说魏蜀吴三国的三位统治者就是三位雄主。蜀主刘备一生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罗贯中先生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仁治天下、义统三军的形象,这突出了当时人民对于仁政的向往。曹操也是一代雄主,只是与刘备的仁义相比,略逊一筹,但他也是雄略冠时,智谋出众。他能够招揽众多的文人武士,安定北方,可见他也有宽仁大德的心怀。至于孙吴方面,虽只是陪衬,但是孙权能够在乱世之中统治父兄基业,靠的也不完全是谋略,也有其仁义之心,以使属下忠心于他。总的来看,曹操、孙权的仁义远不及刘备的仁义宽怀,但是三位都有其仁义的一面,只是这种仁义思想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不一样。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仁义。

正文:

一、刘备的仁义

(一)刘备,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朝皇族后裔,出身贫穷,少时以贩屦织席为业。刘备少时就“素有大志”,常与乡中小孩戏于家门前桑树下,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以此引起了他叔父的惊异。他二十八岁起兵,至六十三岁谢世,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进取心。黄巾起义时朝廷在各处招兵买马,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同行应征,一个稳定的政治集团自此诞生。

刘备是一位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理想的领导人,仅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时才用言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初访诸葛亮而未遇,遂向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说:“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

(第三十七回)后在隆中面遇诸葛亮,诸葛亮提出“愿闻将军之志”的要求,刘备慨然对答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第三十八回)可见,刘备的理想就是要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中施展才能,以“仁义”治国安邦。

(二)刘备可谓是重仁义的典型,罗贯中先生不惜笔墨大力塑造他的这一形象特点。这一形象正好吻合当时社会人们对君主的理想要求,再加上有一个背负“奸臣”、“奸贼”骂名的曹操相对照,就更显示出了刘备的“仁义”。而刘备之所以能和曹操、孙权相抗衡,形成鼎足之势,就是凭借着“仁义”之心赢得的“人和”。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兄弟之情义在三国中可谓是典型,也成了后世学习、效仿的范本。他们三人自“桃园结义”以来,始终以义为先,以“救国扶铖;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己任(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张二人忠心耿耿地跟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始终待二人如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所以他们三人名义上是兄弟,后来是君臣。但实际上,关羽、张飞也是和刘备平起平坐的王。

在《三国志演义》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备和关羽在别的地方(盱眙),张飞在徐州把守,谁知张飞喝醉了酒,打了曹豹。曹豹是吕布的丈人,他一怒,就献了城,吕布打了进去,得了徐州。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张飞一个人逃出来,找到了刘备和关羽,就报告了大体的情况。众人都大惊失色。刘备叹了一口气,说:“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关羽在旁边不依不饶,问嫂嫂哪儿去了?张飞只好承认,嫂嫂被俘虏了。

刘备听了,默默无言。关羽却大怒:你当初是怎么保证的,现在你却做出了这样的错事,把嫂嫂都丢了,你有何面目来见兄长?

张飞一听,也觉得对不起大哥,拔出宝剑,就要自杀。刘备一把拦腰抱住张飞,说了下面一番话:

古人有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而尚有更换,使手足若废,安能再续乎?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日生,誓愿同日死。今日虽无了城池老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吕布掳吾妻小,必不害之,容作方略救援。

不管刘备说这话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

出来的,确有此事。而且从刘备日后对二人的情义上也确实做到了极至。当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身首异处。在刘备未得知此噩耗时,曾做一梦,梦见二弟泣哭相告,愿兄起兵,以雪他被杀之恨。《三国演义》在八十一回中对此有较详尽的描述,等听到兄弟的死讯后,先是处死了不肯发兵的刘封和孟达,而后举兵,最后兵败白帝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兄弟的感情是如此之深。刘封虽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但他却有儿子的名份。刘备却因兄弟的死迁怒于养子,而且连他最信任,奉为军师的诸葛亮的话都不听了。一意孤行要为兄弟报仇,勉强举兵,最后导致了对蜀国生死存亡的败局。自己也随兄弟而去,真应了他们结义时的话: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刘备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君,也是封建社会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也”。

刘备还是安喜县尉的时候,痛打傲慢的上司,挂冠而去,可见他的刚正不阿,做平原相,在天灾害民贼盗蜂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绞除盗匪安抚民众,“同席而坐,同皿而食”。可见他的勤政爱民,正是如此,连刺杀他的刺客也被感动——“不忍刺,语之而去。”而他统帅的数千人马驰援徐州,解救被曹操屠戮的百姓,更是一种义举,所以才赢得了陶谦的信任、糜竺、陈登等官员的拥护和百姓的爱戴,所以才有:拔益精兵、表荐刺史和临终委任等一系列举动,这一过程并不是暗箱操作,而是众望所归。喧嚣的乱世中多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势力,这个势力的主公,心中所想的全是尽己之能,从此匡扶风雨飘摇的汉室,安抚久困兵戈的苍生。

还有一种,在三国这么多轰轰烈烈的事中,实在不值一提,但它同样反映了我们这位刘皇叔“仁义”之名远播。徐州牧陶谦因病危,想让位于刘备,刘备顾今兄弟之情,三番几次推托。徐州百姓闻言,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无能安生矣!”简单的这么一句话,道出了当时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道出了那时的领导者的不仁,更道出了刘使君的仁义。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百姓都闻刘玄德之仁义,无论玄德成败,都举家跟随。这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该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得人心。但对当时的刘备而言,无疑是一种负担。因为刘备既无多少兵马,又无稳固的地盘。前无立锥之地,后有孟德的追兵,他连自己都朝不保夕,更无能力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