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09293320 方凯莉
五环三萜分为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和木栓烷型。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作为皂草苷的糖苷配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目前,一些三萜类化合物已被报道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抗AIDS的作用。
1、抗AIDS作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齐墩果酸(1)可以从多种植物提取得到,对齐墩果酸进行结构改造,将齐墩果酸C3位羟基、C17位羧基成酯,得到一系列衍生物(2~14)。
其抗HIV-1PR的IC50值分别为8.0,20.0,20.0,8.0,4.0,4.0,3.0,7.5,3.0,4.0,3.8,5.6,>20.0和>20.0μmol·L-1。
体外测试结果表明,齐墩果酸的二羧酸半酯当C3-酰基链上的碳原子数在5以内时,抗HIV-1PR抑制活性随着链长增长而增加,活性按乙二酰、丙二酰、丁二酰和戊二酰半酯(衍生物3~6)的顺序逐渐升高。
活性最好的是C3上连有最长碳链的戊二酰半酯(6,IC50=4μmol·L-1),它的抑制活性是齐墩果酸的2倍(IC50 =8μmol·L-1)。
通过引入亚甲基单元而进一步增长酰基侧链,可使抑制活性进一步提高(8,10,IC50 =,3μmol·L-1)。
若使亚甲基单元个数超过+时,抑制活性略显降低(11,IC50=4μmol·L-1)。
将齐墩果酸的3-羟基转变成3-羰基或3-羟亚氨基时,保留了它的抑制活性。
将C28-羧基甲基化的3-羟基转变成3-羰基或3-氨基时,其不良的活性没有改变。
但C3-羟亚氨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甲酯与甲基齐墩果烷相比,活性提高
了2倍。
无论C17-羧基基团是游离的还是甲基化的,将C3-羟亚氨基引入其结构中,抑制活性显著提高(17位上带有游离羧基的C3-酰基的羟胺化合物是一个例外,它显示了与非酰基化的化合物相同的活性)。
由此可以推测,C3位羟基是抗HIV-1的活性基团。
在对天然产物潜在抗HIV性能的继续研究中,从桃金娘科叶子中分离得到的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桦木酸(15),可作为抗AIDS药物,其治疗指数为86.5。
对桦木酸及桦木酸还原所得的二氢桦木酸(20)的C3位羟基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一系列桦木酸衍生物(16~24),这些化合物都具有显著的潜在抗HIV活性,IC50值分别为12.9,15.9,7.0,4.5,11.7,12.6,7.7,4.9,5.8,13.1μmol·L-1。
结果表明,C3位羟基是其结构中的活性基团。
2、抗肿瘤作用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2.1抗肿瘤细胞增殖
由齐墩果酸(1)和常春藤皂苷(25)经结构改造的几个齐墩果烷三萜类化合物,在体内外实验中,对7,12-二甲基苯[a]并芘(DM-BA)和12-O-十四酰佛波醇-13-乙酯(佛波酯,TPA)刺激小鼠皮肤肿瘤有显著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6)18β-齐墩果烷-12-烯-3β,28-二醇,(27)18β-齐墩果烷-12-烯-3β,23,28-三醇,(28)18α-齐墩果烷-12-烯-3β,28-二醇,(29)18α-齐墩果烷-12-烯-3β,23,28-三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其抑制率分别是81.1%,100.0%,100.0%,100.0%,尤其是18α-Olean-型化合物的C17位-COOH转变成-CH2OH时(30),其体内外抑制肿瘤活性是甘草次酸(31)活性的100倍以上。
且在体内实验中没有显示出任何特殊的毒性。
乌苏酸(32)为抗癌活性成分,对其淋巴细胞型白血病P-388和L-1210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值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对人上皮癌细胞KB、人结肠癌细胞HCT-8和乳腺癌细胞MCF-7显示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若将C3羟基和C17羧基酯化使其细胞毒作用降低,但抗L-1210和P-388白血病细胞增值的作用略有增加。
若将其C3羟基和C17羧基进行结构改造,得到化合物(23~39),其抗肿瘤活性显著提高。
可见,乌苏酸结构中的C3羟基和C17羧基是其活性必需的基团。
对从B.serrata树脂中分离得到的4个化合物β-乳香酸,乙酰基-β-乳香酸,11-酮基-β-乳香酸和乙酰基-11-酮基-β-乳香酸进行体外抑
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实验,发现它们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IC50分别0.6~7.1μmol·L-1。
其中AKBA在DNA,RNA和蛋白质合成上显示最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6,0.5和4.1μmol·L-1,且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值的同时不影响细胞稳定性。
由此可以推测AKBK功能基与其活性的密切关系,乳香酸分子中的五环三萜骨架、3α-乙酰氧基、C4羧基和C11酮基是其抗癌活性的必需基团。
2.2 分化诱导作用
经结构改造而得到的一个新型齐墩果烷三萜2-氰基-3,12-二氧齐墩果烷-1,9-二烯-28-酸(CDDO,40)具有有效的分化、抗增殖和抗炎活性,诱导人体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和小鼠3T3-L1成纤维细胞脂肪形成的分化,并增强了神经增殖因素引起的小鼠PC12成嗜铬细胞瘤神经原的分化,对多种人体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的7种白血病细胞THP-1,U937,HL-60,NB4,AML193,KG-1和ML-1,IC50值分别为0.03,0.05,0.2,0.1,0.04,0.4,0.2和0.1μmol·L-1。
CDDO比自然界中存在的乌苏酸和齐墩果酸显示出更强的生物活性,其抗炎活性为已知三萜类化合物(41)活性的200~500倍。
其结构中的2-氰基、3,12-二羰基基团的引入,是提高其活性的必需基团。
因此,进一步显示了它在体内实验上的有效抑制或治疗作用。
Jing等应用生物化学和细胞学方法筛选天然的癌细胞分化诱导剂,从千余中天然成分中首次发现α,β-乳香酸乙酸酯的混合物(ABA)诱导人体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有效延长L-1210或P-388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时间;ABA在24.2μmol·L-1的剂量时可以诱导HL-60,U-937和ML-1单细胞分化,导致90%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NBT阳性率为80%~90%。
同时指出,ABA分子结构中的C3羟基、C4羧基及五环三萜骨架是其活性的必需基团。
2.3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其在机体中承担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在维持细胞群体数量的自身稳定、胚胎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克隆选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肿瘤发生、清除、转化、细胞损伤及抗肿瘤药物治疗方面亦有重要作用。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活性与其结构有密切的联系。
乳香酸的提取物ABA 对人6种髓细胞白血病细胞(NB4,SKNO-1,K562,U937,ML-1,HL-60)具有诱导凋亡作用。
用20μg.ml-1ABA处理24h后,上述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只有K562细胞降低30%。
ABA是大多数白血病细胞的有效细胞毒剂。
ABA浓度为5μg.ml-1时,抑制细胞生长;浓度高于10
μg.ml-1时,诱导细胞死亡。
形态学和DNA分裂检测表明:ABA的细胞毒作用通过诱导凋亡而调节。
用20μg.ml-1ABA处理24h后,超过50%的细胞出现凋亡,其中,NB4和HL-60细胞对ABA诱导凋亡表现高度敏感。
实验证实了ABA对实体瘤细胞也具有凋亡作用,包括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和结肠癌细胞。
浓度在μmol·L-1数量级时,BA S具有细胞毒效应。
采用原位DNA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T检测),电镜下显示了DNA诱导的凋亡。
进一步研究发现,AKBA能使HL-60和CCRF-CEM细胞显著减少,IC50为30μmol·L-1,且呈剂量关系,并指出HL-60和CCRF-CEM的细胞凋亡可能是抑制拓扑异构酶I所致。
ABA(50~70μmol·L-1)作用于T24人膀胱癌细胞、MDA/HER-2人乳腺癌细胞和HT-1080人纤维肉瘤细胞,细胞凋亡率均在70%以上。
为了研究乳香酸的11-羰基官能团对抑制活性是否有效,以香树素为母体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乙酰基-11-羰基-香树素,并与11-羰基乳香酸进行了对比。
新合成的化合物在C4位上没有羧基,直到浓度达到25μmol·L-1时,在任意实验系统中没有显示5-LOX的抑制活性.在11-羰基的化合物中,11-羰基-β-乳香酸甲酯没有观察到抑制活性;β-乳香酸,在C11位缺少羰基官能团,在大约60%完整细胞及游离细胞体系中仅显示出不完整、部分的5-LOX抑制活性。
β-乳香酸羧基基团还原成醇,生成3α,24-二醇,在任一体系中使得抑制活性全部丧失。
含有11-羰基且在C4位置上含有亲水性官能团如羧基和羟基的化
合物有很高的抑制5-LOX活性。
合成的化合物只连有一个11-羰基或只有亲水性基团的五环三萜化合物没有抑制5-LOX活性。
表明这一官能团单独存在对5-LOX抑制活性是无效的,只有当11-羰基官能团与一个附加的亲水性官能团结合时才能恢复其抑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