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甜高粱发展前景

国内甜高粱发展前景
国内甜高粱发展前景

国内甜高粱产业发展前景

一、甜高粱发展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而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进口原油已占国家石油总供给量的40%,石油供应不足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和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和近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已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二、甜高粱的能源战略优势

目前,在众多生物质能源作物中,甜高粱以其独具的高含糖量、高生物产量、高乙醇转化率和高抗逆性,成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国土、气候条件、既产能源又产粮食的理想作物,它的开发利用为生产燃料乙醇原料的多元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对减少我国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保证能源供应具有重大意义。

燃料乙醇生产一种是采用淀粉质原料,一种是采用糖质原料。淀粉质原料主要有薯类和谷类等农副产品,以美国为代表的采用的是玉米为原料的生产方式。糖质原料主要有甘蔗和甜高粱等农副产品,以巴西为代表的采用的是甘蔗为原料的生产方式。目前,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在世界乙醇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用玉米大量生产燃料乙醇在我国不现实,我国的粮食还不那么富裕,大规模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有一定难度。而我国

拥有数千万公顷的盐碱地,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方向。甜高粱浑身都是宝,种1hm2甜高粱相当于种1hm2粮食、1hm2甘蔗和1hm2速生林。盐碱地集中的地区,甜高粱综合开发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将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甜高粱作为能源利用开始研究开发。“八五”“九五”计划期间,国家科技部把能源作物甜高粱秸秆制取乙醇列入科技发展规划。“十五”期间,科技部又将“能源作物甜高粱培育及能量转换技术”和“甜高粱秸秆制取乙醇”列入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并已顺利验收。目前,我国甜高粱品种、种植以及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技术业已成熟,“十五”期间在黑龙江省桦川县、辽宁省朝阳市、内蒙古托克托县、山东省安丘市、高唐县和新疆吐鲁番都进行了甜高粱种植和制取乙醇的产业化示范工程,并取得较好成效。

据测算,每吨以玉米、甘蔗等能源作物制造的燃料乙醇可以替代1t燃料油,可减排CO2 3t;还能提高燃料的燃烧和动力性能,并且更安全。特别重要的还有,能源作物在生长时可以吸收很多CO2。用甜高粱茎秆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比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每吨可降低成本500元左右。与玉米比较,我国农民仅种植甜高粱,每公顷就可增收2250~3000元。据测算,由甜高粱茎秆采用土法制乙醇的成本仅为2800至3000元/t,甜高粱每公顷可生产7000L 乙醇。我国有1亿多hm2贫瘠的边际性土地,如果种上能源植物甜高粱,那产出的燃油就太可观了。另外,随着甜高粱制取燃料乙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将会带动能源作物甜高粱种苗培育、粮食生产、粮食综合加工、饲料、养殖、肉

类加工、有机绿肥、土壤改良等一系列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成为本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甜高粱的饲料优势

在甜高粱的诸多用途中,作为饲料利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既可做牧草放牧,又可刈割做青饲、青贮和干草。首先是因为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国外高产纪录为169005kg/hm2,国内高产纪录产量157500kg/hm2,一般产量6万~12万

kg/hm2,甜高粱的生物产量比青饲玉米增产4.5万~6万kg/hm2。其次,甜高粱营养丰富,无氮浸出物一般可达40%~50%,粗蛋白含量为3%~5%,粗脂肪为1%左右、粗纤维为30%左右,各种养分含量均优于玉米,含糖量比青饲玉米高2倍。再次,甜高粱适口性好,没有不良气味,家畜喜食,是牛、羊、鹅、兔、鱼等动物的优良饲草,可有效提高肉、蛋、奶的产量和质量,甜高粱饲料不论是用作青饲料,还是用作青贮饲料,其效果比玉米好,在当前生产中使用的青饲玉米、大麦、苜蓿、燕麦中,甜高粱独占鳌头。再其次,生产乙醇后的茎秆余渣有香味、易消化、营养好、牛羊爱吃。因此,大力开发推广甜高粱作物是发展畜牧业的可靠而有效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