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2006年06月28日11:13教育技术通讯

历史的列车已经经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两站,现正运行在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两站之间,马上就要到站了。那么,我们这批乘客,为了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开创新局面,应该准备些什么呢?那就是个性化的合理知识结构与创造力。

一、什么是创造力与创造性人才

创造力(Creative ability)是个复杂而很具有争议性的概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该定义根据产品来判别创造力,标准有三:即产品是否新颖、是否独特、是否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新颖”主要指不墨守陈规、破旧布新、前所未有,这是相对历史而言,为一种纵向比较;“独特”主要指不同凡俗、独出心裁,这是相对他人而言,为一种横向比较。这两条标准简称新颖独特性,是创造力的根本特征。“有社会价值”是指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如重大的发明、创造和革新;“有个人价值”则指相对于个体发展有意义,而非挑袭模仿。当然,没有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产品的人不一定不具有创造力,因为新产品的产生除了与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本身有关外,还与将创造性观念转化为实际产品的知识、技能及保证创造活动顺利进行和完成的一般智力背景和个性有关,同时受到机遇、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创造力具有隐性和显性两种状态,或者说具有狭义性和广义性,狭义性强调创造性思维本身,创造的可能性;广义性强调创造出的产品,创造的实现性。

很显然,当我们考察一个创造性人才时,应从创造力的广义角度来看,因为具有创造性思维而不能将它变成产品与没有创造力本身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所以,创造性人才可认为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实现转化能力的人才,或者说具有广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创造性人才是复合、全面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备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二、创造性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概念是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为顺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首次提出的,它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形态。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而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减少,所以,其发展的动力与灵魂在于知识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创新,即创造力的竞争、创造性人才的竞争。

在知识经济领域里,知识与能力的概念的外延将相互包容,成为一个整体,知识就是能力,能力代表着知识,知识与能力相互转化水平的高低就代表了一个的创造能力的发达程度。当然,这里的知识指的是高质的知识,即合理知识结构中的知识成分,是“活”的知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堆砌在头脑中的东西。因为创造力本身可以看成是对跨越时空的各种知识的全新意义的调用、重组、产品化(其中还包括人际知识、情绪智力的运用等)。这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里的学习是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学习,不再是将书本搬进脑袋里,知识经济时代

里的人才是创新型的。

三、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知识经济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创造力的竞争。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具有竞争力呢?从创造力的概念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笔者认为创造性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1.自觉的哲学思想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意识。列宁曾说:“你或者用先进的哲学指导你的行动,或者为落后的哲学所束缚。”任何人的行为做事,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影响下进行的,只不过有的人是自觉地运用而有的人是不自觉地被支配而已。

哲学之于创造的作用在于告诉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瞅得清。所谓的“坐井观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及古希腊的“大圈与小圈”等,都无一不说明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创造性活动必须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又必须要跳出原有知识经验的圈子,以俯视、审视的态度来看待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似断实连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独特新颖的新产品。试看所有对历史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几乎都将学问做到了哲学层次上,这不是偶然。

哲学思想对于创造力的另一作用在于帮助形成、激活借鉴意识。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者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为什么呢?因为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可能视角、维度都不一样。对相关、甚至不相关的行为方法等加以借鉴,应用于自身领域则又可能“山穷水尽”变为“柳暗花明”。这种借鉴意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看来已经相当完善的知识、领域的创新,交叉、复合、边缘学科或领域的建立、开辟。表面上看,借鉴是一种模仿,本质上确实是对高效知识的浓缩、提炼而形成的简单抽象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其结果就是有自己特色的新产品。比如现今逐渐走红的“灰学系统理论”是受辩证法的启发、开创电影艺术新境界的蒙太奇手法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手法(源于荣格哲学)。

禾者认为,无论是什么哲学流派的思想(私下里以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只要深得其精华(强调其实质)并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活动中,我们就可以避免画地为牢的困境,取得独创性的成果。

2.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知识束缚创造力(这与中国的国情有点像,学历与创造力有负相关趋势)、二是认为知识与创造力成正相关、第三种是认为二者具有矛盾关系。笔者赞同最后一种观点而倾向于第二种,因为这其实就是一个如何看待知识的质,即知识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知识、概念而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创造离不开概念组合,

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观念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②具有双重知识结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③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知识功能单位指一组在内容上有必然逻辑联系的信息。知识功能单位容量越大,思维的跨度越大,跳跃性越强,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④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可见,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高。

那么,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呢?

①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笔者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形式逻辑(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理由充足律);辩证逻辑(泛指自然科学中各学科独特的思维逻辑,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生物、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情感逻辑(或叫情绪智力,尤其对于卢象影响很大);数学逻辑。这些基础知识根本作用在于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哲学意识,并获取基本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笔者比较认同《学习的革命》中提出的学校应教的两个最重要“科目”是“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

②较深厚的专业知识。

③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

④相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

⑤学习策略知识(应包括大脑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科学用脑、元认知方面的知识等)。研究证明,有重大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除了专业知识非常雄厚外,多半是兴趣广泛或者研究过他们领域之外的知识的人。

3.外观豁达的态度和合作的能力

创造力研究发现,创造性活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朗阶段、证实阶段。在这整个阶段过程中,作为创造性活动两大认识支柱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与个体的个性品质有着重要的关系。能否产生新颖独特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否具有不墨守陈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想象、独立自主等个性品质,勇敢、敢于突破权威、幽默及不怕失败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富于创造力的人具有高度的灵活程度、自信心、坚持力、自尊感,他们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动力、兴趣、态度待都不同于缺乏创造力的人。笔者认为,在这些体现创造性个性的个性品质中,最重要的应是乐观自信,在这种条件下,其他的个性品质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只有把前途看得很光明,主体才能产生强烈的动机、投入极大兴趣,以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去探索,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诱发灵感,达到成功。

虽然独立自主是决定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今及以后社会,合作能力逐渐体现出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巨大潜力,也应成为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素质,这从诺贝尔奖的集体得主那儿即可得到印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