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少林武术文化国际化推广研究

中原少林武术文化国际化推广研究
中原少林武术文化国际化推广研究

河南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 登封武术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包括了体育、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成果,以体育产业为主拉动的第三产业值已占登封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3%以上,在登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登封现象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带动下成功发展的一个典范,通过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下少林武术文化商业化发展现状研究,以少林武术产业四大市场为例,探析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据市场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的分析、总结,结合少林武术文化市场营销策略现状,对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实用性市场营销策略建议,达到根据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促进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少林武术文化产业结构,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市场营销策略。 以体育营销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传播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以及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法,对少林林武术文化产业中的武术培训市场、武术产品市场、武术旅游市场和武术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这四大市场进行研究探讨,阐述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运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结合关系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4V”营销对少林武术产业四大市场的发展提出理论的解决的方法和市场营销过程中可采取的策略指导。得出在少林武术产业发展中应重视政府的领导监管力度,企业应充分挖掘文化资

源,合理运用高新科学技术,进行品牌化、规模化经营,注重产品内涵及品牌形象的塑造,实现少林武术产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运作。 关键词:少林武术;文化产业;营销策略;品牌 Abstract 中文文摘 随着香港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国际少林武术节和世界传统武术大会的举办,大型舞台剧《风中少林》和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武术馆校的举办与5万余名学员的习武等武术产业与武术文化的发展,有力的推动着登封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登封在少林武术的影响下武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支柱。少林寺旗下成立了“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等。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场竞争激烈、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登封武术产业发展遇到了那些问题问题?要实现武术大省,以武术发展促进一方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市场营销之路在何方?

中原文化和中原崛起 汉英翻译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 解读中原文化,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上的河南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华崛起的高地,与根深叶茂的繁荣文化是分不开的。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后,我们要实现中原崛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开发我们的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创新我们的文化,要把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强大的文化力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中原崛起。所以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这两个跨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只有把这两大跨越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加快中原崛起的进程。这次我们举办“中原文化香港行和2007年豫港贸易洽谈会”,实际上就是要充分展示中原文化的魅力,发挥中原文化的潜力、增强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形成推动中原崛起的新动力。为此,我们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中原崛起,用人文精神凝聚中原崛起,以文化产业支撑中原崛起,以人才智力支持中原崛起,以创新文化推动中原崛起,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智力支持和不竭动力。现阶段,我们首先要把家底摸清,弄清到底有多少文化的“金矿”、“银矿”、“铜矿”、“铁矿”。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全面启动,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文化资源的普查,一旦普查结束我们就制定开发利用的规划。从当前掌握的情况看,我们至少有以下八大产业可以很好地发展,这就是传

媒出版、文博会展、文化旅游、功夫娱乐、影视动漫、戏曲演艺、书法绘画、网络创意等八大产业。我省的这八大产业都是省委、省政府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无论从资源禀赋看,还是市场潜力看,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可期待的经济效益。比如书法绘画,我们商丘市有一个王公庄村,家家户户画老虎,一年卖画四百万。我们的开封市多数成年人都是书法爱好者或者是各级书协会员。书法绘画在河南不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有全国领军人物,现任的中国美协主席和中国书协主席都是我们河南人。再如功夫产业,少林功夫影响已经波及世界,来自国内外学习武术的学员仅登封一地就有10万多人,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时专程拜访少林寺。陈氏太极拳也已经走出国门,开始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设馆收徒,吸引了大量国外的年轻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一斑。在此,我真诚的欢迎香港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到河南去看一看,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河南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措施有力,有9800万勤劳智慧的中原儿女的奋发进取,有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海内外朋友的热情参与,中原文化就一定能够迎来发展的春天,就一定能够放射出更加瑰丽的光彩,成为推动中原崛起的强大动力。 The Culture and the Resurrection of Central China Interpreting the culture of Central China, we can easily see that the

中国现代武术门派一:少林

中国现代武术门派一:少林 中国现代武术门派一:少林是中国武林的泰斗,是中国人从佛习武的代名词。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藏经阁内收集了三十六路拳脚十八般兵器;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 少林寺十八罗汉潘国静少林武术发源于嵩山少室山下丛林中的“少林寺”,该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根据《魏书》记载:“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术的发展。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如古龙小说中的“七大门派”即为“少林、武当、昆仑、峨嵋、点苍、华山、海南”等派别,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门派。 正宗少林腿法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后少林

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皇庆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亦很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许多建筑、佛像、法器被毁。寺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及千佛殿等。千佛殿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寺旁有始建于唐贞元七年(791)的塔林,有塔220馀座,还有初祖庵、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法华塔、元代缘公塔等。寺内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灵运禅师塔碑铭》、《裕公和尚碑》、《息庵禅师道行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纪念碑》等 嵩山少林寺南北武术院传授少林寺入门基本功、佛门禅学、少林寺气功、柔骨功、童子功、少林寺铁砂掌、少林寺霸王肘、排打功、梅花桩、鞭劲法、石锁功、少林寺五行拳、少林寺八段

河南传统文化

【少林武术节】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中的奇葩,国之瑰宝。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扩大对外开放,郑州自1991年开始举办“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隔年举行。在武术节期间举行精彩的武术竞赛和表演,进行经贸、科技交流和各种富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娱乐及旅游活动。这是一项融经贸、文化、旅游、科技为一体的大型国际性综合活动,每次都吸引国内外数十万人云集郑州。 【古荥龙舞】郑州市邙山区古荥镇的龙舞,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龙灯节,方圆几百里的百姓都涌向古荥观看,据说清乾隆、光绪二帝都曾亲临古荥观看龙舞。1949年后,古荥龙舞得以创新发展,演技日益精湛。它汲取了各种龙舞的特点,又不同于其他龙舞,故事完整生动,情节曲折感人,表演场面宏大,艺术风格独特。整场表演分为鱼跃龙门、金龙出南门、龙蜗玉柱、二龙相戏、解救青龙、二龙戏珠、胜利对舞等10个场面。古荥龙舞流传至今,其影响之大,历史之悠久,在中原地区是不多见的。1988年古荥龙舞应邀参加了北京国际旅游年的龙舞大赛,誉满京城。 【笑伞】流传于荥阳一带的民间艺术。传说隋大业十二年(616),瓦岗军起义,翟让用李密计,破金韩关,进取荥阳。隋扬帝派大将张须陀为荥阳通守,协同荥阳大守郇王庆合兵讨伐。瓦岗军初战不利,于是乘正月十五玩花灯之机,巧扮民间歌舞艺人,随民间社火一起混进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克荥阳。笑伞就是义军当时扮演的节目之一。如今歌舞队中执伞的滑稽老人,即是赫赫有名的程咬金,其他男女演员各2人也是义军勇士。 【律棒鞭】流行于荥阳一带的民间歌舞,起源年代不详。演员只有3人,男1女2。细乐器伴秦,白8~10人组成,其节奏轻松、流畅。曲牌有“谓调”、“剪剪花”、“剪剪花变新调”、“满州”、“双翠翠”、“下河”、“对花”等10多种。表演时男演员饰相公,女演员饰小姐,手持竹眼钱。舞蹈动作从曲调过门开始,男演员即右手持扇,载歌载舞,而女演员则手持竹鞭,随节拍上下击鞭。舞蹈反映青年男女踏青相恋。 【独角兽】流传于新郑一带的独特民间舞蹈。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刑天舞戚的故事创造的,反映出对不畏强暴的断头英雄的崇拜。在伴秦中绕场蹦跳翻滚、窜桌子,并以腰部的夸张表演,表现独角兽暴躁怒吼或温顺平静的表情。后在急迫的“闹台”乐曲伴奏中,斗兽者执鞭出场,与独角兽打斗拼搏。其“击头”、“击腿”、“滚翻”、“窜桌子”、“倒立”、“擒兽”等动作粗旷诙谐,生动有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跳经担】流行于新密一带的民间舞蹈。在庙会期间,妇女们挑着自制的花篮(经担)到庙会神前进香,然后在神前空地上边哼经曲,边跳经担,以示对神灵的虔诚。跳经担的音乐与伴奏主要是经曲,使用的乐曲是木鱼和碰铃,伴唱的是经曲。 【张公背张婆】流传于新密一带的民间舞蹈。参加演出的只有2人,服装道具简单,人物造型幽默风趣。表演时舞曲采用地方戏曲中的流水板、阳调、银扭丝、汉江等曲调。据传张公是晋国贵族介子推的家仆,介子推躲在绵山,不愿出仕,晋文公为逼他出山而焚绵山,介子推被烧死。张公将介母背出火海,并认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武术篇)》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功夫趣谈 1、中国功夫中的功夫指的是() A.才能 B.武术或武术方面的才能、本领 C.时间 D.本领 正确答案:武术或武术方面的才能、本领 2、我可沒功夫陪你的功夫指的是() A.技能、才能 B.武术或武术方面的才能、本领 C.空闲时间 D.本领 正确答案:空闲时间 3、20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的功夫片播放,“功夫”逐渐被传播开来。 A.李小龙 B.李连杰 C.甄子丹 D.成龙 正确答案:李小龙 4、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四言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中的武术是指() A.现今意义的武术 B.军事

C.武术和军事 D.泛指战争、战备、战术 正确答案:泛指战争、战备、战术 5、现代意义上的“武术”,大约起源于()代,盛于清末民初。 A.唐 B.明 C.清 D.宋 正确答案:清 6、()年大陆成立中国武术协会,出现“中国武术”四个字。 A.1949 B.1952 C.1956 D.1960 正确答案:1952 7、()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定义为“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传统体育”。 A.2009 B.2019 C.2008 D.2018 正确答案:2009 8、狭义上讲,中国武术只是指中国传统的武术套路及散手,()摔跤和散打。

A.不包含 B.包括 正确答案:不包含 9、本课程主讲老师练习的是中国传统()功夫 A.内家 B.外家 C.气功 D.健身 正确答案:内家 见面课:武术养生小功法介绍 1、养生产生于()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 A.上古先民 B.近代人 C.当代人 D.其他 正确答案:上古先民 2、提出“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格言的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释家 正确答案:道家

少林寺的文化

少林寺的文化,如果用比较简单的词句来形容它,你会用哪些词句来形容它。 武术,医药,禅宗。 通常用如果我们讲到一个佛教文化,通常把禅放在前面,而你第一个讲到的是武术,然后是医药,会不会你觉得少林这个品牌,跟禅有点远 不是这样,武术和医药更接近大众,而禅人们了解的不多,所以它们借用这样一种载体,让人们逐步的接近它,这是一种传播的手段。比较轻盈的,让大众可以接受的,然后最后把禅放上去。 我不接受,少林寺的武术,是影视和民间传说构建的,医药的,我不知道证据从哪里来的,少林寺禅宗地位也并不突出。我觉得寺现在它用比较入世的手法来,这个和现代许多公司来承包经营寺庙是一样的,它是一个少林寺公司,在西南很多地方很多寺庙就是被许多人来承包经营的。 承包经营这个说法来形容一个寺庙。我现在没办法联想到一起,不过有人点头 除了这种承包寺院,还有的在河南的很多地方,看到本村的村民来霸山头,村里面的人来负责寺庙的收费,而寺庙里面没有和尚, 所以你觉得少林寺用这种比较入世的手法来讲,它反而没有办法让佛家的真正文化传达给人们,反而是一种扭曲的,一种变质的

少林寺的这个公司,是少林寺办的,不是别人借它的品牌来办的,可能如果是别的公司会用它来经商,而少林寺恰恰是利用经济来发展壮大自己。 我是赞成的,少林寺能到今天,从八十年代开始,由一个破烂的寺庙到现在,从释进去开始,一步步到今天,应该有物质的支持。它能够通过这样的武术,让全世界了解少林寺,同时让大家也接受,我认为,它卖的也不是一个什么寺庙,而是一种文化。少林寺一直以来秉承的一种内省和觉悟的核心价值,它通过武术也好医药也好这些载体,让世界人民知道,这是少林寺的一种主张,我认为这是一种好事情 他提到的关键点所在,在你的眼里解读出来的,少林寺用的这种手法,让人们可以顿悟,可以解悟,能够了悟,但是去的人,真的了悟了吗,还是反而更困惑了 我觉得他刚刚说的这种观点,是有损我们文化的纯粹性,这样的传播方式,如果在世界传播的越广,那么说全世界对中国的佛教文化的认识,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即中国根本没有真正的佛教文化,佛教文明,而是一个虚伪的,一个以经济赚钱这种基本的人的贪欲方式来获取,比如说它卖一种产品,或以经济方式去兼并别的寺院,已经完全脱离了佛教文化的轨道,然后这个传播越大,带来的危害越大。十年以前去少林寺,那时候少林寺非常好,还是一个以少林的武术文化和佛教文化本身为主旨的。现在它是一个商业的地方,它的商业气息,比我们看到的有些自由市场之类的这种地方 我赞成,宗教它本身是一个很纯粹的东西,心灵上没有其它

中原文化

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主体的相对区域概念,一是泛指的大概念,包括整个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二是中概念,主要指黄河的中游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湖北甚至山东的一小部分;三是小概念,仅指河南省。这里所讲的中原文化,从地域上主要是一个中概念。 一、史前文化。河南史前文化的特点一是时间久远,二是内容丰富,三是领域广泛。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成为河南史前文明的主要代表,充分说明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 二、政治文化。黄帝创立了治国理政的雏形。随着氏族部落的发展演变,中原地域出现一批大大小小的国家。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从夏朝到元代34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有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个。历史上难以数计的重大政治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演绎了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 三、圣贤文化。河南作为中原文化主要发祥地,涌现出了很多的圣贤。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人非常崇尚圣贤。历史上河南的圣贤很多,而且涉及很多领域。如谋圣姜太公、道圣老子、墨圣墨子、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字圣许慎、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律圣朱载等。这些圣贤不但以他们高洁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敬仰,而且以深邃的思想,为我们留下了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四、思想文化。这些圣贤创造的杰出的思想成果,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思想形态。百家集中原,其中儒、道、法、佛是思想文化的四大支柱,都与河南有深厚的渊源。儒学的元圣是周公,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他的祖籍在河南,他周游列国游说讲学,主要是在中原地区;道家的创立者老子是河南鹿邑人,《道德经》是他在河南灵宝函谷关所作;法家的创始者韩非子是河南人;把佛教引入中国的唐玄奘也是河南人。 五、名流文化。中原历史上名人辈出,二十四史上立传的名人有5700多人,其中河南籍的有912人,占总数的15.8%。唐代留名的2000多位名人中,20%是河南人。 六、英雄文化。中国人崇拜英雄,中原大地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这是一种很不寻常的文化现象。中原文化中既有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英雄,也有史册记载的英雄,如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首领陈胜,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爱国将领岳飞等等。 七、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最早的起源是在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中就有很多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工具,三皇五帝中,伏羲氏教人们结网捕鱼,神农氏教人们播种,大禹治水推动了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农耕文化是随着农业生产在中原地区兴起并不断发展的。 八、商业文化。河南是中国的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最早出现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税收制度都诞生于河南。王亥是商业鼻祖,子贡是最早的儒商,此外还有第一个爱国商人玄高等等。我国最早的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开封,1500年前人口有150多万人,是国际性大都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市场繁荣的真实场景,而当时的伦敦只有5万人。商业文化在中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武术篇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武术又称为功夫,与()国画、京剧并称为我国四大国粹。A:中医 B:书法 C:中药 D:造纸 答案: 中医 2、武术有传统武术和()武术之分。 A:竞技 B:比赛 C:表演 D:散打 答案: 竞技 3、武术产生于古代人类与()的搏斗以及部落之间的争斗。A:动物 B:人 C:野兽 D:大自然 答案: 大自然 4、抱拳礼起源于唐朝。 A:对 B:错

答案: 错 5、泰拳是武术的一种。 A:对 B:错 答案: 错 6、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古便盛行尚武之风。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一章 1、武术有内外家之分。最典型的内家拳是() A:太极拳 B:形意拳 C:八卦掌 D:武当拳 答案: 太极拳 2、从地理位置上讲,少林拳系是以()为中心 A:闽粤 B:四川 C:黄河中下游 D:湖北、福建 答案: 黄河中下游

3、公元702年,()首创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取才的先例。促进了中原地区群众性的练武活动 A:隋文帝 B:李世民 C:武则天 D:隋炀帝 答案: 武则天 4、武术中的内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练精气神,一类是练() A:铁布衫 B:金钟罩 C:二指禅 D:硬功 答案: 硬功 5、193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上表演的中国武术代表团十一人中有5名来自中原的河南。 A:对 B:错 答案: 对 6、中原地区,武术门类有40多种。 A:对 B:错 答案: 对 7、中原地区诞生了外家拳、内家拳两大代表拳系:少林拳和太极拳系。

A:对 B:错 答案: 对 8、明代出现了戚继光的武术专著《纪效新书》。是武术集大成大发展时期。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创于中原影响全国的三大拳种是少林拳、苌家拳和()。 A:太极拳 B:梅花拳 C:形意拳 D:八极拳 答案: 太极拳 2、国内五大太极拳流派是陈式、武式、吴式、孙式和()。 A:杨式 B:赵堡式 C:李式 D:和式 答案: 杨式 3、位于河南省嵩山的()是公元495年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开建的。A:中岳庙

少林派

少林派是中国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 少林武术是在长期的僧众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的。 少林武技名显于世,始于隋末。 当时少林寺有十三武僧,应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参加了讨平王世充的战役,他们凭着超群的技艺,活擒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逼降王世充。 胜利后论功行赏,除昙宗一人受封大将军外,其余十二人不愿受封,回归少林,但均获赐紫罗袈裟,另赐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银两,自此少林寺遂以武闻名于世。 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武术发源于嵩山少室山下丛林中的“少林寺”,该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根据《魏书》记载:“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术的发展。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汉族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如古龙小说中的“七大门派”即为“少林、武当、昆仑、峨嵋、点苍、华山、海南”等派别,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门派。 少林功夫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按性质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内功以练精气为主;外功、硬功多指锻炼身体某一局部的猛力;轻功专练纵跳和超距;气功包括练气和养气。按技法又分拳术、棍术、枪术、刀术、剑术、技击散打、器械和器械对练等共一百多种。这些套路和软硬功夫,由于年代久远,散失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流传至今的有如下主要套路: 拳术 源为武艺之源。少林派拳术有罗汉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五战拳、昭阳拳、连环拳、功力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圆功拳、内功拳、太祖长拳、炮拳、地躺拳、少林拳、梅花拳、通背拳、观潮拳、金刚拳、七星拳、练步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长锤拳、五虎拳、伏虎拳、黑虎拳、大通臂、长关东拳、青龙出海拳、翻子拳、鹰爪拳、护身流拳、三路大洪拳等。 对练拳术有三合拳、咬手六合拳、开手六合拳、耳把六合拳、踢打六合拳、走马六合拳、十五合里外横炮、二十四炮、少林对拳、一百零八对拳、华拳对练、接潭腿等。 少林派拳术刚健有力、刚中有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在练习少林拳时,不受场地限制,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攻防兼备,以攻击为主。拳势不强调外形的美观,只求技击的实用。步法进退灵活,敏捷,有冲拳一条线之说。在身段与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进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稳固而灵活,眼法讲究以目视目,运气要气沉丹田。其动作迅如闪电,转似轮旋,站如钉立,跳似轻飞。少林拳分南北两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每派还分许多小派。 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包含龙、虎、豹、蛇、鹤五种拳法,是泉州武术的一门绝学。 少林五拳特点为“以形为拳,以意为神,朴素明朗,拳势激烈”,富于阳刚之美。其精义为:“注意不注气,注气不注力,见力生力,见力化力,见力得力,见力荛力”

中国特色文化——少林寺

中国特色文化——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郑州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当时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1] 。 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佛教禅宗祖庭之一,少林武术发源地。少林寺因少林功夫名扬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最新新闻 少林商业化扩张多地开“分店”,释永信称随缘方便 2008年11月24日,少林寺与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在少林寺藏经阁签约,约定少林寺将以派驻僧团的形式对昆明四所古刹进行托管,期限30年。这是少林寺首次对其他寺庙进行托管。托管后,这四所古刹对外统称“昆明少林寺”,变成少林寺的“下院”。 ...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少林寺 外文名Shaolin Temple 地址河南登封少室山麓五乳峰下 创建时间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 方丈释永信大和尚 类型佛教寺院 名僧跋陀僧稠慧光法如达摩一行 景点级别国家5A景区 杰出武僧延芫法师 级别批次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历史沿革 北魏 少林寺 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无缝钢管厂https://www.360docs.net/doc/de7567353.html,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在南北朝佛教发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580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3] 隋唐宋 隋文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3] 隋朝时期少林寺带发修行的菩萨僧洪遵攻律学,讲律众主,他的弟子开启了唐代律学的相部宗。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也是李唐最高统治者经常游离之地,唐高宗、武则天等经常到少林寺游幸,并对少林寺大加增建。至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在唐朝兴盛,是唐代佛教最大宗派。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新政失败后,留心空宗者始于汴京(今开封)设立禅院。

浅谈中原文化

浅谈中原文化 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比如思想文化、汉字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等。 1、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儒家大师孔子为今河南夏邑人,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对中国文化思想始终发挥着强大深刻悠久的影响,它的根是在中原。 道家鼻祖老子,为今河南鹿邑人,他是道家的创始人,在河南灵宝函谷关写下《道德经》五千言经典,其理论学说和学术思想都是在中原的河洛地区形成。《道德经》传于后世,对中国人影响也是极大的。到战国时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派别,世称老庄学派或道家学派。老庄学派与儒家思想并行,影响中国几千年。道家学派的根在中原。 墨家学派鼻祖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墨子主张“兼爱”,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任用贤人治理天下,节省民力,反对厚葬,身体力行,劳己仁民。其文章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对中国人民思想及学术界影响都很大。墨子被毛泽东称为平民圣人。墨家学派的根在中原。法家的前期代表人物李悝、商鞅都是河南人,法家集大成人物韩非是韩国(今河南新郑)人。 上述几大著名学派,根都在中原。在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原地区又涌现出“红旗渠”精神,中原人民勇于挑战自然,改变自然在巍巍太行山上修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不仅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精神,而且也体现了友好共处、向往和平的精神境界,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和性格,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文字文化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略论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略论 作者:陈绍辉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所,湖北,武汉,430077 刊名: 长白学刊 英文刊名:CHANGBAI JOURNAL 年,卷(期):2010(4) 参考文献(14条) 1.左传 1983 2.李金坤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期刊论文]-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3.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 1995 4.左丘明国语 1978 5.刘玉堂楚国经济史 1995 6.司马迁史记 1983 7.张剑从河南渐川春秋楚墓的发掘谈对楚文化的认识 1980(10) 8.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 1995 9.张正明楚文化史 1987 10.蔡靖泉楚文学史 1995 11.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诗三百篇与楚词第一 1981(01) 12.周文顺;徐宁生河洛文化 1998 13.管仲管子 1997 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198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陈绍辉.CHEN Shao-hui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论略[期刊论文]-殷都学刊2010,31(2) 2.张硕.Zhang Shuo早期楚文化的民族环境[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10(12) 3.张运洪.ZHANG Yun-hong先唐中原文化的南向传播[期刊论文]-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1) 4.李金坤.Li Jinkun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期刊论文]-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5.刘玉堂.尹弘兵.LIU Yu-tang.YIN Hong-bing楚蛮与早期楚文化[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 6.刘五一先秦楚文化的特点及对中原文化的影响[期刊论文]-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 7.黄尚明.Huang Shangming论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期刊论文]-江汉考古2008(2) 8.王彦武谈中原文化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中州学刊2001(4) 9.李金坤.Li Jinkun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期刊论文]-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 10.吴圣刚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特征[期刊论文]-中州学刊2006(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e7567353.html,/Periodical_cbxk201004035.aspx

五大正宗之少林

五大正宗之少林 一、少林 【少林】是中国武林的泰斗,是中国人从佛习武的代名词。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藏经阁内收集了三十六路拳脚十八般兵器;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弟子皆入佛门,由于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俗家少林弟子往往心系武学,也学有所成。 少林黑膏(手工)古称少林断续膏,远源于北魏年间,是劳动人民长期用来治疗骨折、腰腿劳损、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民间验方,药方被少林寺长老汲取,经过少林寺武僧们千百年来的炼历,对各种治疗风湿病、关节炎、腰腿疼、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疼等各类骨病有神奇的康复功能,是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少林医药”理论:从方剂配伍、中草药采集的地点、季节、时间、气候都有严格的要求。时间、气候、温度、温度均影响药的疗效,少林古方通络灵、少林黑膏风湿产品的有些中草药需在春天采集,有些则需在细雨蒙蒙的夏季,还有些必须在深秋,或是在冬季大山阴面采集。在传统的制作过程中,既要掌握温度、时间又要掌握药膏的粘度、颜色、气味,既要让它粘而易揭,又能使其拔丝一米多长如同少女长发细而不断,这些只有遵循严谨的传统工艺和独特秘传炮制方法才能得到。少林系列产品是历代少林僧人千锤百炼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的宝典。少林黑膏是传统纯手工制作的膏药,是少林寺的千年秘方,不含任何西药成份,为了保证药效,每副膏药都要经过20多道工艺,炮制时间长达2个多月才能完成。 门派特色 学院生活:少林寺有四个武禅堂:罗汉堂、般若堂、菩提堂、达摩堂,每个堂专研不同类型的武功。 ● 罗汉堂主修外家硬功,爪指坚硬有力,走刚猛路线。金刚罗汉拳,修习到高深境界,出拳如崩山,能将人击晕;龙爪手,迅猛无比,甚至能够空手入白刃。 ● 般若堂主修内家软功,掌法、点穴挟带内劲威力强。擒龙功练到上乘境界,虚空一抓,能凌空取物,夺人兵刃;拈花指,指轻柔无比作拈花状,以凌厉内力可穿金裂帛。 ● 菩提堂主修兵器武功,菩提堂的弟子都是兵器大师。疯魔杖,势挟疾风横卷而来, 猛如出山疯虎,骤若天魔散花;醉棍,行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让人难以琢磨。 而能进达摩院研技,是少林僧人一项尊崇之极的职司,若不是武功到了极高境界,决计无此资格。 金刚经 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记载佛陀舍卫国说法之故事,其中蕴有金刚降魔之力。 修习之后可以提升少林弟子的命中率。 伏虎拳简介: 少林弟子的入门功夫。使用之后可以连续对目标造成伤害。详细描述: 单体近身攻击增加外功攻击 金刚伏魔圈简介: 少林绝技之一,如金刚出世,降伏群魔。使用之后可以对近身多个敌人造成大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两千多年前白马驮经,佛入中土,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是也说明了佛 教自汉朝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发展,随着朝代更迭,佛教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佛教文化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在发展中演变出独有的佛教文化符号——少林寺。随着历史的演进,少林寺文化逐渐成为集合佛,道,儒于一体,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禅宗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少林寺,传统文化 引言 少林寺建立以来,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佛教文化发展的圣地,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封建哲学开始逐渐与佛教文化融合,大大丰富了少林寺文化的内涵,随着少林寺的僧众走出庙堂,少林寺文化逐渐世俗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可,由此佛教文化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少林寺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佛教文化逐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烧香拜佛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佛教偈语更是在广大民众之间广泛流传,少林寺文化更是作为禅宗文化在代表,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与补充,形成了博大精深,个性鲜明的文化体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少林寺作为佛教在中国的一中独有的形式,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促进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也影响了少林寺的发展,从少林寺的诞生,到发展,壮大,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少林寺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一,少林寺的兴起 悠悠古刹,千年少林,传奇岁月,禅宗祖庭。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少室山的密林中,并因此而得名。闻名世界古刹少林寺据目前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少林寺最初建寺的时候并不是叫少林寺,而是叫“僧人寺”,传说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圣山——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 而少林寺的名扬天下,却缘于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相传在一千五百年前,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在少林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终于完成,期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来到北方,先在少林寺面壁修行数年,首倡“以心印心”的禅宗教法然后广集僧徒,历时九年,寺院逐步扩大,名声大噪,并由此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而后达摩传法于慧可以后,离开少林寺他去。禅宗一向奉达摩为初祖,慧可为二祖,后连续单传至六祖。南北朝时期,印度各种佛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译为汉文。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不是单靠翻译,而是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互相发明,配合,补充,由中国僧人自身领悟创作,传播和推广。少林寺作为佛教寺庙,成为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交流发展的圣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及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而后,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特使臣来

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作为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区别在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存在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因此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现象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因而文化有地域的差异;文化还渗透在一个地域社会群体的行为系统之中,并支配着社会群体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所以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精神内涵的差异。弄清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后,对于我们分析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区别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区别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作为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因地域范围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弄清中原地区与河洛地区的地域范围的区别,只有弄清了两种文化的地域范围,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两种文化因地域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据了解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牟一线,西抵潼关、华阴,南以汝河、颍河上游的伏牛山脉为界,北跨黄河以汾水以南的济源、焦作、沁阳一线为界。这属于两种文化在地域范围的区别,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大多数人认可。而且,河洛地区的地理概念从司马迁以后就基本形成定论的。 其次,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因为存在时间的部分相同,也使我们能够总结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如果从先秦时期算起,中间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王朝,到北宋时期,两种文化的发展发展所经过的时间也是一致的。这种时间的一致性,使两种文化在同一地域必然会产生彼此联系和相互一致性。再加上上述地域范围的重叠,两种地域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部分学者认为河洛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原因。究其实,两种文化之间因为部分时段和地域的相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其共性多于差异性,从而导致人们的这种认识。 其三,从文化发展的内涵来看,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中的精华和典型代表。学者在论及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内涵时都提到了两种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即因所处的天下之中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各种文化交融、汇合的中心。河洛文化也有自己的特点,与周围的诸文化各不相同,而是吸收各文化的长处,萃取百家之长,而最后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并形成中心,表现出自己明显的正统性和稳定性,而且反过来又向四周辐射发展,最后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复合之中。这就是说河洛文化是吸取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到周边地区的文化。 中国河洛文化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河洛文化及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获得了再度复兴的历史机遇。这既有社会客观条件的良好环境,也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的因素使然。所以两种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性。还有就是河洛文化的每一个文化摆件也都体现了河洛文化的历史意义。

武术文化背景

对峨眉武术文化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1-5-9 14:55:16 峨眉武术研究会汪键 四川乐山市桃园路138号(邮编:614000) 摘要:本文从系统的角度、试图较为客观的定义了峨眉武术文化的概念。以期达到对峨眉武术文化模块全面的动态提升。并从峨眉武术文化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本土武术文化、武术技击等方面给以佐证。 关键詞峨眉武术文化发散性无界外沿模块属性文化背景历史源流峨眉武术特点 问题的提出 在武术理论界,长期以来对峨眉武术文化的定义各说不一,有的以局限的地域为界,有的以狭义的武术技击为靶点,有的以几个单调的地方武术拳种固化等等,使峨眉武术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难以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本文认为,峨眉武术文化的概念应是,以峨眉山为源心,以巴渝地域为发散性无界外沿模块,向世界辐射的一个具有相对特点、特色并在不断发展、变革的动态性武术文化种类,它具有养身、技击、医术、休闲、娱乐、历史文化载体的属性。 那么峨眉武术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源流是怎样呢? 一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武术沿革 据史记载,《山海经》中所说皇人、中皇、西皇三山即今之峨眉三峰。《五苻经》载: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岩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运用阴阳五行的学说修炼人体精、气、神的内功心法。据四川老拳师介绍,民间流传的“万法归宗”手抄本就讲的该法,它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武术健身运动),“三一者乃上皇首篇也,能得之者,万祸不能干矣。”,“轩辕黄帝曾来峨眉山求道,故皇人所居之地为皇人山。皇人即道家思想之祖李耳(广成子又称李老君),老君渡轩辕成仙。”并传授轩辕长生不老的内功心法。正史人曰《魏书、释志》载:“道家之源,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王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禾文德……”。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是因为峨眉山有“仙”、有“佛”、有隐居修炼的“高人”,从而演绎出峨眉武术内外兼修的神功。这就是峨眉武术发展的雏形。 从五帝到三国,道教因其练丹、巫术、强身健体和与自然的斗争,集团利益争斗的需要,与时渐盛的发展起来。为此也引来历代众多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求仙问道,以求延长寿命。 史载,周武王伐纣得到巴蜀之师的襄助,巴蜀武人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并在战争中得到发展,从而奠定了峨眉武术技击发展的基础。由于社会矛盾的加剧,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促进了峨眉武术在民间的发展。富豪贵族为显示自己财富、身价与娱乐等的心理要求,让其武士、下人和百姓等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搏斗、角力、手搏比赛,进而深化了峨眉武术的技击性。 为满足宫廷、贵府视、听觉感官的享受,把技击动作进行了艺术加工。在民间,应民俗、民风的延习,为消闲、娱乐的需求,把各种技击手段、方法、技巧,编织成流连生动的程序。

少林换气术

少林换气术 少林换气术 此功出自少林寺,亦称“呼吸术”。原是僧人强体魄、长气力而创的一种功法。动作简单,老幼病弱都可以练,效果明显,祛病强身收效甚速。 相传,少林有一僧人,幼年入寺,体弱多病,不胜习武之苦,其师传此功,坚持练习数十载,练得体格强健,力气千斤。于是,此功便传了下来。 清朝中叶,陕人曹王廷在少林寺学艺,得此功,传滕黑子,滕传山东寿张县刘阁臣,刘传河北饶阳县张凤岩,张传我师牛瀚章,牛老师晚年,将此功广为传授,受益者甚多。 一、功法原理 此功的锻炼方式,通过俯身压迫肺部,配合呼吸,达到“吐故”的目的,通过振臂扩张肺部,配合吸气,达到“纳新”的目的。由“吐故纳新”调理肺部机能。 实践证明,此功可以治疗多种肺脏疾病,如自汗、盗汗、咳嗽气喘,气促无力,慢性胸膜炎,肺结核。因为肺能辅助心脏,调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所以,常练此功又能增强心脏机能,健全神经,焕发精神。 因吸烟过量而导致咳嗽痰多者练此功,效果非常明显,练三两天痰便明显减少,其色变淡,坚持月余上述症状便可消失。

体格健壮者练此功应注意“提放”,吸气时提小腹、睾丸、肛门,呼气时放松,这样动作、呼吸、神经控制结合练习,可以长气力。 二、练功方法 练换气术的时间在早晨,练功地点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处。 预备动作: 1、两脚分开比肩略宽,两脚平行向前,两手握拳,置于腰间,拳心向上,身体自然直立,目视前方,精神集中,调匀呼吸。(图一) 2、以鼻细细吸气入腹,觉比平时吸气较满,略停,用口呼出。连做三次。 第一势:推气 1、预备势做完后,吸气,两拳变掌,内旋,使掌心向下,徐徐下按,上身随双掌下按向下弯腰,同时配合呼气。(用鼻呼气) 2、双手按到离地面3-6厘米,(年老体弱者可离地高些),此时气已呼完,动作略停;双手以腕部为轴,小指领劲向外平划一半圆,(图二)到掌指向下,握拳,两拳心相对,直臂向上提,意念中如提千斤重物,同时慢慢向上直腰,并配合吸气,提到上体直起,两臂仍然直臂上移,两臂向上到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