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多不同于健康人, 常常会带着紧张、恐惧、忧虑、烦恼、愤 怒等不良情绪,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疾病的 疗效。“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也”。护 理人员应“视人犹己”,满腔热情对待病 人,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病人忧愁痛 苦时,要主动为之分忧;病人悲观失望时, 要热情予以鼓励,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 湿性黏滞
• • 黏腻——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涩滞不畅、舌苔垢腻 停滞——病情缠绵,反复发作,难以速愈
带下、泄痢
•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侵犯人体下部→下肢水肿、小便淋浊、

•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 口、鼻、咽、皮肤干燥,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 燥易伤肺
•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与鼻相通 •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肺津受损,宣降失常→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痰 中带血
难得糊涂
• 《红楼梦》第十回,大夫张友士诊了秦可 卿的脉后说:“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 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这聪明太 过,则不如意之事常有;不如意之事常有, 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 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 所以常有人以座右铭“难得糊涂”修身养 性,这是符合医理的。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 迅速恶化
中医护理学——病因学说
九江市中医医院 许珍星
病因学说
• 病因——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
• 宋代陈无择“三因学说”
外因——六淫、疫疠 内因——五脏七情 不内外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刀刃、虫兽、结石
辩证求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
综 合分析来推求病因
五志相克
• 名医张子和主张:“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 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 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 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 之言夺之。 • 前面所问为什么岳父能一巴掌打醒范进?只因范 进平日最怕岳父胡屠夫。这胡屠夫凶神般地走到 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 个巴掌打过去。范进就被打晕了,昏倒于地。众 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 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这就是典型 的“以恐胜喜”案例。
“心病还须心药医”
• 很多疾病是因“七情”而生,那么,治病 求本就需要我们弄清根由。 • “杯弓蛇影”的故事 • 要与患者交朋友,了解其所思所想,才能 帮助其去除病根。
饮食失宜
• 饮食不节
• 过饥 • 过饱
• 饮食不洁 • 饮食偏嗜
• 寒热偏嗜 • 五味偏嗜
劳逸过度
• 过劳
• 劳力过度——动则耗气——气虚 • 劳神过度——伤心脾——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纳呆腹胀倦怠便溏 • 房劳过度——耗伤肾中精气——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不孕不育等
怒伤肝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 • 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 肝经气郁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或气 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 癥瘕等证。
五志化火
• 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 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 《红楼梦》第十三回,贾宝玉惊闻秦可卿 之死,心里哀痛之极一口鲜血喷口而出, 众丫头看到了很惊慌,要报贾母、请大夫。 贾宝玉自己忙说:不碍,这是急火攻心, 血不归经。
悲则气消
• 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 肺气耗伤。《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乃是一 多愁善感的弱女子,父母早逝,寄人篱下,忧 郁不解,"忧伤肺",日久终致咳血。《素问•举 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叶不举,而 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 也。”
恐则气下
• 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而下, 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 发生骨痠痿厥,遗精等症。 • 我们常说的“吓得屁滚尿流”就是这个道 理。
• 饮证特点
• • • • 在肠间——肠鸣历历有声 在胸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 在胸膈——胸闷、咳喘、不能平卧、面部浮肿 溢肌肤——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
• 痰饮致病共同特点——舌苔滑腻,脉滑或弦
三 七情的临床应用
• 中医学认为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 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 • 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 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 • 因此,平时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思想上安定清 净,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 •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所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从而减少和预 防疾病,促进病体的康复。

•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燔灼、升腾、向上
• • • • • • 火热炽盛,多表现在人体上部→高热、面红、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耳鸣、头晕、头痛、舌红、脉数 火热躁动炎上,扰乱心神→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 迫津外泄,消灼津液→口渴喜冷饮、舌燥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气随津耗→少气懒言,倦怠无力→重则气随津脱 热极生风——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 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肌肤出血及妇女月经过多、月经先 期、崩漏
喜则气缓
• 包括缓和紧张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 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故气缓也。”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 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 范进20岁开始应试,经过几十年的考举不中,又常 常受岳父的奚落.在贫困交加的情况下,惊闻中举的 消息,喜从天降,由贫民升为举人,在当时可谓"一步 登天",其狂喜而致心气涣散,失神而疯掉。
• 过逸
痰饮
• 病理产物→新的致病因素 • 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湿聚成水,水聚成饮,饮聚成痰 • 稠浊为痰,清稀为饮 • 形成: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或七情内伤→脏腑气化功能失 常→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 肺、脾、肾、三焦 • 致病特点:部位不同,症状各异
痰 病 特 点
肺——咳喘、咯痰、胸闷 胃——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心——心悸、胸闷或神昏、痴呆,癫狂 头部——眩晕、昏冒 咽喉——梅核气 经络筋骨——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半身不遂,或见痰核等
惊则气乱
• 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 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
• 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 • 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 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 • 《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也。” • 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 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 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 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 化。 • 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 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 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 心脏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 恶化。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最后也是惊闻贾宝玉结婚 而新娘不是自己时悲伤绝望过度,咯血而死。

•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 • • 外寒侵袭肌表,伤及卫阳→恶寒 寒邪直中脾胃,伤及脾胃之阳→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寒邪直中少阴,伤及心肾之阳→畏寒卷卧、手足厥冷、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精神萎靡、脉微细
• 寒性凝滞,主痛——不通则痛→关节剧痛、固定不移,遇寒则重,
得温痛减。
• 寒性收引——收缩、牵引
• • • 寒邪袭表,奏理闭塞→无汗 寒客血脉→头身疼痛、脉紧 寒滞经络关节→经脉拘急、肢体屈伸不利

•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壮热、烦渴、面赤、汗多、脉
洪大
•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汗出过多
• 气随津泄→口渴喜饮、小便短赤、气短乏力 • 气随津脱→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厥冷
• 暑多夹湿——暑湿证——发热烦渴、四肢困倦、胸闷、呕吐、
“急火攻心,血不归经”
• 指情志突然受到强烈的刺激,急与痛导致 内脏气机紊乱,心气暴盛而出现吐血等症 状。 • 着急上火
怒则气上
• 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 逆,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面红目赤, 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如上所说的周瑜。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 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六淫
•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 六气——正常的气候变化
太过、不及、变化过于急骤
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
非其时有其气,超过人体能适应的范围 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 六淫
发 病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 1、季节性
春——多风 夏——多暑 长夏——多湿
秋——多燥 冬——多寒 东南沿海——温病、湿病 西北高原——寒病、燥病 久居潮湿——湿病、关节痹痛 长期高温——燥热或火邪为病
大便溏泄
湿
•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 • 伤及脾阳,脾失健运,氺湿停聚→腹泻、尿少、水肿 阻滞气机,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胸闷脘痞、小便短赤、大便不爽
• 湿性重浊
• 沉重、重浊——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沉重倦怠 • 混浊、秽浊——面垢、眵多、大便溏泄、下痢脓血、小便混浊、湿疹 浸淫流水、妇女带下白浊
1. 劝说开导
• 护理人员利用中医学七情知识耐心劝导病 人,通过说理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起到改变病人 精神及躯体状况的目的。
2. 避免刺激
• 病室与环境必须保持安静。《素问•痹论》 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 安静的环境不但能使病人心情愉快和身体 舒适,还能使病人睡眠充足和饮食增加, 有利于恢复健康。 • 对病人的家属亲朋要交待:多给予关心体 贴,多讲些开心的事,尽量避免不良的刺 激。
3. 移情相制
• 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忧伤的患者给予 更多的照顾,关心他们的生活,以真诚的 态度聆听他们的烦恼诉说,并且有意识地 多讲些令人愉快的事情或笑话,让其听听 相声,看看喜剧,建立一种愉快的情绪, 以制约忧伤之情,这正是“以喜胜忧”在 护理中的运用。
4.以情胜情
• 中医学中有独特的情志治疗方法,即以一 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 除不良情绪,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 种精神疗法。 • “怒喜思悲恐”,五志分属“木火土金水” 五行,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便有了“怒 喜思悲恐”之间的相生相克
2、地域性
3、外感性——多从肌表或口鼻侵入 4、相兼性——可单独侵袭,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风寒
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5、转化性——寒邪郁久化热、暑湿日久化燥伤阴等 “内生五邪”——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

• • • • • • • 风为阳邪——升发、轻扬、向上、向外 发热恶风头痛 易袭阳位——易侵犯头面、肩背和肌表 伤 汗出脉浮 风 其性开泄——皮毛、奏理开泄 风性善行——病位游移不定 风痹 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数变——发病迅速,变化无常 风疹 风性主动——动摇不定 内风证 风为百病之长——外邪致病的先导 风寒、风热、风湿、 风寒湿、风湿热
直 接 伤 及 内 脏
怒——肝 喜——心 思——脾 悲——肺 恐——肾
影 响 脏 腑 气 机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思则气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伤脾"
• 诸葛亮生前似乎无病,他的人生格言是“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军中之事无论巨细,事 必躬亲,"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加之他 既不练功,也不习武,却还有不少深谋远算,运 筹帷幄计谋从思,"思伤脾".脾虚则肌无力,故 堵葛亮凡外出必坐车,且食少,日久气血乏源, 所司马懿听说诸葛亮事必躬亲,且饮食日减, 就断定其死期不远,这并非司马懿知天象,会 算术,而是司马懿通医理而已
• 火易百度文库津耗气 • 火易生风动血
• 火热易致肿疡——入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痈肿疮疡
疠气
疫疠、疫毒、戾气、异气 大头瘟、白喉、天花、霍乱、鼠疫 性质和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骤,病情严重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内伤七情
• 喜、怒、忧、思、悲、恐、惊 • 突然、强烈、持久的不良情志刺激,超出了人体自身心理 承受能力和生理调节范围→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 致病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