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病辨证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 法。
大汗出——服药不如法,以至汗出太过(温覆令一时许,……不可令
如水流漓)
脉洪大——汗出使阳气浮盛于外
原文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烦渴——胃热津伤 脉洪大——阳明里热蒸腾,鼓动气血
原文25: 阳气浮盛于外 ,表邪不解
第一章
太阳病脉证辨治上
六、外感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
原文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 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 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病:病人,病证。 阳:阳证,(太阳,阳经)。 阴:阴证,(少阴,阴经)。 注意:无热恶寒与或未发热的区别。
七、辨寒热真假
原文11: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 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得衣 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通大。 骨髓:深层,内在。 皮肤:表浅,外在。
问题:
1.太阳病的提纲证是什么? 2.太阳伤寒与中风的异同点是什么?
3.中风的病机是什么?
4.桂枝汤的兼证包括哪些? 5.说出桂枝汤的组成和方药功效。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素患喘息之人。
无宿疾——鼻鸣(肺气不利)
风寒迫肺
有宿疾——喘(肺寒气逆) 《素问· 至真要大论》:“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调其 内。” 厚朴——苦辛温,化湿导滞,行气平喘 杏仁——苦温,止咳定喘 与35条麻黄汤之“无汗而喘”及63条麻杏石甘汤之“汗出而喘”应 鉴别。
桂 枝 汤 气上冲 桂枝加桂汤 汗伤心阳,下焦阴寒之气上逆,发为奔豚 误下后正气受挫,尚可与邪相争,表邪未解
原文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 芍药汤主之。 原文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脉促:脉象急促有力,非脉来数时一止之促脉。 ——阳盛,正邪相争 胸满 ——胸阳不振,阳郁不伸 微寒:脉微恶寒。 ——阳气不足 去芍药——酸敛阴寒,非胸阳郁遏所宜 加附子——借辛热之性以温经复阳,表里双解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温经复阳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胸阳不足所致胸满脉促, 去芍药之阴敛 表阳虚漏汗不止,留芍药以酸收
原文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 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反烦不解——邪重药轻,正邪交争,邪郁不解
刺风池、风府——疏通经脉 《素问· 热论》: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 气也。 原文4: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 (烦而躁) 烦 原文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烦而渴) 原文24: 烦而不燥
上七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 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 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几几:紧固拘牵不柔和貌。 内:同纳,加入。 将息:调养,休息,养息。
葛根味甘性平,其作用有三: 1. 升阳发表, 助桂枝解肌祛风; 2. 舒经通络, 解经脉气血之凝滞; 3. 起阴气而润燥, 以缓解经脉之痉挛.
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制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
二、桂枝汤证的变证
原文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方如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气上冲——正气犹能与邪抗争 与桂枝汤——正气受挫,表邪仍在,不可峻汗
不上冲——正不胜邪,邪陷于里
不得与之——表邪入里 与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 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辛温,温通卫阳而解肌祛风 芍药——苦酸微寒,益阴和营 生姜——助桂枝辛甘化阳, 大枣——益脾和胃 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上五味,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 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 身蛰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 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 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 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 药后啜粥 2.温覆微汗 3.病差停服 4.未效守方 5.药后禁口
ຫໍສະໝຸດ Baidu
原文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 风,桂枝汤主之。
第三节 桂枝汤证的兼证、变证与禁忌证
一、桂枝汤证的兼证 1. 桂枝加葛根汤证
原文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 ,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
3. 桂枝加附子汤证
原文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 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曲伸者,桂枝加附子汤 主之。
漏不止——过汗伤阳,卫外不固 恶 风——卫阳亏虚,表邪未尽 小便难——过汗伤阳损液,气化失司,津液不足 四肢微急,难以曲伸——阳虚液损,四肢失于温煦滋养
桂枝三两 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 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 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大汗出,脉洪大
原文26: 邪入阳明,里热蒸腾,鼓动血脉(大汗出后)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
三两
石膏——辛甘大寒清热 清阳明独盛之热 知母——辛苦寒滑而润 炙甘草、粳米——益气和中,免寒凉之剂伤胃
总结桂枝汤变证
三、坏病处理原则与桂枝汤禁忌证
原文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 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 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 此,勿令误也。 原文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原文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 坏病——指因误治导致病情恶化,证侯错综复杂,难以六经证 侯称其名者。 不中——不适合。 知犯何逆——知:明确;犯:违犯,侵犯;逆:违背,错误。意指 辨明犯了怎样的治疗上的错误而导致相应的坏病。 识——记住。
注意:病人的外在表现与喜恶相矛盾时,应探求本质。 从 精神、面色、胸腹、舌象、语声、气息、口渴、二便 、脉象等加以区别。
第二节 桂枝汤证
原文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 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 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啬啬:“瑟”之通假字。寒秋之风声。畏怯貌。形容怕冷之状。 淅淅:拟声词,指风雨声。形容冷雨洒身、不禁其寒之状。 翕翕:聚合貌,以鸟之合羽状形容发热轻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