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问题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问题与建议
【摘要】真人秀节目很早就出现在我们的电视中,但是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近两年两档真人秀节目点燃了我国真人秀节目市场的竞争。
但是更多的真人秀节目都存在着盲目的跟风与模仿,我们的节目制作也是良莠不齐,引进国外高水平节目的制作权只能红火一时,要想长期的在电视真人秀市场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发展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真人秀节目,提高我们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品质。
【关键词】真人秀引进原创建议
目录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国外真人秀节目 (1)
(一)真人秀节目在国外的发展 (1)
(二)国外知名真人秀节目简介 (2)
二、我国真人秀节目 (4)
(一)我国真人秀的发展 (4)
(二)我国真人秀节目现在的问题 (5)
(1)无序竞争导致盲目跟风 (5)
(2)过多干预影响真实魅力 (5)
(3)以“出丑”博眼球 (5)
(4)节目制作技术和研发能力落后 (6)
三、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真人秀节目 (6)
(一)从模仿到原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真人秀节目内容创新建议 (7)
(三)完善真人秀节目管理机制 (7)
四、结语 (8)
参考文献 (8)
绪论
真人秀的英文名称是Reality TV或Reality Show,中国的学者将其译为“真实电视”或“真实秀”。
2013年一档真人秀节目火遍大江南北,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几位星爸萌娃身上,同时“真人秀”一词也让人们广为熟知。
各家电视台争先恐后的推出自己的真人秀节目,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真人秀”充满了电视荧屏,中国的电视真人秀的纪元开始了。
雨后春笋般的真人秀节目轮番轰炸着人们的眼球,跟风制作的节目良莠不齐,网络上吐槽的人多过赞美的人,而且让人称道的节目也都是从国外引进而来,我们本土原创的真人秀节目远没有达到观众期望的高度。
一、国外真人秀节目
(一)真人秀节目在国外的发展
“真人秀”节目创始于20世纪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真人秀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并逐渐在全世界流行。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有一部叫做《一日女王》(Queen for a Day)的游戏节目被认为已经初具真人秀的雏形。
这个节目的内容大致是女性通过种种可怕的考验后博得观众的同情心,来赢取作为奖品的皮草大衣和家用电器。
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却是在20世纪70—80年代。
美国的公共电视(PBS)在1973年首播一出叫《一个美国家庭》(An American Family)的纪录片,一户姓刘(Loud)的人家开放其家庭让摄制队拍摄7个月共300多小时的片段,最后剪接成12个小时的节目,吸引了数千万观众观看这一家人由儿子出生到婚姻破裂的整个过程。
1990年1月播出的《美国家庭滑稽录像》掀开了真人秀节目的新篇章。
节目播出了许多精彩搞笑的家庭录像带,已经在美国广播公司连续播出14季。
该节目的录像由观众选送,上面笑料百出。
这些录像带可以通过评选赢得大奖。
除了每周一次的评选之外,节目每季还会给观众认为最搞笑或者最特别的录像颁发高达10万美金的特别奖。
这一喜剧系列主要是关于一些大人、小孩、动物甚至是无聊的物体的各自形态在互相映衬时显现的滑稽,从恶作剧到修房失败,从动物的闯祸到一些奇怪的动作,应有尽有。
它试图向观众指出,真实生活中的人就像他们在电视上一直看到的虚构人物一样动人。
真人秀发展的转折点则是1992在MTV出现的《真实世界》(Real World)节目,7名20多岁的青年男女住在一起,摄像机24小时跟踪拍摄他们的起居生活。
该节目已具备了真人秀电视节目的主要元素。
到了1997年,瑞典制作播出了被称为"真人秀之母"的《远
征罗宾森》,这个节目是最早被称为真人秀的电视节目。
在此之前的电视节目,虽然已经具备真人秀节目的要素,还都没有使用真人秀的名称。
1998年好莱坞的轰动大片《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无疑是真人秀的最佳宣传。
作为一个不受期待的生命,主人公楚门(Truman Burbank )被电视网络公司收养,在一个宁静和谐的小岛生活。
他与周围的人们愉快融洽地相处着,还娶到了一位美丽的妻子。
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那么得美好。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竟然都是电视台的安排。
他生活的社区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他的朋友、邻居,甚至是妻子都不过是演员而已。
从呱呱落地开始的30多年里,5000多个摄像头24小时拍摄他的一举一动,传送给守候在荧幕前的无数双的眼睛……影片的结尾,楚门毅然推开了那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走出了荒诞的"虚拟人生"。
而电视人却在这部电影的启发下,开始从这种"镜头化生存"中开挖节目资源。
但是这些真人秀节目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直到1999年,荷兰一家电视台推出了《老大哥》(The Big Brother)节目,真人秀节目才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样式出现并发展起来。
(二)国外知名真人秀节目简介
2000年5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风靡世界的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幸存者》。
《幸存者》第一季,16个人在南中国海的荒岛上与世隔绝地生活39天,16名选手被分成两组,他们被没收掉随身携带的物品,每天的食物配给只有一把大米和两个罐头。
选手们除了忙于生存,同时还必须完成竞赛项目以赢得额外物资和避免淘汰的免死金牌。
每3天,在竞赛中失败的小组将进行1次投票,选出1名成员退出游戏。
当两组共剩10人时,10人合并,继续生存和淘汰。
游戏最后3天,只剩3名选手做最后角逐,此前淘汰的7名选手组成"评审团",投票决出谁是最后胜出者。
胜者获100万美元大奖,其他参赛者按被逐出的先后顺序,也会得到6500至10万美元不等的安慰奖。
这个游戏节目没有导演、没有剧本,一切由真实的人们去面对各种真实的挑战和悬念,一切都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吸引力是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所不具备的。
它所营造的险情和危急气氛与明显的虚构文本中的险情和危急气氛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幸存者I》播出后获得了惊人的收视率和广告收益。
节目开播当年,即创下美国夏季节目收视率的新高,创下CBS在该时段13年来的收视纪录。
《幸存者》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打了个翻身仗,其收视率从四大电视网的最后一名,一跃坐上了头把交椅。
《生存者I》在全美上下掀起了一股连节目制作者都始料未及的《生存者》狂潮。
大到节目"模仿秀",小到最后4
位《生存者》身上的衣着,在一夜之间都成了美国人的时尚。
法国电视六台的第一个真人秀节目《阁楼故事》自2001年4月26日首播以来,每天有将近400万人通过有线电视收看此节目。
而5月10日的节目中,阁楼中的两位演员以半裸姿态出现在泳池内,更使收视人数飙升到770万人。
据统计,15—24岁的青年中有3/4收看了当天的节目。
同时当日《阁楼故事》的网站点击率达到一日2000万次,比电视六台官方网站每天100万次的点击率高出近20倍。
茶余饭后,几乎所有法国人都在谈论《阁楼故事》。
《阁楼故事》与美国《幸存者》的荒岛生存大赛几乎一样,唯一的不同是把场景从户外搬到了室内。
"不到30岁,单身,寻找灵魂伴侣" 的男女都可以来报名,奖品是"一幢价值300万法郎的房子",条件是"在同一间房屋内呆70天,在此期间,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绝。
一男一女组成一组在室内进行各种活动,而电视台将对他们进行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播出"。
观众根据他们的日常起居饮食等诸多方面来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评估,参赛者彼此也将进行互相评价,不合格者将失去参与资格,被"逐出"阁楼。
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一对男女将获得"梦幻房屋"。
与《阁楼故事》相比,美国福克斯电视公司2001年1月10日在一片争议声中推出的强档新节目——《诱惑岛》(Temptation Island)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该节目将选好的4对亲密恋人送往加勒比海一个偏僻的小岛上生活两周。
这期间,另外26位单身且渴求爱情的俊男靓女也一同上岛,这26位单身是通过精心挑选脱颖而出的"杰出青年"。
他们当中有令人羡慕的律师、医生,还有情感丰富的艺术家,有已经成名的创业人士,还有《花花公子》的封面人物。
他们来到岛上,将被赋予特殊的权利和机会,分别同那4对按照节目规则将被拆散的情侣相处,"诱惑"他们"发现"对方身上具备的而自己情侣正好缺少的情趣和优点,从而拆散他们。
在两周内,除了集体活动,情侣们不能见面,见面时也不能交谈。
情侣选手每人每天与一位单身异性共度,活动内容是节目所设定的潜水、山洞探险和骑马等。
一轮约会结束后,情侣选手可以要求观看自己情侣的约会录像,然后选出一名潜在情敌出局。
这样的程序进行4轮后,每个选手选定一名单身异性,与其进行最后的也是相当深度的约会。
在节目的最后一夜,4对情侣重新会合,决定他们是继续厮守,还是另觅佳偶。
二、我国真人秀节目
(一)我国真人秀的发展
2000年,CCTV引进了美国版的《幸存者》,经过简单的翻译之后向全国播出,但是收拾率却与期望相差很远。
没有经过本土化改造的美国版《幸存者》在我国没有掀起波澜。
引进的真人秀节目还有2003年的《学徒》,《学徒》的中国版权授权指的并不是播出权,而是负责制作由中国人自己参与的《学徒》节目,这也是国内第一次正式引进美国知名真人秀节目的版权。
这个经济类的真人秀节目虽然进行了本土化创作,但是也没有在收视上有很大的成绩。
2000年6月,《生存大挑战》节目在广东卫视的开播,中国亿万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独特风采,这种综艺娱乐新元素为电视节目发展注入了新能量。
1同年央视《开心词典》节目开播,《开心辞典》准确锁定以“家庭”为基础的收视群体,围绕着中国传统亲情观念,成功引进国外益智节目的全新理念,利用“家庭梦想”和“平民智力英雄”等核心概念,满足了观众日益旺盛的娱乐消费需要,取得了非同凡响的市场效果。
2003年央视又推出《非常6+1》以平民化的视点,挖掘生活中普通百姓的艺术潜质,不分男女老少、不划职业界限,每一个有舞台梦想的人都可能成为《非常6+1》搜寻、培养、包装、推出的目标。
2009年,湖南卫视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把国内真人秀节目推向了一个高点,真人秀节目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消费,这一切证明了“真人秀”这种全面娱乐草根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不可或缺。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源于荷兰一著名电视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
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
2013年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及其团队和《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及其团队联合打造。
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与《爸爸去哪儿》共同把我国真人秀节目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第一届《生存大挑战》,在国内各地乃至国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全国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二)我国真人秀节目现在的问题
(1)无序竞争导致盲目跟风
山寨和克隆已成为中国真人秀节目的最突出问题,我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刚开始几乎都是模仿西方同类型节目,贵州电视台的《峡谷生存营》全面模仿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Survivor》,差不多是《Survivor》的原版复制。
《超级女声》火了之后各家电视台就开始推出各种歌唱选秀节目,各家电视台看到的是选秀节目制造了一个个收视率记录,制造了一批批粉丝团体,为电视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06年全国各地电视台有国家广电总局批文的“类超女”选秀节目多达20多个,假设没有各台的盲目跟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预计可以继续红火几年。
最终导致第一轮音乐选秀节目热逐渐由高潮走入低谷。
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超级女声》取得成功,跟进式的节目就纷纷出现,但真正被大家认可的并不多,“现在我们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节目的创新”2。
2012年《中国好声音火了》,2013年《爸爸去哪儿》火了,国内电视台依旧大范围的跟风,不断的模仿复制带来的只有资源的浪费和观众的审美疲劳。
本来原本真实生活化的东西开始变得矫揉造作。
真人秀节目不应该就是金钱和娱乐,观众期待看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2)过多干预影响真实魅力
“真人秀”的魅力在于摄像机真实的记录下参加者的行为举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但是我国的真人秀大多缺乏真实感,缺乏纪实的魅力。
电视台出于收视的考虑过多的干预控制了真人秀节目原生的魅力。
比如今年湖北卫视引进的明星恋爱真人秀节目《如果爱》,节目中充斥着大量的摄制组安排,让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会发出“这是真人秀节目还是电视剧表演?”这样的疑问。
还有节目中过多的画外音有时带有很强的评论感,显得制作方介入痕迹过重,也失掉了真人秀“真”的魅力。
(3)以“出丑”博眼球
许多观众都直言不讳地表示最爱看PK环节和评委麻辣点评,其原因在于一部分观众对“审丑”比“审美”有着更大的兴趣与热情,这里面有观众自身的原因,而电视制作者不但没能引导观众形成健康向上的欣赏观念,还去迎合其口味,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从好男儿大比童年苦事到舞林明星们纷纷“真心话大冒险”,眼泪成为赚取眼球的必杀工
2王莉.《经济参考报》.2006-7-21
具。
娱乐圈的潜规则在选秀类节目中显露无余,有时故意放纵各种负面消息的传播,黑幕传说似乎让这些选秀节目愈发红火,每一次纠纷自爆、传闻,都能得到媒体的极大关注,节目和选手就在这样的怪圈中循环往复,曝光率随即节节上升。
但是观众的眼光不可能总是放在“审丑”上,太多的负面情绪充斥的节目一段时期可能会成为热门话题,长久以后观众必定会厌烦这样的“出丑”博眼球的节目制作方式。
(4)节目制作技术和研发能力落后
跟国外相比,国内真人秀节目在制作技术和研发能力方面还比较落后。
西方的真人秀节目制作水平较高,他们借鉴电影的表现方式,不管是镜头的运用,还是音乐、舞美、特技等都非常精致。
而反观国内的许多真人秀节目,人们往往看到太多无聊的镜头、拖沓的节奏、冗长的语言。
例如湖南卫视的《中国最强音》首播即遭到全民吐槽,节目的节奏、剪辑手法、舞美呈现等方面存在颇多争议。
国外的电视节目创新早已由个体策划转向集体研发,而国内许多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过分依赖某个制片人、编导的个人智慧,国外某档真人秀节目火了,找来一两盘海外节目的带子看个大概就匆忙上马,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传媒日益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电视媒体如果不注重产品的研发,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过度依赖节目版权购买的话,既要支付高额的版权费,又要在节目改编方面受到制约,最终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三、如何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真人秀节目
(一)从模仿到原创
不管是红火一时的《超级女声》还是现在大热的《中国好声音》与《爸爸去哪儿》追根溯源都是舶来品。
只是从当初的一切照搬原样,变成了如今与国外制作团队合作增加本土特色,不能说这样的做法不对,优秀的东西我们引进过来,加以改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本是好的。
但是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多电视观众的国家,我们更希是别人来我们这里取经,这个世界上原创的东西价值才是最大的,尤其在艺术与娱乐领域。
我们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的古国,并且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社会制度、道德意识和审美价值观,我们的电视工作者应该立足本国国情,创造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
不过在模仿之风风行的当下,我们也能看到有想法的制作团队作出了中国特色和本土化创新意识的真人秀节目。
比如,与奥运会相关联的体育竞技型真人秀《谁来解说北京奥运会》、《我是冠军》;电视剧剧中人物选秀《寻找紫菱》、《红楼梦中人》;将真人秀
与城市特色、公益慈善相结合的《民星大行动》等。
3节目创新意识已经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类型的真人秀节目也更符合频道品牌发展的适时需要。
创新能力代表着媒体核心竞争力,唯有在原创精神的指引下才会营造出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二)真人秀节目内容创新建议
当下的真人秀多是唱歌、舞蹈、表演类型的选秀节目,我们是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电视工作者不妨去发觉各民族中独有的东西,做成体验类的真人秀节目,开阔了电视观众的视野也可以给真人秀带来浓浓的民族风情。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千奇百怪,在我们的土地上肯定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地方,真人秀可以吸引观众眼球的一个原因就是抓住了观众“好奇”这个特点,真人秀节目与科考探索结合,用摄像机记录科考过程的艰辛,通过摄像机给观众展示他们从未涉及的区域,让观众跟随科考队去发现去探险必定会引人入胜。
我国真人秀节目除了形式内容上的创新,也需要制作上的创新。
不要千篇一律的后期剪辑,不要密密麻麻的画外音,用新闻纪实的手法拍摄一段真人秀,用电影的长镜头的方式去展现段真人秀,以及其各种各样的拍摄手法都应该被使用。
《中国好声音》走出了制播分离的第一步,除了制播分离,是不是还有联合摄制,制作上是不是可以选择简洁明朗的风格,摆脱真人秀冗长煽情的现状。
创新永远都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创新需要所有的电视工作者参与其中集思广益,要有人敢于尝试路才会越走越宽。
(三)完善真人秀节目管理机制
西方的真人秀节目是建立在西方的道德伦理观念之上的,很多节目纯粹为了提高收视率并没有考虑其负面影响。
我们的电视制作者复制西方的真人秀节目如果缺乏审查能力节目中充斥着“不择手段”这与我们和平、宽容、平等相处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相悖的。
所以在看到真人秀节目带给电视市场的红火时也需要相关的监管部门加强审查的力度,带给我们电视观众真正复合我们审美观的拥有正能量的真人秀节目。
并且,在真人秀节目的数量上也应该有所控制,任何东西过犹不及,精品才可以更持久,现在我们的生活娱乐形式多种多样,电视节目不需要做多少数量,而应该做出精品节目。
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
3曹玲娟.人民日报.2009-01-09
竞争力,才能让其他国家来引进我们的节目。
同样,在学习别人节目样式的过程中,学的方法也应该是“规范”的。
文化部市场发展研究中心研发部主任胡月明指出,过多的模仿,就有可能涉及侵犯原创方知识产权,“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其目的不是支持创作的垄断,而是通过保护原创者的利益更好地激发原创作品问世,这不仅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市场持续繁荣的需要。
”4
四、结语
我国真人秀节目从盲从正在向自我创新迈进,经过十几年的沉淀积累,相信真人秀节目可以与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相融合,成为电视节目中的精品与强档。
参考文献
[1]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2)
[2]王莉.选秀类节目秀色渐衰[N].《经济参考报》,2006-7-21
[3]曹玲娟.真人秀该怎么走:小节目要折射大价值[N].《人民日报》,2009-01-09.
[4]高宏.“超女”被告将打国际官司[N].《时代商报》.2005-11-25
4高宏.时代商报.2005-11-2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