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风行风建设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政风行风建设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为抢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把2010年确定为我县强力推进“五区”建设的突破年和奋力加快发展的攻坚年,并安排部署开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为实施国家战略建功勋”主题实践活动,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主战场的开发建设。政风行风建设作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成效好坏直接影响到部门单位和党委政府的形象,也影响着我们的发展环境。为切实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深入部门单位、乡镇和村居,就当前政风行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表现的表现形式、产生的根源认真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风行风建设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县政风行风建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解决制约影响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以评优评差为手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依法行政为目标,整体呈现出领导高度重视,部门主动参与,社会广泛监督,部门行业作风明显好转的良好局面,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一些基层单位或部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部门利益至上,重罚轻管。部分部门和单位小团体利益至上,他们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拥权自重,重“审批”轻“监督”,重“收费”轻“服务”,重“局部”轻“全局”,重“利益”轻“信誉”,重“眼前”轻“长远”,想方设法争审批权和管理权,把审批权和管理权当成创收、为小团体捞取好处的工具,自立规矩、自己执行、自己监督;有的单位对一些应该办的事情,故意拖着不办,吃拿卡要,搞不正之风,“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

(二)执法不规范,自由裁量权大。部门执纪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罚多罚少工作人员说了算,外地人多罚,半生不熟的少罚,熟人不罚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服务意识淡薄。一些单位利民、便民措施还不够完善,办事效率低下,作风简单粗暴,“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个别部门单位仍然比较突出。在工作中,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善于结合当地实际,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盛行。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漠,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该及时办的事长期拖着不办,对个别群众过高和无理的要求,也不做耐心

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有的动不动就“吃拿卡要”,欺压百姓,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工作落实不到位。极个别单位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研究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制定的制度执行不到位,作出的承诺遵守不到位,该追究的责任追究不到位,该处理的人员处理不到位,对有关政策规定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五)政风行风建设发展不平衡。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垂直管理部门抓政风行风建设的思路清、措施硬、亮点多,同时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普遍好于非垂直管理部门;另一方面,县直窗口单位和部门工作抓督促落实的力度要普遍好于乡镇。

(六)基层执法单位作风建设薄弱。一些基层站所人员多、成份复杂,法制观念和政策意识淡薄,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政风行风上存在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不正之风问题表现形式是直接损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实际上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严重破坏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没有树立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政风行风建设,因而导致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制度不严,管理不力。有的制度只是放在嘴上、贴在墙上,但贯彻落实、检查督促少,流于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对一些违纪问题惩处了力度不够,往往是不投诉不处理,一旦出现投诉,忙于找人说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多,真正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抓源头管理的少。

(三)标本兼治的力度还不够大,治本的办法还不够多。对一些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治本措施,只能是抓一抓,好一阵,稍有放松就开始反弹,以致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四)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保守。部分领导干部对待工作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缩手缩脚,不敢闯,不敢试,不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依赖性强。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充当“传话筒”,只布置,不落实,缺乏破解难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工作无特色,无创新,无效果。

(五)责任追究制落实不够,搞不正之风成本不够大。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中,存在着监督刚性不足,工作手段不够有力,对搞“三乱”者没有动真,要么下不为例,要么把款清退了之。这样必然导致一些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搞不正之风成本不大,众多“准后来人”敢于步后尘,出现边纠边犯、屡纠屡犯的现象。

三、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教育,着眼防范,筑牢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滋生和蔓延,与我们一些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紧、不实有直接关系。有的部门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一些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模糊,政策法律观念淡薄,滋长了特权思想,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掉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因此,抓好政风行风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一切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针对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深刻分析原因,深入开展从政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行政执法部门增强执法为民的观念,经济管理部门增强勤政爱民的观念,公用事业单位增强服务为民的观念,树立起良好的部门和行业新风。

(二)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的发生。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我们开展纠风工作,也要逐步确立制度建设的核心地位,抓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政风行风建设寓于业务管理和各项政策措施之中,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各级各部门要针对不正之风多发领域、部位和环节,建立和完善操作性强,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制度。一方面,要把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放在全县改革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去把握,通过纠风工作促进各项抓本治源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通过抓本治源工作的深化,巩固纠风成果,逐步消除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体制、机制因素。要把纠风工作与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结合起来,用纠风这个手段促进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用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来检验纠风工作的成果。

(三)强化监督,从严执纪,逐步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依靠群众开展纠风工作,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党的群众路线对纠风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做好纠风工作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惟有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参与,才能有效防范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拓展依靠群众纠风的新途径。一是坚持和完善涉农收费监测点、行风联络员联系制度、效能监察特邀监督员制度,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应抓紧抓细抓实,并逐步建立起联系、督查、整改、跟踪、反馈等制度,使其达到形式、内容和效果的统一。二是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办事公开、收费公示等制度,为群众知情有效监督创造条件。三是设置行风意见箱、投诉电话、网上举报等,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多种途径倾听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