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哲学的思想去面对生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用哲学的思想去面对生死

【摘要】面对生死时的哲学思想,在古代的哲学中,关乎生死的思想,不乏睿智,其中中国的道家以万物皆一的视角面对生死,超越得失,确立具有特色的超越死亡、生死存亡一体的哲学。以其丰富深刻的内涵,脱俗的见解,特有的美学意境,为我国,甚至是世界上的生死哲学理论书写了鲜明的一笔,给后世影响颇深。

【关键词】哲学;思想;生死;

一、前言

死亡,是所有生命注定的终点,人类无法免俗,而且不断渴求着永生。关于面对生死的思考造就了哲学的博大。在我国,道家的生死哲学格外凸显,正是由于道家生死思想的丰富深刻,其见解的超凡脱俗,尽管本文虽然很想深究生死哲

学的特点,但实际却很难,只能是浅析其特点了。

二、生死同质唯物意识

生死同质理论带有鲜明的唯物意识。庄子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相关思想,并以气为根基,在天地万物通于一气的自然观基础上,以物化理论诠释生死,把生与死融入宇宙大化运行、万物生灭变化之中,建立了道家极富超越精神的生死哲学。

生命产生的过程,就是由天到气,由气到形,由形到生命的过程,人的生死也

就是气的聚散,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所以生死并不神秘,是自然物质化合变化的结果。也因此,死亡其实并不是生命绝对意义上的终结,而是作为自然万物的一分子,始终处于万化而未始有极也的物化链中的。

按气化理论,人并不存在永远无法跨越的生死大限。这化解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凸现无限性。在客观上由于这种突破,有着一定的唯物主义意识的色彩,也能更有效的使现代人接受和认识生死,把握死的本质,正确看待生死。

三、生死存亡一体

由老庄思想开始是我国的古代哲学思想的领头羊,先贤们的生死观念,不仅对立而且统一。

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他们认同生死对立,却不绝对。死和生是人必须要走的两条路,所以活着没必要喜悦、死了也不是灾难,因为生死始终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在先哲的眼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不停地在两者之间转化着,生死也是如

此,也是不断转化的。生死原本是同质的、一体的,生死存亡的一体性,使生死间并无明显界限。

生是死的连续,死是生的开始[1]。气聚积是生,气散了是死。所以万物一体。整个天下是一气相通的,哲人珍视同一。可见,在大哲看来,生死并没有确定的意义。如果能够与生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超越生死,就能够真正达到淡泊静观的境界。这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对先哲的这种超然与洒脱,现代人望尘莫及。大哲们用智慧、生动,足够的辩证思想的生死存亡观念由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精神世界,释放了现代人大量的压力,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释放。在当今的物质与欲望渗透的社会中,生死存亡一体这样一种观念无形的改变人的思想,其中的精华与优势不言而喻。

四、生死必然的观念

普通人不懂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必然,所以悦生恶死、趋荣避辱、极力逃避命运的安排,所以他们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

从死亡的必然,先哲们推出超然淡泊、安于现状的人生观。既然命的存在与否是一种必然,生死变化是自然之道在个体生命中的体现,非人力所能左右和改变,人所能做的只能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安于现实。即可超脱哀乐之情,从必然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得到精神上的最终解放,体验到心灵上的绝对自由。

先哲的宿命论,多少有消极之嫌。但解读其精华,先哲虽承认并欣然接受死这个命,但并没走向悲观主义,而是达观主义。达观主义是以无限观有限,所以,道家从死之必然这一宿命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正因死的必然,使生成为了有限,所以,一方面要坦然面对死亡,不要执著于生;另一方面更应该从有限的生中活出更高品质。

现代生活中,财权等过度追求,纵欲享受,让自己的生活劳累,疲惫,空虚。没有时间对生命沉思,更不能找到死的意义[2]。对应的就是生活质量下降,沉沦、遗忘、宗教观念的淡漠、人文精神的丢失,与物质对比的是生命沙漠的扩大。在如此的社会,生死必然论是对生命运动规律的尊重,培养超越死亡的意识,正视死亡,使人在死亡时,至少能够平静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这给现代人而言绝对是极可贵的精神慰籍。

五、与道合一、死而不亡的理想境界

基于道家生死哲学,是一种境界哲学。其生死哲学的最高目标便是达到死而不亡的境界,先哲们认为,虽然人的形体总归要死去,但若能忘记肉体生命的存在,实现与道合一,就可以进入死而不亡的境界。只有心志专一,感官停止活动,才能因为无私无虑,保持虚静的心境,获得精神的解放和心灵的自由,达到与道合一的至高境界。心斋或坐忘,看似是非理性的玄虚之路,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超越必然性的生命困境提供方法,确定通向心灵自由的途径,实现与道合一,死而不亡,这正是道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在此基础上,先哲们达到了死而不亡、不死不生的至高境界。从先哲们的论述中,将死亡的本质定位在自然之气的变化形态上,死是必然的,自然的,达到死而不亡的境界是可能的[3]。这种独特的生死观,使得先贤们有了与众不同的,特有的,审视生死的视角。也决定了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在实际的生活之中真正做到面对死亡,笑傲死亡,而且能从心灵与精神的层面上,完完全全的超越生死观念,看透和领悟死的意义,并且毫不畏惧死亡的来临,从而使得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逍遥畅快。崇尚自然,崇尚无为,重视每一个生命自己的价值意义,追求一种精神,思想和人格的超脱境界,由此来得到完完全全根本的精神自由,最终来彻底地超越生死观念的局限。我国古代的先贤们在生死哲学上的体悟,显现出的是对生命存在的固有的执著,以及对死的必然的达观心态,不仅仅是令如今的人惊叹,更深的应该是对生死有了新的体会。

六、乐死、善死的美学意境

众人是忌讳死亡的,但在哲人眼中,透过对于死的研究和思考,显现的是大哲们的心灵洒脱,至高的精神境界,更罕有的是,用一种审美的角度去看待生和死,并赋予其一定的美学理念。那么如何看待生与死,都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实。悦生恶死,也是符合人的心态的,但是在我们的大哲们眼中,万物是同一的,并且万物的生与死全部都是平等的,生没什么可高兴,死也用不着悲哀。因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人或生或死,都是物与物之间的自然转化,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

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超越存在,存在是有限的,超越的精神却可以是无限的。人不该固执于生死转变,而应顺应存在于自然自身的整体变化。若人人认识到生死,只是自然形体的变化,那就能以达观的心境接受死。死是一种休息、一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