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引用的名言警句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引用的名言警句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课本P1,单元导语】
【解读】出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解释: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P4相关链接】
【解读】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3.“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P8 教材原文】
【解读】清.康有为《大同书》。释义:那些喜欢群聚而讨厌独处,相互扶持培植的人,人们心中所喜欢的。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P9教材原文】
【解读】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5.“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P11教材原文】
【出自】老子《道德经》
【解释】每个人都生活在富足、祥和、宁静、喜乐、满足的世界中,交流或者不交流,来往或者不来往,对他们的生活均没有丝毫影响,每一个人都活在当下那一刻,享受那一刻,听着窗外的鸡叫声、狗吠声,头顶白云飘飘,身边清风阵阵,唯恐有任何不速之客打破这一美好时刻。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1.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孟德斯鸠
【P28教材原文】相关链接
【解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自由以守法为前提,没有法律保障,就谈不上自由。
2.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P34教材原文】
【解读】出自《孟子•离娄下》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P35教材原文】
【解读】出自《论语》。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
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P36教材原文】
【解读】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P37教材原文】相关链接
【解读】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释义: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6.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
【P37相关链接】
【解读】扬雄:《法言•问道》如果人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
综合以上两条,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和“礼仪”。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这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此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教“礼”为基础,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7.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P39 教材原文】
【解读】这句出自《增广贤文》,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40 教材原文】
【解读】出自荀子《劝学》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开来,就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P42 教材原文】
【解读】《论语·为政》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P42教材原文】探究与分享
【解读】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具体含义:指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1.“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p73教材原文】“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解读】此话是话剧《立秋》中经典台词。《立秋》演绎的是晋商题材,讲述的是“丰德”票号马洪翰家族在民国初年时局动荡之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的故事,宣扬的是“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价值理念,倡导的是“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一句话不仅仅是用在商业行为中,它更可以做为一句警言时刻鞭策我们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
翻译就是天地造人,只要有一个人那就有这个人该做的事情;人活在世上,活着一天就要尽一天自己的义务。就是说人生下来就有天职,每个人都被安排好了自己要做的事,所以要恪尽本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勤勤恳恳,努力过好每一天而不要偷懒。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1.“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戚继光”
【p90教材原文】拓展空间
【解读】翻译:我知道在远处,倭寇居住的小岛就漂浮在那天边;因此我不敢忘记那些无耻的倭贼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要立志抗倭,不辜负自己的珍贵年华。
本诗为戚继光年轻时所写,他当时知道敌寇当前,写下此诗,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以及对敌人的坚决。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2.“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