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一整套理论和实践载体。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探索出不少方式方法途径,其中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引起各界的关注。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建设、管理和运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对在多元培养主体下如何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提出分析和建议。

标签: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多元培养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47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社会与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校来说,尤其是职业类院校,建立与理论教学相一致的集实习、实训、实验、生产、培训、操作、创业、研究为一体的实践平台,不仅可以最大地发挥平台的作用,节约大笔资金,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会大有裨益。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各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科技园或创业孵化园等类似的实践平台。本文以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发展、建设、管理和运营为中心,对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1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园,各自之间的功能差异稍有不同,为论述方便本文统一称之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与以往小打小闹式的校企合作相比,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合作企业数量增多,合作程度加深,合作的内涵丰富,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不过,也要看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下,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是系统性的、过程性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领导、管理者、教师、企业人员、政府人员等相关培养主体都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理念。当前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个别领导理念滞后,教师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义认识不足,都成为了制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思想障碍。

(2)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单一。当前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校。有些人认为,高校理所当然是人才培养的主体,这一点并不否认。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高校、企业、家庭、社会、政府等多种人才培养主体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国家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来。当然,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主导性主动作用是不能退却的。

(3)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平台的功能效用发挥不足。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功能效用是指存在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物理空间、物质资源、企业岗位、人才资源和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相关的政策制度机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用。这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有关。由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对入园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入驻的大型的企业或国际著名的企业不多,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可利用资源岗位不足,产教融合實践平台物理空间闲置浪费。还有就是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的创业企业与社会企业关系不连贯,大学生创业企业忙于生存,忙于找市场,对社会企业存在生疏畏惧感;社会企业也看不起大学生创业企业,也是无暇顾及。这样双方可以互相联系互相利用的资源限制浪费了。

(4)双创型人才实践平台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目前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实践平台的定位不是十分清楚,教师培训缺少理想的企业和项目,学生实习提供的岗位数量不足、岗位质量简单、企业方导师动力不足、创业导师参与指导积极性不高、创业导师参与创业的利益不明确,这都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构成了制约。

(5)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整合。

2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业实践载体的构建

2.1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构建创业孵化区域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是高校综合性的多功能服务载体,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建设创业园、创业区或者创业孵化室,是解决大学生创业的直接途径。当前高校内许多大学生在政府、高校、社会的创新创业大背景下也勇敢的做一名“创客”,实现自己的梦想。

2.2依托园中企业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实习见习和兼职岗位

有些学生想创业,但是迫于资金、项目、团队等因素的限制,或者对创业存在一种学习和观望的态度,那么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的社会性质企业和本校创业企业就为学生们提供了参观学习的机会。

2.3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工学交替,为教师开展交流培训搭建了平台

早期学生参加工学交替,需要上课教师到校外奔波利用各种人脉资源为学生寻找工学交替的平台。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工学交替,原因是学生生产的产品会产生瑕疵或者产品不合格,这为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生产成本。而政府对于接收学生工学交替也没有政策性说法,所以企业的兴趣不大。服务行业的企业多是要求学生拓展业务的工学交替。外出工学交替,对学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学生外出实习(有的可能到其他城市工学交替)管理上、安全上、服务上如果不到位,就很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就可以让学生工学交替,大大减少了教学成本和安全隐患,也提

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了“多赢”。另外,对于需要锻炼、培训的教师来说也方便了这一过程。

2.4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搭建其他辅助性实践载体

由于创业行为本身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运用行为,要求创业者也要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的学生就需要外在多种精神素养、价值观念和能力措施的塑造和植入。一是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拓展中心。创业者要想创业身心都必须健康是前提。二是建立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指导和智力支持。三是建立咖啡吧创客空间,方便学生与各界人士会客交流和创业思想碰撞。四是与外界沟通交流平台。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最后就是为创业者提供数据信息、政策咨询、法务税务知识、社保政策等各种政策信息服务平台。这种平台定期组织政府或社会人员即可解决。3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双创教学活动的路径依赖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家庭、社会等多种培养主体参与培养活动。但是,多元主体培养理念并不是要求大家具有相同的职责,相同的责任,而是各有主次,各有偏重,发挥并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1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重要主体。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范围内,高校自身可以开展多种多样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我们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对该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出分析。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是完全必要的,改校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创业理论课。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的课程有公共必修课2门,选修课4门。各学院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若干门。这样就保证了通识创业课与专业课创业课实现了结合。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课是基础,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更是必要。为此,我校专门制定创新创业发展战略,建立了“一区两园三地”,在实践上全力保障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拓展中心。拓展中心在风景秀丽的河边,有攀岩、独木桥、高空丝网等提炼学生胆量的心理素质的建设设施。拓展中心按照社会化管理模式,聘请社会企业教师为学生开展身形塑造课程服务。拓展中心不仅塑造了学生的提醒,关键是提升了学生的耐力、胆识、勇气和协作精神。这些精神素养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完全有必要的。

再次,利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1)招聘社会与专业建设相关或是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学的企业直接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目前与我校专业相关的企业有广告摄影类企业、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50多家。企业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解决了项目研发、教师培训、学生工学交替、学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企业文化,感受到了创新创业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