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地位和作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随着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管理的方法手段不相适应,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当前政府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变动时期,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
市场的开放性,社会的流动性,就业的多样性加剧,社会管理存在诸多不适应。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建议
1.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发生变化,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是社会管理组织不适应,原有单位管理功能弱化,社会成员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低。
二是社会管理职能不适应,大部分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相继剥离并让渡给社会。
三是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管理网络从工作场所到居住场所的转移。
随着社会结构剧烈变动,不同群体的管理难度显著增加,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是阶层结构变动带来社会整合难,不同的社会主体力量内部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不同阶层。
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动带来社会管理难。
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了城市人口的高集中度和高流动性。
三是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社会服务难。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大量出现,搞好就业服务面临新课题。
随着利益格局调整重塑,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是利益的多元主体不断引发社会矛盾,形
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
二是利益的变化曲线深刻影响社会心态,当前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更多的是结构性调整。
三是利益的差距拉大容易隐藏社会风险,一些人甚至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情绪失常,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2.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
2.1积极构建服务型党组织。
创新党组织的服务方式、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重视服务效果。
鼓励党员参与志愿服务,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社工、义工人员共同服务群众。
2.2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与活动方式,使党组织在社会网络中发挥“网格”作用。
与传统社会的封闭性特征相比较,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
在新时期,扩大党组织覆盖,就要更善于把党组织建在社会网络的网格上,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辐射作用,有效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2.3协调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广大民营企业主与工人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可以破解这个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调解的矛盾。
2.4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以流动党员管理带动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党员影响流动人群,以对流动党员的科学管理带动对流动人口的科学化、规模化、有序化管理。
2.5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秩序。
鼓励党员带头参与社会矛盾的调节,争当社会矛盾调解员、社会信息采集员、群众事务代
办员等,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2.6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积极发挥基层党员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构建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科学机制,并以党内基层民主带动基层社会民主,形成开放、有序的基层群众参与格局。
2.7在数字化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需要熟悉新媒体、利用新媒体。
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2.8党的基层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即是做好新形势的群众工作。
要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整体水平。
3.完善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策建议
3.1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行为、职权、职责方面的立法,确认其必要的法定地位和权力。
需要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或者出台与原来的法律体系相配套的法律体系,理顺基层党组织和相关政府组织及各种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完善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基层组织的权责等,使其更具有可执行;可操作性,通过法律规定确定对基层组织的考核主体和考核机制,保证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
3.2创新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机制,完善基层事务的民主决策和公共服务机制。
改变由于传统上组织和管理机制权力作用的原因导致的机关作风、官僚习气盛行,党务不公开,决策一言堂、独断专行等现象,在基层党组织组织的产生、运行等环节充分发挥群众的监
管作用,采取适当措施保障群众监督权力的实现,保证在基层党组织产生和运行等各个环节的公开、公正、透明。
在城乡基层事务管理和事关全局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中引进民主决策机制和专家参
与机制,加强民主参与的程度和民主决策机制建设,创新有公信力的民间纠纷调节机制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机制。
3.3强化基层组织的政务公开,培育社会信任,消除社会矛盾的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调节机制取代,我国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再集中在政府的手中,在社会基层,原来有主要干部来分配社会资源的方式也难以维继,人们开始反对社会腐败问题,并对基层社会管理机构产生淡漠、不信任,由此产生基层社会内部的干群关系紧张等。
只有基层组织全面实行政务公开,人们才能建立起对社会自治组织的信任,才能与利益相关的各方主体实行有效的理性沟通,在有效沟通和社会信任的氛围中,许多社会矛盾就不容易产生,或者及时即使产生,也容易沟通调节,不会造成矛盾扩大化的危险倾向。
3.4推进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公民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功能,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来减少社会矛盾。
通过基层党组织内部工作机制的有效落实,通过设计合理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监督机制和决策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起到应有作用,并在行政和执法监督引导、社区安全、人民矛盾调节等各方面的工作得到加强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