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化学反应原理:

⑴白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此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⑵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实验仪器:天平、砝码、锥形瓶、小烧杯、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白磷、铁钉(或铁丝)、硫酸铜溶液等。

3.探究方案:

⑴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

取一块白磷,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在水下用小刀切下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为防止白磷燃烧时,灼裂锥形瓶,可以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如图13-1所示。

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可见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仍然平衡。

⑵在1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如图13-2。

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

将反应后烧杯和内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质量相等。

4.探究评价:

实验⑴生成烟状的五氧化二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象也很明显。但由于白磷燃烧时放热,致气体逸出,往往易导致实验的失败。

实验⑵操作简单,实验的成功率很高。但无气体或烟状物质生成,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代表性不强。

5.资源开发:

⑴该实验可以按排学生当堂实验,学生分组多,证据足,更能说明问题。学生实验可安排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以下推荐几例,仅供参考。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8769854.html,/

⑵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不仅需要安排正例,还需要安排反例。教材中已为我们安排了两个反例。

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如图13-3。

天平不再平衡,这是由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逸出的缘故。

②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称得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如图13-4)。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化学反应原理: ⑴白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此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⑵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实验仪器:天平、砝码、锥形瓶、小烧杯、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白磷、铁钉(或铁丝)、硫酸铜溶液等。 3.探究方案: ⑴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 取一块白磷,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在水下用小刀切下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为防止白磷燃烧时,灼裂锥形瓶,可以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如图13-1所示。

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可见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仍然平衡。 ⑵在1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如图13-2。 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 将反应后烧杯和内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质量相等。 4.探究评价: 实验⑴生成烟状的五氧化二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象也很明显。但由于白磷燃烧时放热,致气体逸出,往往易导致实验的失败。 实验⑵操作简单,实验的成功率很高。但无气体或烟状物质生成,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代表性不强。 5.资源开发: ⑴该实验可以按排学生当堂实验,学生分组多,证据足,更能说明问题。学生实验可安排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以下推荐几例,仅供参考。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说课稿.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阳平二中的李少辉。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的指挥棒,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以我先谈一谈我的教学理念。其实在学习新课程后,新课程所体现出的三大课堂教学理念“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一直以来都指引着我的教学。生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发展性——体现了对学生的未来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生命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会使知识变得鲜活,使课堂焕发活力。今天我的说课也将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课题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关于化学反应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的。本节课是学生从定性角度向定量的角度去过渡的第一站。同时,他又为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做铺垫。所以,本节课在整本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运用 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 实践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______.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_.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______;结论是: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 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详细信息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______ 小李的实验: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和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再谈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再谈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体系体积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 探究性实验是在假设的指引下获取支持或推翻假设的科学实证,是以实验为载体探究科学结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自己当作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式。打破“明确问题、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模式,采用“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验证结论”的模式。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由他人所代替的。基于原材料安全、规范等因素考虑,所安排的“学生实验”大多数是根据课本设计好的方案,由教师提供实验试剂与仪器,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这种程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建构。为此根据客观条件和学生认知结构特点,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将一部分验证性的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应按照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展开,而且不要局限在教材中体现出来的几个实验,要充分开发学生思维,实验的设计可以更具有普遍性,可以更多地脱离课本。 一、本实验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本实验的设计起因是由于新课标人教版第五单元教材的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想用气球收集生成的气体,并实际进行了操作,结果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侧,于是引发了对体系体积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讨论。本实验,通过化学反应使体系的体积变小,天平指针偏向左侧,从而,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实验原理的教学和实验的科学性教育,形成事实求事的科学态度。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参与热情高这一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转变。 二、本实验包含的科学方法 1、观察与分析:针对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时天平指针偏向右侧的现象,分析原因,拓展思维,引出了对体系体积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讨论。 2.调查与讨论。调查与托盘天平使用有关的知识,了解浮力、体系体积改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探究法。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规范实验操作,达到探究科学知识的目的。 4.问题讨论法。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结论。 三、本实验过程采取的策略 1.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自主探究。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究欲,自主获取感性认识。 3.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每2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拓展思维,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 所用的化学反应,其生成物均没有气体,这似乎是一个缺憾。 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装置 取两支相同的具支试管,用乳胶管将其支管连接起来,当中夹上正水夹。在一支具支试管内注入少量5%过氧化氢溶液,试管口套上内盛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的小气球并用胶条二次密封。另一支具支试管内盛1cm高的干涸河沙,在实验前放入—颗白磷。用挤瘪的小气球套在试管口上,用胶条二次密封。 2.实验操作及现象 将连接好的具支试管放在小试管架上,试管架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均。然后,取下试管架。将小气球内的二氧化锰抖落于具支试管内,迅速产生的氧气会使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将气球鼓圆。反应停止后,将试管架连同具支试管从头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均。由于浮力的作用,天平已不能保持平均。再次取下试管架,打开止水夹,用手挤瘪装氧气的气球后夹上止水夹。将盛装河沙、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白磷在试管内会燃烧起来,冒出深刻白烟,同时管口的气球迅速瘪了下来,燃烧停止后,将试管架连同具支试管—起再次放到天平上。此时,由于浮力的消 失,天平会恢复平均。 3.实验操作注意: 为使气球能鼓起产生浮力,又能瘪下去使浮力消失,具支试管内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和浓度都不应过大,另外,还可在盛装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及连接用的乳胶管内预先填塞氧气,赶尽空气。 4.实验现象解释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气和水的质量总和。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产生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气球鼓起,排开了一部分空气,产生了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浮力,使得天平不能保持平均;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消耗了氧气,使具支试管内压强减小,气球瘪了下来,产生的浮力随即消失,天平始得恢复平均。 本实验设计体现了物理、化学知识的融合。可供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后,探究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时的课题时使用。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定律,我的课题思路是从建立一个科学探究入手,先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得出结论,总结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最后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要点,并辅以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熟练应用。 三、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比较,是否发生改变?是 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建立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 [收集证据]根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Array实验一:白磷燃烧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思考:①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底部铺细沙? ②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二: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前后总质量的测定;

装 装置一装置二 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碳酸钠粉末,小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用镊子将小试管放入锥形瓶中,塞好带导管的胶塞。 (2)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上,用砝码和游码使天平平衡。 (3)倒转锥形瓶,使小试管中液体流出,二者反应,观察现象,并记录。 (4)待反应停止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思考: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根据上述实验,聪明的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得出结论] [交流与讨论]1、为什么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若要证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所设计的实验应满足什么条件?若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其他生成时应注意什么? 【课堂练习】 1、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即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变化。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少 C、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

专题十三--探究题(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 沭阳银河学校 1 专题十三—探究之质量守恒 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 3N 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 2的含量计远大于O 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 却远多于Mg 3N 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 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NH 4Cl NaCl Na 2SO 4l H 2O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 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守恒定律

河南省201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一、命题落点 1.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并能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下列题型: 1)、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2)、确定某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3)、确定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4)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5)、配平化学方程式 6)、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知识网络:

三、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注意是“化学变化”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不包括物理变化。 例1:将100 g酒精和50 g水混后后得到150 g酒精溶液,由此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解析:酒精和水混合,这一变化虽然前后质量不变,但它在初中范围内认为是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注意是“质量定恒” 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它方面的守恒,如:“体积”、“重量”等方面不一定守恒。 如: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2CO + O2 2CO2,这个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质量是守恒的,从体积方面来看,在相同条件下是2体积的一氧化碳和1体积的氧气发生反应,只能生成2体积的二氧化碳,其体积在反应前后并不相等。有的反应体积可能守恒。 3、注意“参加反应”和“反应后生成” 这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不包括反应物过量的部分。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指反应后新生成的,不包括原先就存在的。 例3:11 g碳和33 g氧气充分反应,可以生成44 g二氧化碳,对吗?

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增补与改进

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增补与改进 【实验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中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①密闭体系中白磷燃烧,由于反应后没有生成物逸散,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也由于生成物没散失,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教材又安排了后续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由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敞口容器中扩散,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 设计改进实验装置,让产生的二氧气体不扩散出去而留存在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应该相等。但直接用橡皮塞生硬塞紧瓶口,可能由于气体的生成,气压增大,橡皮塞可能被冲开,实验失败且不安全;若橡皮塞上插入绑有气球的玻璃管,由于气体的生成,气球膨胀产生浮力,实验结果会出现偏差。 【实验原理】 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烧杯内碳酸钠粉末和注射器(不宜用分液漏斗)注入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小烧杯、广口瓶内装入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由于产生的气体被混合液吸收而没有逸散出容器,也不至于冲开橡皮塞或导致气体膨胀产生浮力。称量反应前后整套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量总和相等。 【改进优点】 整套装置方案,简洁流畅,操作简便安全,干扰因素少,用电子秤显示读数便捷且可见度高。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充分且现象明显。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定量体会和理解一切化学反应遵循的基本规律——质量守恒定律。 附1:【实验装置图】 附2:【实验仪器药品】 电子秤,电源线,广口瓶,小烧杯、橡皮塞,注射器,药匙,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镊子。 【设计意图】验证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散出去,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实验原理】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用品】电子秤,电源线,广口瓶,小烧杯,橡皮塞,注射器,药匙,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镊子。 【实验操作】 1、广口瓶底装入适量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小烧杯中装入碳酸钠粉末。盖紧瓶盖密闭,用注射器抽取约20毫升稀盐酸并插入橡皮塞。 2、用电子秤称量整套装置及药品的质量并读数。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以及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6分×10分=60分) 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3克 B.9.5克 C.8克 D.4克 2.在C+O 2??→?点燃CO 2中,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和生成的C O2的质量关系是( ) A.C的质量<C O2的质量 B.C的质量=C O2的质量 C.C的质量>C O2的质量 D.无法判断 3.根据化学方程式:3AB+C2B3=2C+3X确定X的化学式为( ) A.AB B.AB2 C.A3B2 D.A2B3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C.100克酒精和100克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于200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H2和O 2形成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5.agKClO 3与bgMnO 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KCl 质量为cg,则生成O 2的质量为 ( ) A.a+b-c B.a-c C.a-b D.a-b-c 6.某反应A+B=C+ D,每当25克A和10克B恰好完全反应时,则生成5克 C,那么生成6克D时,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应是( ) A.5g B.10g C.20g D.15g 二、填空题(4×10=40分) 7.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 做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没有变化. 8.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C O2和H2O,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9.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燃烧后的质量为bg,生成的CO 2为cg ,水蒸气为dg ,则产物共 克,参与反应的O 2的质量为 g. 10.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 用下式表示:2KNO 3+3C+S 点燃 K 2S+N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 . 【素质优化训练】 1.含杂质的镁条3克,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克MgO,则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 A.20% B.40% C.60% D.80% 2.实验室用加热KClO 3和MnO 2的混合物制取O 2,在这一过程中,MnO 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正确的是( )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实验学校邱金平 1.化学反应原理: ⑴白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此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⑵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实验仪器: 天平、砝码、锥形瓶、小烧杯、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实验药品:白磷、铁钉(或铁丝)、硫酸铜溶液等。 3.探究方案: ⑴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 取一块白磷,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在水下用小刀切下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为防止白磷燃烧时,灼裂锥形瓶,可以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如图A所示。 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可见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仍然平衡。 ⑵在1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如图B。 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 将反应后烧杯和内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质量相等。 4.探究评价:

实验⑴生成烟状的五氧化二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象也很明显。但由于白磷燃烧时放热,致气体逸出,往往易导致实验的失败。实验⑵操作简单,实验的成功率很高。但无气体或烟状物质生成,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代表性不强。 5.资源开发: ⑴该实验可以按排学生当堂实验,学生分组多,证据足,更能说明问题。学生实验可安排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以下推荐几例,仅供参考。 ⑵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不仅需要安排正例,还需要安排反例。教材中已为我们安排了两个反例。 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不再平衡,这是由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逸出的缘故。 ②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称得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 镁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再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和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质量。 6.创新思维: ⑴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按探究实验五相关内容改进。可防止漏气。 ⑵镁条燃烧后质量怎么变化? 有多位老师告诉笔者,他们的实验结果是:燃烧后生成物质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大了。但笔者做了很多次实验,其结果恰好相反--质量减小。 实验时我们发现,镁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这些白烟挥发了。连夹持镁条的坩埚钳上都凝结着大量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因此,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减轻也就不难理解了。做化学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科学态度,老师也应该有科学的态度。遇到问题,不能绕道走,更不能简单地以为实验失败。要多次实验,从多次实验的结果中找出规律,以求问题的最多解决。 ⑶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可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参考书中指出:"这个实验也可以用固体跟液体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代替(例如碳酸钙跟盐酸反应)。反应在吸滤瓶中进行,在抽气口上套一个气球,反应开始后气球膨胀,但天平保持平衡。" 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浓盐酸。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整个装置放入托盘天平中,并用砝码平衡,记录读数。取出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观察到瓶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气球胀大,如图C。 将装置再次放入托盘天平中称量,记录读数。将两次结果相比较。

九年级上册化学之质量守恒定律(基础) 知识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记住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要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高清课堂《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没变、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对质量守恒定律中部分实验的改进

对质量守恒定律中部分实验的改进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90页的“活动与探究”是用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课本中的操作方法是: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用加热后的玻璃管引燃白磷,观察燃烧前后天平是否平衡。按照课本中的方法操作,我在教学中曾经出现过以下问题,一是装置在几个班连续使用后,玻璃管下端可能会在烧的过程中裂碎,掉下的碎片使总质量减轻,天平先后不平衡,影响实验效果;二是装置用过一次后,瓶内、玻璃管上及管内易出现水珠,再对玻璃管加热时,管内水珠汽化逸出使总质量减轻,影响实验效果;三是玻璃管反复加热后,导热能力下降,不容易将白磷成功点燃,耽误时间。对此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对这个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 我的改进:取一杯热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取一小颗白磷放入大试管中,并立刻塞紧胶塞,称量其重量,取下大试管放入热水中,可观察到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完毕,待装置冷却后擦干外面的水,再称量,观察到天平依然平衡。 实验改进评价:我多次在教学中使用该办法,实验简单易行,效果准确,既能很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让学生学习另一加热方法——水浴。

对本节另一实验5-1: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我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课本中的操作方法是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按教材上的操作方法,我们观察到天平不再平衡,从理论分析是因为二氧化碳逸出导致天平不平衡。教材的用意是让学生了解此反应为什么质量“不守恒”,通过对这个实验的改进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操作如下:往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粉末,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细线一端系紧试管,另一端固定在旋紧的瓶盖上,使试管竖立在矿泉水瓶中不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将矿泉水瓶连同试管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倾斜饮料瓶,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矿泉水瓶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再把矿泉水瓶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平衡)。一段时间后,拧下瓶盖放在托盘天平上,再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不平衡)。由此可很直接找到原因所在。 实验改进评价:这样的改进简单方便,同时丰富了实验的内涵,能比较全面、直观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 这个实验也可以在吸滤瓶中进行,在抽气口上套一个气球,反应开始后气球膨胀,但天平保持平衡。” 如图所示,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盐酸。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整个装置放入托盘天平中,并用砝码平衡,记录读数。取出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观察到瓶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气球胀大,如图2。 将装置再次放入托盘天平中称量,记录读数。将两次结果相比较。 如此测得的两次数值真的完全相等吗?理论上当然没问题。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气球体积增大而产生的浮力,只要气球体积足够大,天平的感量足够灵敏。这种浮力所造成的读数减小是足以表现出来的。初中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的灵敏度都比较上,一般的感量都在0.2g左右,是无法测出因浮力所造成的读数减小。但我们不能因为测不出来,就以错误的理论出发,再导致错误的结论。 图1 图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改进 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时,需做多个探究实验,其中在“探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开放体系(烧杯、试管等)中,反应后质量减少了,进而能引发学生对“定律”的质疑,对实验的深入分析。反过来,如果再进一步把此实验设计成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封闭体系中进行的过程,体现质量总和确实前后不变,形成对“定律”的有力支持,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采用锥形瓶绑气球的形式,往往因气球胀大,所受浮力增大,而使实验失败。若改用饮料瓶作为反应容器,先加碳酸钠粉末,再把盛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瓶中(药品的量要少),拧紧瓶盖后,把瓶子稍稍捏瘪一点儿,然后再把瓶子放到天平上称量。反应后,瓶子虽然也会有所膨胀,但因瓶壁较硬,形状变化很小,对天平的平衡影响不大,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理想的实验方案。

2019年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井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充】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中进行。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有种元素组成。 【答案】

【反思评价】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故填:密闭容器。 【得出结论】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故填:参加反应。 【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有铜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 等4种元素组成。 故填:原子;4。 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如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上述四个实验中反应后天平平衡的是。 (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前后。(3)在甲组实验过程中气球是怎样变化?。写出 A 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解:(1)上述四个实验中反应后天平平衡的是AC,B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导致天平不平衡,D中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 故填:AC。 (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故填: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3)在甲组实验过程中,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球膨胀,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导致气球缩小;

将气球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问题探讨

将气球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问题探讨 笔者时常发现,有些中考题(如2010年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第20题、2011年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第47题)、练习题(如201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补充习题》第29页第8题),在涉及气体放出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中,使用气球封闭反应容器的口。由于命题者忽视了“气球膨胀后在空气中所受浮力会明显增加”这一客观事实,以至于给出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的错误结论。 下面,笔者从实证、理论、改进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探讨 1.实验验证 笔者选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可以控制反应进行,从而便于多次实验。 (1)取一个100 mL的锥形瓶,倒入不超过其容积1/3的稀盐酸。在跟锥形瓶配套的单孔橡皮塞的导气管上,扎紧一个小气球。 (2)将足量的石灰石装入布袋里,用细线扎好袋口,再将布袋慢慢吊入锥形瓶里。注意要使布袋离稀盐酸有2~3 cm的距离,并让细线的另一端留在瓶口外,然后塞紧橡皮塞(既固定了细线,又封闭了瓶口)。 (3)按图1装配好仪器,然后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微热锥形瓶底,若小气球略有膨胀,则装置不漏气。 (4)若装置不漏气,再用两种不同的天平(一台是量程为200 g、准确度为0.01 g的电子天平,另一台是量程为100 g、准确度为0.1 g的托盘天平),分别称量整个实验装置的质量。先将实验装置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及时记录称量值m 电1。再将实验装置放到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用砝码和游码平衡,及时记录称量值 m天1。 (5)取下实验装置。将锥形瓶倾斜,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两者立即发生化学反应,布袋子表面冒气泡。等到小气球膨胀到合适的大小,将锥形瓶直立起来,反应立即停止。再把整个实验装置放到电子天平上进行第二次称量,发现称量值明显减小,记录称量值m电2。接着,将实验装置放到托盘天平上进行第二次称量,发现天平的指针明显向右偏转,记录称量值m天2。 (6)将锥形瓶上的小气球扎好口后取下来,再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量筒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V(气球的体积约等于溢出的水的体积)。 (7)更换小气球(用过的小气球表面潮湿,影响下一步实验),将上述实验再做4次,把5次实验的数据列于表1。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 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化学反应原理: ⑴白磷在密闭的容器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此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⑵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实验仪器:天平、砝码、锥形瓶、小烧杯、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白磷、铁钉(或铁丝)、硫酸铜溶液等。 3.探究方案: ⑴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 取一块白磷,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在水下用小刀切下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为防止白磷燃烧时,灼裂锥形瓶,可以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如图13-1所示。 文档Word ` 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可见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仍然平衡。 ⑵在1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如图13-2。

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 将反应后烧杯和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质量相等。 4.探究评价: 实验⑴生成烟状的五氧化二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象也很明显。但由于白磷燃烧时放热,致气体逸出,往往易导致实验的失败。 实验⑵操作简单,实验的成功率很高。但无气体或烟状物质生成,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代表性不强。 5.资源开发: ⑴该实验可以按排学生当堂实验,学生分组多,证据足,更能说明问题。学生实验可安排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以下推荐几例,仅供参考。 文档Word ` .21cnjy./ ⑵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不仅需要安排正例,还需要安排反例。教材中已为我们安排了两个反例。 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如图13-3。

专题十三探究题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本24页-44页 页脚内容1 专题十三—探究之质量守恒 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 3N 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 2的含量计远大于O 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 却远多于Mg 3N 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 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NH 4Cl NaCl Na 2SO 4l H 2O 实验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少量气泡产生 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 气泡明显增多可 闻到氨味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气泡增多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质疑——肖培昌

我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质疑 岑巩县平庄中学肖培昌 【摘要】九年级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不能真正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他只能说明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相等的,物质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要是密闭的容器里面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是不变的。这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不相统一。 【关键词】质量守恒验证实验参加质量总和刚好完全生成多少反应前后 九年级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很多,不管是什么版本,或多或少都经过好几次实验改进,也有很多在网上或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有关验证实验的改进。但是笔者认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不管从正面去验证还是从反面去验证,其结果都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这些实验得出的结论跟质量守恒定律的真正内涵是不相统一的,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今年我在学校上公开课的时候,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给你一大堆柴和一瓶氧气充分反应,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前的一大堆柴和一瓶氧气的质量相等吗?其结果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不会相等,因为一大堆柴根本燃烧不完。我们教材上的验证实验与质量守恒定律本身发生了一定的偏离。我们所做的验证实验根本没有办法保证是反应物全部被转化,也没有办法知道生成的物质质量是多少。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 从正面去验证: 实验1:在密闭装置里加热胆矾的实验。在一支试管里加入少许胆矾(CuSO4·5H2O),取一个气球,挤压出气体内的空气并将气球扎在试管上,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取下试管,将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胆矾颜色的变化。待试管冷却后,将试管重新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结果是平衡的。 实验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将盛有少量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并带有胶头滴管(用胶头滴管事先吸入少量浓NaOH溶液)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挤压胶头滴管,当观察到红色刚好消失的时候,观察天平是否平衡,结果也是平衡的。 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会告诉学生,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的,是守恒的。 从反面去验证: 实验3: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 试验。步骤:在烧杯中装入少量碳酸钠 粉末(Na2CO3),取一支小试管,在小 试管中倒入稀盐酸,然后将小试管轻轻 地放进烧杯中,再放在左边的托盘上, 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放一只烧杯或加 加砝码使之平衡。然后将小试管中的稀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进行混合,仔细观察,反应后再放回托盘中,观察天平平衡状况。结果称量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练习题 1.为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 2H 5SH+9O 2点燃4CO+2x+6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2.某同学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镁带完全燃烧后,称量剩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原因可能有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 3.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脂,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 3H 5N 3O 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 4C 3H 5N 3O 9??? →引爆剂12CO 2↑+10H 2O ↑+6X ↑+O 2↑ (1)X 的化学式是______。 (2)推断x 的化学式的依据是______。 4.“珍爱生命,拒绝烧烤”。露天烧烤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烧焦的肉类中还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质3,4—苯并芘,其化学式为C 20H 12,该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在化学方程式中aC 2H 5OH+bO 2 点燃mCO 2+nH 2O 中,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 正确的是( )。 A .a+b=m+n B .a=2m C .a+2b=2m+n D .n=2b 6.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质量 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 ) A .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是H2和CO 9.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将2g 氢气在20g 氧气中燃烧,生成18g 水 B .将20mL 酒精与20mL 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 C .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 D .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 10.同学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