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Trade》 (第11章 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Ronald .H. Coase(1910.12.29• "for his discovery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perty rights fo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the economy"
•1866年,在汉 堡开办炸药厂。
•1867年,在格拉 斯哥建立缝纫机装 配厂。开始它以格 拉斯哥的产品供应 欧洲和其他地区的 市场。 •1880年,又在伦 敦和汉堡等地设立 销售机构,负责世 界各地的销售业务。
10
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
• 规模庞大,实力雄厚 • 实行全球战略
– 将其全球范围的经营活动视为整体,追 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局部的利 益得失
交易费用的含义
• “为了进行市场交易, 有必要 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 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 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 监督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 这些工作常常是成本很高的”。
•“In order to carry out a market transa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iscover who it is that one wishes to deal with, to inform people that one wishes to deal with and to what terms, to conduct negotiations leading up to a bargain, to draw up the contract, to undertake the inspection need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termsof the contract are being observed, and so on”. (Coase, 1960) •与1937年论文的主旨一脉相传:“…there is a cost of using the price mechanism…”
• 企业是通过管理协调来代替市场协调的必然结果。当组织生产交易费 用低于市场组织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会出现。
•“显而易见,采用一种替代性的经济组织形式能以低于利用市场内的 成本而达到同样的结果……。正如我多年前所指出的,企业就是作为通 过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在企业内部, 生产要素不同 组合中的讨价还价格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市场交易。那时,毋需 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就可以对生产进行重新安排。”
• 要素转让内部化 • 经营多样化
11
2)跨国公司理论 ①垄断优势理论
•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Theory • 最早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海默 (S. Hymer)之前的国际投资理论都是间接投资理
论,主要研究证券投资。但二战后的国际投资主要是国际 直接投资。 • 国际直接投资:二战以后/利润 • 国际间接投资:二战以前/利率
实体间分享资源 共担责任
各个实体分享 资源、信息,同 时分担责任。
9
1)跨国公司的起源和先驱
• 跨国公司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
德国弗里德里克 ·拜耳化学公司
瑞典阿佛列 ·诺贝尔公司
美国 胜家缝纫机公司
•1865年,购买 了美国纽约州奥 尔班尼的苯胺工 厂的股份,后来 将其吞并为分厂, 成为第一家现代 意义上的跨国公 司。
•资本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 可以使资本的边际生产产出 在国际上平均化,从而可以 提高世界资源的使用效率, 增加财富总量。
•总收益的增加并不是因为资本总量的增加,而是因为资本在世界范围内 得到了合理的流动。
7
11.2 跨国公司
•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里
– 全球GDP增长了0.4倍, – 进口贸易额增长了0.9倍,
国际资本输出
官方和半官方机构等。
私人资本输出
•按是否拥有国外企业的经 国际直接投资
营管理权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主要是跨国公司。为当前国际 投资的主体
拥有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国际间接投资
无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
来源:科斯:the nature of the firm,社会成本问题 20
跨国公司:交易费用的节约
•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巴克利(P.Buckey)和卡森 (M. Casson)将交易成本理论用于跨国公司。
•虽然跨国公司经营范围远大于一般公司,但本质上二 者并没有区别,科斯的理论既然适用于一般企业,也适 用于跨国公司。
•世界经济的重要现象。 •资本要素的跨国移动:动因和效应?
• 11.2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 •跨国公司理论:对外投资的动因
2
11.1 资本的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 资本国际流动的根本动因:
– 资本收益率的国际差异 – 资本一般从收益率低的国家/地区向收益率高的国家/地
区流动
• 具体的动因:
•海默1960年在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中提出垄断优势理论。
12
2
2012/11/20
海默: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 海默实证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部门构成,发现直接 投资与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
• 两个基本观点:
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产生的根源; • 垄断优势根源于市场不完全性,并借助不完全的市场 结构得以维持
• 一国资本丰富而另一国资本短缺; • 世界资本总量不变。 资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两国间自由流动; 由国际投资产生的收益能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 资本的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
6
1
2012/11/20
Biblioteka Baidu
麦克杜格尔模型: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效果
•资本自由流动前: OFGA+O’JMA • 资本自由流动后: OFEB+O’JEB • 总体增加MEG
•United Kingd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USA 来源: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1991/index.html
科斯的疑问
•市场与管理的关系?
•自由价格机制与厂商的关系?
– Transaction Cost • 科斯的代表作:
– 《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1937年 – 《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1960 年。 • 科斯用交易费用解释企业的起源和产权和效率的关系。
16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91
4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FDI)
•国际间接投资
• 输出资本到另一个国家的 厂矿企业,并由投资者直 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
• 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债 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 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
利息及资本利得实现资本 增值。
证券投资(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 国际生产成本差异; – 利率差异; – 汇率变动; – 规避风险; – 规避贸易保护等
3
1)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角度 •按投资的期限
类别
•长期资本流动 Long-term Investment
含义 •期限在一年以上
•短期资本流动 Short-term Investment
•期限在一年以内
•按投资的来源和用途
FDI增长率已经超过了 其它任何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数。
– 而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则增长了5.3倍。
• 就经济规模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论,许多大型的跨国公 司的年销售额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 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50%的国际贸易,90%以上的海外投 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以及70%的国际技 术转让。
• “在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的国家 里,为什么人们会自愿服从企 业主和代理人的指令,而不到 市场上去亲自向顾客出售他自 己的产品或劳务?”
来源:诺贝尔之路:科斯, 《新帕尔格拉夫经济学大词典》词条:科 斯(张五常撰写)等
18
3
2012/11/20
科斯的发现:交易费用及其含义
被忽略的交易费用
• “经济学家谈到经济体系的运 作时,总认为是透过价格机制 (或市场)来协调,但是却忽 略了使用市场仍有其成本的事 实”。
2012/11/20
第11章 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
• 产品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 • 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现象: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 生产要素:
资本 劳动力 技术等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对世界经济、政治有重要影响。
1
本章主要内容
• 11.1 资本的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来源:科斯:社会成本问题 19
企业的本质:对价格机制的取代
•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m was due primarily to the existence of marketing costs.
• 企业的本质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企业可以把若 干生产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交换,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 。知识
(H.G. Johnson) 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研究与开发过程,其成本是相当高的。
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使用这些知识资本的成本却很低,有时接
近于零。而这种优势是别的企业所没有的。
凯夫斯
•跨国公司使产品异质化的能力很高,如使用不同包装,商标等。
(R.E. Caves)
借贷资本输出
•狭义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获得企业的生产经营 控制权。但二者之间并无公认的清晰界限。
5
2)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 麦—肯图式
• 麦克杜格尔(G.D.A. Mac-Dougall)和肯普 (M.C.Kemp) 的 分析。
• 基本假定: 两个国家:
垄断优势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 愿意并且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具有一 种或若干种东道国当地企业所缺乏的独占优势。
13
市场不完全的四种原因
市场
表现
•商品市场
•商品有商标、牌号等的差异性
•要素市场
•专利、技术诀窍、资本获得能力的差异;
•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 •一些企业比另一些企业的成本更低
•政府行为
•如关税
•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产生的根源
14
有关垄断优势的进一步研究
人物
•金德尔伯格 (Charles P. Kindleberger )
观点
•跨国公司处于不太熟悉,不太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环境中,因此,跨国公司只有凭借胜过当地企业的强有力的优 势,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经营活动。
•约翰逊
•目前全球前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49个是国家。
8
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对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的三要素
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
中央决策体系
组成企业的实体 必须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国家从 事经营。 不论实体的法 律形式和领域。
企业须有一个中央决 策体系/多个决策中心。 有共同的政策。其政 策应反映企业的全球战 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 “普兰特(Arnold Plant)在课堂 上谈到经济体系是靠价格体系 来协调运作…….然而,普兰特 在企业管理的课程上又提到, 管理是在协调厂商内部生产要 素。 ”
• “这两种歧异的观点该如何调 和?假如所有必要的协调都已 由市场提供,为何还需要管理 呢?”
• 既然自由价格机制已经被公认 为是最最有效的协调和指导资 源配置的工具,为什么还有企 业或厂商的存在?或者说,为 什么建立企业是有利的呢?
技术优势
信息优势
跨国公司的 科研力量
国际声誉优势
垄断优势 先进的管理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雄厚的资金实力
销售网络优势
15
②内部化理论
• 由巴克利(P. Buckey)和卡森(M. Casson)提出。 • 理论渊源: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 Ronald .H. Coase(1910-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
clarifi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perty rights fo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the economy"
•1866年,在汉 堡开办炸药厂。
•1867年,在格拉 斯哥建立缝纫机装 配厂。开始它以格 拉斯哥的产品供应 欧洲和其他地区的 市场。 •1880年,又在伦 敦和汉堡等地设立 销售机构,负责世 界各地的销售业务。
10
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
• 规模庞大,实力雄厚 • 实行全球战略
– 将其全球范围的经营活动视为整体,追 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局部的利 益得失
交易费用的含义
• “为了进行市场交易, 有必要 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 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 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 监督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 这些工作常常是成本很高的”。
•“In order to carry out a market transa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iscover who it is that one wishes to deal with, to inform people that one wishes to deal with and to what terms, to conduct negotiations leading up to a bargain, to draw up the contract, to undertake the inspection need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termsof the contract are being observed, and so on”. (Coase, 1960) •与1937年论文的主旨一脉相传:“…there is a cost of using the price mechanism…”
• 企业是通过管理协调来代替市场协调的必然结果。当组织生产交易费 用低于市场组织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会出现。
•“显而易见,采用一种替代性的经济组织形式能以低于利用市场内的 成本而达到同样的结果……。正如我多年前所指出的,企业就是作为通 过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在企业内部, 生产要素不同 组合中的讨价还价格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市场交易。那时,毋需 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就可以对生产进行重新安排。”
• 要素转让内部化 • 经营多样化
11
2)跨国公司理论 ①垄断优势理论
•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Theory • 最早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海默 (S. Hymer)之前的国际投资理论都是间接投资理
论,主要研究证券投资。但二战后的国际投资主要是国际 直接投资。 • 国际直接投资:二战以后/利润 • 国际间接投资:二战以前/利率
实体间分享资源 共担责任
各个实体分享 资源、信息,同 时分担责任。
9
1)跨国公司的起源和先驱
• 跨国公司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
德国弗里德里克 ·拜耳化学公司
瑞典阿佛列 ·诺贝尔公司
美国 胜家缝纫机公司
•1865年,购买 了美国纽约州奥 尔班尼的苯胺工 厂的股份,后来 将其吞并为分厂, 成为第一家现代 意义上的跨国公 司。
•资本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 可以使资本的边际生产产出 在国际上平均化,从而可以 提高世界资源的使用效率, 增加财富总量。
•总收益的增加并不是因为资本总量的增加,而是因为资本在世界范围内 得到了合理的流动。
7
11.2 跨国公司
•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里
– 全球GDP增长了0.4倍, – 进口贸易额增长了0.9倍,
国际资本输出
官方和半官方机构等。
私人资本输出
•按是否拥有国外企业的经 国际直接投资
营管理权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主要是跨国公司。为当前国际 投资的主体
拥有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国际间接投资
无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
来源:科斯:the nature of the firm,社会成本问题 20
跨国公司:交易费用的节约
•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巴克利(P.Buckey)和卡森 (M. Casson)将交易成本理论用于跨国公司。
•虽然跨国公司经营范围远大于一般公司,但本质上二 者并没有区别,科斯的理论既然适用于一般企业,也适 用于跨国公司。
•世界经济的重要现象。 •资本要素的跨国移动:动因和效应?
• 11.2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 •跨国公司理论:对外投资的动因
2
11.1 资本的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 资本国际流动的根本动因:
– 资本收益率的国际差异 – 资本一般从收益率低的国家/地区向收益率高的国家/地
区流动
• 具体的动因:
•海默1960年在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中提出垄断优势理论。
12
2
2012/11/20
海默: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 海默实证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部门构成,发现直接 投资与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
• 两个基本观点:
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产生的根源; • 垄断优势根源于市场不完全性,并借助不完全的市场 结构得以维持
• 一国资本丰富而另一国资本短缺; • 世界资本总量不变。 资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两国间自由流动; 由国际投资产生的收益能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 资本的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
6
1
2012/11/20
Biblioteka Baidu
麦克杜格尔模型: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效果
•资本自由流动前: OFGA+O’JMA • 资本自由流动后: OFEB+O’JEB • 总体增加MEG
•United Kingd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USA 来源: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1991/index.html
科斯的疑问
•市场与管理的关系?
•自由价格机制与厂商的关系?
– Transaction Cost • 科斯的代表作:
– 《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1937年 – 《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1960 年。 • 科斯用交易费用解释企业的起源和产权和效率的关系。
16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91
4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FDI)
•国际间接投资
• 输出资本到另一个国家的 厂矿企业,并由投资者直 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
• 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债 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 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
利息及资本利得实现资本 增值。
证券投资(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 国际生产成本差异; – 利率差异; – 汇率变动; – 规避风险; – 规避贸易保护等
3
1)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角度 •按投资的期限
类别
•长期资本流动 Long-term Investment
含义 •期限在一年以上
•短期资本流动 Short-term Investment
•期限在一年以内
•按投资的来源和用途
FDI增长率已经超过了 其它任何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数。
– 而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则增长了5.3倍。
• 就经济规模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论,许多大型的跨国公 司的年销售额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 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50%的国际贸易,90%以上的海外投 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以及70%的国际技 术转让。
• “在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的国家 里,为什么人们会自愿服从企 业主和代理人的指令,而不到 市场上去亲自向顾客出售他自 己的产品或劳务?”
来源:诺贝尔之路:科斯, 《新帕尔格拉夫经济学大词典》词条:科 斯(张五常撰写)等
18
3
2012/11/20
科斯的发现:交易费用及其含义
被忽略的交易费用
• “经济学家谈到经济体系的运 作时,总认为是透过价格机制 (或市场)来协调,但是却忽 略了使用市场仍有其成本的事 实”。
2012/11/20
第11章 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
• 产品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 • 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现象: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 生产要素:
资本 劳动力 技术等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对世界经济、政治有重要影响。
1
本章主要内容
• 11.1 资本的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来源:科斯:社会成本问题 19
企业的本质:对价格机制的取代
•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m was due primarily to the existence of marketing costs.
• 企业的本质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企业可以把若 干生产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交换,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 。知识
(H.G. Johnson) 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研究与开发过程,其成本是相当高的。
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使用这些知识资本的成本却很低,有时接
近于零。而这种优势是别的企业所没有的。
凯夫斯
•跨国公司使产品异质化的能力很高,如使用不同包装,商标等。
(R.E. Caves)
借贷资本输出
•狭义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获得企业的生产经营 控制权。但二者之间并无公认的清晰界限。
5
2)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 麦—肯图式
• 麦克杜格尔(G.D.A. Mac-Dougall)和肯普 (M.C.Kemp) 的 分析。
• 基本假定: 两个国家:
垄断优势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 愿意并且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具有一 种或若干种东道国当地企业所缺乏的独占优势。
13
市场不完全的四种原因
市场
表现
•商品市场
•商品有商标、牌号等的差异性
•要素市场
•专利、技术诀窍、资本获得能力的差异;
•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 •一些企业比另一些企业的成本更低
•政府行为
•如关税
•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产生的根源
14
有关垄断优势的进一步研究
人物
•金德尔伯格 (Charles P. Kindleberger )
观点
•跨国公司处于不太熟悉,不太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环境中,因此,跨国公司只有凭借胜过当地企业的强有力的优 势,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经营活动。
•约翰逊
•目前全球前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49个是国家。
8
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对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的三要素
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
中央决策体系
组成企业的实体 必须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国家从 事经营。 不论实体的法 律形式和领域。
企业须有一个中央决 策体系/多个决策中心。 有共同的政策。其政 策应反映企业的全球战 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 “普兰特(Arnold Plant)在课堂 上谈到经济体系是靠价格体系 来协调运作…….然而,普兰特 在企业管理的课程上又提到, 管理是在协调厂商内部生产要 素。 ”
• “这两种歧异的观点该如何调 和?假如所有必要的协调都已 由市场提供,为何还需要管理 呢?”
• 既然自由价格机制已经被公认 为是最最有效的协调和指导资 源配置的工具,为什么还有企 业或厂商的存在?或者说,为 什么建立企业是有利的呢?
技术优势
信息优势
跨国公司的 科研力量
国际声誉优势
垄断优势 先进的管理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雄厚的资金实力
销售网络优势
15
②内部化理论
• 由巴克利(P. Buckey)和卡森(M. Casson)提出。 • 理论渊源: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 Ronald .H. Coase(1910-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